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各怀鬼胎算计忙

咸阳城甚至没有阻当叶畅半天

卓舜辅、安元光领前锋一到,安禄山安排在咸阳的安守志立刻为部下所擒,献与卓、安二人。一直在关注这边消息的王思礼此时才明白过来,叶畅有把握令卓安二人半日夺取咸阳,原因在于他早就将安禄山部下的中层将领收买了一大批。安禄山虽然能向这些人许与荣华富贵,可眼见大厦将倾之下,这些人怎么会不起异心,而论起撒钱,全天下又有谁能比得过叶畅?

这个时候王思礼顿足懊恼,后悔不迭,若是当初他敢立下军令状,这头功就是他的——对叶畅的人品,他还是非常信任的,他若真立了军令状,叶畅也绝对会全力支持他。

可惜,事到如今,后悔亦无用处,他只能灰溜溜地领着本部绕道向南,去堵截有可能南逃的安禄山败军。

咸阳失守、安守志被擒的消息,竟然没有在第一时间传回长安,等消息传到长安之际,叶畅的先锋斥侯,也已经出现在长安的外围了。

控制着金光门的,乃是安禄山部,得知这个消息,他们片刻也不敢耽搁,立刻禀报给严庄。严庄闻得此讯,险些吐血,只能又赶往兴庆宫,去见安禄山

只不过此时长安城中的形势颇为微妙,史思明部控制着长安城东南部,大约占据了三分之一的所在,安禄山控制着大部分,约是三分之二的区域,双方此前内讧了两夜一日,总算都还有所顾忌,虽然颇有死伤,却还未分出胜负。

“叶畅大军已至?”安禄山躺在床上,听得这个消息,顿时坐了起来,心中又惊又怒:“安守志也背叛了我,他们全都背叛了我”

严庄身上冷汗涔涔,前日接到卢杞告密,得知史思明、刘骆谷等勾结欲发动兵变,他为了性命,总算与安思绪一起来见了安禄山一次,安禄山伤病缠身,视力已经极度模糊,但闻得此事之后惊跃而起,大骂史思明不止。

隔绝安禄山与外头,虽然是严庄的狡计,但也合乎安禄山现在的身体状况,故此严庄行此策时,是狡言诡辩,得了安禄山允许的,如今史思明却欲以此为借口发动兵变,如何不让已经变得非常多疑的安禄山愤怒至极。

在他看来,这分明是史思明忘恩负义,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于背后插他一刀。至于史思明为何要插他这一刀,无论是想拿他的脑袋找李隆基请功脱罪,还是想取代他当这个大燕国的皇帝,总之理由是不缺的。

安禄山初时还想用隐秘的手段解决掉史思明,但是史思明谨慎,刘骆谷情报又及时,加上有心人的推波助澜,双方的暗中较量顿时变成了明面上的摊牌,安禄山毕竟积威日久,在他亲自出面之后,史思明能掌握的部队也只有自己的嫡系和刘骆谷拉拢的少数人马,这等情形之下,双方斗得旗鼓相当,安禄山也只是略占优势,长安城便成了战场。

打成这模样,两边都颇有伤亡,让他们难以收手,也一时无法坐下来谈,偏偏此时,叶畅兵贵神速,已经军临城下。

“安守志家眷都在城中,只怕不敢背叛陛下,其间恐另有缘故……”严庄很想这样劝,可是前几回这样劝都换来了一顿鞭挞,他就不免有些犹豫。

好在今日安禄山与前段时间有所不同。

史思明的内讧,让安禄山彻底清醒过来,又恢复到那个枭雄,虽然还是多疑暴虐,却不再那么轻易发泄怒火。

“此事暂且搁住,如今有两件事情必须去做,第一件事情,你遣使者去史思明那儿,只问他一句,是想要我脑袋,还是想要我的位置,若是这二者,在叶畅入城之前,我先杀他,若不是这二者,就让他乖乖将他控制的地盘守好,若我所守之区有所需要,他需得速来援助,他的地盘有危险,我也不会坐视。

严庄哆嗦了一下,这就是说,双方明明已经杀得血流成河,却还是要携手对付叶畅,只是这等情形之下,双方真能够无视旧怨吗?

