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吾羞不屑与汝友

颜真卿咂了咂嘴,将胡麻饼的饼屑从嘴角抹去。

比起贺知章、张旭,他要清闲得多,因为他还在等候任命,现在赋闲于京城中。相得昨日在叶畅那边看到的“班门弄斧”四个字,他就有些神不守舍:张旭只是觉得那字有些他的笔味在内,他自己却觉得,那四字的字形,实在是画在了自己的心坎之上。

他并不知道,这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颜体”,原本是他自己一手完善的字体。但他能体会到,叶畅的那四个字,得了这种字体的形,却尚未得神,这种字体的神,仿佛在他的胸腔中跳跃,随时可能飞出来。

不过还不够,只是四个字,远远不够……今日总得想法子,让那叶畅多写几字。

想到这,颜真卿吩咐道:“去买些香烛纸钱,我去拜祭一个人。”

“颜清臣,你这是去何处?”

他才出门,便见到迎面数人过来,为首者面色靛蓝,看不出年纪,见到他后远远地拱了拱手,向他打招呼。

颜真卿认识他,乃是卢杞,紧接着,便看到卢杞之后所立之人,看身份地位,还在卢杞之上。

卢杞此时尚年轻,性子也较急,与颜真卿打了声招呼之后,回头便道:“大郎,此人便是颜清臣。”

被称为大郎的人已至中年,神情略有些倨傲,颔首不为礼,对着颜真卿道:“原来你便是颜清臣……今日我欲于西市宴客,颜清臣可来作陪?”

颜真卿没有直接回应,而是拱手:“仆正有事,实是无暇分身。”

“颜清臣,你可知这位是谁?当朝左相李公之子,如今任朝议大夫、太常丞的李公讳霅者是也!”

左相即李适之,这个人便是李适之的儿子李霅。颜真卿有些讶然,他听闻这位李霅甚是好客,因为李适之位高权重的缘故,众人纷纷趋迎于他。只不过颜真卿与他交往得少,此次在长安并未去拜会。

李适之与贺知章交情菲浅,二人都喜杯中之物,向来是酒友。张旭是贺知章亲家,而颜真卿又跟着张旭学习书法。故此,从朝堂上的立场上来说,颜真卿与李霅应当比较亲近。

因此,颜真卿向李霅拱了拱手:“颜某眼拙,今日得见李大郎,实是快慰平生。大郎相邀,颜某原是不该不知进退,然则已经约好要去拜访客人,只能向大郎告罪?”

“什么客人这般要紧,连大郎的宴都不去赴?”卢杞不满地道。

颜真卿看了卢杞一眼,心中颇有些不耻。

卢杞祖父曾任宰相,父亲卢奕如今是鄠县令,因为离着长安近,卢杞时常在长安淹留,而不是随父亲上任。他如今尚年幼,才十六七岁,却已经热衷于交游权贵。

而且他的性子偏狭,脸上巨大的胎记,让他更容易遭到别人嘲笑,这让他更急于表现自己。颜真卿已经年过三旬,到了人生中年,对于这种性子的少年郎,他看得甚为透彻。

无非就是想要拍李霅的马屁,进而为自己谋进身之阶罢了。年纪轻轻,不用心于学问之上,却一昧钻营,实是让颜真卿觉得,堕了乃父祖之名。

“是一位外地来的朋友,颇有妙趣,姓叶,名畅,行十一者。”颜真卿答道:“昨日贺公、张公与我一起见的他。”

“哈哈,你不早说,今日大郎要请的客人便是他了。”卢杞抚掌笑道:“贺宾客对左相盛赞其人颇类李泌,左相又对大郎说了,大郎便想见一见这位少年俊才。”

提到“少年俊才”时,卢杞颇有些嘲讽之意,当初李泌有神童之名,结果还不是一个道士身份,直到近年才成为东宫伴读。虽然贺知章在李适之面前盛赞叶畅,但贺知章喜欢奖掖后进是出了名的,卢杞对于这种赞美,其实打心眼里不服气。

