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五载荏苒逝匆匆

“观圣孙……观圣孙……”

榻上的李隆基喃喃自语,有些失神的眼睛望着屋顶,虽然透过房顶特意留下的玻璃罩,阳光直接照在他的床上,但他仍然感觉不到几分暖意。

这是难免,天宝十五载的政变已经过去了五年,现在是天宝二十载,李隆基已经是一个快八十岁的老人。这五年来,他的身体就一直不好,时不时生病,拖到现在,已经是油尽灯枯。

到他这个年纪,死亡已经是高寿,人生七十古来稀,当皇帝的能活到他这岁数的更是少之又少。这五年来,他吸取了此前的教训丨在用人上相当谨慎,虽然奢华生活不变,却也注意民生,因此大唐的国力复振,甚至还胜过了开元之时。

去年重新进行了人口统计,尽管有天宝十四、十五载的战乱,大唐的人口总数不减反增,如今户籍在册的人口,便有六千万之多,而隐藏的户口,应当也有三千万左右。国库岁入,达到了九千七百万贯,今年肯定要突破万万贯。

到这种情形下,还让他念念不忘的,就是国祚延续这个问题。

他现在脑子里回响的,还是当初返回长安城时叶畅所言的三个字。

经过安禄山的屠刀之后,诸子都不成气候,这是李隆基很清楚的事情,而且李亨的事情,也让他对自己的这些儿子们彻底失望。叶畅的三个字,提醒了他,让他把注意力转到了诸孙身上。

不过让他遗憾的是,诸孙中最出色的两位,正是广平王与建宁王——偏偏他们都是狼亨之子,李隆基不可能让他们来继承帝位。而那些年幼可塑性强的皇孙,也被他第一时间排除在外,最后他的选择,是被封为庆王的李俅。

在诸皇孙中,李俅年纪较长,比起叶畅都要大不少,他的生父乃是废太子李瑛,养父乃是李隆基长子李琮,选择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给李瑛的一点补偿。

此刻李俅便跪在他的榻前,满面愁容地望着他。

“太孙。”李隆基忽然开口道。

“孙儿在此,圣人有何吩咐。”

“卫王来了么?”李隆基吃力地问道。

这一次病得非常沉重,李隆基有预感,自己只怕是无法再撑下去了。他有许多后事要安排,但安排这些后事,都离不开叶畅的支持。

可是叶畅在三年前大局定下之后,便已经就封,回到了辽东封地,没有李隆基的宣召就不会主动回到长安。此次重病之后,虽然传召他入京,算时间,现在的信使,也只是到辽东不久吧。

“圣人放心,卫王必然星夜驰来,用不了多久,便可以见到他了。”李俅目光中闪过一丝异样,口中回答道。

“怎么还不到,我……我等不及了啊。”李隆基喃喃地道。

李俅见他渐渐陷入昏睡,微微叹了口气,然后从榻前起身,来到了屋外。

元载早就等在屋外,见他出来,上前行礼:“殿下,圣人如何?”

“眼看就不行了。”李俅缓缓说道。

他说这话时,并没有太多的悲伤难过,甚至可以说,还有些如释重负。

元载抬起眼,看了看他面上的神情:“卫王那边……当真不派使者去?”

“要派使者做什么,莫非让圣人传遗诏与他么?”李俅哼了一声。

李隆基立李俅为太孙之后,非常重视李俅身边僚属,王忠嗣被请来为太子太保兼兵部尚书,实际上督太子左右率府。元载也因此被调入中枢,成为太子中舍人,成为李俅的心腹。

当然,叶畅也有一个太傅的名头,李俅对他也是甚为恭敬,只不过这三年来,叶畅在京时间短,在地方时间长,太孙这边,几乎没有花费什么精力去经营。

李隆基年迈,精力不济,并没有想到,李俅对于这个比自己年轻的太傅,畏多于敬、忌惮多于亲近。叶畅功劳太大,此时民间都有说法,当初叶畅若想为天子,则李隆基唯有退位,而李俅……谁知道这是哪个疙瘩里滚出的一个球啊?

