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乱风方止阴风生

袁晁昨夜酒饮得稍多了些,加之准备离开上蔡,免不了在女娘身上折腾,所以睡得特别死。快要到了卯时,他仍然鼾声如雷,急骤的马蹄声响起时,袁晁才悠悠醒来,他摇了摇头,宿醉带来的头疼让他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缓过神来之后,眼睛突然瞪得老大:为何马蹄声与喊杀声会在城里响起?

“是哪一路兄弟闹将起来了o”心念一转,袁晁问道。

他并不相信这是官兵,因为最近的还有战斗力的官兵在数百里之外,他只以为这是哪家义军首领与别人发生争斗,导致两军之间内讧,这种事情,在他起事后发生过不只一次了。想到马上就要离开上蔡,竟然还闹出这样一出来,袁晁心里就觉得不快。

然后门“砰”一声被撞开,一个亲信闯了进来,声嘶力竭地喊:“官兵,叶畅,官兵叶畅杀来了”

袁晁只觉得脑子里嗡的一声哄响,眼前金星直冒,他定了定神:“休得胡言,叶畅还在洛口仓养病……”

“袁大兄,是真的,城里不知来了多少官兵,都是凶悍绝伦,他们口口声声,奉叶畅之命来平贼……大事不好了,赶紧走吧”

听那贼人这样说,袁晁才彻底清醒过来,他跳起身,顿足下令:“快召诸位首领议事……不对,快出城”

厮杀声离他所住之地并不远,听起来就在那坊门之外,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余暇去商议,应当速求脱身才是只要能出城,再重振旗鼓,大不了远遁逃走,唯独不可在此等死。

不过他也明白,若就是只身逃走,少不得要被人擒获,故此他虽未召集诸路贼首,却将自己的亲信还有能抓得到的贼兵都聚拢起来,也拼凑了四五百人。他听厮杀声最初时主要在北门,但此刻东门也响了起来,便一指坊西门:“去西面,那边离城门近,出了坊便可以出城”

他带着这五百余人冲到西门处,只见这边静悄悄的,与坊北、坊东并不相同。袁晁心里稍松了口气,才有余暇思考,这些官兵究竟是从哪时来的。他将群贼散布在上蔡周围,几乎每一个村落都有他的人,官兵来此,应当早就被发觉,即使打不过官兵,也可以用烽烟示警,但是即使是到了如今,他也没有看到别处有烽烟起来。

“莫非叶畅真有什么奇门妙法,能够神兵天降不成?”他心中百思不得其解,不由得胡思乱想。

就在这时,突然听得前面一阵惨叫,他抬起头望去,整个心都象是沉入了冰窟之中

他们已经到了西坊门前,只见门外约有两百官兵,行列整齐,手中执着弩,冲得最快的几个贼人,已经被射倒在地

安元光冷冷打量着这群冲出的贼人:“如我所料,贼人果然会自西门逃遁……跪降者免死”

这些贼人大多为袁晁亲信,都是不惧死的悍贼,见此前情,喊了一声便往前冲,安元光也毫不心慈,下令齐射。转眼前西坊门前倒了一大片人,足有近百名贼人或死或伤。

见此处冲不出去,袁晁只能又退回坊中,此时四面喊声俱起,他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围住了。他又试着冲了一次,仍然是扔下几十具尸体后被逼退回,而且官兵乘势还夺了坊门,开始向他们突击过来。

见安元光骁勇,袁晁心知想要从西门突出绝无可能,他只能接连后退,又退回到自己住的宅院之中。这宅院乃是上蔡一豪强所建,院墙高大,还设有角楼,依托着这个,一时间倒是守住了。

但袁晁心中明白这只是暂时的事情,除非城外的大军发觉城中不对,纷纷入城来救,否则他只怕要折在这里了。

“该死,为何会如此”他此时心中焦急,却怎么也想不到应对之策,当真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正不知如何是好,却听得有人大叫:“袁大兄,这是怎么了?”

