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尘埃落定局势明

“陛下,臣这些天也结交了一些禁军将士,以忠义之心激之,他们定然不会如这安元光一般,坐视君父蒙难。”

安元光被打发去想法子请百官入宫,如今大殿中,就只剩余李俅与元载了。李俅有些认命,元载却还不想放弃。

“是吗,你可以去试试。”李俅双眼无神地看着上空,雕梁画栋的皇宫,极尽奢华,但以后还会属于他么?

元载是真不想放弃,他岳丈王忠嗣在军中有些影响力,而且与叶畅关系也算不错,所以他与禁军一些人也能说得上话。溜出大殿之后,他鬼鬼祟祟寻人打听,得知相识的几个将领果然在宫中,便请小太监将他们聚来。

这些人还算给他面子,都到齐了。元载以忠义责之,众人却一个个面露哂笑:“元侍郎,你说忠义,我们哪一个不忠不义了,外头的百姓又哪一个不忠不义了?”

“若是忠义,如何能坐视君上受困?”

“君上哪里受困了?”那些将领哂笑更浓:“实话实说了吧,如今还算好,若是真令百姓见了血,元侍郎,你以为事情还会象现在这么简单?”

“你们……”

“我们不是傻子,跟着元侍郎你,能有什么好处?功劳大到卫王的地步,还不是要受猜忌”

众人七嘴八舌,元载这才明白,自己已经尽丧人心,而李俅这个“天子”,也根本得不到这些禁军将官的多少敬意。

他更是知道,这些军官早就得到了安元光的警告:此次争执,乃是天子与百姓之争,他们理当中立,即使选边站,也要尽可能避免使用武力。

安元光当然不会无的放矢,元载很清楚,这个不得使用武力的命令,肯定是叶畅所下达。那么事情就很明显,叶畅分明就是坐视李俅陷入险境,甚至有可能还推了一把。

“这……都是叶畅的诡谋?”元载喃喃地道。

他这边喃喃自语,那边,朝中重臣已经聚在一处。

不过,这些重臣所聚之地,却不是皇宫,而是自从天宝十五载之后就极为冷清的兴庆宫。

这是一场抛开皇帝李俅及其亲信的朝会。

“大伙都看到了,情形便是如此,如今当如何去做,大伙公议吧。”韦见素有气无力地说道。

这次朝会是独孤明强烈要求召开的,他身为宰相,同时也是托孤之臣,只能充任这个召集人。

他很明白,李俅对他同样不满意,叶畅辞相之后,接下来就该轮到他了。故此这些时日在朝政之上,他也以缄默为主,几乎不发一言,只做李俅交待的事情。

如今独孤明要求开此会议,分明是叶畅开始行动了。

“咳,我有几句话想说,在说之前,我先说明,泰陵那边到现在为止没有什么动静。”独孤明咳了一声,开口说道:“大伙应当明白我的意思。”

泰陵没有动静,也就是说,并不是得到叶畅的授意?

“我也说一句,事实上,今日一早,得到百姓上街的消息之后,宫里就派人去泰陵,一队禁军,目的是阻绝卫王回京。”有一人紧接着开口道

众人都是大吃一惊,不少官员都惊呼:“竟有此事,那卫王呢?”

“卫王自在泰陵,并未有什么动静。”独孤明不得不重复道。

众人面面相觑,韦见素却叹了口气。

他已经知道叶畅的意思了。

叶畅在让群臣们选择,是选择他,还是选择李俅,选择李俅的话,叶畅也不会有什么别的动作,就是放任如今的局面,不出头来收拾。这样的结果,是他们与李俅一起,被愤怒的民众吞没。

叶畅虽然是在玩火,却很形象地让他们明白,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在场诸臣和贵戚中,大约有三分之一,是与叶畅有直接的利益往来的:或在三大商行有股份,或参与了叶畅的各个产业。剩余有三分之一,虽然与叶畅没有直接利益往来,却也积极参与了新兴的工矿,因此,他们也是不认同李俅的“专利”之政,唯有剩余三分之一,原本是冷眼旁观,此时才意识到,这是一个大时代,任何冷眼旁观的人,也是不可避免被卷入其中。

