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香饵之下隐銛钩

拔河的规则,是双方各出二十人,以儿臂粗的麻绳相较,三局两胜。。此时拔河已结束,旅顺军一方兴高采烈地庆祝着胜利,而卑沙城一方则垂头丧气。

根本不是对方对手么

那丘拓便被拐来参与拔河,他的力气奇大,若是一对一,双方无论是谁只怕都不是他的对手,或许唯有善直出场,才可能占他的一丝上风。但是,二十对二十的情形下,他们却输得落花流水,连一丝胜的可能性都没有。

“罗将军看出什么来了?”叶畅见罗九河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侧脸问道

“齐心协力,纪律严明。”罗九河道。

这确实是看到关键了,旅顺军获胜并不是真正力气大,而是他们能将力气往一处使。在一个军官的号令下,他们用相同的节奏发力,而卑沙军方面则相差太远。第一局时根本没有来得及发力,旅顺军便将卑沙军扯了过去;第二局卑沙军倒是有了防备,一开始就用猛力,结果旅顺军只是在那军官指挥下一松一紧,便让卑沙军乱成一团,然后旅顺军再一发力,便又将他们扯了过来;第三局旅顺军则没有用任何手段,就是完全拼笨力气,结果在僵持了一会儿之后,卑沙军还是力竭,又被拉了过去。

换言之,无论是组织、智略还是蛮力上,旅顺军都力压卑沙军一头。

罗九河于其间,还看出了叶畅的用兵风格:以自己的训战略稳居上风,辅于奇计,直到最后才会力拼。

“呵呵,接下来再看吧,跑兵……我军中极为重视跑兵,无论是冲杀追敌,还是不利时暂退远遁,都要能跑,不能跑可不行。”叶畅道。

先是百步跑,罗九河听了叶畅的提示,猜想这就是专门为了战场冲锋而练。结果旅顺军派出的四人包揽了前四,卑沙军虽是从一千余人中挑出了最能跑的四人参与此项,结果却还是一败涂地。

四百步仍然如此,连连失利让原本没有太多争胜之心的罗九河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了,他原本以为就算拿不到第一,第二或者第三总能拿一个,却不曾想自己派出的善跑之人连第四都拿不下来。

赛跑的最后一项是五千步,这是长跑,辛允便参与此项。他到了石灰勾出的线上,直等着发令,便开始向前跑。另外三个卑沙城派出来的一起步便猛冲,看到这一幕,辛允暗暗摇头:五千步可不短,这般猛冲,能支持五百步就了不起了,倒不如他这样慢慢来。

果然,旅顺军的诸人也是和他一般,只比他稍快一点。他们绕着校场跑了一圈,那冲到前边的三名卑沙兵的速度就明显慢了下来。到第二圈时,他们就开始拉近与对方的距离,第五圈便反超,第八圈时甚至超出对方一圈。

这个时候,唯一能跟住旅顺兵的,就只有辛允了。

“你这个兵不错。”叶畅侧脸对罗九河道:“若是受了专门训练,只怕旅顺军中也没有几个人能跑得过他。”

罗九河有些尴尬,他心中明白,这个其实并不是他的兵,而是部下不知从哪儿拉来的。

五千步要绕校场中的石灰道十圈,辛允听得计圈数的人告诉他只余一圈时,他有意观察了一下,卑沙军的其余三人已经被拉下近两圈,现在几乎不是跑而是走了。旅顺军四人仍然健步如飞,速度几乎没有慢多少。辛允略一犹豫,想到那军官许诺的赏格,一咬牙,开始加快脚步。

他这个时候还有体力加速冲刺,倒让叶畅惊讶了。不过辛允一发力,那边四个旅顺军顿时也发力起来,五人你追我赶,开始加快步伐,看得围观的两军都开始呼啸。

旅顺军甚至将军中的鼓都搬了出来,开始急促地敲击,骤雨般的鼓点中,那四个旅顺军兵士越跑越快,辛允只觉得心都要从嗓子里跳出来,他张大嘴,怒吼了声,将吃奶的气力都使了出来。

