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登门问罪探前因

“当真是……麻烦”

马上的杨惟名满脸都是郁闷之气。

他请叶畅来洛阳,原本带着极强的私心,大半都是为了利用叶畅。只不过不曾想,叶畅到了洛阳后并不急着来见他,如今甫一上任,便惹出如此大的麻烦。

刺客……为何刺客不去刺杀别人,却揪着叶畅不放?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杨惟名对叶畅有所了解,故此认为,叶畅这倒楣的家伙,必然也有吸引霉运的地方。

出了北门,迎面便看到,在道路的两旁,立着二十余根木桩,相邻两根木桩间相距,大约是十余丈。

每根木桩上,都缚着一个鲜血淋漓的人。

“胡闹……”见到这一幕,杨惟名忍不住怒喝:“你们也就随着他胡闹?”

迎上来的两位队正和其余官吏,都是面面相觑,有个大着胆子道:“他奉明公之令而来,我等岂敢不从?”

“伤亡情形如何?”

“刺客二十三人,亡者八,十五人就擒……呃,只怕也活不多久。百姓两人为贼所害,另有十余人受伤,其中有五人乃是叶录事下令射伤……”

听得这儿,杨惟名再也按捺不住,破口骂了一声脏话。

刺客死伤倒还罢了,造成了灾民的死伤,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的灾民安置,将很难得到灾民的认同了。

觉得脑子里象是钻进了一只名为“叶畅”的虫儿一般,杨惟名头疼的厉害。但骂归骂,他更明白,自己还非得替叶畅擦这个屁股不可。

借助叶畅之力,可不仅仅是安置灾民那么简单,也不仅仅是洛阳城那么简单,背后可是长安城里的大佬们角力。

“叶录事人呢?”他喝问道:“为何不来见我,莫非是躲起来了?”

有人答道:“他进城了。”

“进城做什么,莫非是寻我请罪?”杨惟名心中如此想。

但紧接着一个队正的话,让他意识到,自己错得多厉害。

“叶录事连问了几人口供,都未曾得,但他与他的随从,似乎是认出了这些刺客身份,说是回城去玉鸡坊了。”

“玉鸡坊……该死,这些刺客不是冲着叶畅来的”杨惟名觉得,自己脑袋里又多了一只虫儿,只不过这只虫儿名为“沈溪”。

他详知内情,故此一听说叶畅认出了刺客,并且赶往玉鸡坊,立刻就判断出,这伙刺客便是昨日刺杀沈溪者。他们脱出洛阳城后,不知又怎么,混进了难民当中,或许想等待机会,再次行刺,结果却被叶畅撞上。

原来叶畅也是受了池鱼之殃啊……

想到这里,杨惟名很不厚道地觉得有徐意。

但一想到叶畅与沈溪见面,会发生什么事情,他又觉得更加头疼。

“回城,去玉鸡坊”他下令道。

他下达命令的时候,叶畅已经在玉鸡坊沈宅的门前。望着这高门大院,叶畅脸上浮起冷笑。

他不怕惹麻烦,更何况,这一次是麻烦惹的他。

“敲门”憋着一肚子气的叶畅道。

这一肚子气,不仅仅是刺客带来的,也有南霁云带来的,方才知道那神射手的姓名后,叶畅就怀疑他是后世闻名的南霁云,一问排行是第八,心中更是有了八成把握。

只不过这位安史之乱中的勇将,此时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弓手,郁郁不得志。

这让叶畅觉得有希望,若是能招徕来此人,自己身边除善直之外,便又多了一重保障。不过他才流露出一些许意思,就被南霁云毫不留情地拒绝了。

连原因是什么都不知道。

门上的铜环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惊动了院里的人,大门打开,出来的仆役一见外头围着这许多人,愣了愣之后,顿时叫了起来。

转眼间,便有十余人拥了上来,其中便有沈溪昨日的伴当。

“某叶畅,昨日护送沈郎君回府者,诸位是否还认识?”叶畅对那几位伴当道,得了他们点头后,叶畅又道:“某有要事,意欲求见沈郎君,还请为我通禀一声。”

