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明犯强汉不轻饶

叶畅所说,比起僧阁陂所言还要激烈。

“回去告诉阁罗凤,我很谢谢他,他以自己的丧心病狂,为千秋后世之戒。自今往后,那种以为大闹一场,杀些汉人,然后汉人官府还要奴颜婢膝地跑来哄着护着,不惜奉上民脂民膏以讨好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请自阁罗凤起,从逆或许可逃脱一死,但阁罗凤本人及其亲族,非受车裂凌迟之刑,不足以赎其罪,不足以安此前于云南城中无辜死者之灵”

当时僧阁陂甚为震惊,还以此举于伤天和残暴不仁必有天谴说之,叶畅却回道:“对阁罗凤这等分裂叛逆的丝毫仁慈,便都是对汉人和愿意与汉人携手的华夏诸族之残忍。我为大唐之将,华夏之官,只须考虑对华夏大唐百姓仁慈即可”

这不仅仅断了阁罗凤本人请降之途,就连他的家人,也被宣布了死刑

阁罗凤听得这里,勃然大怒,霍然起身:“既是如此,那就死战,让这洱海变成血海吧”

他下定决心,在殿中稍转了一圈,然后对僧阁陂道:“王弟,还须烦劳你一趟”

“兄王只管吩咐,那叶畅说我为兄王出谋划策,也是元凶罪魁之一,也是必死的,只是要我充当这个回使,才饶了我一条性命。”阁陂惨然道。

“休要惧他,他有本事擒着我们兄弟再说”阁罗凤冷笑了一声,然后道:“既是如此,我就来个鱼死网破……请贤弟你速速去龙首关,正好那土蕃兵马使论绮里余在我这,你与他同去,只说我欲举国内附,将这田土人口财帛,尽数献与土蕃赞普”

他这决断,让阁陂也目瞪口呆

“兄长,何至于此?”在回过神后,阁陂慌忙道。

“就是如此叶畅小儿既然逼我,我奈何不了他,便让大唐天子为我对付他。你去献土之后,便请论若赞速向其国内请求援军,我不信赤德祖赞能弃这一国之地而不顾只要赤德祖赞来援,哪怕我们守不住太和城,退至龙首关,或者退至剑川,终有杀回来之日。而且不只如此,我会遣人去成都,去长安,去大唐诸地,宣扬他叶畅有意割据云南以图自立,宣扬我本欲降却被他凌迫逼反。唐皇年老多疑,必不容他,定要召他回京”

对阁罗凤来说,这是他两败俱伤的选择,在没有退路的情形下,他自然只有孤注一掷了。

阁陂见他心意已决,想想除此之外,确实再无退敌之策,当下也不休息,径直去寻论绮里余。论绮里余逢此大败,身边仅剩余十余兵士,原本极是担忧,唯恐被南诏送给唐人,又恐回去无法向论若赞和土蕃赞普交待,可听完阁陂所说的阁罗凤的打算之后,他兴奋地跳了起来。

战场上的失败虽然会被责罚,可是若得到阁罗凤献国,他这个经办人也少不得一份大功劳,足以将功补过了。

他心中也急,当下连夜出发,次日上午,便抵达了洱海西北处的犬戎军营。一到此处,论绮里余的兴奋便失了大半:原本人声鼎沸的大营,如今空空落落的,便是有些声音,不是伤兵濒死的哀嚎,便是因为惨败而半疯的犬戎之哭喊。一股凄凉气息,笼罩在整个军营之中。

他们才到门口,突然听得一阵哭声和求饶声,紧接着,便见百余个蛮人被绑着推到了营门前,一人一刀被了结掉,脑袋亦给砍下来挂起。论绮里余仔细一瞧,认出这些蛮人正是投靠他们的“浪人”,不由大惊,拉着一人问道:“这是为何?”

“御史有令,此等异族,心怀不诡,暗中与唐人勾结,故此杀之”

“这怎么可能,他们迁到剑川都十几二十年,怎么会暗中与唐人勾结……”论绮里余失声叫道:“你们且住手,待我去见过御史再说”

那些侥幸没有被砍掉脑袋的“浪人”,顿时一个个喊着论绮里余,请他为自己求情。论绮里余带着阁陂匆匆进了大营,听得论若赞正在下令收拾东西准备拔营,他惊道:“御史,这是为何?”