“大伙都要想明白了,若真闹到国人暴动的地步,谁都脱不了身,此时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又不知是谁说道。

话到这个地步,终于,有人提议:“天子无道,可比昌邑,韦相乃托孤之臣,先帝倚如霍光,当行废立之事”

此话一出,虽然大伙都觉得有些刺耳,却没有人以为不对。

说到底,李俅和皇室,虽然不能说是人心尽失,可在李亨之乱之后,已经得不到诸臣与百姓的信任。

“欲立何人?”有人问道。

“唯有卫王方可决之,当请卫王回长安主持大事。”又有人道。

这一次大半人都用白眼去看这说话者,叶畅若想行废立之事,怎么会远避泰陵?他分明就是不愿担这个名声,所以才会脱身事外,当然,如果众人行事,不让他满意的话,他会不会跳回场内就很难说了。

众人七嘴八舌,讨论了几个人选,都是李隆基孙辈人物,而且都是挑那种才几岁最多不超过十岁的孩童。眼见人选渐明,独孤明却一直不出声,韦见素心知他在某种程度上是叶畅意见的代理人,故此问道:“独孤驸马乃是宗亲,又是宿臣,为何一语不发?”

“我在想十几二十年后,是不是还会闹这么一回。”独孤明道。

众人先是一愣,然后顿时明白。

哪怕他们挑的人选再年幼,十几二十年后,终究还是会成年,成年亲政之后,也终究会想法子收拢权力,到那个时候,是不是再会发生一次这样的都人骚乱?

可以说,只要皇帝与叶畅之间,存在权力的争夺,这种事情,就不可避免

“以独孤公之意,当取何人为帝?”韦见素见此情形,懒得再猜,径直问道。

“何人为帝?自然该是先帝血脉。”独孤明道。

“先帝血脉……你是说……”

独孤明所说的人选,当然不是群臣开始提出的那几个,韦见素与群臣首先想到的,是李亨的两个儿子。广平王与建宁王受李亨所牵连,被废为庶人,虽然在李隆基诸孙中最为出色,结果却失去了继承权。

“寿安公主岂非先帝血脉?”独孤明奋声说道:“除了寿安公主,谁还堪为帝?”

此语一出,众人齐皆变色:“这怎么行?”

这怎么行,寿安公主虽然巾帼不让须眉,是李隆基的血脉,但是,她是女子之身,如何能当皇帝?

皇帝又称天子,天子天子,天的儿子才是

“怎么,汝等觉得不合适?”独孤明却是目光炯炯:“本朝又不是没有过女帝”

一句话又将众人噎了回去,大唐,又不是没有过女皇帝

武则天,以后宫嫔妃之身,尚可为大唐天子,甚至以周代唐,那么,身为李姓之女的寿安,为什么不能当女皇帝?

寿安若为女帝,叶畅要是再有什么意见,那是他们夫妻之事,至少不会发作到群臣身上。

“这样的话,卫王可以为辅政王,与陛下并为二圣,则天下大定,中外皆安。”独孤明又道:“除此之外,别无良策”

众人面面相觑,只觉得脑洞大开,不知是该觉得霍然开朗,还是瑟瑟发抖

好一会儿之后,韦见素叹了口气:“此事非我等外臣可决之,当由宗室自决。”

群臣眼前一亮,他们也都不想当这个开先河的人物,这种事情,让皇族宗室自己去定,那是再好不过。

所有人目光在李姓宗室身上转来转去,李姓宗室则个个脸色难看。

这个时候,李姓宗室真不希望被推上前台,五年之前,李亨杀过一遍,然后安禄山又杀一遍,再后来,安禄山与史思明在长安城中争斗时,将少数残余又杀过一遍。故此,李姓宗室如今还在的,十不存一,否则这天子之位,也轮不到李俅。