“既是如此,且待我去拜会他后,便引他一起来见。”颜真卿道。

“同去,同去。”卢杞嚷道。

众人是唯李霅马首是瞻的,李霅矜持地微微点头,表示同意卢杞的建议。

李霅心中对叶畅并无多少期待,只不过是为了他老子拉拢人才,所以才猥自枉躯,以求礼贤下士之名。颜真卿见他们这模样,心知今日想要安静习字是不可能了,只能与他们同行。

当他们来到保宁坊,才知道叶畅并不在此,而是去了新昌坊,再转到新昌坊时,天色都已经是傍晚。

可是到青龙寺,却发觉叶畅也不在此处,听得僧人说,叶畅跟着一群市井少年跑到寺后去了。

颜真卿心中不免有些奇怪,叶畅此时不在替兄长守灵,却跑到寺后做什么?

他自己便有兄弟,而且兄弟间的关系还非常好,因此对于叶畅为兄正名之举,他是甚为钦佩。他来此祭拜,为了那字体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叶畅的兄弟之情。

“呵呵,颜清臣,这灵柩里是那位叶十一郎什么人,为何他不守灵,却跑到寺外游玩去了?”卢杞此时不阴不阳地说道。

颜真卿没有回答,毕竟他与叶畅也不熟悉,只是爱叶畅的字体,所以才来拜访罢了。

此时旁边一人接口道:“世人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表里不一者比比皆是。贺公终究年迈,怕也有老眼昏花之时,误将粪土糊上墙啊。”

他嘴中讥嘲讽刺之意,怎么也都挡不住。颜真卿记得方才他自我介绍,姓元,单名一个载,字公辅,其人屡试不第,所学为道家诸子之书。他此时来长安,正是听闻天子欲下诏开科考道家之说,到京城之后,也免不了要奔走于权贵门下以期得进身之阶。

颜真卿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心中对叶畅的怀疑又多了几分。

“莫非这叶郎君是个嘴巴上说得好听,实际上却没有兄弟之情的人?”颜真卿出了寺庙后门,便听得一阵喧哗闹笑声,这让颜真卿眉头皱起,所积累的怀疑达到了极致。

兄长之丧,按着礼仪,叶畅也当远离嬉闹才是,可若青龙寺的僧人没有说谎,叶畅便应该在这群人当中!

颜真卿目光在众人身上逡巡,这是二十多条大汉,绝大多数都光着膀子赤着上身,他们在青龙寺后的空地上追逐着一个球。那球个头比起马球和蹴鞠的用球都要大,而且众人都是用脚踢,偶尔有头顶的,但也不象蹴鞠那般顶出种种花样来。

“这是什么?”颜真卿愣了一愣,他自家就是一个球类运动的爱好者,因此便看出,这绝对是一种新的游戏,但又不是新得让人丝毫不懂,相反,他只看了几眼,便明白这游戏的大致规则。

“哈哈,原来是在踢球,只是此踢球之法,似乎有些不同?”

大唐好球类游戏,众人都是其中高手,那李霅更是时常召人打马球的。仔细看了一会儿,他们便看出一些名堂来。

首先便是不能用手——除去那站在两边木框中的二人,然后竞赛只能在石灰点出的场地之中。

颜真卿只是大略地看了一下,他现在更想知道的是,叶畅究竟在做什么。他向众人告了一声罪,自己抢先几步,来到了场边,立刻就注意到叶畅了。

穿着一身黑衣的叶畅,口里含着一个竹哨,偶尔会吹响来,然后做出某个动作。颜真卿向这边望来时,叶畅的注意力在球场之上,这些萧白朗寻来的人,都是新接触到足球的规则,还常有些犯规的举动,故此叶畅时不时就得打断他们。但是有一点是好的,这些人都知道比赛没有规则不同,对于叶畅这个“裁判”的执法,还是相当遵从。

“三柱香已过!”旁边的一个汉子突然大叫道。

叶畅连吹了三声哨,将训练暂时中止,他在众人簇拥下离开场子,恰好看到一脸严肃的颜真卿。

“颜郎君!”叶畅远远地向他行礼。

但颜真卿却不曾还礼,待他走近后,冷然斥问道:“令兄灵柩便在寺内,汝便在寺外嬉闹,不怕令兄不安么?”