论若赞回过头来,一眼看到阁陂,眼睛顿时红了:“你这妖僧,来得正好,来人,拖出去砍了”

左右顿时拥上,将阁陂扭住,便向营外拖去。论绮里余惊道:“不可,不可,御史,不可啊”

“若不是这妖僧用妖法迷惑了我们,我们如何会去夜袭唐军,如何会吃这样一个大亏”论若赞道:“他来了正好,省得我杀入龙首关中去寻他了,兵马使,你为何要维护他”

“我方败阵,乃是唐人狡诈,非阁陂师之过”论绮里余苦劝道:“御史,阁陂师此次来,是奉南诏王之命献土纳国的,不可杀啊”

“献土纳国?上回他来,哄骗了我们,又遣那些越析诏的奸细诱我们上当,我损伤了两万人,两万人啊”论若赞正狂怒间,戟指阁陂:“这些南蛮子,都是骗子、无赖与恶棍,休要相信他们,对他们最好的方法,就是一刀了事

阁陂面如土色,此前他装神弄鬼,倒还能摆一摆高僧法师的架子,现在却瘫在地,只能叩首哀求:“不于我事,不于我事,不是我们不尽心,实是唐军太狡猾,谁知道越析诏等遗民,竟然与唐军勾搭上了?”

他苦苦哀求,那边论绮里余也抱住欲拔刀亲手斩他的论若赞,示意卫兵先将他带出去,然后对论若赞道:“御史,此次败仗,若我们就这般回去,如何能向赞普交差,如何能令论逋掣甫(政务九大臣)不削夺御史权柄?”

论若赞闻言心中一动,那怒气渐渐平息了。

“御史,唯一计策,就是取南诏献给赞普,得了南诏一国之土地、人口和财富,赞普与论逋掣甫才不会追究我们损兵折将之事啊”

wωω ☢ttκá n ☢¢Ο

思忖了好一会儿,论若赞点了点头:“你说的有道理。”

“既是如此,我们还需要蛮人奔走使用,外头的蛮人,暂时不杀他们吧,他们投靠我们已经十余年,不可能与唐国勾结,真正与唐国勾结的,是后来投靠的那些家伙……”

说到这里,论若赞与论绮里余突然对望一眼,两人同时大叫:“不好”

“那些家伙……派了人去剑川”

“他们手中还有我的命令”

“他们根本不是为了别的事情,而是为了……是为了……”

两人眼睛瞪得越来越大,面色也越来越难看。最初时他们只当越析诏将所谓老弱送至剑川,乃是安他们心之举,现在仔细想来,难道真只有如此么?

铁桥城

这些人的目标很明显,乃是犬戎进出云南的关隘,铁桥城

想到这里,两人几乎魂飞魄散

若当真如此,叶畅这一次包括河东州的火攻、破南诏蛮兵都是只是幌子,都只是为了隐瞒他真正的目的

神川都督府的铁桥城

此处为土蕃进出云南方向的门户要道,以铁索为桥,横于磨些江(金沙江)之上,在大唐中宗景龙元年唐九征毁漾鼻江铁桥之后,这里便是土蕃势力与蛮人勾连的必经通道,若是此处被堵,不仅仅是他们这几万土蕃兵马休想再回家乡,更意味着在很长时间内,土蕃都不可能再将自己的势力向云南发展

在铁桥至剑川一带,土蕃原是配有重兵,可是这些兵力,绝大多数都被论若赞与论绮里余带了来。铁桥城又易守难攻,若真被唐人夺了过去,只要在上头驻有几百勇士,便是千军万马,急切之间,也不可能夺回

“该死”论若赞跳将起来:“来人,立刻派人去剑川,将那些蛮人杀尽,杀尽”

他声嘶力竭地喊,论绮里余也慌,终究还是保有几分冷静,补充道:“是那些越析诏的奸细”