回头望去,却见一脸醉意的方清迷迷糊糊地看着他。袁晁心中暗恨,若不是方清暗中鼓动一些鼠目寸光之辈,贪恋上蔡这边安稳,不愿意离开,哪里会落到这般地步?

“袁大兄?”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方清又问道。

“叶畅杀来了,我们今日难逃一死”袁晁悲凉地道。

“什么?”方清激零了一下,宿醉彻底醒来,他从一个贼人那夺来一把刀:“在哪,叶畅在哪?”

实在懒得理会他,袁晁心念一转,突然想到一事,他令人将门守好,自己带着亲信拎刀便来到跨院。

达奚坷与骆奉先正在这里探头探脑,见他来了,两人都是色变。

“袁公,袁公,外边……是官兵杀来了?”

“正是,这岂不是如了你们所愿?”袁晁阴声笑了笑,见二人真露出喜色,他勃然变色道:“只是你们莫高兴早了,休要忘了,你们已经投靠于我,落到官兵手中,下场只会比我更惨”

达奚坷与骆奉先都是猛然一抖,两人对望了一眼。

若放在李隆基开元年间,或许他们还能活上一命,可自从进入天宝年间后,李隆基为人就越发刚愎多疑,他们这等背叛行径,肯定是难逃一死,甚至有可能是极为凄惨的死法。

除非他们能立功自赎,可是如今情形下,他们如何立功自赎?

念头转来转去,两人也想不到什么好的办法,眼见二人这模样,袁晁眼中杀机越来越甚,刀也渐渐举起。

“有办法了,有办法了”骆奉先倒是急中生智,大叫起来:“如今官兵还不知达奚大尹投靠了袁公,可请达奚大尹向官兵下令”

“我劈了你这个没卵的死太监”达奚坷跳起来,扑过去便扼骆奉先的喉咙。

他是文官,还不如骆奉先力大,但暴起发难,骆奉先没有防备之下,被他卡住喉咙,舌头顿时伸了出来。骆奉先慌急之间狠狠抬膝,撞在了达奚坷胯下,达奚坷顿时手一软,骆奉先喘过气来,又将他掀倒在地。两人便在地上滚来滚去,一边撕打,一边叫骂。

这模样,倒让袁晁险些气乐了过来。

“两个狗官,早就该杀了省事”袁晁喃喃说道,拎刀便真的上前。

就在这时,听得身后轰的一声响,却是门终于给撞开了。官兵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是一阵飞蝗般的弩矢,院子里的贼人给射倒一片,紧接着便有人叫道:“我降,我愿降,袁晁在跨院,我愿献了袁晁”

“方清”袁晁听出了声音,嘶的一声吼,回过头来,却看到院子里的贼人在方清的带领之下,纷纷弃刃跪倒,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投降,他还待组织身边的亲信反抗,就听得一声战马嘶吼,一匹马驮着个武将冲了进来。

“谁是袁晁?”那人厉声喝道。

“他是,他就是”

袁晁就站在跨院门口处,众人手都向他指了过来,他被那将军眼睛一瞪,只觉心中一凛。

无论如何,先杀了这两个狗官……

袁晁自知绝无幸理,他一路杀伐,从江南打到了河南,挑动无数民众举事,杀的官兵吏员不计其数,真落到了朝廷手中,必然是千刀万剐。此时他处于最后的疯狂当中,自然顾不得什么后果,举刀要先杀达奚坷与骆奉先。

偏偏这二人方才扭打一团,滚来滚去滚到了他脚下,他又回头看那将领,没有注意到。这一举刀,原本扭打在一起的达奚坷与骆奉先突然间住手,两人不约而同扑到他身上,将他抱住了。

