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二章美人迟暮(二十一)

长安,骊山,华清宫。

一灯如豆。

上官婉儿在值房逗留许久,将手中的奏疏改了又改。

神都留守、宰相狄仁杰,会同洛阳府尹萧至忠,联名奏报洛阳府新安县异变。

瘟疫是不曾有过的,大周天朝的内斗杀戮,也是不会有的。

罪过都是靺鞨人的。

大祚荣酷厉嗜杀,借着出迎使团的机会,暴露凶残本性,在新安县作威作福,引起百姓义愤,遭殴打致死。

大祚厉闻报,不问情由,便恃强逞凶,悍然攻城,城破之后,更肆行杀戮,新安县百姓生灵涂炭,成为鬼城。

幸有安东都护府其余使节团与羽林卫将军骆务整力挽狂澜,解救百姓倒悬,将大祚荣及其狼心兽行的扈从人等,一并歼灭。

更因死伤之人尸首遍地,难以及时收敛,导致流毒横行,周边乡野,沾染疫病者为数不少。

上官婉儿看得连连摇头。

如此奏疏上呈,固然将因果撇得干净,但也太着痕迹。

梅花内卫和奉宸府激烈缠斗,如此多的人,如此大的动静,讳莫如深,只字不提,只会适得其反,引来武后的更大疑虑。

上官婉儿在奏疏上头,添加了一些字句,将前后因果理得更加顺直。

同时,将骆务整留了活口的新安县令派上了用场,用他的口吻和名义,以春秋笔法点明其事。

“……新安县令遇事便逃,有亏职守,臣等执其下狱,专候有司裁定论罪……据其交代,大祚荣入城之前,新安县城中曾先后有大批人马进驻,皆为精壮,观其行止,进退有序,似有建制……”

“……只因新安县城乃是通商要道,车马来往辐辏,新安县令胆小怕事,未曾深究……”

“……臣等曾接获河南道其余州府奏报,提及有大批人马过境械斗,又有新安县百姓逃离本土,往投外地……其中或有关联蹊跷,是有朝中败类,与外藩勾结,祸害民生,抑或是有人阴谋算计,蓄意挑起祸端,以掩盖阴谋,另需彻查……”

上官婉儿写到此处,笔锋一顿,一向笑意盈盈的鹅蛋脸颊上,泛起丝丝艳羡。

她极擅洞察武后心思,无微不至,武后胸怀天下,有胸襟如海,也有妇人特有的敏感,不会察纳细节,但会计较真伪虚实。

狄仁杰等人的奏疏只字不提,有欺瞒之意,武后定会追究到底,她更改之后,坦言实际,明言请旨彻查,武后信个七七八八,反倒会顾忌自己的颜面和威严,不会明面处置此事。

如此一来,有权策的羽翼庇护,谢瑶环的逃亡之路,已然成功。

消踪匿迹于宫廷,却可以在郎君身边,得到真正的大自在。

“瞧你清清冷冷的,却也有任性冲动的时候,你赌了个大的,还赌赢了,恭喜”

上官婉儿喃喃自语,提起笔来,又在奏疏后头,添上了两句诛心言语。

“大祚荣蒙天朝奉养教化,却滥施淫威,生民何辜?”

“大祚厉入境朝贺,却戾气深重,动辄屠戮,此恨何由?”

梅花内卫和奉宸府之事,可以提,却不能冲淡了主题,最终仍是要回归到靺鞨人上头来,也要给武后留下一个台阶。

她只须作个勃然大怒,下令安东都护府问罪靺鞨,再令狄仁杰抚慰新安县百姓,重建县城官府,便可将神功元年最后一桩大事件,了结得顺顺当当。

料理完此事,上官婉儿令亲信将这封面目全非的奏疏送了出去,明日再由神都方面递到通政司,公之于众。

她一手托着香腮,眸光深邃悠远,嘴角边缓缓蓄起一弯浅笑。

谢瑶环一叶障目,满怀愧疚,只觉得她一时任性,给权策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麻烦。

上官婉儿却不然,她看得更要透彻一些。

新安县事变,就在神都旁侧,事关武后手中的暗人势力。

权策动用的,还不是核心倚仗的军队和朝臣。

以蕃将、藩邦为主力,便可在短短时日,掀起滔天风浪,悍然斩断武后臂膀。

将此事控制在极小范围之内,波澜不惊,无人因此拿住把柄,也无人跑风漏气。

权策手中文武势力的忠诚度和掌控局面的能力,经此一事,得到了一次可贵的检验,公然打破了某些似有似无的桎梏,凝聚力和向心力,势必更上一层楼。

“郎君,也恭喜你了”

事态的进展,一如上官婉儿所料。

武后看了奏疏,面沉似水,沉吟良久,到底无言以对。

下旨狄仁杰亲往新安县安抚民心,铨选干才接任县令,发少府监内帑百万贯,重建新安县城。

“靺鞨人在新春佳节,给朕添堵,朕又岂会吝惜刀斧?”武后恶狠狠地道,“拟旨,让高阳王武崇训领羽林卫北上,协同权泷,剿灭靺鞨鼠辈”

“陛下,婉儿求您三思”

上官婉儿没有去拟旨,而是双膝跪地拜倒,满头青丝披散在凝脂白玉的香肩上头,备显青春明媚。

武后顿了顿,深吸了口气,身子委顿,肩颈微微佝偻下去,她自然知道上官婉儿的言下之意。

新安县事变,必有猫腻,靺鞨人不可能无缘无故发疯,又巧之又巧地覆盖了她剿除谢瑶环的行动,派武崇训去,有威慑警告之意。

然而,安东都护府肇建于权策之手,权泷接力经营数年,又效法权策,娶了藩邦贵女,早已根基深厚,武崇训一去,前途未卜……

“三思?呵呵”武后心绪蓦地寡淡清凉,意兴索然。

武三思只剩下两个儿子,武崇烈是痨病鬼,只剩下武崇训还拿得出手。

不知不觉,她的近支子孙,已经七零八落。

“罢了,让权泷料理吧”

“臣妾遵旨”上官婉儿俯首听命,知晓武后心情不佳,没有在九龙殿拟旨,而是缓步退了出去。

武后呆呆地坐着,良久之后,突地出声问,“权策在作甚?”