铁桥城以东,约有十万口,地广人稀,虽然他二人下达了命令,却也知道,恐怕命令已经晚了。故此虽是派出快马传递消息,他们也不忙记又派出一支骑兵,飞速回返。

顾不得其余,大军稍事收拾,便又拔营而起,至于阁陂,就算是论绮里余,此时也顾不上他了。

若是铁桥城失守,南诏再怎么献土对于土蕃来说也没有意义,若是铁桥城尚在,他们再回过头来考虑南诏也不迟。

于是洱海之北,先是十余骑信使飞奔而出,然后是三批各有千骑左右的兵马疾驰北进,再然后则是大军北上。

就在剑川通往铁桥的栈道之上,善直掀开衣襟,露出毛茸茸的胸膛,对着前后左右到处都是的雪山惊叹:“都已经是这等时节了,你瞧,那些山上还是白雪皑皑”

“呵呵,剑南、云南,多是这等雪山,十一郎说,山高气短,故此人行走其间多有不适,唯当地土人常年在此,习以为常。”

与善直说话的,乃是高适。

眼前壮阔的河山美景,原是最容易激发诗兴的,但此时他却没有吟诗的心思,他在想着别的事情。

当初叶畅为他争取官职,获一个剑南节度使掌书记之职后,他在剑南并不是很得志,与叶畅书信往来,叶畅让他求兼一处兵马使。他出于对叶畅的信任,便离开成都,到了边关。

按照叶畅的建议,他招募当地汉蛮各族,选拔精锐强健矫捷者,前后花了四年时间,才练出了如今这一支由一千五百人组成的军队。叶畅称之为“山地兵”,惯于在崇山峻岭与高原地带行军作战。

原本他以为没有那么容易让自己派上用场,却不曾想,仅仅是过了四年,叶畅便从辽东到了这边。有时候高适甚至怀疑,叶畅是否先知先觉,能料事先机,故此才让他早作准备。

当他向叶畅求战时,叶畅不让他这支部队与蛮人交战,却交给他一个极为大胆也极为惊险的任务:飞夺铁桥城。

此策若成,西南大事定下一半,接下来就又回到安戎城(土蕃称无忧城)的争夺上来。大唐与犬戎在西南的攻守之势,就要换上一换了。

只不过,凭借自己的一千五百人,还有与他们在一起的几百蛮人,真正能成事么?

高适不由得看向那些蛮人,一路行来,他们倒是恭顺,偶尔交谈中,他们对叶畅的态度甚是敬仰,不过高适知道,这种敬仰是间接的,来自于他们的首领,那位被称为“公主”的阿诗玛。

如今这位女子便在队伍之中。

虽是一介女郎,其人吃苦耐劳,完全不逊于男子,疾行军已经两日,几乎是昼夜不歇,有二十余人因为不慎跌落山岸或者河谷而丢了性命,可是这位女子却未拉下一步。

“阿诗玛,看,看,那是犬戎人的信使”

高适正在猜想,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蛮人女郎能拥有这般毅力,突然听得有蛮人叫了起来。

高适循声望去,在山脚处,三骑飞奔而来,火烧火燎一般。

“高郎君,你说当如何处置?”阿诗玛自知自己指挥作战不行,故此向高适问道。

“擒了,问出口供就杀掉。”高适毫不手软地道。

他在剑南呆了几年,深知这些犬戎是如何祸害西南的,更是明白,任其发展下去,原本是大唐大后方的剑南,可能会变成拖垮大唐的泥潭。故此,对于犬戎,他并没有什么心慈手软之念。

没用多久,三个犬戎信使便一死二伤,伤者被拖到了高适面前。

“你们为何而来?”高适问着一人。

“呸”那犬戎信使吐了口唾沫,就不回答。

高适一脚踢过去,踢碎了他几颗牙齿,然后转向另一人:“为何而来?”