更重要的是,这种合作,对他来说,恐怕不是什么好兆头!

但他同样也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毕竟此时此境,也唯有安史再度携手,才有可能渡过难关。

“其二,你将这些时日有些不稳的官员都关起来,潼关失守的消息传出去,必定是他们当中有人与叶畅余党相勾结,他们乃是叶畅的天然内应,若不能控制好,没准城门不等叶畅来打,就被他们献了出去”安禄山说到这,狞笑道:“手段可以激烈一些,长安城……咱们未必守得住,军无战心,终究还是要回范阳,既然如此,咱们何不多带些金银财宝,这些狗官这些年吃我的用我的,如今都得给我吐出来”

这第二个对策内中含义,更让严庄一凛:安禄山有退出长安之意

自从入长安以来,安禄山便事事不顺,发动政变没有完全成功,反而葬送了最喜爱的儿子,追杀叶畅、李隆基没有任何战果,反而损失折将……这些就不提了,最重要的是,他的身体状况日益恶化,想到即将到来的长安的酷暑,他真担心自己的性命会不会丢在这里。

叶落归根,安禄山虽不知自己真正的根在哪儿,但他已经将范阳当成了自己的根。就算死,他也希望是死在范阳,而不是长安之中。

严庄在一凛之后,又满心欢喜,这可是一个美差,安禄山几乎就是授权他去搜刮长安城中的官员贵人们,这些人当中有不少世代勋贵,家产之丰,不说富可敌国,至少是数十万上百万贯毫无问题

他们会将金银存在地窖之中,只要挖得一窖,严庄这个经办人就可以给自己分到不少的财富

此时严庄,对于成为帝国宰相也已经不抱希望,只想着若是大事不成,能够顺利脱身,去一个没有人认识他的地方当富足翁。

他领命而去之后,安禄山看着他的背影,因为视力严重减退,安禄山眼中的严庄,只有一个模糊的影子,他目光突然变冷,厉声道:“驴儿,你去将庆绪唤来”

李驴儿闻言离开,没有多久,安庆绪便到了安禄山面前,见着自己父亲,他战战兢兢,不敢大意。这些时日,严庄、李驴儿等没少受安禄山殴打,他这个所谓的太子同样如此。这让他心生怨恨,特别是安禄山毫不掩饰对幼子的偏袒,更让他坐立不安。

“这些时日,你与严庄做得好事”安禄山召他来之后,披头盖脑,先是一句责骂,吓得安庆绪立刻跪倒。

不过今日安禄山也只骂了一句,紧接着便又道:“你让我甚是失望,如今还有一件事情要交与你,若是得成,算是将功折过,若是不成,你这太子位置就不要想了”

“父皇、儿臣必定全力以赴至死方休”

听得他口中说出这个“死”字,安禄山心里就极度不喜,但此时用人之际,他手中又没有别的可以信任者,只是哼了一声,然后道:“我要你选派可靠人手,在长安城各处布下引火之物,只待我退出长安,便选死士,四处引燃,烧杀入城的唐军就算烧不死李隆基与叶畅,也要给他们一个焦土长安”

安庆绪听得这里浑身一颤,他在长安呆的时间可没有兄长死鬼安庆宗多,长安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都让他沉浸于其间不可自拔,所以,他根本不想离开长安,更不想毁掉这样的长安。

他忍不住问道:“父皇何必如此,我听闻父皇已令人与史思明商议携手之事,父皇既有此意,史思明想为不会拒绝,既是如此,两军联手,岂会怕了叶畅?”

