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一倭不容二恪

也不知道老师和师兄们都在干嘛,想来今年是无法回家了,虽然阿娘很啰嗦……但……

诸葛恪躺在海边沙滩晒太阳,想着无聊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头。若头前被派来还成,听两个女师兄讲行动起来很有趣。现在嘛,他每天做的是怎么给租界区内的倭国百姓洗脑,怎么帮助大唐过来的商队发倭国战争财,当然最重要的还得看着李恪。

能不能回去,什么时候回去,取决于用多长时间搞定李恪。距离大臣们为李恪来倭国的事情争执已经过去半年,期间诸葛恪多次接到王珏来信给他讲述大唐发生的事情。除了按时到来的商队,经过筛选的儒生们前几日也顺利抵达。

得,件件事情都得他操心,诸葛恪从沙滩上爬起来伸个懒腰开始往城里走,一直在海滩上守卫保护他安全的王家仆从和各大臣亲兵赶紧跟上。啧啧,平日在南山的时候不觉得什么,跟诸葛郎君出来几个月才真正见识到他的厉害。

甭管人家武力值如何是否需要咱保护,凭着诸葛恪自到倭国后频频使出的手段就让他们心理发紧,无论是主子派遣的任务还是诸葛恪本身的能力都让这些人不敢怠慢。

没人敢拿面前笑眯眯的郎君当绵羊,他可是仅用三个月就成功从李恪处夺.权控制住整个租界区。

进城,一个倭国妇人抱着孩子迎面走来,“诸葛郎君,感谢您的慷慨,愿菩萨保佑您平安。”

“娃娃身体大好了?我看他的年龄可以启蒙,不若送孩子去咱们刚成立的书院读书,我们圣上说全当历练学者,在倭国授课不收费。这些来授课的学者都是出门历练,他们往后还要回大唐去。旁的不说,若孩子学好了,往后可以自己开书院收徒授课,也不用再为他的前途担忧。”

便是不收学费孩子读书也要些花销,但是想想也只有他们租界区百姓能学到唐人的知识,妇人一咬牙决定送孩子去学习。见诸葛恪满面真诚,并没有因身为名士弟子和租界区管理人而跋扈,妇人衷心说道:“感谢唐皇将诸葛郎君派来倭国,愿菩萨保佑他福寿绵绵。”

诸葛恪的表情更加真诚,他感慨道:“我代圣上谢谢你,都是因为倭国百姓如你一般崇敬我们圣上,他才会远在大海的另一边还想着倭国百姓们。”

想想因为战乱导致民不聊生,只有租界区内因为唐人从大唐运来粮食低价卖给倭国百姓,才有他们如今的安稳幸福日子。说句心里话,战乱后租界区百姓的日子可比原来作为舒明天皇子民的时候好多了。

想到此处,妇人眼睛有些湿润,愈发虔诚地说道:“可惜寺庙还没建好,我定要日日去烧香保佑唐皇平安。”

“佛祖自在人心,有心意就好,不要过于拘泥。若我们圣上知道百姓因为他劳累、耽误自己的生活,定会怪我没治理好地方。”

“唐皇真是……若我是大唐子民就好了!”

送走一个前日帮她孩子治病的妇人,迎面又走来一群矿工,“见过诸葛郎君,都亏有大唐庇护我们才能吃饱饭,近来工友们商量欲做点什么感激唐皇,只是我们见识有限……”

往书院走的路上,诸葛恪开始跟工人们探讨怎么对李世民表达谢意。到书院门口,耐心送走千恩万谢的矿工们,诸葛恪才带着一群跟班走进书院。

方才那些场景护卫们已经看麻木,他们虽然在大唐不是上层人士,但被派遣出来的时候多少都被主家透露过一些消息。唐人在倭国所做的每件事都不怀好意,然而屡次派出的人无论有意还是无意都能做到让倭国人感激,不知该自豪还是该冒冷汗。