听得这群气势汹汹来的人是朋友,而不是打上门找茬的,院子里的人算是松了口气。但转脸一看,叶畅一行人当中,不少人身上还血迹斑斑,顿时心又悬了起来:这伙人看起来,却不是什么好路数。

不一会儿,沈溪便出现在叶畅的视线当中。他仍然是那副臭排场,身边数位美婢,自己手中一柄玉扇,隔着老远,便呼了一声:“叶十一,你竟然来了,昨日某心神不宁,致使失礼,还请叶十一你海涵”

一边说,一边行,到得叶畅面前,看到叶畅身上的血迹,他脸色竟然也未变。

叶畅眯了一下眼,然后拱手:“今日来此,是有事相求的。”

“好说,好说,只要某力所能及,无不应允……唔,若是要求某身边这几位侍姬,那可就不行,某是怎么也不会割爱……”

沈溪半真半假地打着哈哈,却在叶畅灼灼的目光下止住,他摇了摇头:“原以为叶十一你是个趣人,却不曾想,你原来也是如此无趣。”

“昨日那些刺客身份,与沈郎君究竟是何等恩怨,还请不吝赐教。”叶畅见他不再胡说八道,便问道。

沈溪脸色顿时变了。

打量了叶畅一会儿,他摇了摇头:“叶十一不必多问,昨日你不过是受了某连累,今后刺客不会再寻你麻烦,反正昨日你也没有什么损失……”

假话

叶畅心里浮起这个念头,只觉得这个沈溪所说的,全是假话。

他分明看到自己身上的血迹,也应该猜出自己定是又与刺客起了冲突,所以才来找麻烦,却满口假话搪塞。他究竟是想要掩护刺客,还是另有用意?

心中琢磨着这个,叶弛里却道:“沈郎君却说错了,那群刺客,今日在北门外伏击了某。”

“什么?”沈溪这下是真变色了:“这怎么可能”

“某有必要撒谎么?”

沉吟了一会儿,沈溪仍然摇头:“叶十一,实话实说,你便是知道刺客的身份,也奈何不了幕后指使,知之无益,徒乱人心。你既是安然无恙,此事就不要再追究吧。”

“你见到某身上的血迹没有,这血迹不是某的,一半是刺客的,另一半,则是某身边的昆仑奴的。他以己身护住某,某才毫发无伤。”叶畅冷冷地道:“沈郎君,若是当叶某是朋友,便实言相告,否则的话,某只能视阁下庇护刺客,为某之敌了”

这话说得甚是无礼,沈溪身边的伴当中有怒目相视者,可是叶畅一脸坚持,不为所动。

“又不是一个美婢,不过是一粗手笨脚的昆仑奴,某送十个与你……唉呀,莫如此,莫如此,叶十一,叶畅,你莫走啊,某又不是不说……”

沈溪原本还是满口胡言,见叶畅当真转身就走,顿时也有信了,上前拉住叶畅,脸上尽是苦笑。

叶畅停住脚步,静静等着他开口。

沈溪还是思忖了好一会儿,终于才说道:“某并非骗你,你知此事,并无益处。”

“有无益处,某自有见解,你只管说就行。”

“好……某亦不相瞒,某父亲乃渤海贵胄,讳为大门艺者是也,原是渤海王子,因心向大唐,不容于兄,乃入大唐为官……”

沈溪的身份,并不是普通的渤海国人,他父亲大门艺,是渤海国开国君主大祚荣之子,渤海武王大武艺之弟。大武艺阻挠周边部族投靠大唐,大门艺力谏不从,因此兄弟反目,大门艺逃归大唐。

此后大武艺先后派使臣,要求大唐交出大门艺而不得,甚至派人于洛阳城天津桥南刺杀大门艺亦不得,乃至于遣将张文休隔海攻击登州,杀唐守臣而还。大武艺死后,其子大钦茂继位,此人极为汉化,唐与渤海国的关系再度缓和

