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鲜血染官袍

第20章 鲜血染官袍

方重勇有信心,王德福一定还会回夔州的。

因为,唐朝人喝酒,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日常几乎是无酒不欢!

过节一定要喝,平时也要喝点。高兴的时候要喝,不高兴更要喝!

适合他们口味的酒,就一定不愁销量。这也是方重勇不去搞什么蒸馏酒,搞什么烧刀子的重要原因。度数太高的酒,成本也很高,弄出十几度的曲酒,就已经可以拿出来浪了,没必要搞什么四五十度的那种烧酒。

唐朝人口味偏甜,喜欢甜酒,有时候如果酒不甜,甚至还要加糖(不是白砂糖)。

色泽鲜红清亮,口感柔滑又带着甜味的红曲酒,很容易受到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追捧。

盛唐是酒的国度,无酒不欢。

唐朝官方统计的官酿,一年产量约一千万斗。把民间私酿也算上,酒水消耗总量约为五千万斗,只会算少不会算多。

不仅如此,真正的好酒,不仅不缺市场,而且价格高得吓人,无数酒鬼还趋之若鹜,昂贵的酒钱也无法吓阻他们。黄酒本身就属于贵族阶层宴会当中的常客。

因此方重勇非常确信,上好的红曲酒,在此时会有“异军突起”的效果。毕竟此前没人见过嘛。

昂贵的酿造成本(传说红莲稻为原料),上好的口感,新奇而高档次的卖相,注定了红莲春会有很多人愿意捧场!

李白《将进酒》中有诗“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高端酒水哪里会有卖不完的呢?喜欢美酒的人,卖衣服卖马也要去买酒啊!

长安中枢机构光禄寺负责掌管膳食供酒,下设“良酝署”“食官署”之类的部门统筹宫廷和京城官府用酒,也就是所谓的“官酿”。

良酝署“令掌供奉邦国祭祀五齐三酒之事”,遇皇帝祭祀天地,良酝署便带领部下来布置、陈放大量酒器。如果是做官者,便提供“春暴、秋清、酚酿、桑落等酒。”

官酿具体事务都是由“良酝署”和“食官署“负责,二者常年有人手,如良酝署掌管酿酒的有30人,有酿酒手艺负责青铜制酒器的有120人,还有杂工13人。

虽然官酿已经很强大了,但“高手在民间”的道理,唐代也依然适用。各地进献的贡酒当中,有不少都是相当能打的。王元宝一类的豪商,自然也经营着长安城内的酒水生意。

甚至还有不少酒肆酒楼等产业。从各地贩运不同风味的酒水到长安,赚取大量利润。

如果不依靠外力,红莲春再好,也不可能短期内声名大噪,在酒鬼们那里口口相传。因此只能靠豪商私下里“广而告之”,发酵炒作舆论,最后才能“一炮走红”。

这是一场双赢的买卖。

果不其然,还没到新年,王德福又来了,同意收购红莲春,却又提出了三个要求。

第一个,第一批红莲春收一千斗,价格必须降到20贯每斗。以后的价格,根据长安的市场行情调整。不排除会涨,但也有可能下跌,甚至不收了。

一千斗的体积,跟方重勇前世一千瓶两升的可乐差不多,一两艘漕船就能装下,运输的风险也很低。不得不说,王家不愧是长安豪商,将一切都算计得死死的。

如果红莲春不受欢迎,他们也赔不了多少钱,慢慢卖也能回本。

如果红莲春火了,那么他们进货价虽然高,但卖得更贵,同样不会亏!

