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所谓贵婿

柳复眯了眯眼,盯着妻子不说话。

柳顾氏见状,还以为他忘了,便低声提醒:“就是上个月底的时候,太子派了东宫的一位嬷嬷过来,问起我们家上巳节要不要参加姚家的游园会……老爷那时候说家里要忙着给宁哥儿办喜事,不去了,那位嬷嬷便向我们问起了素姐儿许了人没有……”

柳复记起来了,却还是盯着妻子,不说话。

柳顾氏拿不准他这是什么意思,不由得急了:“老爷,这不是明摆着的么?素姐儿看来是有大造化的……”

话未说完,柳复便打断了她:“这跟你去东行家又有何关系?”

柳顾氏缩了缩脖子:“自打那回来了人……便没了下文了……我也是心里着急……听说皇后娘娘正打听姚氏族中有什么合适的女孩儿呢,想必是……正好过几日就是姚国丈的大寿,他素来爱汝窑的瓶子,吴道子的画……东行那儿正好有几件……”

柳复冷笑了一下,没再听下去,只是转身再次去向卢老夫人赔罪,请她原谅自己夫人的无礼之举。

卢老夫人虽板着脸,见柳复如此行事,倒也不好继续强硬下去了,便看了文怡一眼。文怡还记得今日来尚书府的最大目的,是为了把舒管家救回去,还要讨回柳东行的那几件古董,至于驳斥三姑母、将事情闹到公众跟前的想法,眼下当着柳姑父的笑脸,也只能暂时按下了,便低低地提醒祖母道:“舒管家如今还不知道怎样了呢。”

卢老夫人转脸去看柳复,柳复忙笑道:“这个容易。”便命人把舒管家放了,传到花厅里来。柳顾氏目瞪口呆,忙上前阻止:“老爷,那个贱奴没规没矩地冒犯了我,若不教训教训他,如何能服众?你怎能就这样放了他呢?”

柳复冷冷地瞥她一眼:“他怎么冒犯你了?等东行从京南大营里回来,你把事情跟他一说,他但凡是个懂礼的,自会把人送到你手上岂不强似这般硬捆了回来?名不正言不顺……那是已经分家出去的侄儿,你当还是从前么?即便那是原本尚书府用过的家生子儿,如今也不是咱们家的下人了你管得过来么?本来是有理的事,都要变成没理了,你是嫌我名声太好了,非要叫人得了机会钻了空子,往我名声上抹点黑才高兴了,是吧?”

柳顾氏气得瞪大了眼,却又不敢反驳,半是委屈,半是恼怒的模样,十分纠结。柳复没空理会她,待下人把舒管家送上来了,见人虽有些狼狈,脸上还有几处青肿,衣服也沾了不少灰尘,但总的说来,没缺胳膊少腿,还能走路,就是没有大碍。他暗暗松了口气,便笑着说:“夫人近日事多,脾气不好,一时恼了,也没个轻重,只是你好歹也要有个分寸,不可忘了主仆之别才是。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非要顶撞夫人呢?”

那舒管家抿着嘴,一张圆脸板得死紧,束手立在地下,只是不说话,显然对他的话不以为然。

柳复脸上僵了一僵,笑容便淡了:“也罢,你是东行的人,我做叔叔的,也没空替他管教下人,等他回来了,自会处置你。”说罢便转向卢老夫人,笑问:“六婶娘,您看……您是这就把人带回去呢?还是我另派人将他送回去?”倒不是他多事,如果这舒从安离了尚书府的大门后,又出了什么事,谁知道别人会怎么说?他那夫人是个不省事的,他这头把人放了,她那头说不定就能派人去寻晦气,倒不如早早将自家的责任脱开,也省得麻烦。

卢老夫人淡淡地道:“不劳柳姑爷费心了,就让他随我们走吧。”文怡迅速低头再提醒一句:“祖母,还有几件古董……”卢老夫人抬眼看向柳复。

柳复脸色沉了沉,却还维持着脸上的笑:“九丫头倒是个爱操心的,人都放了,几样死物,难道我还能扣下来不成?”