“快,快”

跑着跑着,他眼睛里没有了旅顺军,唯有前方牵起的一匹红绢——此前可是说了,谁得了第一,谁就能得三匹红绢的赏赐,第二则是两匹,第三只有一匹,第四就什么都没有了。

“我的,赏赐是我的”他一路咆哮,声若奔雷,脚下烟尘滚滚,竟然缓缓拉近了与前面旅顺军的距离。

到只余半圈时,他离第四名旅顺军只有一步之遥,那名旅顺军虽是勉力想要加速,却已经力竭,眼见着他超过自己,然后到还剩百步时,又接近了第三名旅顺军。

此时卑沙军已经全军狂呼乱叫,他们输到如今,连个前四都没有拿到,早就憋着一肚子气,虽然大多数人都不认识辛允,可是并不妨碍他们将辛允视为自己的代表。

不仅卑沙军狂呼乱叫,那些原本来看热闹的卑沙城百姓同样是狂呼乱叫。在这一片呼喊声中,辛允越来越快,终于超过了第三位旅顺军,开始逼近第二位。

但前两位旅顺军军士再没有给他任何机会,也立刻加速,转眼之间,先后冲过了终点。

饶是如此,当辛允跑到终点时,仍然迎来了一片欢呼,便是旅顺军这边,也纷纷鼓掌喝采。

辛允喘过气来之时,才发觉,那位叶参军不知何时已经站到了他面前。

笑吟吟看着他,叶畅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挑起拇指,然后说道:“跑得好未曾专门训练,能跑得你这模样,已经是十分了不起了……听闻你还是个孝子?”

却是罗九河问明白辛允的情形后向叶畅坦白了,听得他这般问,辛允上气不接下气地道:“我母生我养我,甚为不易……孝亲敬长,乃是人之天伦。”

这话是他听卑沙城中一个读了些书的人说的,顺口说出来,让叶畅更是刮目相看:“好好,你便加入卑沙军吧,入了卑沙军……罗将军”

罗九河听得叶畅要招此人入军,心中一喜:他最担忧的就是卑沙军被取消掉,如今看来,叶畅不唯不会取消,还要亲自插手卑沙军事务。

这意味着卑沙军也将如同旅顺军一般,成为叶畅的嫡系心腹

至于自己独掌卑沙军,让卑沙军成为自己的地盘,这种念头,罗九河可是从来没有过。他很清楚,这是大忌,若是犯了此事,叶畅心胸再宽广,也绝对不会容他。

“此人乃孝子,又有毅力,好好操练,或能成大器。”叶畅道:“他家中老母的奉养,我有一个想法,便是卑沙军中军属奉养都得有个章程,不仅军饷要能够供军士养家,更要有专门人员替军属解决劳力不足之困——令兵农彻底分离。”

“啊?”罗九河有些不明白。

“边看球赛边说。”叶畅笑着又将他拉上台,同时也把辛允拉上了观礼台

辛允这一世,还是头一次如此引人注目,他脸涨得通红,激动得连手放在哪儿都不知道了。有人端来胡床,他坐下去,却看到叶畅与罗九河尚未坐,立刻又一跳站了起来。

除了他之外,三次跑步的前三名一共九人,全部都被邀上了观礼台,与叶畅、罗九河等共同观看球赛。即使在旅顺军中,这也是难得的荣耀,故此各人都是心潮澎湃,望着叶畅的目光,更是带着十分敬意。

