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卢节度得上上

即使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召见商议,节度使之间也有个排位顺序。玄宗把全国九节度召集到一起,这还是首次。说起来众人的官阶都差不多,以散官来排序也难免心口不服。李林甫和高力士一合计,既然是叙功,就以去年各节度使的功劳大小来排序吧。

结果自然是王忠嗣当仁不让居右次位,在李林甫之下,其次是范阳节度使裴宽,在左侧牛仙客之下,接下来是河西节度使王倕、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还有北庭、岭南节度使,就连安禄山这个尚未成为节度使的家伙,也排在了田仁琬的前面,让他不由得一时为之气结。

看来圣人对小勃律国归顺吐蕃一事有较深的执念,他这次远征未能成功,在陛下眼中还不就是一事无成么?

安禄山回过头来,瞧见他脸色不好,连忙拱手笑道:“田中丞,禄山功薄德浅,不敢居于前,要不,您请上前一步?”

田仁琬翻了他一眼,这时候你让个屁,这不是让我难看吗?

安禄山见他神情不乐,又郑重地拱手道:“田中丞,禄山是真心想让,绝无取笑你的意思。”

“我知道,安将军不必费心,站位座次乃是依功劳排定,岂能平白相让,你不要再说话了。”

安禄山讪讪地笑了一声,转身抬头挺着肚子站立。

这时高力士又从侧门楼廊走出,挥动拂尘说道:“各位,陛下已经在楼上,请诸位跟咱家上去。”

李林甫回头睨了一眼,当先跟在高力士身后走进侧门,牛仙客等人鱼贯而入。众人沿着木楼梯拾阶而上,台阶上铺着地毯,使得走动不会发出太大声响。

上楼之后绕过回廊,一根根朱红廊柱次第排列,鹅黄色的宫帐隔出层次感,四名宫娥推开了格子门。高力士引着众人往阁堂而去。

勤政务本楼二楼的勤政阁宽六丈,长二十三丈,玄宗常在这里宴请百官或商议政事,阁中右侧有门窗七十多扇,开窗可见远处龙池风光,而从门扇走出便是廊台栏杆,正面可望勤政殿前广场,能够观看千人以上歌舞,也可点阅兵马。绕到另一面则是道政坊前横街,万千民居、层叠重檐尽收眼底,每逢千秋节或上元佳节,百姓们组建花车和乐舞队来到楼下,与天子同乐。

节度使们鱼贯来到勤政阁,左右分列两旁。李隆基坐在台基绣塌上,身后站着两名掌扇宫女,双手持宫扇交叉。由于不是正式场合,皇帝的坐姿并不规范,一只手臂靠在绣塌扶手上,头往右侧手撑着额角。他的眼袋略显浮肿,青须中夹杂着花白,看来没少干伤身的事儿。

李林甫带领众人稽首叉手:“我等参见陛下。”

“免了,都坐下。”

众人转身跪坐在地上,双手扶着膝盖,等着右相李林甫开口。

李林甫侧身叉手道:“陛下,前日九节度使所呈送的叙功奏疏,臣已经一一批复,并呈交陛下御览,其中可有……”

谁知皇帝竟不搭他这个茬,反而问道:“四日后就是大朝会,可有外国使节未至的?”

李林甫回答:“多数已经到了,均在鸿胪寺馆下榻,吐蕃使者从逻些城前来,昨日刚至。大食使者从大马士革前来,兴许还在路上。”

“大小勃律呢?石汗那,护蜜,帆延,诃达罗支,这些小国的国主为何没有来?”

李林甫闭上了嘴巴,心想陛下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小勃律国还没打下来,何谈大勃律,这些小国受吐蕃挟制,无法派使节前来。

田仁琬知道这是朝自己兴师问罪呢,主动膝行挪到中央俯身叩首:“陛下,这是臣之罪过,去年整兵出征,未能攻破婆勒川连云堡。小勃律国,依然听命于吐蕃。”

玄宗长长地吐了一口气,摆了摆手说道:“不美,终究是不美,朕改元天宝,寰宇澄清,天下昌盛,然而外邦终究是大患,若不能遥制,吾心何安?”

李林甫叉手委婉说道:“小勃律位于葱岭腹地,高山远阻,冰雪苦寒,田仁琬到任后准备不足,行动仓促,致使远征中途失败,此事本不易一蹴而就,陛下可耐心等候,等时机成熟后,安西四镇自当倾尽全力而一击。”

李隆基嘴角渗出一丝笑:“我差点儿忘记了,哥奴,你遥领安西大都护,有统御全局之责,远征小勃律失败,你也要担负很大的责任。”

李林甫慌忙拜伏:“臣督导管束不利,请陛下降罪。”

李隆基面露疲态挥了挥手:“你们两个都起来吧,朕岂能不知小勃律路途艰险,冰川纵横,吐蕃据地利之便严守顽抗。田仁琬任安西节度使不过一载,立功心切仓促出击,这是欲速则不达,朕都明白。”

“陛下宽宏,令我等惭愧。”

刚刚谈了不高兴的事情,自然要提起高兴的事情冲冲喜,皇帝朝着站在倒二排的安禄山招了招手:“安禄山,你上前来。”

安禄山笑呵呵地搓了搓手,绕过跪在地上的田仁琬,上前来叉手拜道:“末将安禄山参见陛下。”

然而皇帝再次另辟蹊径,没有问他功勋的事情,反而问道:“刚刚在下面,你给他们见面礼了?”

