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铁衣寒光惊欢宴

杨玉环替李隆基正了正头上的冲天冠,又将身上龙袍弄妥贴来。两人站在一面巨大的镜子前,看着镜中的白发与红颜,不禁都是一笑。

“朕倒是想学叶畅,穿他那一身衣裳,既方便又英气。”李隆基唠叨道:“这厮也是,除了上朝之时穿穿官服,平日里多数是穿他那衣裳,带动得长安城里百姓,都有许多人穿之了。”

“是啊,长安城人称之为叶裳。”杨玉环巧笑倩兮:“圣人也可以穿啊,想来圣人穿了,比之叶畅不知英俊多少。”

“朕老了,穿那衣裳怎么会比得过叶畅?”李隆基这个时候有些伤感:“倒是爱妃,你如今和当初没有什么区别啊……”

“说这个做什么……不过圣人,今夜不邀叶畅来么?”

“召叶畅来,他就能将朕好端端的守岁搅掉,他的脾气,可不管这是不是守岁大事。”李隆基摇头道:“杨相等人,都不会欢喜他在场,不来也好,免得坏了大伙兴致。”

“臣妾觉得,这叶畅倒也是一个奇人,无论喜不喜欢他的人,却都少不得谈他。”

“你说的是,无论喜不喜欢他,却都不得不谈他……”

杨玉环这一句话,李隆基觉得真是妙语,可谓一语中的。他治下的大唐进入了最繁荣的盛世,而与此同时,叶畅也将自己的烙印印在了大唐的社会生活之中。从石炭炉、地井、火炕到玻璃镜、马灯、辙轨列车,再到话本评书、报纸、足球,几乎百姓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之内,叶畅都带动起了变化。有些变化甚至是悄然无声,却极大地改变了如今的大唐。

就是深居于宫的李隆基,也能够清晰地感觉到这种改变。

“大过年的,莫说那人,说咱们自己……”琢磨了一会儿之后,李隆基哑然失笑,叶畅就算改变了大唐又能如何,终究也只是他的一个大臣,自己一道旨意,他不就在家待罪么。

他们到了前殿,就见已经有不少人在那里等着了,仔细看去,李隆基微微皱了一下眉。

还有些人没有到啊。

太子李亨还没有到,二十九娘寿安公主还没有到……

“太子为何还未到?”李隆基问道。

“奴婢已经派人去问了。”高力士在旁答:“说是殿下偶有不适,稍晚才能来。”

“可遣太医去问诊了?”

“殿下那边说,并无大碍,只是偶感风寒罢了,饮一服药发发汗便好。”

听到这里,李隆基微微点头,目光在人群中转了转,看到站在自己位置上的永王李,笑着向他招招手:“儿,到朕身边来。”

李大步而来,比起李亨,他要年轻太多,正值壮年,故此龙行虎步,看上去英姿雄武。到得李隆基与杨玉环面前,他躬身行礼:“儿臣叩见父皇、娘娘,父皇、娘娘万安。”

“儿今日来得挺早,今日宴饮,便在娘娘之侧吧。”李隆基吩咐道。

这话说出之后,杨国忠眼前一亮,而在场的亲王、驸马们,则是神情各异

一般而言,李隆基与杨玉环身边的位置,可不是那么好坐的,很长时间,在他们两侧一是玉真长公主,另一则是太子李亨。今日李所居之位,正是太子李亨的位置

李隆基这是在放出信号

看到众人各不相同的神情,李隆基微微一笑,让他们去猜去。

他对李亨确实是有些不满,但还没有到换太子的地步,他此次命令,更大程度上是试探。

朝堂之中,暗流涌动,他这个皇帝如何不知道只不过他现在没有太多精力处置,所以才懒得去管罢了。随着他年老体衰,宗室、朝臣里不少人都开始亲近太子李亨,而太子李亨这几年也渐显活跃,这让他觉得,有必要敲打一下这些人了。

他可以容忍李亨,但不能容忍李亨在他死之前就向天下权柄伸手。

“父皇,娘娘”

