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邀朋携友呼同往

众人入座之后,李冶为众人清唱了一曲,换了往日,叶畅很愿与这位艳名高帜的女道士打趣几趣玩玩暧昧,但今日心中有事,实在有些食不甘味。

要想法子将这几位拐到青海去,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这几位都是当今名士,叶畅虽然这两年声名鹊起,也只能算挤进了他们这些名士的圈子。叶畅远赴青海军中,那可不是中原,若是被人寻个由头,以军法杀了,他连向长安城中的玉真长公主求救的机会都没有。

相反,带着这些名高声隆的名士去,到哪儿别人都会顾及这些名士造成的舆论之力。

但叶畅目的是拐他们去给自己加一层保护,而不是害死他们,故此年长的李颀首先就要被排除在外。另三位的身体,能否禁受得住高原反应的考验,也还是个问题。

“十一郎,你方才小视孟尝君,究竟是为何?”李颀还在琢磨着叶畅方才那句话,众人笑声略平之后,他开口问道。

叶畅心中一动,这是个契机。

“某向来不学无术,后来遇着李十二,他劝某多谈史书,某看《史记孟尝君列传》,偶有所感。

众人都侧耳而听,便是李冶,也不由自主坐正身躯,不知道叶畅又有什么振聋发聩的惊人之语。

然后叶畅毫不犹豫,便将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抄了来:“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并不象上回讨论边策那样长篇大论,不过是四句八十八字罢了,叶畅却说得钪锵有力,而且发人之所未发,让在座诸人都是目瞪口呆。

“世人多言叶十一善诗而不善文,非文章之士,今日某观之,叶十一非不能也,实不为耳。”良久之后,李颀叹喟道:“千回百转,文短气长,此之谓也”

叶畅愧领了这种夸赞,不过他也知道,这段话传出去之后,加上此前边策论,他少不得获一个好为惊人之语的评价了。

“以叶十一之见,孟尝君当如何待士?”李白犹自不服气:“冯援三弹铗,岂非士乎?”

“冯援为孟尝君市小义,为自身谋鱼车,除此之外,遍览史书,他于治国安邦富民强兵,可有一策?”叶畅哂笑:“故此,冯援亦是鸡鸣狗盗之徒罢了……孟尝君养士三千,多是慷慨悲歌之辈,实际做起事来却要靠几个鸡鸣狗盗之徒,为何?”

“却是为何?”

“徒知道理,却不践行罢了。”叶畅左右手各举起一根手指,然后将两根手指交差于一处,道:“这是知,这是行,要知行合一。”

“知、行?”

叶畅想着自己反正已经抛出不少惊人之论了,再抛出一些,也无所谓,便笑道:“《礼记大学》之中八目前二,一是格物,二是致知,我以为所谓格物,便是自世间万事之中探究,所谓致知,便是将探究所得之理升为道。以此为基,进一步用道来引领行为,如此便是知行合一。”

这又是发前人所未言,特别是格物致知的解释,叶畅说得极浅白,与汉时郑玄将之注释得复杂无比完全不同。

虽然众人知道他这番解释有些牵强,但是偏偏能自圆其说,一时之间,他们也无法反驳,因此只能相互瞪着眼睛,做个乖乖学生了。

“任何事情都当如此,知道了道理,便要用这道理去引导行为。比如说诸位,知道边疆之策的道理,便想着去边疆亲身体验查看,这就是……”

“不对不对,叶十一你说得不对。”岑参突然打断了叶畅。

众人中他年纪与叶畅最相近,而且与其余诸人多少有些失意不同,岑参今年科举得意,他不愿意留在长安等待选官,因此回到洛阳。当初邀叶畅去东北燕地,他最为积极,叶畅拒绝之后,他也最为失望,此时有了机会,当然要狠狠对叶畅吐槽一番:“你自己的边疆策论,却不肯亲自去边疆”

到了如今,这几人哪里不知道,叶畅不愿意去边疆以身试险这使得他们对叶畅很有些失望,哪怕是叶畅推荐李白替代自己,也同样如此。

听得岑参的话,叶畅看了他一眼,心中暗暗说了句:岑参,你真是太体贴人了。

“怎么,哑口无言了?”岑参见他不作声,只是拿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便嘲笑了一句。

“这个,某今次来洛阳,原是向诸位道别的。”叶畅仿佛是受不得他激,终于开口了。

在内心之中,叶畅再次默默地道:“岑参,以后某定然会好好报答你的。”

“哦,你是说……你也要去边疆?”

“正是,某已经准备好,欲往廓州一行。”

“廓州……”

这个地名,若不是近来众人屡屡讨论边境情形,只怕他们想个半天也不知位于哪儿。但现在,众人已经明白,这个武德二年设立的廓州就是大唐与犬戎交战的最前线,皇甫惟明两三年前才收复

“你你怎么好端端地要去那儿,那可比不得燕地,那儿还在激战”

“某敢陈边策,岂有不去边地之理?”叶畅正气凛然地道:“诸君也太小看畅了”

“以前劝你一起去,你不总是以尚有要务来搪塞么?”岑参忍不住道。

“确实有要务,你们看。”

叶畅这下恨不得抱着岑参大赞好兄弟了。他一挥手,叶挺出去,不一会儿,和叶英一起进来,两人手中都捧着一件厚厚的衣裳。

“白叠布制的衣裳?”众人是见多识广的,衣裳一展开,顿时认出来。

叶畅看了一下,向李白招手:“老白兄,你过来。”

“为何?”