众人脸色一变,以为又要起什么幺蛾子,看来这姓安的果真是个惹事精。

“没错,送了。”安禄山大大咧咧地承认道。

“为什么要送?”玄宗脸色一沉。

安禄山讪讪地笑道:“我听说中原礼节,官员到任后要给同僚见面礼,向大家意思意思,日后也好说话,好办事。”

此话一出众皆愕然,升官后给同僚见面礼那是私底下的惯例,他们还从未见过把潜规则提到明面上,放在明面上办的人,这个安禄山可真是个奇葩。

唐玄宗靠在了榻背上开怀笑道:“中原确实有此例,不过却不能示之以人,人参倒也不是什么贵重的礼物,你派军士到白山挖参耗费了不少人力。话说……既然要送见面礼,为何没有朕的?”

唐玄宗笑语晏晏,朝着安禄山伸出了手:“拿来吧。”

安禄山慌忙在身上乱摸,田仁琬以为他又能摸出一个盒子来,谁知摸了半天,这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陛下,俺忘记带了。”

“哈哈,咳,哈哈。”李隆基笑得激起了咳嗽,伸手托着床榻扶手。“禄山是个老实人,你们不可欺之以方。”他对高力士招招手说道:“言归正传,力士,把原幽州节度使王斛斯呈送的叙功奏疏,河北采访使张利贞的考评奏疏取来。”

高力士端着托盘上前,李隆基从上面取下叙功奏疏,翻开随意念叨:“六月,禄山带本部兵马西进,跋涉近百里,攻破奚人部落,斩首三千,俘获六百。八月禄山又带本部一万人,西击契丹部落,斩首五千,俘获四百。”

李隆基的目光向下睨视,带着情绪说道:“某些人好好看看,平卢兵马使能做到什么地步,你又能做到什么地步。这里还有河北采访使张利贞的考课奏疏,安禄山有两最四善,得上上之考评。对于对于尽忠职守的功勋臣下,朕从来都不会吝惜赏赐。”

众人一听都微微动容,能得上上考评的人实在不多,整个朝廷上下,也只有大权独揽的李林甫能够得上上,这人有什么能耐,能得上上?

田仁琬暗自感叹,能得上上的人,能是老实人吗?

“安禄山听旨!”

安禄山单膝跪地叉手:“喏。”

“朕命你为平卢节度使,镇抚室韦、靺鞨,统平卢、卢龙二军,掌榆关守捉,安东都护府,屯平州、营州二州。”

“陛下请放心,禄山定不负所望,替陛下守好大唐的东大门。”

第七百三十一章 贵妃衔土陈情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济赈灾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骑破击突骑施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胜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业拜井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勋奖赏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战第六十三章 护送太子入朝第九百二十七章 长江水战(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六百八十五章 为查案也为权欲第五百一十章 官场如同戏台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来访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别冷第四百一十二章 冲锋与反冲锋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临京兆府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泽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头第七十一章 东宫官员售票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灯楼设想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叙功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陇西李氏旁支?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贸易野心第九百零五章 诱逼张母劝降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来第一百二十章 圣人被蒙蔽?杀子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够、杀羊来凑第六百三十八章 驿站人情多消磨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荡营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涩?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军第六十二章 右内率府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罗境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对坐论平叛第六十八章 东宫的难处第五百零五章 继承争夺者躺赢第七百一十五章 进谏言失效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关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关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业平贼策论第一百二十四章 这个守捉城有点儿穷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三百三十六章 斗鸡可汗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吕不死有后福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风陈涛斜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态度的乐曲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对谈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云入京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七百六十六章 肃宗父子回长安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阵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无可救药?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后腿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贤妻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宝如羽衣霓裳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远虑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亲王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场就是巅峰第九十五章 远行要精心筹备第一百零三章 黄沙中再遭遇第六百五十八章 预谋伏击战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个字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终究要来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龙门渡第六百四十三章 杨国忠无能之怒第四百三十章 入宫觐见杨太真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赏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辩势第八百七十一章 云州城已破第六十六章 互传绝招第四十九章 西市饼霸?第四百四十五章 温泉对浴谈用兵第四百三十章 入宫觐见杨太真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从父子同出征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六百六十九章 兴都库伦怀古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离间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惊心之言论第六百六十九章 兴都库伦怀古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禄山渡河破陈留第三十八章 封大伦与废物点心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灵武,嗣业入关中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与原材料第三百六十四章 绘图第五百七十二章 节省开支巡视商路第七百二十六章 渔阳鼙鼓动地来第四百四十五章 温泉对浴谈用兵第一百七十章 国主为馅,将军为饵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队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汉口陷落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烂之舌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党可望中原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龙观密会第六百五十二章 调兵出征之争论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