在众人彼此用眼神交换着对这次位置安排的看法时,寿安出现在大殿之上,她来得稍晚些,身上穿的衣裳也有些厚,因为头上首饰众多,所以走路之时,清脆的响声不绝于耳。

看到她行礼,李隆基笑道:“你就坐在你玉真姑姑身边”

寿安坐在了玉真长公主身侧,她向这边望来,发觉原本是李亨的位置现在却坐着李,神情微微一怔。李此时还沉浸在激动之中,并没有注意到寿安神情中的阴郁,只是自顾着同李隆基说话。

“太子哥哥来了,当居何处?”见没有人提及此事,寿安皱眉向旁边的玉真问道。

玉真向她使了个眼色:“此事圣人自有主意,非你所问。”

寿安却摇了摇头:“今日是家宴,又非国事,家宴之上,有何问不得……父皇,太子哥哥来了该坐在何处?”

李隆基眉头微微一皱,这个女儿也是不省心的,他看了看寿安:“依你之见?”

“女儿愿为太子哥哥让位。”寿安道。

“那好,你就向边上去些吧……你倒是个对兄长恭敬的。”

寿安笑眯眯地道:“孔融七岁尚知让梨,女儿如何不知让座?”

这话说出来之后,李顿觉不安,起身道:“还是儿臣为太子殿下让座吧

在场诸人此时都有些发愣,这些年里,李与李亨关系日益恶化,夺嫡之事又起,而寿安在这些争执中一向是不选边站,无论是李亨还是李,都与寿安关系不是很睦。可今天在此刻,寿安却为李亨出头……莫非意味着寿安背后的叶畅,也做出了选择?

杨国忠看到这一幕,心里冷笑起来。

若是叶畅兵权在握,他明确选边的话,便是李隆基也要仔细思量一番。但现在叶畅已经被解职,居家闲人一个,只要自己腾出手来,就要将他彻底收拾掉,他选边站又有何能为?

而且叶畅聪明一世,此时却是糊涂透顶,以他同李亨此前的恩怨,就算是选了李亨那一边,李亨又岂会接受?

想到这里,杨国忠又有些好笑:何只李亨那边不会接受,李乃是他们杨家扶植与李亨争位的,因为杨家的缘故,肯定也不会真正接受叶畅。叶畅向来以谋略深远著称,可是在这皇储之位上,却是太短视了,将有可能的继承人个个都得罪透了。

与杨国忠一般心情的是安禄山,他同样嘴角边噙着冷笑。

他与寿安的关系就更恶,上回叶畅在车厢中动手打他,便是因为寿安的缘故。李亨……怎么会接受寿安和叶畅

李的“谦让”没有被李隆基允许,李隆基仍然坚持他坐在杨玉环一侧,寿安便移到了更边上的位置,她才坐稳,就听得外边道:“太子殿下来了。”

李亨神情慎重地走了进来,同样对李隆基、杨玉环施礼,在发现自己的位置被李占据之后,他神情顿时变了。李一瞬间觉得,自己的这位兄长面目狰狞可怕,宛若恶魔一般。

这种感觉,让李心底最后的一丝愧疚也荡然无存。

本来李与李亨的关系甚为亲近,李母亲去世得早,他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李亨的东宫中由李亨夫妇抚养,同李亨的几个儿子一起长大。可是因为权力,因为那个金灿灿的天子宝座,如今算是彻底反目。

在太监引领之下,李亨坐到了玉真和寿安之间,神情冷肃,再也不看永王一眼。旁边的玉真叹了口气,却没有说什么,寿安也很奇怪,在李亨未来之时替李亨说话,李亨来之后,却也是没有与他交谈一句。

气氛之初是相当怪异的。

后来酒宴上来,气氛才热闹起来,梨园的优伶伎人上来献技,而酒宴上诸人也频频举杯劝饮,一切仿佛又恢复到歌舞升平一团和气。

长安城外,一队队人马无声无息地在大道上奔行,最初时他们是借助于尚未完全消失的暮光,在天色完全暗下来之后,他们就开始举起火把、灯笼。若是能居高临下,在高空中俯视,就可以看到,这样的人马,足足有数支,分别从几个方向,向着长安城迅速靠近。

