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兵强马壮可为皇

“当真是好大的狗胆,好大的狗胆”

安禄山的咆哮声,即使隔着十余座营帐也能听得见。严庄缩了缩脖子,不知是该庆幸自己当时不在安禄山的身边,还是该痛苦自己就要去见他。

此次出征,征发了十万百姓,虽然安禄山是想拿他们来消耗叶畅的实力,但总不能在抵达战场之前就让他们死尽。所以他们还是发了营帐,只不过在这正月的寒风中,他们的营帐实在是抵不了什么,故此一个个都在瑟瑟发抖。

他们看着严庄的眼神,也是带着仇恨,尽管他们很努力地掩饰这种仇恨,但严庄总能从不经意间察觉到。

“这些乌合之众,真打起来,十之**是要倒戈一击的,这一战……没准就要打成牧野之战啊。”

严庄心里忧忡,但这些话他不敢对安禄山说出来。如今的情形,莫说在安禄山面前说一些违逆他的话,就是拍他的马屁都不保险了。说喜怒无常是轻的,严庄甚至觉得,自己效力的这位主公,恐怕有些疯了。

但就是疯了……也必须撑下去……

“严军师,严侍郎,大王正在唤你,你快一些去吧”

“好,好……”

严庄加紧了几步,心里却是更为担忧。过去,他是巴不得安禄山看重,但现在,他更希望自己被安禄山忽视。

如他所料,被暴怒的安禄山鞭挞了一番之后,他才算脱身。安禄山打完他,似乎是出了口气,便回营帐中去休息,严庄一拐一拐准备离开,却看到李猪儿同样一拐一拐地走了过来。

两人相对一望,不禁同含热泪。

“猪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近来大王的情形,当真是不对啊……”

换了以往,严庄绝对不会这样和李猪儿说话,但如今不得不如此。李猪儿身为安禄山最信任的近侍,恐怕是最清楚安禄山变化之人。

“大王身体出了问题。”李猪儿看了看左右,压低声音道:“大王体躯肥硕,这两年连骑马都困难了,更莫提领兵打仗。上次在叶畅宅中,他被面粉妖术炸倒,除了面部受伤之外,身体也颇不适,背上更是生出了恶疮……”

“什么?”严庄听得这大吃一惊:“为何从未听大王提起?”

“大王不准提,他砍了那么多的御医,并不是只为了大郎君……而且,而且还有一事……”

李猪儿有些吞吞吐吐,严庄心中发急,厉声道:“都这情形,你我明日有没有性命在都不知道,你还隐瞒什么?说,说出来对症下药,或许还有挽回的余地,不说出来,那就不等叶畅来,我们的脑袋就没有了”

李猪儿咬了咬牙,也下定了决心:“大王如今看东西有些吃力,大约是受伤的缘故,看得都不清楚,此事别人不知,唯小人知晓。”

严庄心里登的一跳:难怪

丧子之痛,恶疮之困,失明之忧……这么多东西混在一起,安禄山难怪会变得脾气暴躁反复无常。

而且这些症状,也让严庄更是忧心:若是消息传出去,原本就已经隐隐分崩离析的军将之心,只怕立刻要涣散了。

崔乾佑败而不归,张忠志去而不返——这两件事的发生,象是开闸放水一样,让安禄山部下人心都骚动起来,而安禄山日益恶劣的脾气更是为这种骚动火上浇油。这几日安禄山借故已经诛杀了数名大将,眼见着叶畅大军将至,双方就在这三天之内会发生大决战,安禄山部下的某种躁动更加明显了。

甚至严庄自己,就亲眼见到一些忠于李隆基的官员,出入于安禄山部将的营帐,这些人来做什么,不问可知。他也曾考虑过检举揭发这些将领,但一想到安禄山现在的脾气,只怕立刻会下令杀人,这样一杀,不等叶畅来打,安禄山的部下将领只怕都要失去一半了。

更何况,严庄自己的营帐之中,也不是没有人来试探。

当初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决战,双方部下多有书信使者往来,这种事情很正常……严庄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若有退路,严庄也想另做打算了,但是他很清楚,身为安禄山的谋主,他是罪魁之一,而且他是文人,李隆基与叶畅可能容得下那些粗鲁野蛮的武将,是绝对容不下他这样的阴谋家。

“你好生照顾大王,有什么变化,速速告诉我。”琢磨了好一会儿,严庄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能道:“三日之内,便要与叶畅决战,一切都等这一战之后再说”

“这等情形,严先生,你也给小人说句实话,咱们可能胜么?”

李猪儿的话让严庄哑口无言,此时此刻,大约除了安禄山之外,没有谁会认为他们能胜吧。

“若是不能胜,严先生须得早做其余打算……”

严庄低头苦思,还能做什么打算呢,他还有什么计策,能够改变如今的局面?

