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争议

史子妙宣布:慈航静斋自此封山,那唯一的一个弟子出山的条件是什么?是大汉面临颠覆危机之时!

乍一听,这好像只关系到慈航静斋今后的方针,跟目前无关,毕竟目前的天下,怎么看都该是大汉面临颠覆危机之时。

现场,只有孙权,第一时间明白了史子妙的真实想法。

难怪,难怪了。先前,孙权始终不明白史子妙的动机,他觉得史子妙的所作所为,并没有让天下重归一统,反而让天下局势变得更加复杂起来。此时此刻,听了史子妙的话,如同醍醐灌顶,孙权瞬间融会贯通。史子妙既然说自今天起封山,就很明显代表这不是属于未来的方针,那么史子妙的意思只能是,慈航静斋将不再介入诸侯之间的战争,慈航静斋将变得彻底中立,她们不会继续支持刘表,当然也不会再专门去支持其他人。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之前的泰山之战,最后的结果会是各方获利,史子妙并没有刻意把所有利益全部带给荆州刘表,因为在她眼里,所有诸侯都已经一视同仁了。剿灭了黄巾,天下再无反汉之人,诚然,诸侯之间的局面是更加复杂了,但换个角度,没人谋反,剩下全是支持汉室的诸侯在内斗,这天下反而好像单纯了许多。这也同样解释了,史子妙为什么会出动所有的力量,毕其功于一役,彻底剿灭黄巾!

所以,史子妙所谓的唯一出山条件,所谓的大汉颠覆之危时,实际上,只有两种可能:一、有人自立称帝或者谋朝篡位;二、有外族入侵。

斋主之命不容质疑,史子妙看似民主,实则独断。不论别人说什么,史子妙都丝毫不改变自己的决定,甚至放出话来,不支持的人,可以立刻离山,从此再不算慈航静斋之人,留下来的,就必须坚决封山,与外界断绝来往。可以说,史子妙的这个条件,已经直接把整个外门彻底砍掉了!就算是内门弟子,可能有一半都在动摇。

下面的弟子,或是震惊,或是迷茫,或是不解,或是大哭,所有人都接受不了这突如其来的命令。可惜,留给大家考虑的时间不多,十天之内,要走的人必须搬走,十天之后,再想离开,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会毕,

弟子们三五成群,相继散去,大家都找上自己平日相近的姐妹,商量起今后的去向。而慈航殿内,最终只剩下核心的四大长老,恩,还有孙权。

“斋主,你是已经看不清这天下的动向了吗?”静长老第一个开口。

史子妙闭着眼睛,没有回答。静长老继续问道,

“诚然,此举从长远来看,或许能成为我静斋立足千年之本。但以前的你,为何迟迟没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以前的你,认为这天下还在你掌控当中,而现在,这天下脱离了你的掌控?”

对此质疑,史子妙还是没有作答,缓缓说道,

“还有什么疑问,可以一并提出来。”

底下几人,皆低垂双眼,目不斜视,如同入定老僧一般,对外界不闻不问,只有守长老,犹豫一阵,开口说道,

“其他弟子不好说,这次各大世家的优秀子弟,必定都会选择离开。最终能留下来的,或许只有耐得住寂寞的孤儿寡母。今后,少了无数跟外界的联系,我们真的还能保留对天下大势的足够掌控吗?”

守长老的问题很现实,慈航静斋封山,脱离了跟各大世家的直接联系,哪怕剩下的弟子都很优秀,最终也不过就是个很强大的江湖门派而已,这样一个江湖门派,也能影响天下大势?等大汉真面临了颠覆危机之时,慈航静斋不会已经起不到什么作用了吧?

“还有吗?”

史子妙面色不变,这些问题,她事先又怎么可能没有详细斟酌过。

见现场的四大长老,再无任何开口的打算,站在外围的孙权完全没把自己当成外人般,忍不住出声质问起来,

“史斋主,你现在的想法,不外乎就是一旦有诸侯敢称帝,你就带慈航静斋弟子出山,以绝对的姿态,瓦解对方的政权,让其死无葬身之地,如此以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只要有你慈航静斋在幕后震慑,没有诸侯会傻到再冒天下之大不韪去称帝。那么不管最终谁统一了天下,只要对方不去触碰你们的底线,哪怕他成为了外姓王,只要这天下还是大汉的天下,那么就无伤大雅,是不是?”

