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谈谋商

戴望攥着毫笔在纸上写完了最后一个字,捏着纸张在空中用嘴吹晾干,才折叠起来放在案几一角,用镇纸压上。

李嗣业斜睨了他一眼说道:“忙完了吗?忙完了跟我一起喝口小酒。”

戴望提着油灯踮起脚尖挂在了梁上,从角落中搬起一张小案,又将一张破草席铺在房间中央,两人盘膝对案而坐。

他将包着羊肉的油纸打开,将酒坛子和酒盏放在桌上,扣开封泥分别将酒水倒入两个碗里。

“我现在已就任北庭节度使,想请你跟我一起过去,帮我核算庭州,西州,伊州三地的户籍,清算租庸调,重新整顿商税,改善北庭的财政状况。”

戴望抿了一口酒水,淡淡地摇了摇头。

李嗣业问他:“怎么了,舍不得你这纸坊吗?将来我们肯定还会回来安西的。你可以暂时将承包给他人代管,等我日后兼任安西节度使后,再弄也不迟。”

戴望朝他郑重地拱手,却又叹了口气开口:“以前我叫徐宾,现在我已经不叫这个名字了,但我依旧是我自己。我要帮助你干出一番事业,岂会因为区区一个纸坊而舍弃大业。”

“那你为何不愿意离开,区区一个疏勒镇,还有什么可为之处?”

“我记得你跟我说过,安禄山意图谋叛,包藏祸心。我们是不是应当早做准备?他现在已经是平卢范阳两镇节度使,掌握幽燕辽东之肥沃土地,麾下强兵悍卒达十二万。可你就算是能够兼任安西节度使,两镇加起来不过四万四千人,将来如何与他抗衡?”

李嗣业皱起眉头望着他:“那你的意思是……”

“养兵离不开钱粮,粮食可以屯田,但钱呢?一具普通兵卒的甲胄仅材料做工就要数万钱,还有横刀、箭矢、弓弩、马匹,这些都需要钱。”戴望转身指着墙上的地图说道:“经过我这么多天的征集消息、搜罗地图,突然发现一个秘密。”

李嗣业来了兴趣,将手肘支撑在案几上靠近他问:“什么秘密?”

戴望语句缓慢平和,停顿有力:“你正在无形中打造一条从长安到印度的高效商路。”

他精神一振,身体后仰双手扶着膝盖问:“哦,此话怎讲?”

戴望一翻身从草席上站起来,指着地图上的小勃律侃侃而谈:“去年,也就是天宝五载,你协助高仙芝远征小勃律国大胜归来,留下一支军队镇守在孽多城,圣人赐名为归仁军。归仁军军使名为赵从芳,他是你的亲信对吧,这是第一个节点。”

他又指着葱岭地图的山川之间说道:“封常清将军绘制了葱岭地形图,从葱岭守捉前往小勃律坦拘岭共有三条通路,距离最短的是赤佛堂路,只要稍加利用和改造还可缩短路途。活跃在这条路附近的是识匿国部落。远征小勃律之后,国主伽延从战死,继承国体的是小儿子若失罗,被圣人加封为都督,左武卫将军。这个若失罗,昔日乃是你的亲兵旅率,对吧。这又是一个节点。”

李嗣业只能挑起眉毛点点头。

他又指着葱岭守捉城说道:“这里是喝盘陀故地,也是葱岭上最繁华的城镇,各方商旅均云集于此。将军曾在这里担任守捉使,在此之前葱岭守捉只是一个驻兵城垒,经过你运作治理之后,变成富庶小城。如今的守捉使名为于构,也是你的心腹,这是第三个节点。”

“疏勒镇自不必说了,就算现在的镇使是赵崇玼,也与你关系匪浅,这算是第四个节点。接下来是于阗镇,你曾兼任于阗镇使,现任镇使封常清也是你一手提拔起来的。更为重要的是,你曾亲自策划组织了沙漠商路驿站的扩建,使之三十里为一驿,各驿均建有货仓;又曾亲自带兵剿灭沙匪,至今于阗商旅百姓都念着你的好,这是第五个节点。”

”剩下的,图上看不到。”戴望盘膝坐回到案前,把两个酒盏摆在他面前,指着说道:“这是敦煌张氏,乃是河西大族,他们族中这一辈行商的掌权人名为张括,生意遍布河西至于阗,将军应当认识吧。还有河西另一大族瓜州索氏,索氏以武传家,组织护镖队垄断了西域商路上的护送生意,索家的主事人索通,与你关系匪浅。这两家算是第六个节点。”

他把酒坛子放在了桌子的一角,指着它说道:“长安城西市,西市商人米查干经营一间米记商铺,但背后的东家是你,这是最终的节点。”

