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唐(四)

“谁.....?”王洵脸上勃然作色。他虽然刚刚吩咐过,重要来客不必提前通禀。但安西军的中军大帐,也不是随便哪个人可以闯的。特别是在他跟朋友说事情的时候。

但是很快,他脸上的怒火就被笑容所淹没,“守直、秦大哥、秦二哥,你们几个怎么来了?”

“当然是为了看你如何破城而来!”中军帐门口,秦国模、秦国桢、马方三人并肩而入,异口同声地回应。

“你们.......”王洵快走几部,迎上前,摇头而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此时的惊喜感觉。时隔多年,对面三人的脸上,已经完全找不到往日的青涩模样。但眼睛中那股发自内心的关切,还是让他感到一阵阵温暖。

最近这半年,秦氏兄弟和马方都是他军营里的常客,但三人联袂而至的情况却还是第一次。与大伙见礼寒暄,说了几句话。王洵回头去找薛景仙,刚想替他们彼此做个介绍,却不料马方将眉毛一竖,冷冷地说:“二哥,你这里原来还有外人。干脆,我们三个先到别处等一等,待你处理完公务再进来叙旧不迟!”

“这.......”还没等王洵做出反映,薛景仙也从座位上站起身,拱了拱手,笑着说道:“既然大将军这里还有事,薛某就先行告退了。关于军务处理的细节问题,择日再来向大将军讨教。”

“都不是外人,薛兄何必如此客气!”王洵尴尬地出言挽留,却拦不住薛景仙的脚步。只好缓缓将对方送到中军帐外,然后拱手告别。

马方一直没有拿正眼看薛景仙,待对方的背影走得远了,扯了下王洵的衣袖,低声道:“此等卑鄙小人,二哥切莫跟他走得太近。免得稍不留神,,就被他拿了你的短处去邀功。”

“薛兄当年曾经对我有恩!”王洵转过头,耐心地向马方解释。“况且他性子虽然有些偏狭,为人却未必如你说得那样不堪。否则,也不会令扶风、陈仓两地的豪杰甘心受其驱使!”

“为人好会对孤儿寡妇紧追不舍?!”马方冷笑着撇嘴,“为人好会跟鱼朝恩等阉人称兄道弟?!至于昔日他曾经替你出头,那是因为你对他有可利用之处。若是你王明允在安西军中是个无名小卒,鬼才相信他会主动跳出来帮你?!”

“毕竟,毕竟我从那件事得了许多好处!”王洵看了一眼马方,有些无奈的补充。薛景仙当年冒着得罪得罪边令诚、高力士太监团伙的风险为他出谋划策,肯定包含了替太子向安西军示好的意思。即便王洵当时不清楚,经历了这么多风浪之后,也渐渐明白了其中三味。然而官场自古无完人,能在获取自身利益的同时,顺手做点正经事,这种人就被王洵认为值得一交。至少,比高力士、边令诚那种终日琢磨着如何给别人背后捅刀子的家伙强。

“那是他为了在你身上捞取更多!”马方见王洵油盐不进,气得直挥胳膊。

秦国模、秦国桢兄弟不愿大伙在不相干的人身上浪费太多口水,一个上前扯住马方,另外一个笑着开解道:“难得咱们兄弟几个聚齐一回,守直你尽扯这些无聊的事情做什么?况且明允现在位高权重,别人巴结他还来不及,怎敢轻易在背后下刀子。”

“嗯!”马方耸耸肩,不再继续跟王洵争执,愤懑之色却写了满脸。

见他始终绕不过这个坎儿,秦国桢想了想,继续开解道:“大伙现在同殿称臣,能多个朋友,总比多一个对手要好。特别是明允这种手握重兵的一方节度,在朝中的朋友越多,受到的擎肘也越小。一旦有个紧急事情,还能有人暗中通个消息!”

“是啊!”老大秦国模也笑着点头,“有道是,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明允现在已经是木秀于林,你又何必替他多找几个仇家?我知道你一直因为虢国夫人的事情对薛景仙心怀怨恨,可当时的情况,换了哪个在薛景仙的位置上,会肯放杨家人一条生路?!”

