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只恨此身无一用

大唐天宝六载三月,春暖花开,洛阳牡丹迎来了极盛之时。

大观园里也有一个牡丹园,此时正是李冶最爱呆的地方,她如今已全面组持大观园,而不仅仅是以往只限于四区中的一个了。

在洛阳城中,她也是个传奇人物,等闲人物,想要见她一面甚难。自然,洛阳令杨慎名不在其列,故此,杨慎名在此设酒宴宴请群僚时,李冶便亲自出面,为众人劝酒。

虽是酒酣耳热,这位李娘子也是眉宇间万种风情,在场的官员们却不敢有调笑之意。任谁都知道,此女乃是叶畅信重之人,而得罪叶畅,韦坚、李邕、皇甫惟明等就是前车之鉴。

更何况他们的顶头上司,洛阳令杨慎名,与叶畅关系也非同一般,双方同为李林甫系的于将。杨慎名之兄长杨慎矜,旧载便得李林甫之荐,成为户部侍郎、御史中丞。

故此众人心痒难耐,却一个个做出危襟正座的模样。李冶见他们这番情形,心中既是得意,又有几分不屑。

唯有到了其中一人面前时,她才发自内心地举杯:“刘公,奴不胜酒力,当刘公当面,却不得不尽饮。”

方才她敬旁人酒,都是浅尝辄止,甚至敬杨慎矜亦是如此,但唯独对这位刘晏,却满杯之后饮胜。

那些官员本来对这个风情万种的女掌柜便怀有些不轨之心,只是畏于叶畅、杨慎名的威势,不敢发作罢了。但此时,他们便可以起起哄,哪怕吃不着,过过嘴瘾也是好的。因此顿时有人叫道:“李大家,你这样就不对了,虽然刘公乃是洛阳尉,但杨公为洛阳令,品秩更在刘公之上,你敬杨公时只是浅尝,敬刘公时却是深吞,莫非是欺杨公乎?”

浅尝、深吞,便有暧昧之意在其中,众人都是笑了,包括杨慎名与那被称为刘公的洛阳尉刘晏,也没有发怒,只等着这位长袖善舞的奇女子解释。

李冶笑语吟吟,眼中波光流转:“这位郎君此言差矣,杨公方才都说了,今日只论同僚情谊,不说官职品秩,故此奴眼中只有杨公、刘公,而无杨明府、刘少府。郎君出言不当,当罚酒一杯才是。”

那官员哂笑着举杯饮尽:“好,某便罚了这一杯不过,李大家,你还没有回应某方才之语呢”

“杨公绰约,美姿容,有威仪,奴心中暗有倾慕,但终比不得刘公翩翩少年,英才早成啊。”李冶一句话夸了两个人,然后话风一转,却又道:“不过奴敬刘公饮胜,却非为此,只因奴经营这大观园,诸公虽都是客,却唯有刘公,曾赐计两条,令大观园客人更多、更爱花钱。诸公皆有大才,可奴却是个眼睛里只有阿堵物的俗物,自然要待刘公更不同了。”

众人听得她自嘲,都是大笑,那起哄的官员摇头道:“汝若俗物,天下尽皆铜臭之辈矣”

这是真话,大观园这些年来,一直是李冶在操持,每年收入,都不下十万贯,而李冶往往将其中相当一部分捐出来,修桥铺路,特别是收养那些被遗弃的孩童、失去父母的孤儿。众人知道她好钱,也知道她好钱背后,是用这些钱做了善事。虽然背后乃是那位正在辽东的行军总管府录事参军叶畅之令,但经办的乃是李冶,叶畅连名都没有露。

也有刻薄的人暗暗嘀咕,这看似慈悲的举措背后,其实是贩卖人口的勾当——每隔一两个月,那些孩童们就会从洛阳城中消失,据说是被送到了辽东,但谁知道是不是被贩去为奴为婢了呢。