长安城内,虽然除夕之夜并不宵禁,可是路上早就没有了行人,平时这个时候尚灯火通明的酒楼歌肆,如今也已经曲终人散。不过千家万户,却是都挂起了灯笼,门口燃起了火堆,火堆旁还准备好了爆竹,只等着新年来临。

也有大户人家,举族而饮,家中所养歌伎献艺,丝竹吟唱,远远传来,飘渺轻灵,让长安城宛若梦幻之中。

只在一些街巷的阴影里,有三三两两的身影闪动,他们默不作声,快步而行,奔向的方向有各处城门、各个宫殿,还有各个衙所。甚至连安东商会驻长安的总会周围,也隐隐约约出现了一些人。

他们避开更夫的视线,偶尔被巡视的兵丁差役看到,也能拿出腰牌、令箭,证明自己是在执行公务。很短的时间内,他们就散布在城内的各处要地,包括叶畅的府邸外,也来了好几批这样的人物。

叶畅躺在炕上,睡得正香。

李怀玉紧紧抓着手中的短槊,站在寒风中,死死盯着叶畅的宅邸。

转眼之间,也有近十年过去了,李怀玉已经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在军中的打熬,让他身体健硕,浑身上下都是力气。而对叶畅的痛恨,也让他在这样寒冷的夜里,仍然觉得热血沸腾。

他又想起自己的表兄侯希逸,当初在辽东时,叶畅将侯希逸杀死,让他失去了依靠。好在安禄山赏识他,让他从军,打拼了这么多年,总算也升为一个裨将。若是他表兄不死,李怀玉深信自己此刻官职远不只裨将。

在这些年里,李怀玉可是不只一次想要报仇,但是仇人太过强大,叶畅身边的兵越来越多,官也越升越大,就连安禄山都奈何不了他,甚至被他当着皇帝的面痛殴

原本李怀玉还以为,自己这一世没有指望再复仇了,却不曾想,安大夫竟然还有这样一个计划

想到这里,李怀玉无声无息地狞笑起来。

叶宅当中,熟睡着的叶畅翻了个身,在栗援的催促下起身:“几时了?”

“刚到子时。”

“大伙都起来了?”叶畅又问道。

“都起来了。”

叶畅穿好衣裳,不紧不慢地走到了自家堂前,院子里的火堆还很旺,在火围旁边,二十余个少年危襟正座,每一个人厚厚的棉衣下,都罩着铁甲。

辽东使用水力锻锤而成的钢甲,虽然没有大唐著明的明光甲那么漂亮,但是轻巧结实,同样的份量厚度,防御力比起明光甲要超出一半。作为胸甲,恐怕是这个时代最为出色的。

“大伙辛苦了。”叶畅向众人道。

“原本就要守岁,算不得辛苦。”杨帆抢着回应。

“今夜若是无事就好……若是有事,就全部要拜托诸位了。”叶畅道。

“郎君哪里的话,咱们的性命都是郎君的,需要用时只管取去就是”有人答道。

“我可不希望你们这么早就丢了性命,我花了那么多精力人力和钱财,让你们学了那么多东西,是盼着将来有一天你们能有大用。但是大伙都知道,即使是咱们辽东铁坊锻打出的钢刀,也唯有磨开锋之后才算锋利……你们就是学得一身本领,也需要在事情打中打磨之后才算真正成才。此次之事,便是磨砺你们的最好时机”叶畅道。

“是”众人齐声应道。

“蔡晨果”叶畅呼道。

“在”

杨帆有些好奇地看向自己的这位同窗,天宝十一载时,他们两个,再加上一个现在不在场的岳曦,三人代表旅顺书院与国子监算学馆较量了一回。那次之后,三人就更奔东西,岳曦先给叶畅当了一年半的幕僚,现在则在修辙轨。杨帆入了军队,这几年也算是屡立战功,在辽东军中冲到了中层。唯有蔡晨果,在那之后,就象消失了一般,直到近日,杨帆才见到他。