和这些商人打交道,他们的算盘打得噼啪响。你或许会赚,但他们永远不亏。

方重勇十分敞亮,欣然同意,还签了契书,给王德福吃下了一枚定心丸。

第二个,王德福请了“品酒专家”来夔州,负责核定要交付的成品酒品质如何。在得到首肯后,才能批量进货。

关于这一点,方重勇亦是自信满满,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第三个,王德福希望获得“红莲春”的酿造方法以及酒曲制法。他们原意出高价收购,哪怕十万贯也不是不能商量。

图穷匕首见,这一条大概才是王元宝此番来夔州的真实意图。

方重勇想都没想,直接拒绝。看到他断然拒绝,王德福在失望之余,也是松了口气。

不卖是正常的,因为对酒有信心,知道这是一棵摇钱树,所以不能卖。如果迫不及待的想将酿酒秘方卖出,那才是心里有鬼。

王德福反倒是不敢买了。

想到红莲春不要多久就要出窖,王德福一时间内心亦是患得患失,焦急的在夔州府城等待着。

……

“叔父,来尝尝府城的红莲春如何。”

巫山县外的唐军东阳府大营的某个干栏高脚屋内,方重勇提着一壶昨日刚刚出窖的红莲春酒,就来跟王忠嗣套近乎。

看着年纪不大,却有八百个心眼子的毛脚女婿,王忠嗣无奈一笑,接过酒坛子,撕开封口,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酒香。

“酒不错。”

王忠嗣一口将杯中酒饮下,放下陶制的老瓦盆(民间酒杯的一种,中下层社会常见),回味了一番之后,又倒了一杯。

这回他可不肯一口闷了,而是端起老瓦盆,细细品尝,美美回味,直到喝得一滴都不剩,最后才恋恋不舍的将酒杯放到一旁,深深叹息不止。

“叔父,可是嫌这酒不好?”

方重勇一脸好奇问道,昨日王德福与他请来的“品酒专家”,已经假公济私喝得烂醉如泥,对红莲春的品质那是赞叹不已,说是风味独特,不逊顶尖的官酿美酒。其色其味皆是独树一帜!

要不今日方重勇怎么敢拿到王忠嗣面前献宝呢!

“非也,此酒甘醇绵长,乃是一等一的好酒。若是在长安,只怕一斗不下十贯,可以买好几把横刀了。”

不由得想到边关之事,王忠嗣忍不住唏嘘感慨。边关将士,实在是太苦了,很多装备甚至需要自备。至于酒水,别说是红莲春这种档次的,就连最平常的“绿蚁酒”,普通士卒都很难喝到,而且只有等轮换或者打仗的时候才有可能分到酒。

唐代很多人,或许一辈子都没办法知道红莲春这一档次的酒,究竟是什么味道。

毕竟,这些都是贵人们的专利。

“叔父,某大概要回长安了。”

方重勇沉声说道。

红莲春被王德福运走后,货款会由豪商王元宝派人直接送到宫里。夔州这边发运,长安那边直接给现钱,都不过方重勇和郑叔清的手。相信上元节以前,李隆基就会下令调郑叔清回长安述职。

当然了,上任之前肯定是先“闲置”一下,不会立即授官。

但郑叔清入主中枢为度支郎中(简称度支郎),应该问题不大了。

经过郑叔清的“科普”,方重勇已经知道,度支郎乃是尚书省下面度支曹的长官。

唐代的尚书省,是没有尚书令的。因为唐朝第一任尚书令,就是李二凤。他当过的官,其他人怎么可能再当?

李二凤当过皇帝,难道哪个官员也要当皇帝试试?

于是唐代权力最重的尚书令,三省之首的长官,就这样空了下来,由左右仆射一起商议尚书省大事。

两个和尚抬水吃的道理谁都明白,所以说到底,尚书省乃是皇帝可以直接插手政务,安插心仪官员的地方。

这便是唐代自唐太宗开始就有的,一种来源于制度的权力制衡!将行政权碎片化扁平化,用以对抗中书省和门下省的二位长官,形成一种动态的决策体系,防止权臣一家独大。

不得不说,如果不考虑皇帝懒政的因素在内的话,这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体系。

脑子里胡思乱想着,方重勇却看到王忠嗣陷入沉默,半天都没说话。

“你回长安,真有把握让我离开东阳府么?”