刘晏自己却知道,李冶之所以对他另眼相待,原因并不在于自己的那几条建议,而是叶畅。

因为王昌龄的缘故,他与叶畅有书信往来,探讨过一些生财、理财的观点。李冶是这些书信的经手人,无论这个女人有没有看这些书信的内容,都知道叶畅对于刘晏的态度可与一般官僚不同。

刘晏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一股淡淡的苦涩味道在舌尖盘旋起来。

这是葡萄酒,而不是叶畅酿制的高度白酒。高度白酒对于酒鬼们来说是非常过瘾的好东西,但因为太容易醉人,真正的宴饮场合,为了防止失仪,众人都宁可去喝葡萄酒。见刘晏喝完,李冶盈盈一笑,正待说话,却见一个人影在门前晃了晃。

她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见那人影,便怔了怔,然后欠身告罪,向外边出去。

这个举动有些失礼,众人跟着向门口望去,不过看到的只是李冶的背影。

“这位李大家倒是不拘俗礼,咱们在此宴饮,她却就这般离开了。”有人嘀咕道。

“若是你手中每年流过几十万贯的生意,只怕也会如此。”又有人回道。

“莫说这些,大伙喝酒,喝酒”

刘晏没有参与这种讨论,而是若有所思。能让李冶离席的人或事可不多,莫非是辽东的那位叶司马回中原了?

叶畅回中原的事情,已经传了许久,原因就在于此前他的战功。收复建安州,杀俘契丹等叛族过万,这般大捷,绝对值得献俘于长安阙下。但是让人惊讶的是,长安城中对此事的反应是雷声大雨点小,虽然大伙都觉得,向来为叶畅撑腰的李林甫会乘机给叶畅表功,让他坐实这个辽东行军总管府的总管一职,至少是副总管,可事实上直到现在,也没有消息。

也有人说,此次叶畅功高,故此难赏,朝廷里还有些争议。

反倒是安禄山,借着叶畅击败契丹人主力的时机,“收复”了安市州,朝廷的赏赐早就颁了下去,他的朝官职务,从御史中丞,也升为了御史大夫。

宴席散后,刘晏正准备离开,却见李冶又匆匆而来,给众人送别,同时向他使了一个眼色。

刘晏会意,有意留到最后,待众人都离开后,见李冶嫣然笑道:“奴失礼了,刘公,叶司马回到了洛阳,欲请刘公相见呢。”

“理当拜会。”刘晏心中有所准备,笑着应道。

但他内心深处,却有几分疑惑,叶畅与杨慎名的关系很不错,双方在朝中同属于李林甫阵营,当年安置灾民之事,双方合作得非常愉快,直到现在,杨慎名对叶畅仍然是赞不绝口。叶畅既然到了洛阳,杨慎名又在场,他为何不见杨慎名,却来见自己?

跟着李冶拐过一座小院,便进到一处屋子,外表来看,这屋子朴实无华,但入内之后,刘晏便觉得其中装饰摆设,都带着一种让人舒适的感觉。

然后他便看到叶畅笑吟吟地向他一揖:“来得隐密,不好在外相迎,还请刘公见谅。”

刘晏忙还礼,摇头道:“叶司马何出此言,你我虽是初会,但神交已久,叶司马经济之才,某甚为钦佩,而叶司马复疆之功,更令我五体投地,只恨自己乃是百无一用的书生,不能效法叶司马,去边疆为国效力”

刘晏乃是七岁就出仕为官的神童,哪里不知道叶畅对他示好的用意,无非就是要招揽他罢了。但他的声望资历,都注定了他前有大好的前途,不象是王昌龄这般年过半百尚一事无成的过气人物,也不象是岑参这样缺乏名望提携的年轻士子。

故此这一句话,既是向叶畅表示敬意,也其实是摆明了立场。

叶畅笑道:“刘公前程似锦,而且在边疆在东都,都是为国效力……我请刘公来,是知道刘公慧眼识珠,能识人荐人,不知刘公是否有合适的人才可以举荐与我?”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叶畅坚信,在刘晏身边,肯定是有一些同他一般善于经营理财的人物存在的。刘晏挖不动,能挖到这些人物也好。