这样的议论,自然也到了李俅耳中。

李俅对叶畅原本就有恶感,他的父亲李瑛死在李林甫的构陷当中,而叶畅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李林甫的遗产。他很好地掩饰了这种恶感,因为李亨的教训丨就在不远。但当他意识到叶畅的声望威胁到他的帝位时,这种恶感就再也无法压抑。

更何况,李隆基平日里的教诲当中,每每要他敬事叶畅,要他将自己的嫡子交与叶畅教导,要他在登基之后对叶畅仍然要恭敬。李俅甚至觉得,李隆基是要他当一个儿皇帝

论天资与智慧,李俅只是中上之资,李隆基选他为太孙,原因在于他经历过早年的折难之后,比起其余诸孙更为稳重沉着。李隆基原以为,他能够同叶畅处理好关系,却不曾想,李俅终究流着他李家的血,如何愿意当一个阴影之下的皇帝。

故此,李隆基这边病重,太孙监国,遣使者召叶畅回京,结果李俅口中答应,背后却制止了此事。

李俅非常担心,叶畅回京受遗诏会有什么变故,那样的话他的帝位有可能飞掉。

“只怕叶公已经知道京中之事了。”元载低声道。

“他知道也无妨,圣人年迈多病,这几年哪一年不在榻上躺上几个月的?只要他不知道圣人召他回京,其余事情,让他知道也没有关系。”

说到这,李俅想起一件事情:“听闻孤那位皇姑为叶畅生了第二个儿子?

“是,前不久报喜,说是又添一位小公子。”

“派人送一份礼去,说是孤所赐。”李俅道:“另外,给个郡王的名义吧

元载吃了一惊,这才出生没有两个月的小娃娃,就给个郡王,这个封赏,未免有些过了。

李俅却不以为然:“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等孤真正继承大宝,什么事情不好说,何必争此一时?”

这话更象是在说服自己。元载偷偷瞄了一眼,看到太孙微微吊起的眉梢处,闪过的一掠杀机,他的心突的跳了跳。

回头看了一眼李隆基的寝殿,看来,一场新的风暴即将到来了。

跟在李俅身后,出了李隆基的寝宫,来到前面的正殿。

安禄山之乱中,长安城的宫殿饱受摧残,兴庆宫也被折腾得不成样子。虽然叶畅建议重修兴庆宫,可是李隆基却拒绝了此事,据宫中的小道消息,是因为李隆基在此总梦到杨玉环,故此不敢再在兴庆宫居住。

而李亨和安禄山曾先后据有大明宫,所以李隆基也不愿意去大明宫住,这等情形之下,韦见素建议,在长安城东南曲江芙蓉园内另建宫殿,于是有了现在这座紫云宫。不过与大明宫、兴庆宫相比,紫云宫的规模要小些,利用的是原本芙蓉园中就有的紫云楼、临水亭、水殿山楼等建筑改建或扩建。

正殿里,宰相韦见素领着一群大臣,正在小声议论。见李俅出来,众人肃然站好,各入班列,元载也乘着无人注意悄悄溜到了自己的位置。

看着站在最前的韦见素,元载心里暗暗哼了一声。

如今大唐有两位宰相,一位是叶畅,另一位就是韦见素。叶畅长时间呆在自己的封地,实际上在中枢的宰相是韦见素。不过此人有附会杨国忠的往事,虽然李隆基在安禄山之乱平定后并未清算此事,可也让韦见素在群臣中有些抬不起头,故此怎么也强势不起来。

在某种程度上说,他只是叶畅的应声虫,叶畅不出声的时候,他可以刷存在感,但若是叶畅发表了意见,他就只有唯唯喏喏了。

韦见素旁边,站着的是独孤明,这位才能一般的驸马,很早就成了叶畅的死党,也因为叶畅的缘故,他在新兴的工场业里获利甚巨,据说他的家财,已经突破了五百万贯,每年的收益,就在五十万贯以上。