“你身量最好,最适合当衣架。”叶畅笑道。

李白也是洒脱之人,哈哈一笑,过来张开手臂,叶畅亲自动手,将那棉大衣穿在他的身上。

这是模仿另一世军大衣所制的棉大衣,只不过军大衣用的金属或塑料扣,被传统的蜈蚣扣所取代。此时乃暮春初夏,天气虽不是算太热,可温度也挺高的,李白又喝了酒,大衣一穿在身,顿时觉得身上沉沉的,还没一会儿,细密的汗珠便爬上了他的额头,让他连声呼热。

“这么厚……里面填了不少芦絮吧?”

“非也,填的是棉絮,也就是木花之果,用来纺纱织布者。”叶畅又示意了一下,叶挺将一个小布包打开,一团白棉花露出出来。

这段时间,叶畅可没有闲着。玉真长公主除去让南诏带来棉花种籽与农夫外,还通过茶市交易,从南诏购来了数十匹白叠布与两百余斤棉花,其中一半,都落到了叶畅手中。叶畅要用它们来试验自己仿制的纺车,只不过到现在还没有成功,于是他先用现成的白叠布,制成了几十件棉袄。

原本是想着高适等人去北方边境时送他们穿,如今却自己先用上了。

这些棉衣的样式,完全是另一世,长过膝盖,有可翻竖的毛领,再配上一个带着护耳的棉帽,叶畅笃定,一般的寒冷自己可以扛得住了。

“我这些时间,便在忙着种木棉,若是木棉能得推广,这样的棉衣,咱们大唐将士人手一套,冬日在苦寒之地做战,也有几分保障了。”叶畅道:“如今我要带之去边境试上一试,故此来洛阳与诸位告辞。”

“这么急?”见叶畅不象是在说笑,众人惊道。

“人生之当,总得有一次说走便走的旅行……”叶畅强忍着恶心呕吐,将这句他自己半点也不赞同的话说了出来。

可对于这些追求浪漫的诗人来说,这样一句充满着某种情调的话语,却拥有极大的杀伤力。李颀年长,都禁不住怦然心动,那边李白与岑参,更是跃跃欲试。

“叶十一说得不错,我们早欲动身边疆一行,结果拖来拖去,至今日也未成行。”高适想得更深一些:“送别叶十一后,我们也要……”

“何必待送别之后,我们与叶十一同行就是。如叶十一所言,如今燕地太平,哪如西海之畔?”岑参叫道:“同去,叶十一,你不可抛下我们”

“正是,同去,同去”李白也叫道。

叶畅几乎要抱着岑参啃一口了。

这小子也太配合了吧,莫非他是自己派出去的托儿?

不过面上,他却做出为难之色:“某为了便宜于军中行事,已经谋得一个承务郎、折冲府兵曹参军的虚职……诸位皆是高才,原不该白身前往,只是时间紧迫,怕是……”

“不妨,不妨,男儿功名,直合马上去取”高适平静地道。

说到这里时,他还饶有深意地看了叶畅一眼。叶畅心突的一跳,莫非高适看出他的心思了。

这却是他想多了,高适虽然对他这么突出的表现有些意外,可并没有往坏的方面想,只是觉得,叶畅从当初的隐士性格,变成了如今积极入世的性子,变化得似乎有些太快,莫非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见众人意见相同,叶畅为妨夜长梦多,便道:“既是如此,诸位也稍做准备,当写家书回去的写家书,当准备物资的准备物资,畅也要在洛阳城中采购一些药材,以备不时之需。”

众人这便下定决心,然后各自散去。叶畅正准备离开,那边李冶却唤住他:“叶郎君去之何急,要买什么药物,让人前去就是,何必亲自?莫非是有意躲着奴奴不成,奴奴蒲柳之姿,虽是不堪入目,却不曾想叶郎君竟然弃若敝履”

她开口说时,露出一副泫然欲泣的神情,风情万种,看得叶畅怦然心动。但旋即念起她与刘长卿等人的复杂关系,心中暗自警惕:可别为了这个女子,弄得和刘长卿等人关系僵化了。

“李娘子可是冤枉了,某在李娘子面前,自惭形秽,实在是不敢亲近也。”心中虽如此想,叶畅口中道:“李娘子神仙中人,不知召畅有何吩咐?”

“吩咐谈不上,叶郎君还记得上回应允奴奴的事情么?”

“啊,这个……确有其事。”

上回李冶说她引用一句诗描述刘长卿,必然让举座皆大笑,叶畅不信,她便请叶畅答应她一个条件,当时叶畅确实默认了此事。叶畅虽不是什么信守承诺的正人君子,但也不至于去骗一个可怜的风尘女子,因此有些犹豫地承认了。

“如今叶郎君南市中大观园已初具其形,不知其中,能否有奴奴一处容身之所否?”