不过,大门艺这一系在大唐,始终是大钦茂心腹之患,他总担心有朝一日,大唐一纸诏书,令他退位,而扶持大门艺子孙来取代他。

“近几年,我这位王兄没有什么动静,原以为他是绝了心思,却不曾想,我只是稍有动作,他的刺客便来了。”沈溪苦笑着对叶畅道:“官府便是查出这些人身份又能如何,我父为大唐臣子,抚慰西北,颇有功劳,在天津桥南遇刺受伤,大唐也不过是搜捕刺客诛之了事……大武艺得享富贵,而我父却只能客死异乡”

他言语之中,对于大唐还是有些不满的,叶畅也唯有无语:自己难得来洛阳,却遇到这种事情,卷入其中,若是被李隆基知晓,那位已经极怕麻烦的三郎皇帝,没准又要怪自己多事了。

若不是乌骨力已经因救他而死,叶畅真不想卷入这类事情当中去。

正如叶曙的死让叶畅不可能与叶楝和解,乌骨力的死,也让叶畅与如今的渤海王一脉结下了深仇,即使这仇不算“不共戴天”,却也基本上断绝了双方和平共处的可能。

◆тт kan◆c○

“某早就说过,此事于系重大,大唐不出面,凭着你我之力,根本不可能报复,知道此事,徒增烦恼罢了。”沈溪又叹息道:“不过,毕竟事情是因我而起,某总得有所表示……叶十一,你失一忠仆,我便赔你一忠仆,如何?”

“啊?”叶畅愣了一下。

“却是那日李果的启发,他赠你一婢,某便赠你一仆吧……苏脱儿,你出来”

随着这声喊,沈溪身后一人愕然而出。

正是那日并肩作战过的苏粗腿,那时他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真名,现在被沈溪叫了出来。

“吾家之中,此仆勇武,为诸人之冠。”沈溪笑道:“他杂胡出身,却是壮士,身后甚是不凡,虽不及十一郎身边的那位大和尚,等闲四五个人却也近不得身。”

苏粗腿神情有些抑郁,叶炒了他一眼,然后笑道:“某如何敢夺人所爱?”

“某生性不好壮士好女郎,他跟随某乃是屈才。倒是叶十一,你总能招惹麻烦,他跟着你,必有用武之地”

沈溪一边说,一边向自己身边的美婢使眼色,那美婢匆匆而入,叶畅虽是看到这个细节,却只作没有注意。

他心中也满是疑惑,那李果送个美婢给他,十之是冲着他酿酒的秘方,而这沈溪送个壮士与他,又是冲着什

不过沈溪至少有一点是说对了,叶畅爱这苏粗腿勇武,有他在身边,再加上大和尚善直,叶畅的安全就更有保障。连番遇刺的事情,无论是自己招惹的还是躺着中枪,都让叶畅有些心惊。方才若不是乌骨力奋不顾身,躺下的就很有可能是他了。

“某虽感怀沈君好意,只是此人乃真壮士,不敢视为礼物。”叶畅又拒绝道。

“正合如此,在吾府中,他便只是一供驱使奔走的奴仆,到了叶郎君手里,却是能独当一面的壮士。若是叶君真爱英雄,就莫再推辞了。”

话说到这,那艳婢又出来,将一张纸交到沈溪手中,沈溪便将纸转给叶畅,正是苏粗腿的身契。

叶畅略一犹豫,将身契收了起来:“既是如此,某却之不恭……今日打扰沈君,来日必再登门谢罪。”

“若能将李果赠你的艳婢转赠于我,便算是赔罪了,如何?”

