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去途漫漫断人魂

整理了一番衣裳,弓辅尽量让自己显得不是那么狼狈。

他心知此次为使,不仅仅是关系到自己在迪烈心中的最后信任,也关系到契丹迭剌部未来的发展。

迪烈是受阻午可汗之令来辽东的,但契丹八部之间原本就很松散,迪烈也有自己的打算,并不真想一直听令于阻午可汗。可此次大败之后,若什么都没有获得,回盖牟州之后,想要再立稳足,就必须向阻午可汗求援。到那时,依附于人,岂会有如今的自在

“一切就都拜托你了。”迪烈见弓辅要动身,向他一拜道。

“大汗放心。”

弓辅说完之后,便催马而行,向着安市城进发。

还没有到城下,他便看到城头的旗帜,心中不禁一紧:莫非自己猜测是错的,安市城中的唐军数量甚多?

旋即他又想到一件事,安市城离柳城甚近,如今大唐的安东都护府就设在辽西故郡城,若唐军是从柳城过来的安东都护府兵马……

弓辅猛然颤了颤,立刻否决了这个猜想,如果是安东都护府兵马大举而来,那么对方不可能会守着安市城,而应该出来与己方野战才对。对方旌旗虽多,应是虚张声势,实际兵力,并不充足。

但饶是如此,城池守备紧密,也不是没有任何攻城器械逃至此处的契丹人能够攻下的。

他到了城前,向城上拱手行礼:“某乃契丹迭剌部迪烈汗帐下参军弓辅,请城上唐将叙话。”

城头之上,南霁云探出头来,似笑非笑:“原来是你这厮,倒是久违了

弓辅第一次为使者去见叶畅时,南霁云随侍在身边,故此认得他。弓辅当时也同样注意到南霁云,听钳牟丁介绍他便是阵斩撒喇的勇将,更是不敢小瞧。如今见城上竟然是他,心中再度一颤,便知自己此行难得善了。

虽是如此,既然来了,总得努力一番。

“竟然是南将军,也不算久违,七八日前还在建安州城外一见。我道是我军击破唐军之后,斩获俘虏之中都不曾见到南将军,原来南将军竟然逃至此处

城上也有高句丽人,闻得此语,都讶然向南霁云相望。

唐军入城时说契丹人已败灭,但现在证明唐人撒谎了,现在契丹人又说唐军败灭……这是真的还是谎言?

“噗”

弓辅正待南霁云回嘴,突的觉得头上寒气扑来,他一穿头,便觉得一股大力带着他头向后仰了仰。伸手去摸,却发觉一枝箭插在了自己头上发髻之中。

他脸色顿时煞白,身下的马也不安地向后退了几步。抬头望着城上的南霁云:“你……这是何意?”

南霁云不擅言辞,却记得叶畅说过的一句话:唇枪舌剑不能代替真枪实剑。这一箭射出,既是表明自己的决心,亦是让弓辅一大肚子准备好的言辞派不上用场。

“你来何事,实话实说,某却没有精神逗你玩儿”

听得南霁云这样说,弓辅不敢再玩什么花招,直接道:“我家大汗本欲攻城,念在妻女尽在城中,实有不忍之心,请南将军释放城中契丹族人,我家大汗愿罢兵不攻城。”

“你让他来攻城试试,六万大军作鸟兽散,如今他身边还有一万人么?”南霁云噗之以鼻道。

弓辅瞠目结舌,却不知南霁云是如何知道这回事的。

契丹人在安市城外,并没有急于接近安市城。虽然弓辅对积利州情形有所了解,迪烈与弓辅还算谨慎,可是他们却不知道,南霁云手中有望远镜这样的利器。

故此,他们自以为在安市城视线之外扎营,实际上却仍然被南霁云看得清楚。

这就瞧出不对劲来。

“这些契丹人,从人数上来看,也就是万人左右,而且他们扎营休息,连帐篷都没有……莫非是吃了惨败,只逃出这些人马来?”