“我擒住了贼首袁晁”达奚坷欢呼道。

“是我,是我,是我”骆奉先一连串迭声连喊。 шωш ▪TTκan ▪¢Ο

袁晁愣了愣,他虽然力大,但猝不及防之下被两个人抱住,整个人失去平衡,还是摔倒在地。待他挣脱爬起,再要夺刀杀人时,一根马槊已经顶在了他喉咙上。

“是我擒的贼首,我乃河南府尹达奚坷,是我立的首功”达奚坷脸色阴晴不定,不停地说道。

他深知自己兵败失机已经是一错,未能舍身殉国又是二错,而屈身事贼则是比前两错都要严重的第三错。如今他也不想个人的荣华富贵了,唯一挂念的,只有活命。

“分明是我擒的,我乃监军大使骆奉先,是我擒的”

听得他要争这功劳,骆奉先急了,他二人彼此怒目相视,先是争功,紧接着开始攻讦对方,将对方投贼的丑态都添油加醋地描述出来。

“绑起来”那将领没有理会他们,向着官兵下令道。

自有官兵将袁晁缚起,骆奉先却神情一动,他觉得这声音似乎很耳熟,抬起头来向在马上的那员唐将看去,看了一眼,浑身一抖,满眼都是不可思议。

“吾……吾儿?”

那唐将正是安元光。但他的脸上,尽是痛苦与纠集,丝毫没有新获大功的喜悦,听见骆奉先唤自己,他长叹了一声,从马上下来。

无论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什么,大唐天宝十四载冬,闹腾了小半年的贼乱,终于因为袁晁的就擒而稍稍安静了些。虽然还有一些小贼首带着贼人四处游荡,但是总体上看,席卷了三道的民乱,算是平歇了,大唐似乎又重新回到了太平之中。

捷报与叶畅告病的奏章同时送到了长安,呈到了李隆基的案头。

“叶畅雪夜袭上蔡,贼首袁晁已然活擒,其余大小贼首,自方清以下二百余人被擒,八万乱贼投降,其余大股贼人皆散,大贼首中,唯有陈庄尚在淮南道未曾擒住……”

这个奏折,让李隆基哈哈大笑起来:“念,念,再念”

高力士也是眉开眼笑,将捷报又念了一遍,这都是念到第五遍了。不过,当他念完捷报,念到叶畅因为带病出征,如今病情较重时,李隆基仍然打断了他:“念捷报,这些不重要之事就不必念了”

“圣人说的是……不过,圣人,既然贼人已平,叶畅病了,安禄山是不是应当遣回范阳?”

高力士的话让李隆基沉默了。

过了会儿,他才一笑:“叶畅为朕分忧,劳苦功高,他既然病了,朕得遣人去探望,让太医去为他诊断一番……他也真是,这么大的人了,怎么会感上风寒”

高力士嘴角微微抽了一下,不知该说什么好。

太医只怕不是去为叶畅诊断,而是判断叶畅是真病还是装病的吧。

“听闻叶畅与李林甫之女离缘,身边没有人照顾,又长年在外奔波,偶感风寒,也是难免。”过了一会儿,高力士小心翼翼地说道。

他对李隆基的忠心是不庸置疑的,但是,李隆基如今有些事情的做法,让他看得也有些难受。方才这话,并非别人让他说的,可他还是冒着一定风险说了。

李隆基抬头看了他一眼,神情有些冷:“高将军,如今到年底了,不知今年叶畅的三大商会,给了高将军多少好处?”

高力士心里一凛,连忙跪了下去:“奴婢有罪,奴婢不该收受商会的红利,奴婢这就让人给退还过去”

李隆基摆了摆手:“你也是,朕不过就是问问,你何必往心里去。朕是真心想问,今年这情形,看样子赋税想要收齐有些困难,朕原本想再建一处宫苑,供朕退养所用……这钱国库里怕是出不来,只能寻叶畅这财主化缘了。”

高力士跪在冰冷的台阶上,没有敢起来,又过了片刻,李隆基示意小太监将他扶起,然后摇了摇头。

高力士很明白李隆基的意思,他对叶畅的猜忌,并没有因为叶畅平定袁氏兄弟之乱而消失,相反,这种猜忌更甚了。

他心中有些奇怪,前些时日,自己还听得李隆基夸赞叶畅忠心,甚至颇为惋惜地说,李林甫虽是奸邪,却有好眼光,挑得这样一个好女婿。怎么才短短数天,李隆基对叶畅的感观就大变,成了如今的样子?