另一人满眼怨毒,瞪着高适:“大军即刻就挥师过来,你们这些奸细,一个都不要想活,我们的兄弟们,会在到铁桥城之前就赶上你们,将你们斩尽杀绝”

听他这样说,高适拔剑,直接将他刺死,另外一个信使,也随即在高适示意下,被唐军杀死。

“还未问出口供……”阿诗玛有些吃惊。

“不必了,他们是犬戎大将派出来警靠周边的,想来我们的身份已经曝露了。”高适笑道:“如今咱们须得加速,莫要给犬戎追兵追上,只要我们先进了铁桥城,那便大功告成了”

他说完看了看善直:“善直师,十一郎派你来此,可见势在必得,我请你领两百人,只带两日口粮,先夺下铁桥城,我随后便至,你看如何?”

“诺”善直厉声应道。

第4章 长安酒肆(下)第183章 失意门庭罗傻雀第404章 书生意气拨算筹第13章 推测身份(下)第478章 何愁天下无精兵第366章 全盘唐化何行之第168 欲善其事利其器第432章 辽东秋风涤尘土第21章 尚香诗会(中)第205章 北海猎狐胆开张第342章 穷则仁礼达则济第311章 熙熙攘攘为利忙第222章 帝乡辗转复见疑第402章 祸国狐鼠齐相欢第361章 捷报频飞喜讯传第357章 勇士无用求巫蛊第413章 欲仿周公佯吐哺第24章 隐雾迷踪(下)第305章 郎君不愧见闻广第192章 愿以万贯添镜妆第220章 从来反复是蛮夷第244章 不过蛾贼扑火光第47章 绝唱余音犹绕梁第118章 君今不醉将安归第316章 羞愧惶恐难担当第158章 白首相知犹按剑第332章 车辙轮轨前有伤第42章 子与曾点共其志第4章 长安酒肆(上)第1章 学院风波(下)第353章 奇功伟绩名自高第399章 暗伏贼胆欲包天第43章 长安新雨浥轻尘第80章 颖达若在举世敌第321章 小子福浅延仙缘第330章 万人齐呼叶十一第203章 桥底中流楫击浪一五零道虽殊途亦相谋第516章 新罗国王居长安第106章 白云一片黄河远第265章 昔时之因今之果第253章 紫幔遮溷锥破李第21章 尚香诗会(下)第315章 不知何处卜吉凶第348章 欲拒猛虎引豺狼第104章 献宝御前庆长安第14章 扑朔迷离(下)第271章 棋盘内外谁棋手第42章 子与曾点共其志第277章 众汪说龟丽弓辅第130章 劫波渡罢喜相逢第425章 不可回绝势必得第443章 今日敌军非瓦岗第92章 纵有手段难脱网第225章 封桩岂可灭虏贼第264章 忽闻辽东起干戈第7章 前世情人(下)第450章 叶畅雪夜入上蔡第496章 大厦已倾各西东第189章 山中无虎泼猴闹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样第310章 计谋有阴亦有阳第499章 市井之中闻真言第363章 一纸诏书速还京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样第256章 孰为奸细空穴风第152章 妙语联句满座倾第339章 蛮地亦闻汉道昌第455章 前途至此心茫然第48章 慢束罗裙半露胸第444章 愿奉叶公清朝堂第506章 由来宵小少担当第353章 奇功伟绩名自高第268章 独自凭栏休上楼第358章 鸟兽纷散效后主第10章 隔离煞星(下)第336章 旧时情谊今成仇第364章 数语筹谋显老奸第323章 生而有罪前朝种第220章 从来反复是蛮夷第416章 宵小无癞何须惧第314章 忽如倾厦倒金梁第334章 无意狼烟照边关第49章 先生清贵勿言俗第472章 言之不预禁烟火第447章 进退维谷失所据第264章 忽闻辽东起干戈第478章 何愁天下无精兵第490章 荣华权势皆作土第158章 白首相知犹按剑第196章 长安城中急风雨第442章 噩耗急传社稷危第436章 巧妇难为无米炊第286章 宅田禁奴方略正第231章 今日家鹊慕鸿雁第320章 从来榜下捉佳婿第236章 似有神兵自天来楔子第477章 何意变故生肘腋第417章 昔时风波今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