沈溪这半真半假的玩笑话让叶侈笑不得,他长揖行礼别过,带着人便出了门。苏粗腿有些犹豫,沈溪在后向他点了点头,笑着道:“苏脱儿,你便随了叶君吧,自此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做出一番事业来,也不枉我们主仆一场。”

苏粗腿向他跪拜了一回,然后起身,向叶畅追去。叶畅正在沈邸门前等着,见他跟了上来,便让随从分了匹马与他,众人上马而去,看方向,又是奔着北门。

沈溪在后边看着这一幕,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了一下,目光变得阴沉起来。但那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转过脸,他再面向自己的美婢们,脸上就又全是温柔多情的笑意。

“打打杀杀的有什么意思,我还是愿意和诸位姐妹们在一起。”他笑着道:“如今韶光正好,咱们便一起做一做喜欢做的事情,姐妹们以为如何?”

诸艳婢都是吃吃笑了起来。

第27章 皇公子瑁(中)第103章 路转峰回洗疑嫌第411章 箭芒锋利指阿谁第491章 长安大道终不孤第214章 碎颅裂脑效韩郎第161章 阉宦竖子问舍田第392章 年末复返长安城第217章 强秦昔日谋偏蜀第346章 彩云之南可筑城第25章 合欢玦碑(下)第404章 书生意气拨算筹第164章 故园红袖默添香第110章 素手惊破琉璃盘第29章 初雪受罚(下)第195章 如坠冰窖座针毡第73章 聪明亦有聪明伤第234章 输肝剖效英才第423章 蛇鼠狐兔思出巢第283章 磬尽余勇破城行第316章 羞愧惶恐难担当第504章 三人殊途却同心第303章 长安浮云不见日第309章 马不停蹄接踵忙第275章 左右跋扈谁与共第493章 大势荡荡顺者昌第472章 言之不预禁烟火第438章 不信将军可挽天第326章 拟立柜坊汇钱河第382章 宣王弃垒誉奇才第383章 甲光向日金鳞开第353章 奇功伟绩名自高第275章 牧奴可曾识阿翁第261章 欲得成活须疯魔第191章 绕床呼卢恣樗蒲第327章 前怨就此梁上悬第69章 卧龙谷中起文房第15章 是非又来(下)第339章 蛮地亦闻汉道昌第438章 须藏见血封喉匕第27章 皇公子瑁(下)第236章 似有神兵自天来第518章 无双圣手织锦绣第262章 不意千帆争渡歌第207章 欲刺王僚觅鱼肠第84章 百药之中酒称王第6章 蒸馏原理(下)第354章 明犯强汉不轻饶第462章 局外冷眼局中人第444章 愿奉叶公清朝堂第131章 堪为吾师唯叶郎第432章 辽东秋风涤尘土第79章 山因高士有贤名第273章 营田副使劝农司第135章 大仇小怨各何伤第222章 帝乡辗转复见疑第293章 守株犹可得狡兔第278章 呼来喝去钳牟丁第143章 录事一职隐玄机第431章 泾渭浊水浸河洛第487章 困兽穷图声名裂第421章 国事家事乱如麻第15章 是非又来(上)第204章 欲离故土心恋乡第166章 甲光向日金鳞开第117章 孰料郎意在胡姬第167章 天下谁人不怨君第169章 南八神射初定计第486章 其时其地吾当场第454章 山人洗耳听道统第1章 学院风波(下)第34章 牟笛求赏(下)第307章 山重水复遮前方第129章 千般功业一句谗第282章 重山千万马蹄轻第26章 半梦半醒(上)第139章 掌中一字印玄机第479章 大唐气数尚未终第133章 借请仙童镇户门第363章 一纸诏书速还京第112章 雷霆未起怒已消第512章 共剪银烛话分权第474章 千军齐呼清君侧第363章 一纸诏书速还京第253章 紫幔遮溷锥破李第414章 唐律疏议藏毒方第82章 争产开泰数三羊第29章 初雪受罚(上)第277章 众汪说龟丽弓辅第481章 军虽未败亲已离第343章 五十青钱卜凶吉第120章 事了拂衣全无痕第222章 帝乡辗转复见疑第43章 长安新雨浥轻尘第311章 熙熙攘攘为利忙第145章 册薄飞兮白刃现第275章 左右跋扈谁与共第57章 长安西市红袖舞第513章 一轮明月照九州第9章 父女之间(下)第9章 父女之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