依着他的意思,就是退回长安,甚至退回洛阳,控制住潼关天险,与叶畅进行对峙。哪怕长期来看,这种对峙对安禄山仍然不利,但总好过现在这样危险之局。

若能与叶畅东西对峙,乘机吞并辽东,控制住叶畅的经济命脉,那么或许还有一丝反败为胜的机会。

但安禄山不会同意的,他出长安来,原本就是为了与叶畅决战,此前他甚至考虑过哥舒翰的主力全部加入叶畅部下,因此动用了十余万人的大军,却不曾想,叶畅无中生有,弄出了十余万多军来,而且哥舒翰在得知自己派出的前锋裴冕竟然是李亨埋下的暗棋之后,更是星夜兼程,据斥侯说已经在两日前抵达雍县,向李隆基伏地请罪,李隆基并未过多斥责,只是让他去叶畅军中效力

这就意味着,叶畅的实力又增加了。

既然不能战胜,唯一的办法就是先退,只是以安禄山如今的脾气,想要立刻劝退他,只怕不易。

“大王要用田承嗣为前锋,与叶畅会战。”

“什么?”严庄一愣,这个消息,又是他所不知的,方才安禄山只是鞭挞他,对于如何应对,却是守口如瓶,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安禄山对他的信任正在迅速减少

“有崔乾佑、张忠志之教训丨大王还敢用田承嗣?”

“田承嗣全家老小,都在大王手中呢。”李猪儿有些幸灾乐祸地道:“除非田承嗣不要家小的性命,否则的话,只能乖乖的……大王已经暗中派人回去,令将所有人的家眷都取来,严先生,你家也不例外”

严庄觉得自己的呼吸似乎停了一下,他面色发白,想要骂,却不敢骂出口

安禄山此举也是不得已为之,但是他采用这种计谋,却根本没有与严庄商议,分明就意味着他对严庄的智计已经很不信任。以安禄山现在的脾气,严庄只要失去他的信任,那么……

所以必须做出些什么事情,来挽回信任

严庄魂不守舍,与李猪儿说过话后,不由自主就走出了大营。几个亲兵护卫之下,他正准备登高远眺,却看到长安方向,有数骑飞驰而来。

他停住脚步,等那些骑士到得面前问道:“汝等何许人也,为何来此?”

“原来是严侍郎,奉吉大夫之命,从长安送信而来。”来人认得他,慌忙下马行礼道。

严庄听得“吉大夫”,心里突然一动,伸出手道:“将信与我,我替你转呈大王。”

那信使不疑有它,将信奉上之后,严庄让他在营前等候,自己回到大营之中。但并没有先去寻安禄山,而是回到自己营帐里,瞧了瞧并无火漆密封,便直接将信拆开。

吉温的信里主要是公事,长安城中的一些人事安排,各地的兵粮输送,还有外地军事情形,特别是洛阳那边的军事调动。但严庄还是在这里寻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果然,果然不出所料啊……”

看到那一段内容,严庄仰天大笑了三声,精神一振,然后快步去见安禄山

安禄山听得严庄请见,本来是不想见的,但想到方才才鞭挞过对方,对方此时又来,必定是有什么要事,便还是召他入内。这也算是安禄山给予严庄的最后机会,若是严庄不能打动他,此后就更会冷落吧。

“大王,长安有事”严庄一句话就让安禄山跳了起来。

“长安?吉温不是在那儿么,庆恩也在那儿,我又留了两万忠心军队,能出什么事情”

“大王担心的事情……”严庄将信件呈给他。

安禄山自己不识字,将信又甩到了严庄的脸上,咆哮道:“你念,念”

严庄将信念了一遍,见安禄山仍是一脸不明所以的模样,便将其中一段重复了一遍:“大王,吉公反复说,皇帝连日宴请诸将,赏赐金银、宅邸、宫娥、锦帛”

“你是说?”

“大王在前方替他打天下,他在后方挖大王的墙角”严庄严厉地道:“而且,吉公一向谨慎多智,他都反复提起此事,只证明一点,他也察觉到不妙了”

若说此刻,还有谁能让安禄山信任,恐怕就是吉温了。其实吉温若在安禄山身边,只怕还不会有这种信任,正所谓远香近臭,隔得远了,反倒是让安禄山念着他的好。

故此,严庄拿吉温当幌子,让安禄山真正重视起此事来:“我留下的可都是忠心耿耿的部将……”

“崔乾佑与张忠志,岂不对大王忠心耿耿,可如今还不是自有打算?”严庄道:“况且,为大王效力,图的是荣华富贵,可是大王能给的荣华富贵如何比得上皇帝给的荣华富贵?”

安禄山面上杀气一闪,然后用狐疑的目光看着严庄:“你是说,他们有意投靠李亨?”

“即使如今还没有这个意思,可李亨反复拉拢,许以富贵,大王又长时间在外,哪有不动心的?他们与卑职不同,卑职并无兵权,亦无勇武,不依附于大王,便无安身立命之资,他们有兵有勇,何愁没有地方效力?”