这个要求,让叶畅愣住了。

他为自己在南市北横街东一号所建建筑群取的名字便是大观园,因为实际准零部件拼接的流水作业方式,工程的进度非常快,往常要两三年才能完成的工作,如今七个月已经完成了大半。一幢占地足足近十亩的大建筑群落,已经初具规模。

在这个建筑群落当中,叶畅模仿长安、洛阳的坊市风格,十字街将其分为四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有其功能。东北角被命名为醉乡居,乃是酒楼美食之所;东南角则被命名为云德楼,自是歌舞娱乐之处;西北角乃墨翰堂,在叶畅的计划中,兼有书市、图书馆等吸引儒生这高消费群体之能;西南角则名之为百货市,自然是做南北杂货生意,叶畅有什么新的产品推出,就可以在这里售卖。

如今这些地方已具雏形,其中醉乡居与云德楼速度最快,约摸年底就可以完工了。全部四处加起来,叶畅给之取了个充满恶趣味的名字:大观园。

叶畅原本有各处负责人选,但李冶此时开口,他突然心生一策。

李冶此女,乃是当今一流的交际花,艳名高帜不说,而且还广结善缘,与官府、儒林,都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她确实是云德楼的最佳负责人,可是叶畅想将红袖招办成单纯的娱乐之所,至于皮肉行当,他不禁也不提倡,只要不是在云德楼内交易,他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么,到底收不收李冶呢?

第405章 将此纷争聊解闷第340章 岂因私怨致国殇第195章 如坠冰窖座针毡第154章 我是男儿为国羞第21章 尚香诗会(中)第16章 末流之器(下)第233 谁人更扫黄金台第221章 临冬北风忽骤起第388章 血满弓刀单于逃第202章 图上渤海万里疆第17章 雅俗之辩(下)第136章 洛阳城中福先寺第355章 磨些江上锁铁桥第56章 饵香火旺瓮待人第416章 宵小无癞何须惧第477章 何意变故生肘腋第456章 磨牙吮血问何谁第99章 何来蛮女淡梳妆第134章 可赴江南广积粮第31章 上官探花(上)第386章 何惧顽敌早提防第170章 人心反复岂可测第480章 逆贼军心已动摇第104章 献宝御前庆长安第308章 八方玲珑四面光第431章 泾渭浊水浸河洛第343章 五十青钱卜凶吉第90章 春来喜气客满堂第256章 孰为奸细空穴风第86章 嘘寒送暖我所愿第19章 暗夜来人(上)第200章 安得桃源揽雄强第240章 一夜破城问战守第355章 磨些江上锁铁桥第348章 欲拒猛虎引豺狼第8章 圣神皇帝(下)第238章 又展欢旗论输赢第198章 欲访仙山东海中第57章 长安西市红袖舞第143章 录事一职隐玄机第468章 摘得炽阳作干戈第130章 劫波渡罢喜相逢第360章 司马远至意所为第127章 乡有贤者佑四邻第115章 士女大和会市赛第52章 兄仇弟恨牵扑朔第3章 昔日王孙(上)第374章 千万军中千万胆第468章 摘得炽阳作干戈第110章 素手惊破琉璃盘第280章 焰起烟腾散猢狲第156章 何人安敢捋虎须第334章 无意狼烟照边关第372章 制书一封震宵小第263章 阴差阳错奈若何第31章 少年探花(下)第356章 盟约四项志气豪第52章 兄仇弟恨牵扑朔第410章 庖丁解牛足可夸第187章 生性纯良叶十一第119章 借取天火效燧人第386章 何惧顽敌早提防第261章 欲得成活须疯魔第321章 小子福浅延仙缘第106章 白云一片黄河远第100章 座中孰人为今亮第235章 一包苦茶相疑猜第299章 黄海浪底隐旋涡第129章 千般功业一句谗第461章 楼外评话楼内客第230章 雪火胜负两重天第289章 太阿之柄当自持第52章 兄仇弟恨牵扑朔第6章 蒸馏原理(上)第399章 暗伏贼胆欲包天第196章 长安城中急风雨第332章 车辙轮轨前有伤第484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6章 蒸馏原理(下)第354章 明犯强汉不轻饶第77章 惊闻贵客来相访第372章 制书一封震宵小第169章 南八神射初定计第365章 未知边患起安西第455章 前途至此心茫然第305章 郎君不愧见闻广第167章 天下谁人不怨君第2章 古怪女童(下)第345章 静如处子动脱兔第149章 流言积毁困周公第12章 盗帅韩香(下)第157章 俗礼岂能拘我辈第167章 天下谁人不怨君第392章 年末复返长安城一五零道虽殊途亦相谋第408章 风云际会暗潮隐第229章 一夜冰封山路难第299章 黄海浪底隐旋涡第53章 腰缠万贯入长安第376章 进退两难怛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