询问这几年他的经历,他也只是笑而不谈,但从他的气势来看,他应当是肩负了重任。

“你都准备好了么?”叶畅又问道。

“都准备好了,郎君请放心”蔡晨果略带骄傲地回答:“我与我之部属,全部准备好了”

第508章 色厉胆薄谋无断第327章 前怨就此梁上悬第488章 至此天命似已摇第339章 蛮地亦闻汉道昌第24章 隐雾迷踪(下)第277章 众汪说龟丽弓辅第31章 少年探花(下)第482章 兵强马壮可为皇第57章 长安西市红袖舞第323章 生而有罪前朝种第327章 前怨就此梁上悬第321章 小子福浅延仙缘第153章 武为止戈忘战危第462章 局外冷眼局中人第27章 皇公子瑁(中)第359章 将军百战何苦来第27章 皇公子瑁(上)第155章 欲求高卧恐难得第187章 生性纯良叶十一第322章 诸子密谋意夺权第4章 长安酒肆(下)第389章 轻骑飞逐葱岭西第88章 覆釜山下遇前嫌第334章 无意狼烟照边关第240章 一夜破城问战守第517章 自此云帆催神舟第400章 明火执刃拦路前第10章 隔离煞星(下)第452章 太医此来传真意第250章 水晶廊内红颜喜第255章 蛛丝难阻鲲化鹏第131章 堪为吾师唯叶郎第73章 聪明亦有聪明伤第59章 谁家仙子谪凡尘第183章 失意门庭罗傻雀第407章 负义忘恩真先生第8章 圣神皇帝(下)第231章 今日家鹊慕鸿雁第517章 自此云帆催神舟第207章 欲刺王僚觅鱼肠第320章 从来榜下捉佳婿第419章 旋奏凯歌将军还第358章 鸟兽纷散效后主第414章 唐律疏议藏毒方第27章 皇公子瑁(中)第34章 牟笛求赏(下)第253章 紫幔遮溷锥破李第337章 催促凤台近镜台第75章 愿以重礼为谢仪第239章 香饵之下隐銛钩第472章 言之不预禁烟火第349章 诸方亮相争登场第419章 旋奏凯歌将军还第7章 前世情人(下)第336章 旧时情谊今成仇第8章 圣神皇帝(上)第357章 勇士无用求巫蛊第336章 旧时情谊今成仇第438章 须藏见血封喉匕第435章 此身安危系天下第135章 大仇小怨各何伤第318章 大铛球市觅老狐第386章 何惧顽敌早提防第388章 血满弓刀单于逃第379章 弃军而逃难为将第76章 长者糊涂少知礼第473章 与虎谋皮露狰狞第503章 两纸召令自反复第60章 娇俏暗香绽芳芬第143章 录事一职隐玄机第460章 各聚风云会中州第510章 欲与奸邪同生死第11章 梁上有人(上)第14章 扑朔迷离(下)第475章 繁华恩爱转成空第514章 满堂朱紫争先后第421章 国事家事乱如麻第478章 何愁天下无精兵第8章 圣神皇帝(上)第484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289章 太阿之柄当自持第241章 帐下膝行拜残胡第202章 图上渤海万里疆第328章 来事后年犹可变第396章 此处恶果孰手栽第451章 乱风方止阴风生第325章 相公正合背黑锅第284章 前望虎贲阻归程第212章 不见天家官已久第487章 困兽穷图声名裂第433章 举世滔滔孰最贤第185章 与虎谋皮岂足夸第194章 血海黄衫亦飘香第478章 何愁天下无精兵第308章 八方玲珑四面光第293章 守株犹可得狡兔第189章 山中无虎泼猴闹第162章 暗备金钩诱海鳌第293章 守株犹可得狡兔第303章 长安浮云不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