他们能从屠刀之下幸存,自然有自己的生存技巧,原本是缩头缩脑躲在人后,如今被推到前台,一个个都是满头冷汗。在众人目光注视之下,他们却再也回避不得。

“不可耽搁,速速议定此事,以平息民愤。”这个时候,韦见素就积极起来。

“你们你们这些不忠不义之辈”好一会儿之后,终于有一个宗室挺身站出,义奋填膺地骂道:“独孤明,你为李家女婿,身居高位,安敢行此大逆不道之议?”

独孤明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既是如此,我便举你为帝,如何?”

那宗室面色顿时垮了下来:“你……你……”

“如今宗室凋零,正需要你这样忠义知恩之辈来力挽狂澜,你不挺身而出,那谁来担此大任?”

那宗室方才的勇气顿时全部消褪,他看了看自己的同族,在场的宗室二十余人,一个个都不与他目光相对。他长叹了一声:“既是如此,既是如此……我无话可说”

“此事非我们这几个宗室可定……”

“既是如此,那就请宗正将人召集,共推一人为帝吧。”独孤明淡淡地道

虽然看起来有些儿戏,但这种情形之下,岂有更好的选择?今日这等情形之下,就算是儿戏,也要做得十足,故此宗正无奈,真遣人去召宗室。

李唐宗室被杀戮数遍,所剩不多,即使召齐,也不过百余人。他们得知群臣所议,一个个也是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应对此事,心里反而暗骂,原本他们身在事外,就是宗正把他们拉来,不得不介入其中。

见众人又欲拖延,独孤明厉声道:“诸位,如今数十万百姓,围住皇宫,稍有拖延,就是民变之乱。当初周厉王无道,至有国人暴动,国人冲入宫中,劫杀宗室,血流飘杵,你们可要想清楚了,若是再不决断,民愤失控,长安城中难保不会再成血海,到那时,在座诸位,几人能活?”

他这样毫不掩饰的威胁,让诸宗室也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

宗室密议,群臣自然不参与,一个个都出了大殿,在外等候结果。好半天之后,里面传来哭声,众人便知,事情定了。

很快就见内中抬出几具尸体,出来的宗室也一个个面色肃穆。

“如何,结果如何?”这个时候,韦见素迫不及待地迎上来问道。

“经宗室共议,愿奉寿安公主为至尊……”

听得宗正如此说,韦见素吁了口气,这事情,总算有了一个结果。不过还没有等他开口,宗正又道:“只是寿安公主之嫡子,必须改姓李,以续先帝之嗣”

韦见素听得这里,觉得这个条件算不得什么,便看向独孤明。独孤明却是冷笑了两声:“此事岂可由我等来定?”

“若是这个条件都不同意,我等但请一死。”宗正面无表情地道。

“独孤公……”

“不必多说,他们要弄明白一件事情,如今是姓李的求着寿安殿下登基继位,而不是寿安殿下求着他们。”独孤明冷笑:“卫王仁厚,你们若是自觉一些,卫王心念于此,必不会薄待。反之,卫王岂是受人威胁之辈?”

宗正默然无语,方才那个条件,也只是他做的最后努力罢了。如今独孤明图穷匕现,将他们最后的幻想也击破,除了默然,他也再无别法可想。

这边商议已定,那边皇宫之中,还在苦苦等候群臣来援。从上午等到中午,从中午等到下午,却是除了小猫三两只之外,一个重臣都没有来。不过到得傍晚时候,却听得围在宫外的百姓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然后,在宫墙之上观望的太监满脸喜色地回来:“圣人,大喜,大喜,那些乱民开始散去了”