通过在倭国的这几个月,护卫们对圣上和大佬们从侧面有了新认识,暗道多亏咱们这些小喽啰不用跟他们为敌。尤其王县公,弟子各个妖孽,吓死人了简直。

王家仆从也只是比旁人稍淡定,想想平日诸葛恪在南山的样子再对比他到达倭国后伪装的样子,汗毛都竖起来了。若不知道底细,光看诸葛恪真是再好不过的一方官吏。之前还担忧若诸葛郎君名声太盛是否会遭到猜忌,哪知人家贼精,嘴边时时说着我们圣上如何如何。

诸葛恪脑门后面没长眼睛,他做很多事情不避讳护卫们就是展示能力和用行动震慑。除了王家仆从,护卫都是大佬们送的,之后能不能让人归心可就要看自己本事了。倭国天高皇帝远,主要目的还是跟也带着跟班的李恪争权,诸葛恪不得不频频使出手段。

好在祖传的智商不差,后天培养的技能也不厉害,通过博弈已经□□。关于小可怜李恪稍后再说,诸葛恪背后没长眼睛,不知道护卫们又在心里嘀咕他。稍得意对倭国人洗脑的成果,便全心投入做下件事情。

书院课程每上五日休一日,今日是开课来的第一个休息日,教师们边围坐在一起聊天边等待诸葛恪到来。他刚进屋就被教书先生们给围住了,作为小书院院长的孔德云说道:“诸葛郎君可来了!我们方来倭国,不知道有没有什么课程内容需要改进,如今大家都等着跟您聊聊才能安心。”

孔德云是孔颖达的子侄辈,派他出来除了拿资历也是监视教书先生们是否有歪心,他们是否教了不该教授的内容。虽然这些人被派来前都通过奇葩考试筛选,但也保不齐有包藏祸心的聪明人混进来。

百家派与儒家交好,王珏私下里告知孔颖达,诸葛恪已经掌握住租界区。这不孔德云到倭国后第一时间亮出身份拿着孔颖达和王珏的书信拜山头,对于不想在倭国久留又惦记着不走空想带回功绩的诸葛恪来说,自然是这些人做得越好对他越有利。

于公于私都该好好帮忙,想通这点诸葛恪对教书先生们很是关照,他们到达的次日就将住处和书院安排妥当。原本有人觉得条件简陋,瞅瞅诸葛恪自己也是这个待遇,大家就知道此地如此并非人家故意怠慢。

离开长安前王珏就跟诸葛恪聊过之后可能进行的举措,让他心里有个普,关于传播‘儒家’文化的重要一步诸葛恪自然了解。这不开课的头几天他也经常去听,不过每次都在窗子外面蹲着偷偷听,若明晃晃走进教室那不去也罢。

不说水平如何,经过初略观察这些人都符合筛选要求。比如说第一日的课,上学之初肯定是学写字嘛,认字的教材由王珏亲自编写。诸葛恪听着都是佛家小故事,类似三字经的模式讲出来,他这么聪明的人一下子就猜到自家老师什么意思。当时诸葛恪还想着,也不知道阿绿他们是否回来了,看来老师是等着急了,这不最近开始有意无意说佛了。

关于佛经,被派来的教书先生们原本也不是很了解,好在作为讲师教材上都有王珏的批注。就这么的,念着佛经版三字经教认字,拼音法是不对倭国传播的,孔颖达给的说法是只教授经典的儒家知识。

初步观察还算满意,当然往后也不能放松警惕,得时刻到书院抽查听课。

再次回忆一番听课过程,诸葛恪坐下后满面赞扬,“你们做的实在太好了,我本想帮忙完善一二,竟挑不出一点儿不足来。”

听他这么说,极其注重颜面的教书先生们面上都有了笑容,只是大多数人还摆出宠辱不惊的样子。像这种不知道该如何跟上官打交道,内里死板完全不知变通又除仁义道德外什么都不通的人,都是此次派来的主要人才。