朝廷当中,象独孤明这样的人不少,而且越来越多,放眼望去,这些朱紫权贵里,至少有五分之一家产超过一百万贯,年入十万贯以上。这可不是那些粗制滥造的恶钱,而是十足的铜钱。他们主要从四样行当里获取收益,其一是大庄园,从中原到江南,他们的大庄园遍布各地;其二是开矿山,自从大唐开放矿禁之后,煤、铁等矿山便如雨后春笋一般;其三是工场,缫丝、纺织、水泥、铁器、造船、制车……过去说三百六十行,如今仅仅是工场就不只三百六十种;其三则是海贸,大唐的商船,向东抵达新罗、日本,向北穿行渤海,向南向西更是远抵天竺、大食,原本活跃于大唐东南一带的波斯海商,现在已经竞争不过大唐的海商了。

元载曾听李俅发过牢骚,批评这些跟着叶畅的官员,是损公肥私。朝廷国库处处空虚,甚至要按叶畅和刘晏的理论,搞什么贷借赤字,来修桥铺路兴建书院医院,来培养巧匠、医生,而这些官员们却个个赚得盆满钵满。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些财富,皆是王土中得来,理当归属天子,即使不入内库,也应进户部,他们却将这些财富收归己有,穷奢极欲,实在非人臣之道。我登基之后,必要去浊扬清……”

李俅的话仿佛就在耳边,元载暗暗撇了一下嘴。

他因为王忠嗣的缘故,甚得李俅信任,但同样因为这个原因,与叶畅彻底分道扬镳。故此,叶畅带起来的这股兴办矿山工场的浪潮中,他并没有捞到什么好处,这让生性喜好奢侈的他,对于那些人怀有嫉妒。

“不知天子圣躬安否?”

在短暂的仪式之后,朝会算是正式开始,李俅还不能坐在最上的御座上,只是站在御座前,当韦见素急切地问起这个问题时,他看了韦见素一眼,然后淡淡地道:“还是老样子……可召太医来问。”

韦见素心中有些乱,这些时日,他无法入宫中探视,事实上除了李俅与太医之外,就只有服侍李隆基太监宫女还可以进出,据说是按照叶畅提出的医理,要防止外头的病气传到李隆基身上。事实上,这就把李隆基与外臣隔绝开来

多年的政坛沉浮,让韦见素意识到,这其中恐怕有些问题,但是他是个跛足宰相,虽然嗅到了不对的味道,却不敢声张。

毕竟李隆基的老去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从目前局势来看,李俅继承大宝已成定局。

“天子圣体不安,卫王乃朝中重臣,不可不坐镇于内,殿下何不召叶卫王回京?”王缙站出来问道。

他如今倒是完全站在叶畅这边,元载对他同样是羡慕嫉妒恨,同样是以前与叶畅有过仇怨,但王缙现在的家当,也在百万贯之上了。

“卫王长镇辽东,京中之事,他亦知晓,孤给他的信中说了,来与不来,由他自决。”李俅不动声色地道:“这三年来,卫王在辽东时间多,想来是有要事了。”

王缙略有些狐疑,看了看独孤明,独孤明微微摇头,王缙便不出声了。

叶畅对新罗、渤海向来不假颜色,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朝廷中有共识,就是叶畅正在准备对新罗、渤海动手。而朝廷内部对此是有分歧的,有人认为蛮荒小邦,征之徒劳民力,劳师而无功,更何况此二国在天宝十五载之后,对大唐就一直恭敬有加,叶畅是在公报私怨;另一部分人则以为,此二国貌似恭顺,实则不逊,与安禄山早有勾结,且其君无道,理当征伐,以示惩戒。

元载为李俅谋主,这种分歧自然不会逃出他的眼中,他甚至还知道,那支持征伐一方大义凛然的理由之下,其实还暗藏着别的东西:通商。

如今大唐的工场遍地开花,数量多了自然就良莠不齐,有些粗制滥造的产品,在国内实在是没有市场,故此他们想将之销往海外,离大唐近、海运又极便利的新罗、渤海二国,自然就是他们瞄准的对象。此二国人口加在一起也有数百万之众,每年在这二国赚个几百万贯钱,应当不成问题。偏偏此二国发觉自身财富流失,免不了要限制大唐货物在其国内流通。故此,支持征伐并不是说要灭此二国——就是叶畅自己,也不赞同立刻灭此二国,而是将如今不听话的国主赶下台,换个乖顺听话的,方便控制此二国财富,并进一步蚕食之。

