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兄妹和解(求推荐收藏)

李治忽然发病,城阳长公主也是吓了一跳,当即上前扶住了他,恨归恨,但李治毕竟是她的亲哥哥,自从其它的兄弟姐妹去世后,可以说两人是彼此最亲近的人了。

“御医!快传御医!”大殿之中也是乱成一团,一群内侍发狂似的奔到殿外大喊,城阳长公主这时则扶着李治坐下,并且轻轻牟按压他耳垂后的翳风穴,这是御医教的办法,据说可以缓解李治发病时的痛苦

甘露殿本来就有御医陪侍,这时也急匆匆赶来,当看到李治痛苦的表情时,他也立刻取出一根粗针,然后在李治的耳垂刺了一下,一股殷虹的鲜红也立刻涌了出来,这种放血疗法是从西域传过来的,对李治的病情有很好的缓解效果,只是不能常用。

随着鲜血的涌出,李治也慢慢的感觉好受了一些,特别是脑袋不像之前那么涨的想要裂开,眼前更是清明了许多,这让他也终于长出了口气,随即看到身边满脸紧张的城阳长公主,更让他心头一热道:“白鹊儿你不要担心,我没事!”

一声“白鹊儿”,城阳长公主也一下子愣住了,她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年没有再听到这个名字了,当年他们父亲李世民喜欢用动物给他们兄妹取小名,比如四哥李泰小名青雀、李治小名雉奴、晋阳小名叫兕子,而她从小长得白,性格又最活泼,喜欢像个小喜鹊似的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于是就有了白鹊儿这个小名。

“九哥……”城阳长公主这时忽然感觉万分的委屈,同时又夹杂着几分后怕,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她对李治的感情准确的说应该是爱恨交织,有时连她自己都搞不清楚到底是恨多一些还是爱多一些?

“你……你终于肯叫我九哥了!”李治这时也激动的热泪盈眶,他们兄妹感情极好,哪怕他做了皇帝,城阳长公主也依然像小时候那样叫他九哥,可是自从十年前李忠被赐死,她就再也没有叫过一声九哥,而是像其它人一样称他为“陛下”。

城阳长公主这时再也忍不住,“呜”的一声哭了出来,似乎要把这些年的委屈全都发泄出来,而李弘也露出愧疚的神色,其实有些事情他也感觉后悔,只是他是皇帝,就算后悔也不可能推翻之前的决定。

兄妹二人抱头痛哭,好一会儿这才止住了哭声,虽然这场痛哭并没有完全消除他们兄妹间的隔阂,但却极大的缓和了两人之间的关系。

“白鹊儿,这些年……这些年为兄做了不少错事,也让你受了不少苦,我不奢望你能原谅我,只求你不要那么恨我!”

李治说到这里也露出几分伤感之色:“这两年我的风眩越来越严重,当年母亲亡故时才三十五岁,大哥与大姐他们也大多不长寿,我今年已经四十七岁了,恐怕也没有多少时间了,我不求其它,只求你日后能多进宫陪陪为兄!”

“九哥你不要说了!”城阳长公主本来已经止住的眼泪也再次涌了出来,刚才她见到李治发病,心中也极其恐惧,以前执着的些仇恨似乎放下了许多,毕竟事情都已经过去那么久了,哪怕再怎么恨李治,也不能改变什么。

“好好,我不说了,看把我们的白鹊儿又给惹哭了。”李治这时也感觉好多了,竟然还开起了城阳长公主的玩笑。

一次发病,一场痛哭,终于接近了兄妹二人的关系,城阳长公主这时也暂时放下心中的恨意,关心的询问了一下李治的身体情况,其实之前她也暗暗关注李治的病情,只是表面上还是冷冰冰的。

李治之前的话也的确发自肺腑,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被风眩折磨的痛不欲生,有时也怀疑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事,所以上天才用病痛来折磨他,这也让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前半生,对一些事也生出悔意,比如王皇后和李忠的惨死,更是他心中的两根刺。

聊了会家常,李治再次提起对城阳长公主进献稻种的奖励,不过城阳长公主却开口解释道:“九哥有所不知,稻种虽然是我派人从林邑带来的,但真正的功劳却属于另一个人,正是他将林邑稻的事告诉了我。”

“哦?这个人是谁,朕一定要重重的赏赐于他!”李治颇为感兴趣的问道,如果不是这个人告诉了城阳长公主林邑稻的事,那也不会有今天他们兄妹二人关系和解的事了。

“这个人上次我也向九哥你提到过,之前绍儿落水,正是他出手相救,当时他没有留下姓名,两个月后我才好不容易找到他。”城阳长公主并没有急着说出张纵的姓名,而是再次夸赞起他。

“我想起来了,上次你的确提到过这么一个人,没想到他不但救了绍儿,还为朝廷送上如此大礼!”李治听到这里也坐直身子,随即再次追问道,“这个人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朕一定要重赏于他!”

“此人名叫张纵,今年刚刚十五岁,本是曲江池畔的一个小花匠。”城阳长公主终于把张纵的名字讲了出来。

“花匠?才十五岁?”李治听到这里也露出惊讶的表情,林邑距大唐有数千里之遥,对方既然清楚的知道林邑稻,在他想来要么是个见多识广的长者,要么是个博学多才之人,可是没想到对方只是个十五岁的小花匠,这可太出乎他的意料了。

不过李治很快就反应过来,当下再次道:“出身低没关系,他为朝廷立下如此大功,赏他一个官职也并无不可,而且他年纪不大,日后说不定是个可造之材!”