“什么,果真?”李俅得知此消息,还不敢相信。

这么久一个重臣都没有过来,他早就绝望,只以为今日就是自己的末日,现在突然得知乱民散去,于脆爬上了墙,自己向外望去。

果然,宫墙之外,原本聚拢的百姓,现在正在散去,不过他们人虽散,口中却是欢呼连连,仿佛发生了什么大喜之事。

“这是怎么回事?”李俅满心疑惑地想,然后又咬牙切齿:“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朕算记着了,这些乱民,朕终要与他们彻底算这一笔账”

第179章 几时携手入长安第164章 故园红袖默添香第225章 封桩岂可灭虏贼第230章 雪火胜负两重天第455章 前途至此心茫然第180章 今日尽忠明辅国第405章 将此纷争聊解闷第325章 相公正合背黑锅第442章 噩耗急传社稷危第107章 疑是故人魂相见第360章 司马远至意所为第388章 血满弓刀单于逃第104章 献宝御前庆长安第42章 子与曾点共其志第172章 欲与皇甫不戴天第193章 一行出宫无人觉第183章 失意门庭罗傻雀第316章 羞愧惶恐难担当第323章 生而有罪前朝种第253章 紫幔遮溷锥破李第14章 男儿膝下有黄金第250章 水晶廊内红颜喜第366章 全盘唐化何行之第51章 戎镝狄矢夜鸣鹘第229章 一夜冰封山路难第427章 开门揖盗狼入室第412章 此争彼夺试方热第471章 玄机暗藏不可入第100章 座中孰人为今亮第485章 言者有心闻有意第15章 治罢家事烹小鲜第59章 谁家仙子谪凡尘第403章 旧戚今为新贵族第444章 愿奉叶公清朝堂第28章 欢愉时短喜难全第392章 年末复返长安城第468章 摘得炽阳作干戈第315章 不知何处卜吉凶第306章 长安大道阻且长第339章 蛮地亦闻汉道昌第160章 衣被天下路多艰第25章 躬耕陇亩诸葛庐第500 心腹之内起隐患第359章 将军百战何苦来第162章 暗备金钩诱海鳌第11章 欲从釜底抽柴薪第452章 太医此来传真意第221章 临冬北风忽骤起第79章 山因高士有贤名第203章 桥底中流楫击浪第236章 似有神兵自天来第81章 胡狄尽是中山狼第270章 不如意者时常有第149章 流言积毁困周公第127章 乡有贤者佑四邻第133章 借请仙童镇户门第60章 娇俏暗香绽芳芬第147章 登门问罪探前因第37章 班门孰敢弄大斧第486章 其时其地吾当场第26章 当知钱可通鬼神第208章 血色空碧心自凉第226章 山雨未至风先起第91章 不知孰人新少府第322章 诸子密谋意夺权第345章 静如处子动脱兔第436章 巧妇难为无米炊第256章 孰为奸细空穴风第511章 尘埃落定局势明第399章 暗伏贼胆欲包天第259章 上阳宫中白头人第33章 冤家从来道路窄第390章 欲钓狡鲨鱼饵香第51章 戎镝狄矢夜鸣鹘第142章 多情公子无情剑第86章 嘘寒送暖我所愿第396章 此处恶果孰手栽第278章 呼来喝去钳牟丁第497章 锦衣貂帽入长安第41章 吾羞不屑与汝友第39章 青蚨铜钱穿玄机第319章 自古权奸通情理第508章 色厉胆薄谋无断第330章 万人齐呼叶十一第87章 莫非前世对头冤第433章 举世滔滔孰最贤第246章 长安水深如寒渊第236章 似有神兵自天来第93章 休与仇敌说贤良第416章 宵小无癞何须惧第331章 阴霾迷影身暗藏第243章 魑魉浮蚍亦猖狂第456章 磨牙吮血问何谁第374章 千万军中千万胆第42章 子与曾点共其志第123章 世事浮沉似流水第385章 休令萧墙存侥幸第81章 胡狄尽是中山狼第425章 不可回绝势必得第189章 山中无虎泼猴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