越看便越觉得是这么一回事,故此弓辅再如何巧舌善辩,也难以动摇南霁云之心。

“你……你……我家大汗只是不忍攻城之下,满城万余百姓尽为齑粉。”

“少说废话,让他来攻,杀撒喇不显我本领,再杀迪烈,方遂我意”

弓辅情知自己这方底细尽被唐军所知,心中既惊且惑,他翘首相望,忽然觉得悲从心来,忍不住嘶吼了一声:“南将军,如何你才人将城中契丹人还我

“迪烈自缚。”南霁云冷冷地道。

“这不可能”

“那便死。”

说完这三个字,南霁云又抬起弓,开始瞄准弓辅,弓辅发髻上所插的箭还没有取下来,见他这神情,顿时慌了,转身便走。

要让他带话,南霁云便没有射他,只是冷笑了一声。

弓辅狼狈回来,见到迪烈时,脸上哭丧之色再也按捺不住:“大汗,弓某无能,有负大汗所托……”

“说细点,莫说这些没用的”

“城已为唐军所占,为首者便是阵斩撒喇的那个南霁云,我观城中唐军,虽然虚张声势,但兵力并不多,只恨我们辎重已失,不能在城下久呆,而且叶畅必然在后尾随我们……大汗,我们此次……此次……”

说到这里,弓辅泣不成声,周围契丹人也是同样失声痛哭。

“有什么哭的,我有一妻一女失在城中,我都没哭”迪烈大喝了一声。

他眸中其实也含着泪水,可想而知,落入唐人手中,他的妻女会是什么下场。他此时就不曾想到,他们契丹人南下之时,破了多少人家,掳了多少妻女。他咬紧牙,自嘴缝中吐出一句话来:“此仇,必报……我们走”

“走?”

“现在是城里的唐人不知道具体情形,故此不敢出来,若是他们知道我们已经人困马乏,出来缠住我们,只等叶畅大军跟至,我等便想走也走不脱了”迪烈喝道:“况且如今我们无帐无食,不走,饿也饿死在此。”

“往哪走,迪烈汗,我们还能往哪走?”

“正是,我们都一无所有了……”

“我们从松漠过来的时候,就是一无所有,但后来我们有了多少东西”迪烈厉声道:“归途中,我准允你们去抢一切你们看到的东西,只要不愿意加入我们迭剌部的,那么就死”

弓辅惊住了,其余契丹人也惊住了。

迪烈是带着极大野心来辽东的,故此此前契丹人虽是残暴,却还有所控制,那些愿意投靠过来的部族、城寨,只要献上财帛粮食,派战士随同作战,那么就可以维持。可迪烈现在这句话,分明说得很清楚,他要吞并那些归顺他的部族、城寨,那些部族在寨要么成为迭剌部的一份子,要么就是被屠灭

弓辅的惊与其余契丹人的惊还不一样,其余契丹人惊之后是喜,这样虽然不能减轻他们失去亲人之痛,却至少可以弥补他们的损失。而弓辅之惊过后是惧,这样一来,契丹人在辽东便会四面树敌,那些原本观望甚至有可能投向契丹人的部族,便不会再归心。

这是饮鸩止渴

但仔细一想,迭剌部到了现在这种境地,饮鸩止渴几乎是唯一能让他们撑过面前难关的方法了。至于其它,待撑过这一关之后,再细细思量就是。

众人意见统一,便未在安市城多做停留,直接折转向东边的群山,从山间道路穿过,顺便清理沿途经过的寨子。契丹人偃旗息鼓地离去,倒是让城中的高句丽人心惊胆战,总觉得契丹人定是在策划什么阴谋。

这些高句丽人胡思乱想,南霁云却只是在城头打盹。他如此放松,高句丽人也渐渐不紧张了,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不曾想契丹人便这样走了。”

“看来果然是吃了大败仗,若非如此,如何会善罢甘休?”