心中今头转了转,想到这几日杨家姐妹频繁出入宫禁,高力士顿时明白缘由。

如今他也老了,李隆基虽然念旧离不得他,但并不象过去那样,每日里几乎随时都要他侍侯着。有些时候,他不在宫中,不在李隆基身边,而这个时候,若是有人要对李隆基说些什么……

在心里叹息了一声,高力士终究是什么都没有说。

第413章 欲仿周公佯吐哺第19章 暗夜来人(下)第138章 奇术自珍曹太乐第19章 暗夜来人(下)第281章 素衣血手仁或凶第264章 忽闻辽东起干戈第223章 吾项之上首在否第496章 大厦已倾各西东第44章 运筹帷幄非古贤第277章 众汪说龟丽弓辅第305章 郎君不愧见闻广第78章 雌虎霸气真无双第453章 纷至沓来探虚实第446章 残民爱民各属谁第381章 虞诈亦可裹贪肠第118章 君今不醉将安归第498章 群议汹汹戮野狼第274章 辽东胡马鸣纠纠第438章 须藏见血封喉匕第100章 座中孰人为今亮第512章 共剪银烛话分权第70章 愿伸援手相扶将第424章 时至此节运势高第284章 前望虎贲阻归程第77章 惊闻贵客来相访第84章 百药之中酒称王第124章 虽见黄河心不灰第117章 孰料郎意在胡姬第440 疑有神兵自天降第299章 黄海浪底隐旋涡第18章 微妙转变(上)第506章 由来宵小少担当第197章 世事如奕人如棋第438章 须藏见血封喉匕第379章 弃军而逃难为将第363章 一纸诏书速还京第108章 欲造神舟访仙山第418章 何意叶畅竟杀我第421章 国事家事乱如麻第433章 举世滔滔孰最贤第127章 乡有贤者佑四邻第465章 当知太宗见高祖第47章 绝唱余音犹绕梁第31章 少年探花(下)第293章 守株犹可得狡兔第481章 军虽未败亲已离第266章 面似寒梅腰似柳第438章 不信将军可挽天第111章 借取君王金错刀第15章 是非又来(上)第418章 何意叶畅竟杀我第410章 庖丁解牛足可夸第103章 路转峰回洗疑嫌第407章 负义忘恩真先生第293章 守株犹可得狡兔第356章 盟约四项志气豪第265章 昔时之因今之果第9章 父女之间(上)第497章 锦衣貂帽入长安第392章 年末复返长安城第5章 徐家女儿(上)第23章 迷雾竹林(上)第70章 愿伸援手相扶将第14章 扑朔迷离(下)第374章 千万军中千万胆第403章 旧戚今为新贵族第498章 群议汹汹戮野狼第110章 素手惊破琉璃盘第42章 子与曾点共其志第516章 新罗国王居长安第260章 当断须断偏难断第431章 泾渭浊水浸河洛第147章 登门问罪探前因第26章 半梦半醒(上)第258章 报仇十日犹恨晚第57章 长安西市红袖舞第307章 山重水复遮前方第410章 庖丁解牛足可夸第331章 阴霾迷影身暗藏第165章 犬戎日夜吞西鄙第40章 右军扇摇风潮起第479章 大唐气数尚未终第403章 旧戚今为新贵族第180章 今日尽忠明辅国第1章 学院风波(下)第248章 海外奇珍悦上意第518章 无双圣手织锦绣第421章 国事家事乱如麻第357章 勇士无用求巫蛊第299章 黄海浪底隐旋涡第490章 荣华权势皆作土第424章 时至此节运势高第21章 尚香诗会(中)第415章 乱贼逆谋惊天起第351章 短兵长刃夜相交第26章 半梦半醒(下)第515章 大食学者游广州第469章 奇祸无凭汝自招第364章 数语筹谋显老奸第482章 兵强马壮可为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