听得他这般问,刘晏心中一动,神情便有些异样。

“辽东二州之地,百废待兴,急需人才,若刘公囊中有此等英物,还望勿吝。”叶畅察颜观色,便拱手道。

略一犹豫,刘晏看着叶畅:“有一人倒是极合适,但他身上……却有些麻烦。”

“哦,不知是何人,又有何麻烦?”叶畅听到这个,却是一笑。

他不怕麻烦,只怕无人。积利州、建安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他的独立王国,朝廷的政令在此,都比不上他的一句话管用。再有什么麻烦,把人带到了辽东去,谁还能伸出手来?

连梅妃那么麻烦的身份,不都在旅顺过得好好的?

“此人复姓第五,名琦,字禹畦,京兆人士。”刘晏微笑起来,盯着叶畅道:“曾为陕郡太守从事,后贬官归家,但近来听说他处境不妙。叶司马若想用此人,此正其时也。”

“处境不妙?”叶畅问道:“如何一个不妙法?”

“说起来与叶司马也有些关系。”刘晏泰然自若地道:“他本是韦坚在陕郡太守任上的从事,受韦坚之事牵连而被免官,如今传闻长安有人为韦坚等鸣冤,他受其牵连。虽尚未入大理寺狱,却也有些危险了。”

难怪他方才的神情有些异样,这人竟然是韦坚一党。叶畅可能是韦坚一党最痛恨者之一,刘晏将这个第五琦举荐给叶畅,一来是想借着叶畅之力,帮助第五琦摆脱如今的处境;二来也有试探之心,看看叶畅的器量究竟如何。

叶畅听得牵涉到韦坚的案子,便知道有些不妙,这可是李林甫盯得紧紧的案子,他居中伸手,会不会引起李林甫猜疑?

不过心中虽是犹豫,面上叶畅却笑了起来。

“我不问他有何麻烦,只问他是否当得起刘公举荐。”叶畅凝视刘晏。

“自然当得,他理财经济之能,不在刘某之下”

“既是如此,请刘公书信一封,以取其信任。”叶畅便又道。

刘晏失笑起来,用手指头点了叶畅一下:“叶司马哪里年少,分明是老狐精也”

这是半赞半讽了,他给叶畅出了个难题,叶畅同样给他出了个难题。这封信可不好写,若是第五琦真因为韦坚之牵连获罪,那么这封信同样可以将刘晏牵连进去。

叶畅只是笑,李冶察颜观色,奉上笔墨纸砚,刘晏挥毫而就,完成之后,向叶畅一拱手:“可遂叶司马之意了。”

“也请刘公放心,至少这位第五先生的性命,我会想法子保住。”叶畅也道。

“我看叶司马行事如此隐密,此次回关内,想必也有不小麻烦吧?”刘晏听得叶畅这般说,心中微微有些感动,叶畅对他的意见当真是极重视,因此他略犹豫了一下,便开口道:“若不嫌刘某愚驽,有什么需要我相助之处,请吩咐就是。”

叶畅苦笑起来,聪明人的眼光就是准,只凭借他行踪隐密一事,便觉察到他此行的尴尬。

与上次是得了诏书回长安不同,这一次,他可以说是私自离开辽东,回到中原。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与李林甫的密约出了大问题。

原本李林甫答应,从中原给他补充人口,但自入了天宝六载之后,此事就被叫停。不仅如今,登州司马元公路也得到消息,说他的位置颇为不稳,似乎是有人觉得这个位置乃是美差,准备取而代之。

元公路与叶畅算得上是利益同盟,而且他所主政的登州,乃是辽东与大唐本土联络往来的咽喉,此位置之上,叶畅当然希望能安排上亲近他的人物。若是元公路实在要调离,也应该争取其继任者。

“只是有些小麻烦,有劳刘公过问。”这两个问题,其根源都在朝堂之上,甚至有可能在李林甫身上,却不是刘晏能够解决的。而且有些事情,也不宜刘晏知晓,故此,叶畅向刘晏道了谢,却未直言,而是转到其他:“刘公上回信中曾说到以盐税支撑国用之事,某却另有想法,愿与刘公商榷”