前一刻还仿佛入定老僧般的四大长老,相继诧异的回头望了孙权一眼,她们相信,孙权已经猜透了史子妙的真实想法。这个小家伙,竟如此不简单,他才多大?!

“继续。”史子妙的神色也微微有了些许变化,她知道,孙权的话肯定还没说完。

“史斋主,如果我刚刚的设想是真的话,你有没有想过,中原地区经过长时间的内耗,百年之后,如果有外族趁机入侵的话,你慈航静斋这点人,真的能抵挡得过来吗?”孙权大声问道。正是心里始终放不下五胡乱华这段历史,当初孙权才浮起了尽快结束乱世的想法。

史子妙缓缓摇头,脸上浮现了一丝失望之色,

“你看似聪明,实际也没能看穿。强者为王,最终能一统天下的,必定是诸侯当中的最强者!而其手下精锐,经历无数场战争洗礼,又岂是几个蛮夷能轻易攻破的?”

孙权非常不服,纵然你说的很有道理,但他可是知道真正的历史!

“史斋主,我说的是百年之后,百年之后,你口中所谓的最强者,跟他所谓的精锐,早就已经化为尘土。你能保证,那强者的子孙,也能那么争气?也能抵抗住外敌?”孙权看似已经在强扯,但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自己说的是真的。

至于史子妙,已然变得更加失望,

“百年之后的事,确实说不准。但就如你所言,不管我现在支持谁,我也不能保证他的子孙会如何。孙权,如果让你去统一了天下,你能保证百年之后,你的子孙也跟你一样争气?能成功抵抗你臆想当中的外敌?”史子妙反问。

孙权胀红了脸,不管内心如何笃定,最后也只能如同斗败的公鸡般,哑口无言。

孙权:“总有一天,你会知道你错了的!”

史子妙:“我期待见证那一天的到来。”

此时,包括孙权在内,没有人听出史子妙话里的真意。史子妙自信,但不自大,她不是坚信自己不会出错,百年时间的不确定性,再是聪慧,也无法揣测,史子妙是真的希望能见证那一天的到来,见证那百年之后,乃至未来更长时间外的不确定性。

第70章 帝王之相第78章 撇清关系第172章 吕布也是诱饵第103章 战略游戏第739章 窃取者第91章 古怪的队伍第740章 最危险的人第611章 外来真气第270章 正式修炼长生诀第320章 将帅失和第165章 骚操作第750章 粮草第246章 做客第423章 不会与你为敌第300章 谈判第396章 倾其心第25章 黑马(求收藏推荐)第288章 清奇的脑回路第549章 临死之愤第667章 第二轮模拟第544章 种符第437章 躺下脱衣服第329章 外行管内行第6章 吴夫人第448章 貂蝉之羞第380章 廊道尽头第195章 貂蝉死了第152章 这就是兵家第181章 野心的萌芽第22章 唐玉小哥第794章 城归第589章 战前第235章 男人就是要对自己狠第423章 不会与你为敌第719章 孙权的改变第137章 回合第646章 谈妥第352章 第二项第92章 妖女第569章 阴谋第475章 冯方女的解读第743章 天竺十三僧第250章 真情第162章 遭遇战第744章 吸收圣舍利第396章 倾其心第441章 恐惧大于恩情第341章 争议第221章 棋逢对手第194章 孙权的完美蓝图第432章 孙权的尝试第105章 摸底第113章 南阳有人才第65章 用身体去记第101章 系统变化第764章 二选一第197章 传国玉玺第195章 貂蝉死了第225章 敌手第84章 抉择第696章 先反第124章 各方风云第744章 吸收圣舍利第500章 孙权出谋第380章 廊道尽头第490章 孙贲私逃第582章 安世高第659章 交集第367章 主次第391章 乱吃东西的下场第399章 帮忙第402章 山越第221章 棋逢对手第462章 线索第145章 先驱第591章 模拟第279章 遇袭第333章 究竟是谁第561章 局势急变第761章 那你会什么第380章 廊道尽头第348章 斋主我当定了第689章 隐瞒第403章 祖郎第200章 跑路第369章 显现第359章 最坏的可能第4章 《上清心经》第283章 我不当天才了第120章 缈踪第259章 柴桑乱局第510章 选部侍郎第667章 第二轮模拟第329章 外行管内行第777章 金蝉脱壳第150章 如履薄冰第605章 煮酒第473章 信件一第660章 西望第631章 兄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