他们越是这样诸葛恪越满意,“可惜咱们这边刚刚稳定下来,不能给大家提供更好的住处。考虑到不好跟当地百姓的住宅分化太大,咱们暂时只能这样了。不过各位放心,你们的贡献我皆看在眼里,等上奏折的时候必将告知圣上。”

除孔德云外最年长的一个先生抚须说道:“哪里哪里,我等并不注重虚名,只求不枉为圣人弟子。”

艾玛,叫儒生就都成圣人弟子了,怪道老师常说他们百家派不广泛收徒呢。若这些人也能跟他算半个同门,诸葛恪得呕死。似看出诸葛恪的心思,孔德云无奈撇撇嘴,各家有各家的打算。

诸葛恪在书院里与先生们一起用午餐,期间不厌其烦地多次赞扬他们能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做到心无旁骛教学,重点是一定要再接再厉。图名的告诉他们名留青史,要利的给画上几张饼,总之一顿饭下来几乎书院内所有先生都将诸葛恪引为知己了。

孔德云的心脏一抖一抖,怪道大伯说过来之后多看少说,尤其好好跟诸葛恪学习一下。他来倭国之后也没闲着,隐晦跟亲近孔家的人打听出诸葛恪的所作所为,今日又看到与设宴款待他们那日类似的升级版忽悠人,饶是比诸葛恪大上一轮的年纪,孔德云也不得不说声佩服。

诸葛恪说起违心话毫无压力,不知道护卫们在心里念叨他是不是连唐人也忽悠,诸葛恪开始往临时的城主府走去。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作为租界区的总管,诸葛恪有很多公务要做。

比如说每个城都设有衙门,原来主管断案的人都是李恪派遣,现在有一半被换上诸葛恪带来的人。其实他能做到都换掉,只是为避免被人怀疑别有所图,才留着一些人碍眼。当然,这里天高皇帝远,他们就算委屈也得憋着。

又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诸葛恪这边要武器有武器要人有人,瞧着他完全不将李恪放在眼里的样子,若看谁不顺眼给杀了,事后说路上死掉都成。当然既要保命又要彰显作为吴王手下的立场,聪明人都偶尔在诸葛恪底线内小闹一下。不想弄死李恪的情况下,对他的得利手下也不能太绝,诸葛恪一直默契配合着他们这种小心思。

当然也不都是明哲保身的人,也有忠心者能为了李恪去死,这种人都被诸葛恪留在李恪身边了。至于吴王殿下和他的手下为什么被夺.权后不反击,不好意思他们都病了,据他们自己带来的医者说水土不服。

诸葛恪完全可以在刚来倭国的时候直接用药将人撂倒,他不做是为了找机会收服刚得的手下以及让李恪输得心服口服。至于李恪服不服,若认命早就送信给李世民要求回长安了,这不‘水土不服’几个月依然挺着呢。

先处理一下公务,由于租界区的事情已经捋顺,最近并不是特别忙。在晚餐前,诸葛恪照例去看望租界区最大的官-吴王殿下,跟他聊一聊人生。

诸葛恪刚进李恪的院子,就看到医者在院子里皱眉思考,“今日吴王殿下的身体怎么样,那些同样生病的随行大臣怎么样了?”

“都是老样子,时好时坏。虽然腹泻、身体无力,但是身体状况完全没问题,小的真是从未见过这种病症。若实在不行,可否写信回去请圣上派名医来,小的实在医术浅薄。”

“不要妄自菲薄,实不相瞒,我给一个大臣用过老师给带的止泻药,完全没有用。这个病要是想根治,要么你根据病人的症状研究出方子,要么只能我老师或者永远都找不到人的孙真人出手了。”

诸葛恪看似是安慰人,完全是让医者绝望。好家伙,连王县公给带的药都不好使,他这种水平的医者能研究出配方?诸葛先生说的俩人一个不可能为了吴王往倭国跑,一个根本找不到人……