这一幕让罗九河彻底明白,叶畅所说“军人的荣誉”是何意思了。

“罗将军,有关军制之事,我有些想法。”两人入座之后,也不避及在场的诸军士,叶畅开口道。

他的想法主要有三:其一,积利州全部人口十万左右,如今控制在他们手中的也只有数万,因此用不着养一支太过庞大的军部。只畅只准备保留一千常备兵,这些常备兵是真正的职业军人,平时以操演训练为主,战时为部队之骨于。其中旅顺护军要扩编,从五百人增至六百人,而卑沙城护军就只能有三百人,这就需要对如今的卑沙军进行整编裁汰。其二,整编裁汰下来的士兵,也不意味着完全放弃,他们编入团练,平时也要利用时间操练,但除了操练之外,他们还需要做些诸如修路、筑墙甚至合作播种收割等农活儿,算是半工半兵。其三,提高军队待遇,职业军不仅可以养家,而且要能凭借此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也拥有较高的地位。团练虽不如职业兵,却也可以养家糊口,更能在团练中学得一技之长。他们当中表现好的,每年可以递补入职业兵中。

听叶畅将这新制说了一遍,罗九河吸了口气,心中既是振奋,又是惊恐。

振奋的是这新制将军人的地位极大提高,也可以看出叶畅出兵事的重视,旅顺、卑沙两地,绝非他目的的极限,甚至积利州一州之地,都不是叶畅最终目标。惊恐的是,若真按此行事,只怕过个三五年,便会使得治下百姓、士兵皆以战为乐。

“参军虽是裁汰了老弱,却又将之编入团练,乃是一片仁心,卑职哪里还有别的意见?”叶畅催问罗九河可还有别的意见,罗九河想了想,然后道:“只是这般裁汰,真正战兵数量少了,支出反而大了……参军,辽东穷困之地,并无多少财赋可供支用啊。”

“钱的问题,不是问题,唯一可虑者,乃粮耳。”叶畅又是一笑,然后他指了指西面:“我看卑沙城西南平阔,有不少良田尚未辟出,我准备在卑沙城行旅顺之制,凡汉人男子,便可在此获二十亩,女子十五亩。每年只需每亩缴纳少量现粮,连继五年,便可以成为永业田。”

粮食是一个大问题,此时没有后世的良种,即使是在产粮区,粮食亩产也只有一石(唐制较大,一石约为汉制三石,今三百三十余斤),辽东一年一熟,而且又不是熟田,产量会更少。至于钱,叶畅深信,随着自己已经建了小半年的作坊投产,玻璃、锻钢等产品推向市场,他从此不会再缺钱。

更何况他现在手中还有长安城诸位贵女所赠的几百斤金银,足够他支撑大半年了。

“粮食可以从新罗购,新罗婢这几年应该积下了不少粮。”罗九河听到这里便道:“不过也得等开春之后,如今尚未至最冷之时,陆上交通不便。”

“此前是军务,还有民务……除了永业田之外,归化令也要传到这边来,想来卑沙城的泉氏覆灭之后,这归化令的推广难度会小一些了。”

罗九河听得归化令却有些犹豫,叶畅看他想说又不敢说的模样,不由得一笑:“九河,你只管说就是,我们虽是相识不久,但想来你也知道我的一些风格了,有什么话,摊出来说,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是……参军,蕃胡无节操,归化令一下,他们自然会自承有汉人血统,可是其心究竟是不是与汉人相通……恐怕还有待商榷。”

“你说的是,故此归化令底下还有具体操作,所有归化之蕃胡,都只是证明他拥有成为汉人的资格,要想真正成为汉人,还需要考试。”叶畅伸出手指:“最起码的乃是汉语等级考试。”

“啊,莫非是科举?”