见他不欲直言,刘晏自然也不强求,两人讨论、辩析了一番之后,叶畅又道:“经济之术,士大夫往往以其理财而轻贱之,但我以为,所谓经济,经世济用之意也,为官当政者不懂经济之术,即是不通经世济用之学。当今天下虽是有许多人号称名臣,不过庸碌因循之辈罢了,通经济者少之又少。我与刘公商榷之言,我欲将之结集成书,广印四方,不知刘公意下如何?”

第333章 最惧醋海生波澜第153章 武为止戈忘战危第180章 今日尽忠明辅国第154章 我是男儿为国羞第259章 上阳宫中白头人第91章 不知孰人新少府第321章 小子福浅延仙缘第174章 夜透重围比子龙第21章 尚香诗会(中)第323章 生而有罪前朝种第484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222章 帝乡辗转复见疑第55章 狈狡狐疑真鹰犬第144章 下锅何患无粮米第49章 先生清贵勿言俗第113章 一计不成一计生第471章 玄机暗藏不可入第459章 天子御前斗不休第167章 天下谁人不怨君第175章 恶念凶胆夜开张第48章 慢束罗裙半露胸第220章 从来反复是蛮夷第461章 楼外评话楼内客第431章 泾渭浊水浸河洛第27章 皇公子瑁(中)第49章 先生清贵勿言俗第159章 孙武练兵纵宫娥第85章 解开心结引风尚第383章 甲光向日金鳞开第157章 俗礼岂能拘我辈第157章 俗礼岂能拘我辈第344章 三百璃珠定胜负第48章 慢束罗裙半露胸第34章 牟笛求赏(上)第226章 山雨未至风先起第141章 金樽清酒斗十千第405章 将此纷争聊解闷第77章 惊闻贵客来相访第179章 几时携手入长安第314章 忽如倾厦倒金梁第443章 今日敌军非瓦岗第278章 呼来喝去钳牟丁第471章 玄机暗藏不可入第473章 与虎谋皮露狰狞第82章 争产开泰数三羊第313章 葡萄架倒郎筛糠第346章 彩云之南可筑城第306章 长安大道阻且长第461章 楼外评话楼内客第131章 堪为吾师唯叶郎第499章 市井之中闻真言第517章 自此云帆催神舟第272章 借我锦帆上重九第463章 利箭在弦夜将阑第6章 蒸馏原理(下)第275章 左右跋扈谁与共第411章 箭芒锋利指阿谁第151章 诗河群星耀洛阳第216章 弦高犒师待飞将第186章 口含蜜糖腹藏剑第400章 明火执刃拦路前第332章 车辙轮轨前有伤第399章 暗伏贼胆欲包天第7章 前世情人(下)第179章 几时携手入长安第498章 群议汹汹戮野狼第141章 金樽清酒斗十千第341章 时机只与有备者第4章 长安酒肆(上)第323章 生而有罪前朝种第131章 堪为吾师唯叶郎第493章 大势荡荡顺者昌第478章 何愁天下无精兵第57章 长安西市红袖舞第67章 据闻大牢正清凉第361章 捷报频飞喜讯传第32章 除夕夜宴(中)第12章 盗帅韩香(下)第193章 一行出宫无人觉第152章 妙语联句满座倾第138章 奇术自珍曹太乐第4章 长安酒肆(下)第106章 白云一片黄河远第393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第392章 年末复返长安城第319章 自古权奸通情理第460章 各聚风云会中州第31章 上官探花(上)第86章 嘘寒送暖我所愿第47章 绝唱余音犹绕梁第95章 贵人当妨坐垂堂第31章 上官探花(上)第128章 一席话语十年书第111章 借取君王金错刀第91章 不知孰人新少府第476章 天下敌手谁英雄第503章 两纸召令自反复第31章 少年探花(下)第91章 不知孰人新少府第30章 除夕夜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