“你懂个屁史思明若是你这般蠢,老子早就杀了他不知多少遍”安禄山冷笑了一声:“如今我早就明白,此次事端,根本就是叶畅意料之中的,他早就准备好了,这一次将我和史思明一网打尽,就算我与史思明不反复,也不可能挡得住这个狗贼奸诈之徒他将我诱离范阳,让我们离开老巢,就是要将所有边军中胡人杀尽灭绝当初他对高仙芝下手时,我就应想到的,如今你看哥舒翰那蠢货在他手中日子也不好过他的心大得紧,既是布下这样的大局,又怎么会给我翻盘的机会,如果我料不差,前两天史思明突然意欲兵变,其背后也是叶畅遣人唆使”

这番话说出来,吓得安庆绪险些尿了裤子。

因为安禄山已经很明确地表示,他怕叶畅,畏之如虎

而且若安禄山方才的携测全部属实,那么叶畅心机之深,便是被人称为枭雄的安禄山拍马也赶不上。

这个局布下来,叛逆、恶人的名声,安禄山、李亨等都受了,乱国、残民的名声,李隆基、杨国忠等受了。唯有他叶畅,以力挽狂澜的英雄之姿,雄据于百姓心中,留名于青史之上

安禄山将李隆基的子孙杀得没剩几个,残余数人,除了李亨的两个儿子,其余尽皆不成器。这样待李隆基死后,这天下会是谁的?

偏偏局势至此,就算全天下人都能看得明白,却也根本无法改变,就是全天下人心怀猜测,却也不能用此来指责叶畅

正如禹治水之后,舜便不得不禅位于其,到那时,李唐皇族当中只怕就有人迫不及待要跳出来当从龙之臣了。

“是,谨遵父皇之命”

意识到这一点,安庆绪也从对长安的不舍惋惜中挣脱出来,应声说道。

若这一切都是叶畅的布局,岂不意味着他们父子就象蠢牛一般,被叶畅牵着鼻子走既是如此,叶畅也休想得到一个完整的长安,玉石俱焚,这个因果,全都该应在叶畅身上

安禄山的使者到了史思明处,将安禄山的意思说了一遍,史思明不急着回应,而是将刘骆谷又召请来。

刘骆谷原本是最忠于安禄山的,这么多年来,安禄山也对他信任有加,他在长安城中所需金年,安禄山几乎从不打折扣。他与史思明发动的初衷,也是因为严庄隔绝内外,而不是真正要造安禄山的反。

但事情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他就算是有一百张口,也休想要辩解清楚了。他也唯有全心全力辅佐史思明,才有可能活下去。

故此听得史思明问计,沉吟了会儿之后,刘骆谷道:“史公以为,陛下此言有几分真意?”

“自然是十足的真意,他和我的头号大敌,始终是叶畅,我们之间的厮杀,不过是利益之争,与叶畅的厮杀,却是生死之半。虽然我不欲承认,但却又不得不承认,如今三家之中,叶畅最强,我最弱,而安公唯有与我联手,方可以与叶畅稍稍较量。”

“那么史公何不答应?”

“我只担心一件事情,安胖子在背后捅我刀子他既然能装病骗过我们一回,难道就不会再装弱骗我给他垫背?而且,以我对他的了解,他必定是准备离开长安了,到时留我断后,他自己跑回范阳去逍遥自在?”

“潼关、蒲津尽皆陷落,如何能逃回范阳o”

“我若知道,我已经逃走了,谁会留在这送死之地?安胖子必定是有主意的,当初他险些被砍了脑袋尚且能脱身,此次他有兵有将,岂无脱身谋划?所以,我请你来,是想你借着人脉,盯紧安胖子手下的动静,看看他们究竟在做什么打算”

刘骆谷苦笑了一下,他叛安投史,原先的情报与人脉关系如今很多都断了,史思明这个要求,还当真不是很容易。

可是事已至此,他也唯有尽力去做了

出了史思明之宅,刘骆谷没有直接乘上马车,而是走在长安的大街上,让冷风吹着自己的脸。他同样觉得,他们如今的处境,似乎就是叶畅有意牵引所致。既是如此,如今离长安城已经不远的叶畅,是否也预料到城中会发生的事情,而准备好了对策?