眼见群臣都不开口,李俅正要宣布散朝,就在这时,突然听得后边钟声响起,众人都是变了颜色,紧接着,一个太监哭奔而来:“殿下,殿下,圣人升天了”

第440 疑有神兵自天降第10章 嫂子恕我做不到第511章 尘埃落定局势明第22章 布帷泥塑知秋叶第26章 当知钱可通鬼神第86章 嘘寒送暖我所愿第305章 郎君不愧见闻广第277章 众汪说龟丽弓辅第61章 鲤鱼堪脍且还乡第243章 魑魉浮蚍亦猖狂第396章 此处恶果孰手栽第211章 仙家奇宝显玄妙第373章 一家哭胜一路哭第243章 魑魉浮蚍亦猖狂第498章 群议汹汹戮野狼第239章 香饵之下隐銛钩第107章 疑是故人魂相见第377章 大角歌里砺刀枪第497章 锦衣貂帽入长安第112章 雷霆未起怒已消第224章 西窗共语话叛胡第123章 世事浮沉似流水第405章 将此纷争聊解闷第263章 阴差阳错奈若何第326章 拟立柜坊汇钱河第468章 摘得炽阳作干戈第452章 太医此来传真意第384章 重骑斜掠至此回第137章 欲破此祟须放曹第118章 君今不醉将安归第356章 盟约四项志气豪第408章 风云际会暗潮隐第485章 言者有心闻有意第184章 忘情楼台请吃茶第187章 生性纯良叶十一第205章 北海猎狐胆开张第101章 昔日叶郎今又还第187章 生性纯良叶十一第269章 阳虎为寇遇孔丘第493章 大势荡荡顺者昌第339章 蛮地亦闻汉道昌第494章 各怀鬼胎算计忙第399章 暗伏贼胆欲包天第71章 冥幽神通判莠良第378章 豪雨滂沱各疗伤第381章 虞诈亦可裹贪肠第269章 阳虎为寇遇孔丘第113章 一计不成一计生第403章 旧戚今为新贵族第376章 进退两难怛罗斯第403章 旧戚今为新贵族第412章 此争彼夺试方热第218章 诗书传家有余香第509章 天视原为我民视第203章 桥底中流楫击浪第496章 大厦已倾各西东第290章 主客易位有谁知第182章 天街御道逞凶横第403章 旧戚今为新贵族第172章 欲与皇甫不戴天第408章 风云际会暗潮隐第48章 慢束罗裙半露胸第420章 新有传奇传长安第251章 月光镜前心迟疑第184章 忘情楼台请吃茶第433章 举世滔滔孰最贤第409章 京华冠冕独为佳第102章 莫测变换阴阳脸第333章 最惧醋海生波澜第93章 更为苍生除此狼第199章 风止云散将星集第458章 叛父叛子叛将军第262章 不意千帆争渡歌第266章 面似寒梅腰似柳第131章 堪为吾师唯叶郎第177章 机关算尽犹余恨第213章 大汉故疆炎黄壤第417章 昔时风波今又起第190章 环顾四敌孰可饶第365章 未知边患起安西第117章 孰料郎意在胡姬第468章 摘得炽阳作干戈第162章 暗备金钩诱海鳌第304章 关洛坦途亦艰难第454章 山人洗耳听道统第169章 南八神射初定计第121章 空有飞熊不得用、第261章 欲得成活须疯魔第34章 五陵少年好斗鸡第510章 欲与奸邪同生死第364章 数语筹谋显老奸第61章 鲤鱼堪脍且还乡第56章 饵香火旺瓮待人第15章 治罢家事烹小鲜第262章 不意千帆争渡歌第177章 机关算尽犹余恨第208章 血色空碧心自凉第301章 弦翻霹雳弩作雷第332章 车辙轮轨前有伤第244章 不过蛾贼扑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