“这些唐军应当不是柳城那边来的吧……柳城那边来的,除了催逼粮饷外,打起仗来也就那模样,如何能败契丹的六万联军?”

“你这就不知了,我听闻大唐新设辽东总管府,委积利州司马叶畅为辽东行军总管录事参军,代行总管之权,就是收积利州的那位。这些唐军,乃是他手中的积利州军”

“啊哟,如此说来,这位叶参军当是军中宿将,否则哪里有这样一支强军,他们方才杀入城中时,那威风,啧啧,你瞧见在那打盹的南将军么,我可是亲眼见着他一槊捅穿四个契丹人,都串成串儿了”

“想来能用南将军这样的勇将,那位叶参军也是了不得的英雄……”

周围这样窃窃私语,多少带着些兴奋之色。要知道这些高句丽人当中,其实有相当部分乃是流落辽东的汉人,只不过入乡随俗,服饰习俗上也与高句丽人相近,契丹人入城之后为了避免遇害,便伪作高句丽人罢了。大唐收复这安市城,他们心中还是颇为自豪的。

南霁云是真的睡着了,直到樊重武带着人来见他,他才醒了过来。

一醒来,便嗅到扑鼻的香气,睁眼一瞧,大盆油汪汪的肉就在面前。南霁云顿时食指大动,伸手便将这盆子端了过来,正准备开吃,想了想问道:“军士可有食?”

“将军放心,军士都已有了,不信你瞧”樊重武笑嘻嘻地道。

南霁云放眼看去,见果然城头的军士都拿着自己的竹碗在吃嚼,当下便狼吞虎咽起来。他吃得半饱,想想有些不对,抬起头来,看着樊重武依然是笑嘻嘻地站在面前,便一皱眉:“你这厮这副模样,定然没有什么好事……有话就说”

“这个,这个……”

南霁云猛然醒觉,想到自己守在城头防止契丹人,这厮却在城里与那梁栋在一起不知做什么,当下双眉竖起:“这肉是哪来的?”

“唔,城中百姓,感念我大唐天军将他们自契丹人手中救了出来,主动杀羊宰牛,绝不是我抢来的。”樊重武涎着脸:“南将军放心,军纪十一条,我可是背得滚瓜烂熟。”

“背不得滚瓜烂熟的,也不可能为积利军。”南霁云盯着他:“你这厮脑子里专走歪门邪道,我就不信你这么老实。”

“呵呵,梁栋杀的契丹人的牛羊。”樊重武终于说了实话。

这倒没有什么,梁栋那厮本来玉是代城主,他要杀些牛羊,算得什么大事?而且南霁云对叶畅甚为细致的军纪,有时也有些不以为然,既知不是正面相犯,便没有深究此事:“你总不会为杀了契丹人几头牛羊这般对着我傻笑半天,说吧,究竟是怎么回事。”

“呃……南将军,我说了你可莫以军法责我。”

“哼,那要看是何事”

“咱们司马不是说了,咱们汉人要多生孩子多修路,让路在辽东四通八达,让儿郎在辽东天下布种……”

“你说什么?”

“啊,天下布武……”樊重武咽了口口水:“我也想多生几个娃儿。”

这是叶畅定的政策,辽东汉人鼓励生育,以为二十年后的未来增加人口。不过现在积利州依然面临的大问题是人口比例失调,男女比例几乎是二比一,即使叶畅已经花大气力去收购新罗等地的适龄妇人,却也显得杯水车薪。

“想生娃莫非要我给你帮忙?”南霁云似笑非笑地道。

“是,是……我呸,不是,生娃的事情,怎么能让你帮忙”樊重武顺口说下来,旋即意识到不对,他终于怒了:“我这张嘴……我就是想说,我瞧中了这城里的一家小娘了,请南将军成全。”

南霁云顿时眼睛瞪圆了,森然看着樊重武。

他对叶畅别的军纪并不是十分在意,但对其中一条,却是记得甚严,就是不许奸淫。他也深知,别的都好说,这一条若犯了,叶畅那边的军法官是不会问理由与身份,只一个字:斩

在旅顺之时,便曾有叶氏族人,跟着叶畅去过陇右,又到了辽东的,可以说最受叶畅信任者之一,因为犯了此条,众多人求情都没有用,被叶畅亲令处死。当时之事,仿佛还在眼前。

“你好大的狗胆,敢犯此条?”想到这里,南霁云瞳孔一缩,厉声道:“你今日立了些功劳,便要找死?”