文怡露出一个温柔的笑,恭敬一礼:“是侄女儿多事了,三姑父为人正派,又是一朝尚书,又怎会学那小家子的做派?还请三姑父别见怪。”

柳复打了个哈哈,转头便命人去把那几家古董拿匣子仔细装好了,再用马车送回羊肝儿胡同去。柳顾氏这回是真的目瞪口呆了,急得暗暗跺脚,几次悄悄扯丈夫的袖子,柳复只是不理会。舒从安却用感激的目光看着卢老夫人与文怡,暗暗行了拱手礼,听得尚书府的人说东西都装好了,便忙退下去验看了。柳复见状,面色更难看了些。

卢老夫人听得舒从安报上来,说东西都验过了,也都放置好了,也没空再理会柳复夫妻,只对柳顾氏说了几句教训的话,便带着孙女与侄孙告辞了。文良临走前看了柳顾氏一眼,见她不但没有送他们出二门的打算,反而视若无睹地只顾着拉柳复说话,面色暗暗一沉,继而冷笑一声,便跟着卢老夫人身后扬长而去。

文怡一行人上了马车,离了尚书府,没走多远,便停了下来。卢老夫人叫了舒从安过来,道:“你亲自押着车回去,必要细细点算清楚,叫他们仔细搬运,别损坏了东西。过后的事情,就看你们如何处置了。我到底是外姓人,不能事事替你们做主,归根到底,还是要你们大爷来主事才是正经。”

舒从安忙恭敬道:“今儿多亏了老太太出手,才保住了主人家祖上传下来的东西。小的替大爷谢过老太太。家里已经派人去营里送信了,等大爷回来,必要到府上致谢的。”

卢老夫人叹了口气:“我也不图他这一声谢,早晚是一家人。他在营里也不容易,再过几天,还要上战场。家里的事,还是早做打算的好。我帮得了一次,帮不了一辈子。回去了,看你们大爷有没有可靠的至交亲朋,把家里值钱的东西托付过去,也省得日日胆战心惊了,我瞧那边府里,不象是会轻易放手的。只是你们别找我,今儿我多说了几句话,你们二夫人便有闲话说,我年纪大了,不在乎这些个,却还要为孩子们着想呢。”

舒从安忙低下头去:“老太太这样说,小的就更没脸见大爷了。都是因为小的处事不周到,才会连累了老太太与九小姐。”

文怡笑道:“舒管家不必这样,此事说起来原是三姑母的错,我们也不过是讲理罢了。只是舒管家似乎吃了些苦头,不知伤得可要紧?趁早儿请了大夫来瞧才好。”

舒从安笑说:“多谢九小姐想着,小的皮粗肉厚,摔打几下,也不算什么。”

卢老夫人点点头,便叫文良过来:“良哥儿多辛苦些吧,他身上有伤,押车的又都是尚书府的人,你一路看着他们回去,再回家来。”文良也觉得尚书府的人信不过,立时应了,舒从安又是一番千恩万谢。两行人便就此分了手,各自回家去了。

走在路上,文怡还在为今天顺利讨回了柳东行的家人财物而暗暗庆幸,忽然察觉到卢老夫人在看自己,便问:“祖母有什么事么?”卢老夫人摇了摇头,闭上了双眼,却暗暗下了决心。

尚书府内,柳顾氏见客人都走了,再也忍不住地冲到柳复跟前,大声道:“老爷您这是做什么?您就算要把人放走,我也不说什么了,可东西却不能还回去啊”

柳复大喝一声:“够了你还要胡闹到什么时候?”