叶畅一本正经地道:“不是科举,乃是汉语等级考试,共分八级,我会在中原寻饱学之士确定考试内容。既是汉人,首先便得会说汉话,若是连汉话都不会说,自称汉人岂不是笑话”

罗九河不知为何,觉得叶畅说到这里的时候,眼睛里寒光闪了闪,似乎带着一种杀意。他深思了一会儿,然后忍不住道:“好计,好计,我听闻太宗皇帝见才智之士纷纷入京考进士,曾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叶参军以此计,则蕃胡中英雄进归于汉矣”

叶畅愕然,罗九河却未发觉,他在那儿犹自叹赞:“仅此一策,胜过一万雄兵,当抵两镇节度使我在辽东久矣,蕃胡之中,亦有才智之士,他们心中羡慕中原繁华,便会以入华夏掳掠为志,有叶参军之计,则又不同,他们必会皓首穷书,只为得过这汉语等级考试”

第316章 羞愧惶恐难担当第145章 册薄飞兮白刃现第188章 东床袒腹无逸少第366章 全盘唐化何行之第149章 流言积毁困周公第337章 催促凤台近镜台第196章 长安城中急风雨第15章 是非又来(下)第492章 频频献计何所第421章 国事家事乱如麻第149章 流言积毁困周公第473章 与虎谋皮露狰狞第49章 先生清贵勿言俗第153章 武为止戈忘战危第433章 举世滔滔孰最贤第445章 千帆竞渡再无贼第394章 敢向龙种挥铁拳第381章 虞诈亦可裹贪肠第152章 妙语联句满座倾第424章 时至此节运势高第106章 白云一片黄河远第182章 天街御道逞凶横第432章 辽东秋风涤尘土第154章 我是男儿为国羞第414章 唐律疏议藏毒方第334章 无意狼烟照边关第33章 骨笛之声(上)第194章 血海黄衫亦飘香第19章 暗夜来人(上)第21章 尚香诗会(中)第187章 生性纯良叶十一第3章 昔日王孙(上)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样第67章 据闻大牢正清凉第476章 天下敌手谁英雄第369章 阴狐暗隐挑心猿第351章 短兵长刃夜相交第43章 长安新雨浥轻尘第441章 捷书飞至动人心第344章 三百璃珠定胜负第397章 世传妙手可点金第340章 岂因私怨致国殇第322章 诸子密谋意夺权第179章 几时携手入长安第221章 临冬北风忽骤起第255章 蛛丝难阻鲲化鹏第437章 河阳桥北马蹄急第345章 静如处子动脱兔第11章 梁上有人(下)第224章 西窗共语话叛胡第199章 风止云散将星集第179章 几时携手入长安第300章 耐心耗尽动干戈第347章 开中实边安疆策第112章 雷霆未起怒已消第20章 可有主意(上)第280章 焰起烟腾散猢狲第149章 流言积毁困周公第18章 微妙转变(下)第6章 蒸馏原理(上)第475章 繁华恩爱转成空第265章 昔时之因今之果第93章 休与仇敌说贤良第83章 冰娘妙处少府谈第419章 旋奏凯歌将军还第185章 与虎谋皮岂足夸第348章 欲拒猛虎引豺狼第32章 除夕夜宴(上)第336章 旧时情谊今成仇第6章 蒸馏原理(上)第183章 失意门庭罗傻雀第338章 夜深笼灯细端相第9章 父女之间(上)第162章 暗备金钩诱海鳌第191章 绕床呼卢恣樗蒲第370章 西陲烽火翻阵云第234章 输肝剖效英才第66章 河汊浪翻贼暗藏第478章 何愁天下无精兵第323章 生而有罪前朝种第204章 欲离故土心恋乡第249章 为我汉人谋远计第321章 小子福浅延仙缘第356章 盟约四项志气豪第141章 金樽清酒斗十千第183章 失意门庭罗傻雀第278章 呼来喝去钳牟丁第516章 新罗国王居长安第506章 由来宵小少担当第10章 隔离煞星(下)第179章 几时携手入长安第279章 兄虞弟诈互欺瞒第239章 香饵之下隐銛钩第460章 各聚风云会中州第474章 千军齐呼清君侧第101章 昔日叶郎今又还第407章 负义忘恩真先生第227章 与子同仇岂无衣第29章 初雪受罚(上)第45章 与凡不同皆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