李嗣业听得暗暗心惊,如果戴望不是自己人,他非拔出刀来把他灭口了不可。这家伙毁了容之后,整天除了造纸就是坐在这黑暗的房间里琢磨,最终琢磨出的是这样一堆东西。

戴望又兴冲冲地走到地图前,张开大手在上面一划拉:“这七个节点,东起长安,西至小勃律,可以说就是一个现成的关系网,他们全部掌握在你的手里,缺了其中一环便不成,这是别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达成的目标。我们为何不利用这条明暗线,把印度的香料胡椒垄断在手中,源源不断地运送至长安洛阳,聚敛财富为安西北庭所用。”

李嗣业抿着嘴唇摊开手:“就算有七个节点也不够用,从小勃律到印度这一段,我们没有人。”

戴望伸手按着自己的胸脯诚挚地说道:“这一段的关系线,交由我来铺设,不止是这一段,从葱岭守捉开始,朝廷的驿站仅到达播密川,使得葱岭地区的运输比较困难。所以我已经决定,从今年开始纸坊所有的收入,都用于葱岭到小勃律之间商修驿站的筹建。同时我再亲自带人到印度一趟,到曲女城贿赂那些婆罗门教官员,买下一些胡椒种植园,这个过程需要三五年的投入。”

李嗣业捏着眉头问他:“这个你有没有计算过,从印度到长安的运输成本,这样大规模的投入是否值得?”

“当然值得!”戴望用手指重重地敲击着案几:“旧历二十九年长安城一斗胡椒的价格是四百五十贯到五百贯之间,天宝五载胡椒的价格已经涨到了九百六十贯一斗,价格整整翻了两倍。还有檀香,龙脑香的价格更是奇高。我们每往长安运送一石,就是近万贯的收入。”

“更何况这桩生意是双向的,我们将廉价的丝绢和纸张在印度高价卖出,再低价买进胡椒等香料,只要进出的货量够大,可足以支持整个碛西的用兵投入,届时便可以招兵买马,屯田扩地,提升安西北庭两军的数量和质量,以求能在将来的剧变中占据主动。”

戴望的谋划确实完整可行,只是缺了最重要的条件——他李嗣业不是安西节度使,而是北庭节度使。在高仙芝的眼皮底下搞这么大的商业计划,很难不被他发现。

他也不敢保证能够获得高仙芝的支持。况且这个东西是违法的,太宗高宗时多次明令禁止官员参与商业。因为官吏挟私权破坏市场平衡,更容易以权谋私。他们更不允许政府垄断行业专营,与民夺利。盛唐到初唐没有官府盐铁专营,就是因为这个。

念头及此,李嗣业摇头说道:“现在时机不成熟,只有掌握安西权柄之后,才能够暗中实施。”

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卢节度得上上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报入长安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战第六百二十一章 谈判初期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从父子同出征第五百零六章 内敛的情与卑微的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黄雀在后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荐欲复长安第一百九十九章 忆往昔城头鏖战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温的选择第六百五十二章 调兵出征之争论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荡营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叙功(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花萼楼赐宴第七百四十一章 谋攻扶风郡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争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三百二十二章 将军中丞请笑纳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围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灯楼设想第七百三十一章 贵妃衔土陈情第三十五章 李记葱花饼铺第七百五十六章 设伏潼关路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访疏勒城第七百五十六章 设伏潼关路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头第七百五十九章 细柳原大战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惧怕神罚的军队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护府定策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驹岭冰川第五百一十八章 颇含心机的礼物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四百二十九章 张氏之死第三百二十章 闷热的相府第八百九十六章 虽胜犹败第七百六十六章 肃宗父子回长安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五百零六章 内敛的情与卑微的人第四百三十章 入宫觐见杨太真第五百七十四章 风月名利场第八章 突骑施勇士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业论圣人第一百零二章 逃脱入大漠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国第四百五十九章 谁为英雄,诛汝之心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惊雷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职校尉第九百章 北强南弱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与梨园春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巅峰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从父子同出征第七十五章 赛场如商场第五百六十九章 与杨钊斗嘴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挡路,参军相助第六百五十八章 预谋伏击战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陇道上乱象第一百五十二章 严刑逼供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问,诸事繁杂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五百六十八章 在官谋商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荐欲复长安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对坐论平叛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谈谋商第三百二十章 闷热的相府第六十六章 互传绝招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归顺归心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请留步第五十九章 太子内率千牛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压身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会面高仙芝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泽第一百零三章 黄沙中再遭遇第三百四十四章 鱼潮儿第九百零三章 安庆之围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护府定策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诡道传谣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二十六章 驸马府搏击奔命第二十二章 牢中定计自救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荡营第九百零一章 张巡守睢阳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业的说客第九十二章 月夜对酌最勾人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狱第四百二十九章 张氏之死第四百零八章 碎叶川第五百六十七章 为私利而反对第五百一十八章 颇含心机的礼物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锋后战争第三百一十章 协议条条款款第三百五十四章 该生不生,该亡不亡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损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