第375章 恩威并施收军心第126章 万中奸猾数第一第499章 市井之中闻真言第290章 主客易位有谁知第508章 色厉胆薄谋无断第133章 借请仙童镇户门第265章 昔时之因今之果第209章 利欲熏心近灾殃第58章 妙语点香僧四过第508章 色厉胆薄谋无断第285章 去途漫漫断人魂第217章 强秦昔日谋偏蜀第464章 铁衣寒光惊欢宴第254章 昔日亢龙今有悔第43章 长安新雨浥轻尘第207章 欲刺王僚觅鱼肠第152章 妙语联句满座倾第300章 耐心耗尽动干戈第2章 古怪女童(上)第57章 长安西市红袖舞第261章 欲得成活须疯魔第275章 左右跋扈谁与共第4章 长安酒肆(下)第58章 妙语点香僧四过第210章 无德无行声绕梁第347章 开中实边安疆策第120章 事了拂衣全无痕第233 谁人更扫黄金台第4章 长安酒肆(上)第213章 大汉故疆炎黄壤第15章 是非又来(上)第350章 洱海苍山焰正高第1章 学院风波(下)第13章 推测身份(上)第8章 圣神皇帝(上)第53章 腰缠万贯入长安第421章 国事家事乱如麻第272章 借我锦帆上重九第69章 卧龙谷中起文房第85章 解开心结引风尚第8章 圣神皇帝(上)第511章 尘埃落定局势明第362章 行到尽处须放手第213章 大汉故疆炎黄壤第22章 讨个彩头(下)第357章 勇士无用求巫蛊第499章 市井之中闻真言第195章 如坠冰窖座针毡第390章 欲钓狡鲨鱼饵香第190章 环顾四敌孰可饶第495章 孤注一掷任成败第286章 宅田禁奴方略正第293章 守株犹可得狡兔第180章 今日尽忠明辅国第31章 少年探花(下)第506章 由来宵小少担当第503章 两纸召令自反复第454章 山人洗耳听道统第387章 横扫千军自痴狂第395章 何处飞来无妄灾第183章 失意门庭罗傻雀第252章 我自欢笑豺狼泣第21章 尚香诗会(中)第176章 再请边公些许血第409章 京华冠冕独为佳第224章 西窗共语话叛胡第27章 皇公子瑁(上)第471章 玄机暗藏不可入第491章 长安大道终不孤第148章 怒至极处无全尸第497章 锦衣貂帽入长安第409章 京华冠冕独为佳第201章 别有天地可建功第416章 宵小无癞何须惧第329章 你棋落罢我棋起第367章 鼠辈何敢呲龙虎第325章 相公正合背黑锅第29章 初雪受罚(上)第100章 座中孰人为今亮第36章 它山石丑可攻玉第157章 俗礼岂能拘我辈第452章 太医此来传真意第132章 大慧竟是僧一行第16章 末流之器(下)第13章 推测身份(下)第16章 末流之器(上)第157章 俗礼岂能拘我辈第497章 锦衣貂帽入长安第15章 是非又来(下)第271章 棋盘内外谁棋手第22章 讨个彩头(上)第18章 微妙转变(上)第438章 须藏见血封喉匕第247章 班超投笔庸吏讥第158章 白首相知犹按剑第226章 山雨未至风先起第70章 愿伸援手相扶将第105 南山别业无知音第162章 暗备金钩诱海鳌第286章 宅田禁奴方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