柳顾氏畏惧地缩了缩脖子,却还是强自道:“我都是为了老爷着想老爷却不明白我的苦心,还不顾我的脸面,把那刁奴放回去了如今我还有什么脸面?只怕家里随便一个下人,就能踩到我头上来了”

柳复瞪着她,忽然觉得有些无力,倒在圈椅上,头疼地揉了揉额角。

一个穿着梅红妆花褙子的三十来岁的秀丽妇人站在花厅门外,手里捧着一个小小的连环黑漆茶盘,盘里放着一个青花茶盅,怯怯地问:“老爷?妾给您熬了一盅参茶,您喝两口,压压火气吧?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呢?夫人总会明白您的苦心的。”

柳复神色放柔了:“进来吧。”柳顾氏却是柳眉倒竖,张口就骂:“你这贱人又来做什么?可是嫌先前禁足的日子太短了,想要再试一试?”

原来这女子便是白姨娘,原是柳复爱妾,见主母相骂,她立时便红了眼圈,小声说:“贱妾不敢。”然后把参茶放在柳复手边的小几上,便屈膝一礼:“老爷千万要保重身体。”便款款退下,一点儿都没有留恋的意思。

柳顾氏冷哼:“算她识相”又嫌她多事,“来人啊是谁放白姨娘到前头来的?都给我拖出去打上二十板子看下次还有谁敢明知故犯”

“行了行了”柳复不耐烦地道,“你今日火气很足啊,骂完了亲戚长辈,又骂起自家人来了?我从部里一得了信,便立时赶了回来,一滴水都没喝呢,你不过问一声,也就罢了,白姨娘给我送了参茶来,原是为了我着想,你怎么也不能容?瞧你如今这样儿哪里还有点大家主母的体面?别说外头人如何,连你母亲家人都看不过去了”

柳顾氏大感委屈:“老爷说什么呢?今日怎么就专盯着我不放了呢?我有哪里不好了?便是去东行家里讨要东西,不也还是为了老爷么?”

柳复没好气地道:“通共也就一回,太子派来的嬷嬷问起了素姐儿的事,但过后便再没了下文,可见事情是不成了,你还在这里添什么乱啊?太子妃才进宫多久?东宫又不是没有侧妃,太子未必就有那个意思”

柳顾氏不服气地道:“谁说是太子要纳侧妃了?那位嬷嬷虽不肯明说,但我给了她不少好处,她总算露了点口风,原是太子要给康王世子选妻呢那康王世子虽是个不中用的,到底也是近支宗室,将来便是做不了王爷,一个爵位总是跑不掉的。若是能看中我们素姐儿,也是素姐儿的造化。我做嫡母的,还知道要为孩子着想呢,老爷是亲爹,怎么就不放在心上呢?”

柳复冷笑:“康王世子?别说笑话了,他再不中用,也是宗室贵人,既是要娶正室,哪里找不到名门千金去?非要将就素姐一个庶女?”他心想,若柳素是白姨娘所出倒也罢了,偏偏是丫头出身的桂姨娘生的,别说宗室子弟,便是寻常官宦人家的儿子,也未必肯将就呢

柳顾氏道:“这有什么?素姐儿从小就是在我跟前长大的,把她记在我名下,不也一样是嫡出的了?老爷又是堂堂尚书,她比其他官宦人家的千金差在哪里?若这门亲事能成,咱们家有个宗室贵婿,也体面得紧。”横竖柳素一个庶女,不可能结下什么好亲事的,记在她名下也无所谓,康王世子不中用也无所谓,关键是这个名头够响亮平日柳家说是国戚,其实隔了好几重,压根儿就使不上力,前些年皇后对柳复还有几分倚重,如今却几乎没动静了,再这样下去,等柳复任期满了,柳家的权势就要大打折扣的

想到这里,她便放软了语气,劝道:“老爷,宫里好长时间没传我进去请安了,往日我说起这事儿,老爷总说不着急、不着急……我知道老爷是不愿别人说闲话,指老爷是靠裙带关系得势的。但与姚家这样疏远,也不是办法……遇事也没个帮手,将来要是再象先前那样,再出点什么事……”见柳复神色不善地盯着她,她干笑了几声,吞下几分心虚,讪讪地道:“康王世子也没什么不好的,他自小养在皇宫后中,咱们素姐儿要是嫁了过去,将来直接就能跟皇后娘娘搭上话了,用不着每次都要跟姚家打招呼……”