城阳长公主听到李治的话却是轻轻一笑:“张纵的出身可不低,他的父亲名叫张景之,当年可是名满长安的饱学之士,不知道九哥你可还记得此人?”

“张景之?”李治听到这个名字也感觉有些耳熟,当下思索了片刻,接着猛然抬头道,“就是二十年前在崇贤馆担任过学士的那个张景之?”

“不错,当年我与张景之也算是有几面之缘,没想到多年后他的儿子竟然救了我的儿子。”城阳长公主这时也有些感慨的道。

“难怪你说他住在曲江池畔,现在他们父子应该还住在当年的那个花圃里吗?”李治的脸上却闪过几分尴尬之色,不过很快就恢复如常问道。

“张景之去年因醉酒落水而亡,现在只剩下张纵一人打理花圃。”城阳长公主再次开口道。

“当年张景之就以博学多才著称,没想到他儿子年纪轻轻就有如此的见识,即如此,那就给他安排一个官职,你觉得如何?”李治先是点点头,随后又向城阳长公主征求意见道。

“官职就算了,他救了绍儿,又是故人之子,所以之前我就想给他安排官职,但他却不愿意,甚至把自己是商人之子、不能为官的理由都搬出来了,这条规矩是父皇亲自定下来的,我也不能强求。”城阳长公主替张纵拒绝道,这段时间她也看出来了,张纵是真的不愿意为官,所以还是不要勉强他了。

“张景之本是官员,哪怕经商,也只需要三年不再经商就可恢复官籍,所以张纵倒也不算什么商人之子,三年后就可正常为官。”李治听到张纵不愿为官也是一皱眉,以前张景之弃官从商,已经让他颇为难堪了,没想到张景之的儿子竟然也是个不愿意做官的人。

“九哥你就别难为张纵了,我看他还是年纪太小,不愿意承担为官者的压力,另外林邑稻虽然十分优良,但毕竟没有在大唐境内种植过,所以我觉得这几年先在南方试种,若是效果好,也就坐实了张纵的功劳,到时三年期限已过,再赏赐官职也不迟!”城阳长公主也听出李治话中的意思,于是再次帮张纵说话道。

李治出看出自己这个妹妹对张纵十分维护,而且他们兄妹的关系刚刚缓和,所以他自然也不能驳了城阳长公主的面子,于是立刻笑道:“既然妹妹你这么说了,那我就不为难那个张纵了,不过官职可以不要,但其它的赏赐却不能少,你觉得该赏赐点什么给他才好?”

第四十五章 香水和女人(上)第八十三章 什么时候把人领走?第三百二十二章 复杂的关系第二百一十八章 劝说第二百五十七章 阳谋第二百五十七章 阳谋第四百章 李德謇第一百一十三章 蜂窝煤第三百二十三章 宁儿想见你第八十七章 挨打的波斯王族第三百四十五章 太平的安排第二百八十章 于阗镇外第十二章 两个消息第六十三章 超度符(求推荐收藏)第九十二章 辽东捷报第二百零二章 太子左监门卫率第四百四十三章 昏迷第二百一十章 原来是他第四百二十九章 避嫌第三百八十章 告别第二百一十四章 贺兰一家的悲剧第五十四章 李贤(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制茶第二百九十八章 恶毒的太平第七十九章 替张纵挡刀的婉儿第四十三章 李弘的反击第二百一十四章 贺兰一家的悲剧第三百七十二章 垄断第一百七十一章 保持距离第三百七十八章 羽林军第三百七十四章 混乱的海外第三百七十三章 又见凯撒第三百二十二章 复杂的关系第一百六十四章 消失的财物第四章 酸碱度(新书求收藏推荐)第三百四十章 反常的宁儿第四百二十二章 太平怀孕第二百六十九章 突破口第一百五十五章 去西市第十九章 长公主打广告(求推荐收藏)第四百一十九章 李弘驾崩第三百七十五章 辞旧迎新第一百六十七章 亲太子、远朝堂第二十二章 救?还是不救?第一百六十四章 消失的财物第一百八十五章 谈崩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招生第五十七章 倒霉的王勃第五十章 缠人的小丫头第二百六十章 出事了第六十六章 薛仁贵的弓第二百七十一章 执行者第二百九十四章 我要娶宁儿为妻第四十六章 香水和女人(下)第十三章 老李家的传统(求推荐收藏)第九十六章 指点神探第三百二十七章 洞房夜(上)第八十七章 挨打的波斯王族第三百四十二章 转移注意力第九十一章 可怜又可悲第七十九章 替张纵挡刀的婉儿第八十四章 跟定你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阳谋第九十九章 验尸(下)第二百零七章 李弘的秘密第六十章 枨鬼闹长安(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捷第三百六十一章 主动找事做第三百六十五章 拜访孙思邈(下)第四百零五章 李弘来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私订终身第三百五十章 死人营第四百二十八章 木鹿城第五十一章 帷帽男(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你们俩很像第二百五十二章 喜欢算学的弓仁第十四章 “忠”表哥(求推荐收藏)第三百三十六章 可怜人李显第三百六十五章 拜访孙思邈(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李治的态度(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曾经的刺杀第一百五十章 张柬之进京第四十八章 又见太平第二百二十二章 真实的婚姻(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薛宁儿来访第二百七十三章 兑现承诺第四百零七章 武学堂第一百三十六章 府兵制的大问题(上)第五十二章 帷帽男(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鼓动第七十七章 催更的来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孝论》第五十五章 李贤(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娥皇女英?第一百一十章 处罚第三百一十八章 见李治(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道歉(上)第三十八章 麻将(求推荐收藏)第二百八十五章 牛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