王忠嗣一脸犹疑,很久才憋出这样一句话来。

不是他没有信心,而是李隆基越来越喜怒无常,王忠嗣现在真的不知道李隆基到底在想什么。

“叔父似乎有心事啊。”

方重勇给王忠嗣倒了一杯红莲春,他自己则是在一旁干看着。

年纪不大就喝酒,对脑神经有着不可逆的损伤。方重勇可不希望自己的神童人设变成酒鬼人设。

“确实是有心事。圣人……其实对边关的情形不是很了解。”

王忠嗣幽幽一叹,这是在把方重勇当心腹在看待了,要不然,类似的话怎么可能说出口来?

他把方重勇当自己人,不是因为对方是方有德的儿子,而是那句“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如今李隆基的边镇之策,真的走得太远太远了,已经要超过国家可以承受的极限。

王忠嗣开始跟方重勇讲一些他在大唐边关的见闻,其中的内容,让方重勇感觉很是诧异。

在李隆基眼里,边关将士应该是立功心切,奋勇杀敌,以国为家,以袍泽为兄弟的;应该是以我大唐天下无敌最高目标,并以此为激励自己的最强信念!

但在王忠嗣眼里,那些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也会害怕,也会懦弱,也会畏惧。

未婚的思念家乡的青梅竹马。

已婚的思念家中的妻子与父母。

能不能痛殴突厥,能不能吊打吐蕃,实际上对于这些士卒们而言很遥远。但与这些势力的斗争,却又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突厥与吐蕃的士兵,正是他们交战的对手!

这就造成了一种错位,战争的胜负有他们的责任与努力,战争的利益却又与他们完全无关。在这样的情绪感染下,边关将士渴望轮换回家,还没值宿的想尽办法逃脱兵役。

李隆基或许想把大唐的旗帜插遍西域的每一个地方,可是唐朝边关的大多数人,却未必如他这么想。

他们的愿望,更加卑微,更加真实。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方重勇叹了口气,感受到了王忠嗣身上的那种情绪。

“听闻你父平日里对教导伱并不上心,没想到你竟聪慧若此。”

王忠嗣又倒了一杯酒,将其一饮而尽。

“当年在河西,吐蕃赞普大酋在郁标川练兵,我麾下兵将都很畏惧,认为不可力敌,想要返回求援。当时我年轻气盛,并不认为吐蕃有什么好怕的,于是提刀冲入敌阵。

此役,斩首数千,缴获羊马数以万计。我凭军功迁任为左威卫将军、代北都督,封清源县男。可是那一战……我的部下死了好多人,好多跟我情同兄弟!

如果不是我立功心切,他们……本可以不用死。”

王忠嗣一拳砸在竹制的桌案上,老瓦盆都被震得侧翻过去,吓得方重勇浑身一个激灵。

不知道是因为喝了酒,还是因为情绪激动,王忠嗣双目赤红的问道:“你会不会认为,我是想拿麾下士卒的命,去染红我身上的官袍,铺就边镇大将的青云路?”

“叔父,您喝醉了,不能再喝了。这种话传到圣人耳中不好。”

方重勇略有些惊慌的劝说道。

刚才那些话,可是在明里暗里的抱怨李隆基,传出去的话,很容易形成“王忠嗣被贬后抱怨圣人刻薄寡恩”这样的要命谣言。传到李隆基耳朵里,这位坐镇长安的圣人,还不知道会怎么处置。

要知道,那位可不是什么心胸宽广的主啊!看上自己的儿媳妇,说抢也就抢了。对自己的亲儿子都是如此,而且还是宠妃生的儿子,对王忠嗣这样的外人如何,其实用脚趾头也可以想象了。

“有什么不能说的!为了边关的那点利益,就随意牺牲前线将士的性命,还不让说了!”

王忠嗣激动的用力捶打着桌案,居然将毛竹拼成的桌案捶散架了!

“哐当!”