见医者面部表情十分合乎自己的心意,诸葛恪开始帮忙出主意,“总不好一直这样。吴王殿下自然尊贵非常,考虑到大家症状相同,你可以用旁人试药,等找到正确方法再给吴王殿下对症下药嘛。你也说了此病不要人命,如此何不尝试一番,想来殿下能带你来倭国必然是信任你的医术。”

谁都希望自己是特别的那一个,听到诸葛恪的说辞,医者的双眼明亮起来,“多谢诸葛先生开导,您真不愧是诸葛家的后人,若不是有您将此地治理得如此好,想来我们王爷恐怕连养病都无法安心。”

“好说好说!你先去忙吧,我进屋看看殿下。”诸葛恪心里暗笑,这个医者还真是单纯,不知道屋里的李恪听到没。

诸葛恪做事从不给人留话柄,他很有礼貌地开始敲门,待李恪的内侍开门才轻声说道:“我来看望殿下,他可醒来了?”

“我去看看。”也没说此时醒没醒,想来若李恪不想见诸葛恪,得到的回答必然是殿下还睡着呢。

其实李恪的内侍心里恨死诸葛恪了,这种不要人命又无法行动的病来得太巧合。但是他们不止没有证据说诸葛恪下药,更没有怀疑人家的理由。诸葛恪到达倭国后拿出李世民给的任书,成功得到官方许可的部分权利。之后他又凭借自己的才能找到错处补漏,顺手将带来的人安插到重要位置,与倭国百姓交流时更是比作为王爷的李恪讨人喜欢。

李恪这个小少年虽然有才华但到底年轻,就算他一直被人警惕或者暗杀,但生长环境还是不错。李总就算在金钱上再穷,也是想着法儿把孩子往合格的管理者方向培养,毕竟不出意外的话王子成年后都要去封邑。

皇家所谓的合格,自然是摆出高大上的姿态然后英明睿智。跟中二李承乾和半路被带歪的李泰不同,李恪无论从才华还是气度或者心性上都是让李世民十分喜爱的儿子,若非如此也不会为了他做到这一步。

这样毕竟有距离感,由于接触百姓的机会不多,哪像诸葛恪这般经常跟百姓们混在一起,时常带头挑事的人知道百姓们心里想什么,怎么相处、保持什么样的距离相处才能让百姓们既敬又爱。总得来说,李恪被出身环境局限住了,输在社会阅历不行。

所以说,殿下没生病的时候诸葛郎君就靠本事拿到圣上给出的那部分权利,殿下生病后他行事也没避开吴王府的人,平日更是未曾限制任何人拜访殿下,小内侍就算再怀疑也找不出人家下手谋害的理由。

不一会儿内侍再次打开门,不情愿地说道:“我在门外守着,殿下要找你单独聊聊。”

诸葛恪走进房间,他先对李恪拜礼,之后在对方叫起的时候才直起身子。明明是拜礼的人却将受礼的气得牙痒痒,李恪在榻上背靠着墙,稍舒缓才说道:“不用拘泥,到榻边来。”

待诸葛恪跪坐在榻边,两人四目相对,李恪问道:“除了回长安这条路,我要如何才能痊愈?”

“方才我跟医者的对话殿下没听到吗?为了殿下的身体,我连老师给的药都拿出来了,可惜药不对症。”

“若不将你老师的药拿出来,恐怕我没有今日之灾。”

诸葛恪不回应,表示我完全听不懂你在说什么。瞧着李恪的忍耐力开始降低,他趁机撩拨道:“大师兄总说他三弟多么聪明,我一直说找机会见识一下,奈何师兄似乎不太愿意。这下可好了,不用大师兄安排咱们就见着了,可惜你每日躺在榻上不能与我多交流。