自古以来,要进谗言,都是一个路子。严庄这话说出之后,安禄山顿时暴怒:“他们敢”

“大王,长安城中的那位皇帝只要有兵将帮他挡着他那老爹就可以了,至于这兵将是姓安还是姓别的,他可不在意。而且大王动身之时大杀特杀,当时他派程元振来,分明是准备喝斥大王。芥蒂已生,不可不防”

安禄山面目狰狞,怒意越来越甚。

他是打惯仗的,自然明白,他与叶畅的交战,绝对不是短时间内能彻底分出胜负,很有可能要在京畿到关内的地方反复拉锯。而在这种僵持过程中,若是后方不稳,出现什么动荡,那他在前面还怎么打仗?

“依你之见?”

“大王,此时情形已然明显,天下诸镇,有几人派人来见李亨,承认他为大唐天子?莫说诸镇,就是诸道、州郡长官,又有几人承认李亨为皇帝?大王留他,原本是想借其号召之力,如今来看,不但借不到其号召之力,此人逼父谋逆,天下唾弃,反而连累了大王”严庄道:“大王,既是如此,不如换个天子吧”

“换个天子?寻个李家的年幼小辈,免得坐在御座上胡思乱想……这倒是一个主意。”

“不,为何要换个李家的小辈,天子之位,德者居之,兵强马壮为之耳大王如今兵强马壮,何不称帝,再与哥舒翰、叶畅等互相称帝,分了这李家江山,有何不可?”

“我称帝?”

安禄山愣了好一会儿,就是胆大狂妄如他,也不禁被严庄的这一建议吓住了。

他不是没有谋逆称帝的野心,但现在这种野心还只是萌芽,而且他总觉得,天下人心尚未完全背弃大唐,此时称帝,并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你要害我?”他蛙眼一翻:“此时称帝,岂不成了众矢之的?”

“李家子弑父弟杀兄的事情难道少了么,大王此时称帝,取而代之,再挑起边将各自称帝称王,则李家再无号令天下之力。大王雄据京畿、河东、河南北道,进图都畿、河南南道、淮南道与河西,成则万世帝王基业,不成难道还能比如今的情形更差么?”

第249章 为我汉人谋远计第518章 无双圣手织锦绣第117章 孰料郎意在胡姬第240章 一夜破城问战守第97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516章 新罗国王居长安第102章 莫测变换阴阳脸第304章 关洛坦途亦艰难第123章 世事浮沉似流水第144章 下锅何患无粮米第384章 重骑斜掠至此回第152章 妙语联句满座倾第471章 玄机暗藏不可入第504章 三人殊途却同心第14章 扑朔迷离(下)第14章 扑朔迷离(上)第373章 一家哭胜一路哭第77章 惊闻贵客来相访第33章 骨笛之声(下)第444章 愿奉叶公清朝堂第430章 岂容前缘今日尽第252章 我自欢笑豺狼泣第355章 磨些江上锁铁桥第452章 太医此来传真意第210章 无德无行声绕梁第430章 岂容前缘今日尽第352章 虏酋贼首欲遁逃第463章 利箭在弦夜将阑第307章 山重水复遮前方第25章 合欢玦碑(上)第331章 阴霾迷影身暗藏第338章 夜深笼灯细端相第113章 一计不成一计生第10章 隔离煞星(上)第409章 京华冠冕独为佳第454章 山人洗耳听道统第479章 大唐气数尚未终第334章 无意狼烟照边关第224章 西窗共语话叛胡第347章 开中实边安疆策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样第3章 昔日王孙(上)第33章 骨笛之声(下)第224章 西窗共语话叛胡第13章 推测身份(下)第371章 关山万里赴戎机第109章 先至天街闻市赛第43章 长安新雨浥轻尘第401章 祸乱妖星聚长安第434章 江南两道警相连第301章 弦翻霹雳弩作雷第140章 吕祖一梦醉黄粱第420章 新有传奇传长安第332章 车辙轮轨前有伤第143章 录事一职隐玄机第507章 厉王之祸在咫尺第185章 与虎谋皮岂足夸第321章 小子福浅延仙缘第116章 陆地舟车移彩楼第32章 除夕夜宴(下)第236章 似有神兵自天来第333章 最惧醋海生波澜第278章 呼来喝去钳牟丁第290章 主客易位有谁知第28章 谁来作证(上)第39章 青蚨铜钱穿玄机第105 南山别业无知音第64章 竟是天家贵子息第516章 新罗国王居长安第475章 繁华恩爱转成空第91章 不知孰人新少府第465章 当知太宗见高祖第495章 孤注一掷任成败第338章 夜深笼灯细端相第82章 争产开泰数三羊第21章 尚香诗会(下)第66章 河汊浪翻贼暗藏第455章 前途至此心茫然第15章 是非又来(下)第486章 其时其地吾当场第4章 长安酒肆(下)第29章 初雪受罚(下)第265章 昔时之因今之果第151章 诗河群星耀洛阳第309章 马不停蹄接踵忙第478章 何愁天下无精兵第33章 骨笛之声(上)第268章 独自凭栏休上楼第26章 半梦半醒(上)第421章 国事家事乱如麻第114还彼之道至彼身第208章 血色空碧心自凉第392章 年末复返长安城第373章 一家哭胜一路哭第30章 除夕夜宴(上)第23章 迷雾竹林(下)第265章 昔时之因今之果第366章 全盘唐化何行之第201章 别有天地可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