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此念耿耿在

知身劫在与御日诀和御月诀之中叫照形劫,意谓着这是从形所受的劫数。但是在御山诀和御泽诀之中则叫做凝形劫,御水诀和御火诀之中叫做转形劫,而在御风诀和御雷诀之中却叫做初感劫。劫名虽然不同,但是所爆发的一切触受之感都是在肉身之中。又因为每个人的肉身都是自己的,不仅是从先天从父母所生时就带着不同,而且后天之中一切遭遇一切,哪怕是各种饮食滋养肉身成长,也会造成肉身之中的种种不同。所以当知身劫爆发的时候,每个人的情形都不一样。

有的人天生形体强健,没病没灾,那么爆发的劫数可能很轻,劫数也会很快过去,真正到达元神自如化显之大成境。但是假如天生体质虚弱,从胎里出生就有先天不足之症,反而极有可能因为修行至此而出现诸病齐发而亡的下场。

所以修行之道,并非如世人所想象的全是益处,内中凶险不是门外之人可以想象的。到了之后,随着修为境界越来越高,更有可能出现一念毁身的凶险,一个念头踏错,便是万劫不复。从这一点讲,无论佛道修行,首先要看的便是缘法和资质。

人间之人做成大事一是要靠自身本领,另外一半则是要靠运气,两者缺一不可。有时候能力虽有,但无奈时不我与,只能徒劳一场。至于天假其时而本领不足则是更多。修行也是一样,除了自身能够付出的努力之外,还要遇师、遇法、遇缘得当。否则的话,轻则修行不能有成,重则歧路偏差,产生种种难以想象的后果。当初荒未央在青丘山对陆正说修行要有三一之道,所谓天分、性情、机缘和叫师父,也是这个意思。

知身劫之中,劫数随人肉身之情形而爆发。需要善加调养,有的修行人生机滋养不足,则还需要补充各种丹药增补元气。这一点比如当初乐先生送给天宗作为陆正拜师之礼用的神华丹便有着极佳的补益元气之效,而且还不仅仅只是在知身劫。几乎在每一个劫数之中都可以服用。此丹药之神奇,就是会随着劫数爆发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药效,最为神妙无比,所以可以想象当初岸无涯看见此丹之喜悦何来了,更何况是李仪亲手炼制,那更是可遇不可求。

修行到了知身境之后,在御龙诀而言,接下去一劫就是知心境了,但是在阴阳八派可不是。他们还要经历更多的神通劫。因为在到了知身境之后,所有的成果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以陆正而言,他到了知身境是筋骨强壮,周身无病,寒暑难侵。而元神自如化显,不必刻意调摄入静。但是在阴阳八派之中,唯一相同的一点便是元神自如化显,其他的则未必然了,比如风雷二宗,他们的肉身在此时根本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因为他们的元神本身就是在交感之中化显而已。所以肉身并未得到淬炼,这是什么缘故呢?

因为阴阳八派本身以法术和神通相互配合,在知身之后,便开始为下一步修炼法术打下基础。而风雷二宗法诀不同在于无论他们的肉身如何只要能够到达知道境界,修成道身,那时候肉身整个消融风雷之中。再度凝形,所以初期并不注重肉身锤炼之功,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看到这里的时候,陆正自然想起了自己当初经历幻劫的时候,不禁有些不好意思。因为他经历的幻劫就跟没经历一样,当初是在神识之中和灵虚师叔一番感应中便不知不觉度过了。倒是要到自己后来才回忆起来,那就是幻劫,从这一点来说,他的肉身先天就十分强健,也没有任何隐藏在身体内的问题,所以渡劫十分轻松。

而阴阳八派的弟子在知身大成之后,便要开始修炼各种与本门法诀相关的一切修行,比如开始渐渐熟悉各种药草,感应万物,为将来的炼丹做准备,以及研习门派之中累代积累的前辈修行体验写成的典籍。再比如山宗弟子则有可能会进入师长所设置的幻境之中去体验千山万水。除此之外,当然也会教授弟子一些如同天宗小炼形一样的炼形之法、内养之道,乃至于收敛气息等等。

除了炼丹之外,此时宗门之中的师长还会赐下一些法器。因为元神化显自在,有了法力之后,就可以运用一些法器了。这个时候使用法器,自然对修行弟子如何更好的运用一身法力有十分重要的锻炼作用。陆正看到这里的时候,就不禁感叹起来,还是有师父有宗门的好啊,想当初他刚刚三元相合,拥有法力之后,只能锻炼自己身神通中的御物之力,如果有一件法器在手,当然可以能够体验法力运转之道。不过这也怪不得别人,当初还不是自己不肯拜破虚为师,这才被带入了四相境,然后又阴差阳错被山神带出了天宗。当然陆正对此可没有一点儿后悔。

除此之外,八派法诀之中还有各种在知身境修习之术,比如风宗的唤风之术,是一种呼吸之术,目的在于内养壮大元气,而同时也是可以作为一种法术,召唤天地之间的流风攻击对手。再比如雷宗则有一种法术叫做雷音,修炼之后可以发出如雷吼声,可以震慑生灵。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但陆正已经明白,这些都是千里眼和顺风耳一样,其实都不过是身神通而已,是元神化显之后,稍加锤炼就行的。