“陛下,权相爷迎了千金公主回长安,在公主府中待了两三日,安乐公主打上门去,才离开……”

“清河崔氏的崔莺娘子在曲江之畔筹设格物书院,权相爷与安乐公主搜罗了不少大食工匠,时常去那里,似是要琢磨着制作一种叫做玻璃的物事……”

“相爷理政,效率颇高,诸司听令运转,一切如常……只有新任的鸿胪寺卿段成式曾登门拜会,相爷闭门不纳,只说让他去见上官昭容……”

“除此一桩事,总体,并无异常”

武后仰着头,眼前仿佛浮现出权策与千金公主花前月下、不务正业操持工匠之事、耍脾气不见鸿胪寺卿的模样。

忍不住红唇轻挑,溢出一句意味莫名的话,“这小贼,坏虽坏着,却总让人恨不起来”

摆了摆头,不再多想,抚了抚自己的魅惑身段,欲念升腾。

“传张昌宗来……”

“等等,罢了,预备汤池,朕要洗浴”

第331章 风雨归人(终)第五百六十六章 金银金银(二十)第118章 发六道使(终)第九百九十八章 弈者风度(十七)第五百零三章 双龙戏珠(二十四)第630章 色即是空(二十三)第76章 一地鸡毛(下)第661章 三生三诺(三十)第288章 夺储风云(三十)第九百六十二章美人迟暮(四十一)第368章 松漠有雨(终)第32章 烈日灼心(上)第一千零七十一章神龙政变(十六)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弈者风度(六十六)第八百七十七章???是佛是魔(十四)第七百六十四章 花谢花飞(四十二)第703章 天下熙熙(三十七)第267章 夺储风云(九)第249章 人面依旧(下)第321章 风雨归人(下三)第九百三十七章美人迟暮(十六)第333章 韦陀菩萨(上)第849章 手可摘星辰(四十九)第四百三十五章 青萍之末(五)第四百一十六章 血色罗裙(十一)第53章 浪穹归化(下二)第607章 色即是空(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四大天王(终)第184章 世家子弟(下二)第九百二十七章美人迟暮(六)第661章 三生三诺(三十)第75章 一地鸡毛(上)第710章 天下熙熙(四十四)第九百九十四章 弈者风度(十三)第784章 瓜熟蒂落(二十一)第858章 手可摘星辰(五十八)第五百四十五章 领军领军(三十五)第九百九十一章 弈者风度(十)第77章 延义攻略(一)第五百六十章 金银金银(十四)第八百九十三章 是佛是魔(三十)第112章 而今乐事(上)第207章 太平之厄(终)第一千零三章 弈者风度(二十二)第699章 天下熙熙(三十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血色罗裙(八)第319章 风雨归人(下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血色罗裙(二十二)第16章 胆敢背主第五百七十六章 金银金银(三十)第754章 花谢花飞(三十六)第九百六十七章 美人迟暮(四十六)第八百八十二章?是佛是魔(十九)第145章 尚衣奉御(下三)第606章 色即是空(三)第八百一十七章 手可摘星辰(十五)第717章 花谢花飞(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南衙南衙(八)第852章 手可摘星辰(五十二)第683章 天下熙熙(十七)第59章 豺狼横行第867章 是佛是魔(六)第797章 瓜熟蒂落(三十四)第七百六十三章 花谢花飞(四十一)第一千零九十二章神龙政变(三十七)第28章 吊古战场第五百三十六章 领军领军(二十六)第209章 了此残局(中)第323章 风雨归人(下五)第739章 花谢花飞(二十一)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弈者风度(六十五)第106章 世上千年(下)第792章 瓜熟蒂落(二十九)第五百五十三章 金银金银(七)第63章 怨我恨我(中)第315章 庐陵魅影(下五)第670章 天下熙熙(三)第380章 难念的经(下七)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色罗裙(十二)第782章 瓜熟蒂落(十九)第九百八十章美人迟暮(五十九)第五百九十九章 南衙南衙(二十一)第797章 瓜熟蒂落(三十四)第794章 瓜熟蒂落(三十一)第八百八十三章?是佛是魔(二十)第八百一十三章 手可摘星辰(十一)第610章 色即是空(七)第八百九十一章 是佛是魔(二十八)第九百四十四章美人迟暮(二十三)第332章 龙舟竞渡第九百七十二章美人迟暮(五十一)第702章 天下熙熙(三十六)第372章 难念的经(上)第269章 夺储风云(十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攘外安内(十六)第一千零七十八章神龙政变(二十三)第四百五十一章 秦晋之好(上)第682章 天下熙熙(十六)第八百九十七章 是佛是魔(三十四)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弈者风度(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