“这厮是何人,好大的口气,怎么敢如此与我们叶郎君说话?”

“以为自己是京兆尹还是什么?”

叶畅还没有答话,身边的无赖子们却纷纷开起口来,一个个都抢着要替叶畅骂人,看上去仿佛与叶畅已经有了多年交情一般。这也难免,在随着叶畅练了半天球之后,众人现在渐渐都喜欢上足球戏,也知道叶畅这边有一整套完整的足球戏本领,至少将这些规则手段全学到之前,他们都会唯叶畅马首是瞻。

哪怕是在这里打个把儿仕子小官,对于这些京城中的无赖们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要知道挑夫与公主争道的事情,都曾在长安城中发生过。

这些人的话让颜真卿脸色正为难看,他甩了甩衣袖,转身就想走,叶畅却赶上前两步,抓住他的胳膊:“颜郎君且听我言。”

颜真卿微停步伐,叶畅又回头向着那些无赖子道:“各位都去休息,一柱香后继续操练。”

说完之后,他将颜真卿拉到一棵榆树之下,径直坐于树根之上:“颜郎君以为,某困坐于家兄灵柩之前,便能为家兄正名么?”

“至少胜过于令兄灵柩之后嬉闹。”

“欲为家兄正名,不得不为之耳。”叶畅长叹一声:“颜郎君,对方是咸宜公主,便是贺公、张公那般人物,都无力为某出头,某唯有寻人广造声势,同时暗中察明家兄究竟是如何与公主府生了冲突,找出根源,方好行事!”

“话虽如此,颜某未见你察明真相,却只见你于此嬉闹。”

“某无财无势,又是外地人,如何察明真相广告声势?”叶畅摇了摇头:“所可倚者,唯有这些市井之人,他们可以为我耳目。”

颜真卿顿时讶然,他侧脸看着叶畅,不敢相信地道:“汝欲以市井之辈,与公主相抗?只怕他们转脸就到公主府中卖了你!”

“那倒不会,我只是求他们帮忙打探一下真相,他们并无危险,卖我无利可图,反倒坏了自己声名,无益之事,何人肯为?”

叶畅正想细说,便看到一群人围了过来,颜真卿知道他侦察咸宜公主的事情不宜公开,因此没有继续与他分辩,只是介绍道:“这些都是在贺公那里听说了你的名字,意欲结识你的长安俊杰。”

叶畅第一个注意到的便是卢杞,其原因,实在是卢杞脸上的那巨大胎记过于醒目。不过叶畅这点礼貌还是有的,并没有盯得太久,只是扫了一眼,然后看向居中之人。

“这位乃是太常丞李霅。”颜真卿先是介绍了众人中唯一有官职的李霅,却没有介绍他是当朝左相之子,然后将在场诸人一一介绍。当叶畅听得其中有元载时,便已经一愣,再听到那靛蓝脸的便是卢杞,更是心中暗暗嘀咕。

自己的运气究竟是太好还是太坏,在这里教人踢球,便能遇到中唐之初最重要的两位大奸臣宰相!

然后,他便觉察到元载与卢杞看他的目光都有些不善。

寒喧之后,元载首先便发难:“方才听寺中僧人言,令兄灵柩便停于寺中,而叶郎君自乡里来长安,便是为了迎回令兄灵柩。元某初时以为,叶郎君重孝悌,实不愧贺公再三在李相国面前举荐……”

听得贺知章在李适之面前举荐自己,叶畅心中不由得有些惭愧。他在发觉昨日所见者乃是贺知章后,便没有少动利用的心思,当时贺知章并没有太多表示,还让他很有些腹诽,觉得贺知章不敢替他主持公道,实在有些胆小怕事。现在才知道,贺知章口中不说,实际上却是在替他使力气。

若是他真被李适之看中,以李适之宰相之尊,出面调察他兄长的冤屈,所遇的阻力便不成阻力了。公主府甚至会直接将那个杨富交出来,而叶畅也不必冒更多险。

紧接着便听元载又道:“却不曾想,贺公以知人好荐著称,此次却也识错了人。你兄长尸骨尚未入土为安,你却在此嬉游戏闹,吾羞,不欲为汝友!”