双方都在算计,不,三方都在算计,但刘骆谷怎么也没有自信,自己这方的算计能够奈何得了叶畅。

第248章 海外奇珍悦上意第515章 大食学者游广州第203章 桥底中流楫击浪第264章 忽闻辽东起干戈第11章 梁上有人(下)第370章 西陲烽火翻阵云第482章 兵强马壮可为皇第60章 娇俏暗香绽芳芬第208章 血色空碧心自凉第131章 堪为吾师唯叶郎第413章 欲仿周公佯吐哺第163章 邀朋携友呼同往第288章 辽河水深风云扬第21章 尚香诗会(上)第368章 相逢一笑问旧故第2章 古怪女童(上)第10章 隔离煞星(下)第361章 捷报频飞喜讯传第198章 欲访仙山东海中第447章 进退维谷失所据第235章 一包苦茶相疑猜第447章 进退维谷失所据第32章 除夕夜宴(中)第171章 诱汝入彀虞诈间第253章 紫幔遮溷锥破李第413章 欲仿周公佯吐哺第284章 前望虎贲阻归程第66章 河汊浪翻贼暗藏第373章 一家哭胜一路哭第21章 尚香诗会(下)第13章 推测身份(上)第443章 今日敌军非瓦岗第470章 愁风愁雨任飘摇第378章 豪雨滂沱各疗伤第315章 不知何处卜吉凶第360章 司马远至意所为第502章 五载荏苒逝匆匆第169章 南八神射初定计第454章 山人洗耳听道统第228章 内忧隐伏外患起第32章 除夕夜宴(中)第219章 最是无情天家子第31章 上官探花(上)第21章 尚香诗会(下)第275章 牧奴可曾识阿翁第1章 学院风波(下)第230章 雪火胜负两重天第201章 别有天地可建功第393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第305章 郎君不愧见闻广第2章 古怪女童(下)第2章 古怪女童(上)第410章 庖丁解牛足可夸第328章 来事后年犹可变第448章 反覆无常为官宦第285章 去途漫漫断人魂第231章 今日家鹊慕鸿雁第217章 强秦昔日谋偏蜀第432章 辽东秋风涤尘土第5章 徐家女儿(上)第268章 独自凭栏休上楼第334章 无意狼烟照边关一五零道虽殊途亦相谋第313章 葡萄架倒郎筛糠第149章 流言积毁困周公第56章 饵香火旺瓮待人第288章 辽河水深风云扬第392章 年末复返长安城第103章 路转峰回洗疑嫌第131章 堪为吾师唯叶郎第416章 宵小无癞何须惧第381章 虞诈亦可裹贪肠第288章 辽河水深风云扬第132章 大慧竟是僧一行第403章 旧戚今为新贵族第512章 共剪银烛话分权第377章 大角歌里砺刀枪第336章 旧时情谊今成仇第507章 厉王之祸在咫尺第338章 夜深笼灯细端相第319章 自古权奸通情理第387章 横扫千军自痴狂第111章 借取君王金错刀第406章 万事俱备起东风第443章 今日敌军非瓦岗第152章 妙语联句满座倾第275章 牧奴可曾识阿翁第172章 欲与皇甫不戴天第372章 制书一封震宵小第28章 谁来作证(下)第46章 梦中偷取生花笔第57章 长安西市红袖舞第359章 将军百战何苦来第104章 献宝御前庆长安第168 欲善其事利其器第442章 噩耗急传社稷危第28章 谁来作证(上)第155章 欲求高卧恐难得第130章 劫波渡罢喜相逢第402章 祸国狐鼠齐相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