大师兄准备等你成年求圣上将你和魏王都留在长安,我看是没机会了,你得在倭国养病,至于师兄的左右手自然是等我回长安的时候担当。大师兄还说咱们俩有缘,名字里都带恪,我当时就庆幸多亏你不是太子,不然我以后岂不是要改名字了?世人都知道诸葛恪这个名字对诸葛家的意义,哪怕我自小就讨厌名字带来的很多事情,但我可从未想过改名的事情。

吴王殿下可真幸运,不止异母兄弟诚心待你,连皇位上应该心中只有百姓的圣上都因为你徇私了。为何你这般幸运,而我却从小要接受各种训练,做得好没有表扬,稍做错却要挨打。原本见到老师和大师兄后我觉得开始了新的人生,凭什么除了魏王外你这个异母弟弟也来抢大师兄注意力?

最近租界区的事情已经顺堂,往后我时间充足多来跟你交流。既然你不想回长安就别回去了,放心吧我会找来不错的人接替我的位置,最好你永远都待在倭国。”

诸葛恪说完规矩拜礼离开,只留下已经呆住的李恪。

李恪分析诸葛恪话里的内容,他自然知道爹爹放他出来会顶着多大压力,只是没想到大哥竟然愿意让他留在长安。作为太子,如果他开口说这个话,也就意味着默认等他继位自己也不用离开。想到大哥一直以来对自己的爱护,由于血脉和并非同母的关系使得李恪一直想亲近李承乾又害怕完全信任后可能带来的伤害。

就是一个渴望安全和亲情的敏感娃,奈何现实让他不好得偿所愿。因为李承乾一直以来的表现,李恪内心是相信他对自己的真心关爱。只是光有爹爹和大哥还不成,就算待在长安也时刻有人想要他小命。

很为难,长安不是啥好地方。倭国吧,之前没发现,现在看来这个诸葛恪似乎脑子不太正常。如果他真的离开换个人过来还好,如果他不走,今日已经开始暴露本性,不知道这人症状严重到什么程度。

李恪很纠结,诸葛恪同纠结,他为了回家都开始装精神病了。

作者有话要说:

随园随缘(二)第181章 各处热闹第310章第44章第142章 老顽童第276章 妖魔鬼怪第78章 12.01开国县子第126章 所图为何第64章 63.62.01第161章 明码实价第160章第237章 不太对劲第201章 阿绿远行第229章 中药配方第219章 改造东宫(三)第75章 11.28第92章第109章 01.02第58章 01第178章 定襄定襄第212章整人神策第247章 黄包车第185章 朕很头疼第162章 妥善安排第179章 重要一战第311章第271章 龟壳龟壳第152章 房遗爱显才第140章 科举考试第60章第208章 戏剧效果第225章 梦幻影视剧第209章 去除隐患随园随缘(三)第272章 都亏没在第103章第213章 倭国使团第212章第279章 半路杀出个妇人第97章第92章第88章 12.11第127章 粉丝来信第63章 62.01第134章 过年期间第303章 都是狠角色第208章 戏剧效果第44章第143章 到底是谁第214章 身世猜测第313章第159章 马儿快跑第281章 如此妙招第98章 98.96.01第247章 黄包车第197章 魔幻蹴鞠(二)第42章第252章 无名章节第171章 被动站队第307章 侯哥也宫斗第140章 科举考试第244章 三面间谍第108章第43章第151章 郎君请留步第85章 12.06第313章第60章第239章 水落石出(一)大嫂闹事第85章 12.06文武混战第120章 装模作样第120章 装模作样第221章 何为酷刑第228章 阿绿在哪(三)第225章 梦幻影视剧第145章 报复回去第219章 改造东宫(三)第234章 出使倭国(四)第97章第232章 出使倭国(二)第264章 甩锅贴小能手耐旱作物第99章 99.96.01第297章 怎么就死了?!第183章 还是热闹第241章 探底行动天下之主第220章 得讲究技巧第70章 11.24大嫂闹事第128章第312章第311章第262章 超级大章宴客场景第294章 哟,认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