第179章 几时携手入长安第137章 欲破此祟须放曹第497章 锦衣貂帽入长安第511章 尘埃落定局势明第285章 去途漫漫断人魂第21章 尚香诗会(上)第136章 洛阳城中福先寺第184章 忘情楼台请吃茶第330章 万人齐呼叶十一第16章 末流之器(上)第76章 长者糊涂少知礼第32章 除夕夜宴(上)第238章 又展欢旗论输赢第492章 频频献计何所第466章 又见李氏生平阳第30章 除夕夜宴(上)第17章 雅俗之辩(下)第71章 冥幽神通判莠良一二二今日蛮女效阿瞒第95章 贵人当妨坐垂堂第7章 前世情人(下)第315章 不知何处卜吉凶第124章 虽见黄河心不灰第275章 左右跋扈谁与共第24章 隐雾迷踪(上)第36章 它山石丑可攻玉第10章 隔离煞星(下)第85章 解开心结引风尚第311章 熙熙攘攘为利忙第164章 故园红袖默添香第502章 五载荏苒逝匆匆第176章 再请边公些许血第125章 无知竖子真无畏第75章 愿以重礼为谢仪第13章 推测身份(上)第62章 安知无人送叶畅第167章 天下谁人不怨君第209章 利欲熏心近灾殃第153章 武为止戈忘战危第465章 当知太宗见高祖第390章 欲钓狡鲨鱼饵香第436章 巧妇难为无米炊第206章 翻脸反目自乖张第164章 故园红袖默添香第24章 隐雾迷踪(上)第482章 兵强马壮可为皇第171章 诱汝入彀虞诈间第191章 绕床呼卢恣樗蒲第209章 利欲熏心近灾殃第109章 先至天街闻市赛第500 心腹之内起隐患第254章 昔日亢龙今有悔第395章 何处飞来无妄灾第302章 只恨此身无一用第331章 阴霾迷影身暗藏第228章 内忧隐伏外患起第493章 大势荡荡顺者昌第269章 阳虎为寇遇孔丘第409章 京华冠冕独为佳第10章 隔离煞星(下)第303章 长安浮云不见日第460章 各聚风云会中州第347章 开中实边安疆策第18章 微妙转变(上)第334章 无意狼烟照边关第305章 郎君不愧见闻广第453章 纷至沓来探虚实第357章 勇士无用求巫蛊第235章 一包苦茶相疑猜第260章 当断须断偏难断第70章 愿伸援手相扶将第481章 军虽未败亲已离第497章 锦衣貂帽入长安第442章 噩耗急传社稷危第77章 惊闻贵客来相访第127章 乡有贤者佑四邻第503章 两纸召令自反复第395章 何处飞来无妄灾第358章 鸟兽纷散效后主第223章 吾项之上首在否第186章 口含蜜糖腹藏剑第213章 大汉故疆炎黄壤第17章 雅俗之辩(下)第389章 轻骑飞逐葱岭西第482章 兵强马壮可为皇第283章 磬尽余勇破城行第2章 古怪女童(上)第478章 何愁天下无精兵第161章 阉宦竖子问舍田第506章 由来宵小少担当第292章 缓兵之策未自安第71章 冥幽神通判莠良第300章 耐心耗尽动干戈第11章 梁上有人(下)第204章 欲离故土心恋乡第304章 关洛坦途亦艰难第28章 谁来作证(上)第473章 与虎谋皮露狰狞第476章 天下敌手谁英雄第192章 愿以万贯添镜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