“我知道你们两个就会这么说!”马方把脸转向了一旁,轻声叹了气,不想跟秦家兄弟争辩。

有关马嵬驿兵变的详细始末,王洵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的非常清楚。对于虢国夫人的惨烈下场,他心里非常同情。但同情归同情,却不像马方这样,把责任全算到薛景仙头上。在他看来,虢国夫人杨玉瑶和她的几个妹妹,不过是李亨和杨国忠二人争权夺利的工具和筹码而已。既然坐上了赌桌,就没有谁死得无辜。倘若换做当日杨国忠占据了上风,太子李亨的一干嫡系,如薛景仙、鱼朝恩等人,恐怕也难逃抄家灭族的下场。甚至会牵连到马方,虽然他当时只是太子帐下的一名小喽啰。

“为了虢国夫人的事情,薛大人曾经专程找过我!”不想眼睁睁地看着兄弟几人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王洵想了想,仔细向马方解释,“他只是奉命行事而已,没想到虢国夫人的性子会那般刚烈。更不知道,更不知道,虢国夫人与其兄并不是一路人!”

这些话并不是他刻意替薛景仙辩解,而是后者的确曾经专程找过他。只不过目的并不全是想弥补跟马方等人的关系,同时还拐弯抹角地在探听,有关虢国夫人与大侠雷万春之间的,到底存在着怎样的牵连?!虢国夫人自杀时所持的那把宝剑白虹,是不是雷万春昔日所佩?!如果雷万春打算给虢国夫人报仇的话,薛某人究竟怎样做,才能侥幸逃过他的刺杀?!

对于薛景仙的疑问,王洵同样是无言以对。他做事固然称得上特立独行,却称不上了无牵挂。所以揣摩不透雷万春的心思,也猜测不出,待雷大侠于河南战场抽出身后,长安城内,究竟会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但是他清楚地知道,在那把利剑面前,世俗的权力与富贵,给作恶者带不来任何保障。那把剑未必完美无缺,也未必能给世间带来公平与正义,但至少比大唐皇帝的圣旨与口谕,公平得多,也更有威严。

第2章 初雪(八)第3章 阳关(二)第6章 大唐(五)第6章 雪夜(三)第2章 霓裳(六)第1章 秋声(六)第3章 阳关(六)第5章 异域(二)第3章 阳关(二)第6章 雪夜(六)第2章 砺锋(五)第1章 残醉(一)第5章 异域(一)第2章 天河(五)第6章 惊蛰(四)第5章 异域(四)第4章 光阴(二)第6章 大唐(六)第5章 双城(一)第3章 霜刃(三)第2章 砺锋(一)第5章 异域(四)第3章 霜刃(六)第3章 正气(一)第2章 霓裳(七)第6章 雪夜(二)第2章 霓裳(五)第5章 紫袍(四)第3章 霜刃(七)第4章 楼兰(一)第5章 春晓(二)第3章 霜刃(三)第4章 楼兰(五)第4章 社鼠(六)第5章 异域(六)第5章 不周山(四)第1章 秋声(四)第3章 霜刃(三)第4章 英魂(六)第4章 社鼠(四)第1章 笳鼓(一)第1章 羽衣(八)第4章 英魂(五)第4章 楼兰(一)第3章 阳关(七)第5章 紫袍(一)第6章 雪夜(三)第4章 英魂(六)第1章 残醉(一)第3章 霜刃(四)第2章 残醉(三)第1章 羽衣(六)第4章 英魂(三)第3章 国殇(七)第3章 国殇(九)第2章 霓裳(二)第2章 砺锋(三)第6章 惊蛰(二)第2章 砺锋(五)第4章 英魂(六)第4章 社鼠(四)第1章 看剑(五)第4章 英魂(三)第2章 砺锋(一)第6章 惊蛰(十)第4章 社鼠(一)第4章 英魂(一)第5章 紫袍(三)第4章 光阴(四)第1章 笳鼓(五)第4章 楼兰(三)第4章 霜降(五)第3章 阳关(八)第4章 光阴(五)第3章 壮士(六)第3章 霜刃(四)第5章 紫袍(十)第2章 残醉(三)第1章 笳鼓(六)第3章 壮士(五)第4章 楼兰(五)第2章 天河(二)第4章 英魂(二)第3章 阳关(一)第2章 天威(一)第6章 惊蛰(七)第6章 大唐(一)第6章 大唐(四)第2章 初雪(八)第4章 破军(三)第1章 笳鼓(二)第6章 惊蛰(三)第2章 天威(二)第2章 天河(七)第6章 惊蛰(六)第3章 国殇(三)第5章 不周山(九)第5章 紫袍(十)第5章 春晓(六)第5章 紫袍(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