装着红莲春的坛子掉到地上摔得粉碎,酒香瞬间就弥漫在这间极为简陋的干栏高脚屋内。也让王忠嗣从悲愤的情绪中解脱了出来。

“可惜了美酒。”

王忠嗣也冷静下来,深深的吸了口气,稳定了自己的情绪。

“叔父,俗语有云: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叔父还知道爱惜边关将士的性命,但朝中不少将领,却并不知道这些,他们都是想踏着白骨往上爬,取悦圣人,成就自己的不世功业。

比较起来,只有叔父成为边关大将,才能尽量减少这样的事情发生不是么。叔父怎么可以在东阳府自暴自弃呢?”

方重勇耐心劝说道。

“你说得对。”

王忠嗣居然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这次你回长安,多辛苦一下,尽力而为帮我活动一下吧。我修书一封你带在身上,若是事有不谐,可以找忠王想办法。”

王忠嗣将大手按在方重勇的肩膀殷切说道。

(本章完)

201.第178章 仕宦当作执金吾168.第152章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第525章 你便是真龙天子(本卷完)第55章 盛唐小学生第474章 名将的挽歌(下)第92章 风来急!第394章 外行指挥内行第278章 五年平辽第369章 十姓可汗戴帽耶?第7章 远方来客第404章 不能说的秘密第10章 玩一票大的193.第172章 权力的风采180.第163章 长安不平安287.情况稳定魔鬼藏在细节里面第350章 相行渐远170.第154章 打工人的自觉244.多选题第454章 都是熟练工第61章 新书上架通知第405章 腹诽之罪第433章 何日风起云涌第386章 向着胜利冲刺(本卷完)第424章 敌在香积寺第70章 用力过猛第318章 他比你先到第92章 风来急!第368章 目中无人第319章 猪不能一次杀完123.第118章 无所不在的结社第432章 回望舔狗秀成堆第461章 进击的基哥第14章 一只脚上岸(上)第555章 诸神的黄昏(下)第366章 有示之以无,强示之以弱第350章 相行渐远第289章 栽赃嫁祸第16章 两条咸鱼晒江滩第305章 卑微得让人心疼211.第186章 谁说没枪头就捅不死人第312章 以攻代守232.第204章 痛打落水狗110.第107章 白亭军副军使的悠闲生活第285章 英雄所见略同233.第205章 斩草要除根252.第219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432章 回望舔狗秀成堆第60章 退学威龙276.第241章 基哥野望第293章 我可是看过一千多集名侦探柯南的节第570章 人性经不起考验165.第149章 车门已经焊死唐代的文人,到底是在追求什么第458章 势如破竹与席卷江山162.我为什么不开车了256.第223章 神策十二都226.第198章 扑朔迷离第403章 方节帅见不得流血151.第137章 搞不定就带着小姨子跑路!第439章 夜来风甚急第30章 长安官场的那点事恰如新婚燕尔,锐评《长安十二时辰》第437章 骑虎难下第84章 回望长安绣成堆(本卷完)第390章 忠诚不绝对第392章 狮子大开口278.与平凡、庸俗、能力有限的自己和解吧第378章 阿喀琉斯之踵第388章 平地惊雷第72章 王者之风第402章 走基层路线第441章 事实如何不重要150.第136章 钱!钱!钱!第327章 多余之人第371章 狗知道自己是狗么?第381章 高仙芝历险记第555章 诸神的黄昏(下)第95章 尴尬的方衙内160.第145章 削发以明志第306章 援神,启动!第495章 风起第556章 水入江河,沙落滩涂145.第133章 厉不厉害你的基哥217.第190章 基哥的寿辰(下)第76章 河西事,唯吐蕃而已第23章 无言以对131.第123章 用忽悠打败愚昧,用魔法打败魔第33章 漂洋过海来看你第452章 暴雨急袭第376章 恍若神之宠儿第542章 北风袭来第3章 小丑竟然是我自己!第95章 尴尬的方衙内167.第151章 恩兰达扎路恭第494章 宁可我负天下人第84章 回望长安绣成堆(本卷完)第355章 人分为两种第379章 心如猛虎,细嗅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