柳复冷哼一声,道:“我不管你是打了什么主意,只是别忘了,皇后跟太子……可不是亲骨肉上头的贵人都容不得左右逢缘之人,你既是听了太子的话,想要将素姐儿许给康王世子,就不该再从姚家使心思而且你即便有心送礼,也不该去找东行讨要,若他在家还罢了,他不在家,你硬是要抢,传出去了,别人会怎么说我?你那六婶娘的话虽难听,却不是无的放矢。今日御史台恰好有人到礼部里来,若不是家里报信的人机灵,几乎就叫他们听去了,到时候我在朝上岂不是要颜面扫地?我如今也在圣上跟前做了许多年的官了,用不着再靠旁门左道讨好后宫,往后不得我同意,不许你再自作主张”接着顿了一顿,“你只要把宁哥儿的婚事办好就行了,别的事休要多管若是再坏我的事,可别怪我不顾夫妻多年的情份,直接让你去礼佛抄经了横竖媳妇马上就要进门,府里便是没了你,也不愁无人主事”说罢一甩袖,便走了。

柳顾氏瞪大了眼,几乎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脸色苍白地坐倒在椅上。

第57章 柳氏秘辛第63章 姑嫂有隙第375章 谁干的第32章 林间倾诉第200章 好意进言第158章 计赚于老太第138章 小灵通第372章 夫妻和好第394章 天降救兵第424章 朱景深的剑第403章 英雄救美第127章 背后真相(上)第54章 柳家邀约第403章 英雄救美第173章 所谓误会第371章 有心之人第153章 茶会之后(上)第35章 和乐融融第204章 表哥变脸第290章 议定计划第165章 乘兴而归第245章 今夜良宵第347章 柳东行的安排第314章 姐与妹第286章 露出破绽第340章 人情冷暖第273章 异状种种第303章 今非昔比第211章 误会重重第259章 北疆喜报第384章 康王府在行动第144章 暗箱操作第33章 同病相怜第15章 下榻农庄第136章 京中变故第118章 各有主张第253章 初理家务第14章 舅甥相见第138章 小灵通第352章 最后警告第368章 意见相左第208章 故人重逢(上)第50章 满堂娇第177章 顾家来客第85章 惊疑不定第14章 舅甥相见第207章 故地重游第90章 明日可期第397章 暗潮再涌第184章 旧日祸根第285章 锦南密信第184章 旧日祸根第329章 康王旧事第184章 旧日祸根第34章 劝慰表哥第267章 固执己见第172章 不速之客第317章 同床异梦第418章 康国公第96章 惊弓之鸟(下)第296章 团圆饭第81章 几家欢乐几家哀愁(一)第276章 周而复始第185章 腊八粥第54章 柳家邀约第377章 青州事变第6章 长房之行第247章 新人新宅第75章 两对儿第231章 祖母的安慰第344章 知错能改第114章 议定章程第80章 姐弟历险第48章 有朋自远方来(下)第176章 威逼利诱第35章 和乐融融第290章 议定计划第187章 特别年礼第104章 利之所趋第415章 绿萝小院第76章 无奈涉险第205章 细细思量第414章 心中生怨第148章 王府茶会第342章 接连打击第327章 母爱如山第373章 收服部属第208章 故人重逢(上)第320章 恍然顿悟第158章 计赚于老太第244章 顾文怡出闺成大礼(下)第113章 月光水色第150章 狭路相逢第100章 祖孙探病(一)第14章 舅甥相见第267章 固执己见第347章 柳东行的安排第154章 茶会之后(中)第51章 螳螂捕蝉第327章 母爱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