陆正明悟到此,不禁便想起兰迁,因为不断消耗本身的生机元气来射箭的缘故,他的形神之中早就积累了种种伤患只怕到时候发作起来,便能直接要了他的命。但是他的神识不能返照,看来倒是可以教授他这些法诀中的一些炼形之法和内养之术,恐怕对他十分有用。当即就开始留心起来,这八派法诀之中哪些炼养之术可能适合兰迁。

……

引起陆正注意的倒是日月二宗之中提及的一种法术,是在修炼观日月之后可以修炼的。因为日月二宗观要心生日月而化显元神。需要心意极精一凝定。这时候的心念会产生一种力量,叫做心念力。这种心念力十分难以修行成功,但却是一种极为了不起的法术,到了知心境大成之后。更是能够辅助神识运转,提早进入神念之境。

但不知为什么。日月二宗的法诀之中对于如何修炼心念力却谈的极少,只是略略的提及有这么一回事而已。但是御月诀之中却提及到了一点,说到修炼心念力,达到心念圆成之境界,亦可用于推演天地变化之道。亦有推命之功。看见这句话,陆正顿时就明白了,道门之中并非不修炼心念力,而是这一门修炼之法传承就在道门不世奇术推命术之中。

陆正在大树之下已经坐了八天时,脑后的金光也已经消失,他已经完全将第二条金龙法力融入了形神之中,可以说他现在的法力之浑厚,在修行界之中,不仅独步于知道境内的修士,甚至在差不多神通修为的妖物和精怪之中也是一样。只怕连修行人之中境界比他高的知命境的修士的法力也没有他这么浑厚。

苦行僧八苦和尚所教给陆正的光明咒等一些咒音,正是佛门加行法之中修炼心念力的重要法门。陆正虽然是道门中人,但是他心念苦行僧辛苦救助自己的恩德,所以修炼咒语从不敢忘记,甚至因此顿悟佛门无我之境。

而且这心念力之神奇就在于,刚一修成便能够心想事成,也就是能够影响修行者本身的一生遭遇。刚才说到修行需要修行人本身的努力,另外一半则是机缘。那么机缘可修吗?如果天生机缘不佳,命中注定运气不好,那有办法弥补吗?当然有,那就是这心念力。此念力修行极致称为大愿之力,随着境界提高,据说甚至能够达到号令天地万物的境界。

其实陆正对于心念力并不陌生,想当初他刚入修行界,第一次见识到的法术就是苦行僧的他心神通,而他心神通正是基于心念力的修炼。其实佛门之中的大部分修行法诀乃至于加行之法。都是以修炼心念力为主。这也正是佛门修行和道门修行极为不同的所在!

但是他也不准备放弃继续修炼那些咒语,不管怎么说,这是他感念苦行僧的一种方式,并不会因为其他的原因而终止。这就是陆正性格之中十分执拗的地方,只要是他认定了的事,几乎就不会半途而废,不管遭遇到什么。哪怕是对于唐小九的仇也是如此,当他那一日央求苦行僧将那蛇妖的样子印在自己的心头,就几乎已经注定了他今天会在这棵大树下入定。

但推命术却是只有玄宗掌门,也就是道门第一人忘情天才能修习,流传在玄宗之中而已,道门其他诸宗并不见的有谁修炼。甚至连相关的法术都极少,只有在日月二宗之中提及这么简单的几句。陆正暗暗思量,不知道天地二宗的法诀之中有没有关于心念力的修行记载。

这八天之中,兰迁还是每天都会来看他一次,虽然来的时间并不固定,而且每次停留很短的时间就会离开,但是却是必然会到。而因为这个原因,虽然那天他追回了兰瑶,但是此后兰瑶却从不在搭理他,显然是因为他接触这个修行人,所以迁怒于他。

按照佛门的修行来说。入了此等境界,可以算是真正的入了佛门了。但是陆正却终究没有走上佛门的修行之路,被白衣人悄悄指点,从无化有,在无我之境里兜了一个圈子又出来了。但是出来之后,他也没有继续走在道门的修行之路上,而是修炼了御龙诀。

但是兰迁却并没有因此对兰瑶有什么异样,该暗中保护她的时候,仍旧是如常的跟在他的后面。他心里明白,兰瑶并不是讨厌自己,也不算真正的讨厌这个修行人,只是因为她任性,加上生活在建木林之中,对于她而言是实在太过单调乏味,所以才会任由自己的性情胡乱发脾气。

“如果喜欢一个人,因为她的一些表现就不喜欢了,那算是真正喜欢一个人吗?那说明只是喜欢她的另外一种表现罢了。每个生灵都有各自的面目,舍此去彼,那喜欢的只是自己。若是真的喜欢她,就让她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也让自己成为她的一部分,但不是谁管着谁,哪个教训哪个,而是各自做自己!”

兰迁最近跟在兰瑶的身后,每次兰瑶冲着自己大叫滚开,他都会想起这个叫陆止一的修行人告诉自己的话。听说修行人有所谓的师徒,师父会将一身的修行体验告知弟子,并且在弟子的修行路上做出各种指点。兰迁想着,如果有一天,那位修行人收自己作为弟子,那该多好。

每每想到这个,兰迁就有一种十分激动的感觉,这位叫做陆止一的修行人,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显得那么静定自然,远望觉得他严肃,靠近了却感到亲切如认识了许久,如果他真的能做自己的师父……不过这是不可能的,修行界之中,几乎从来没听说有修行人真正收一个妖物做弟子的。想到这一点,兰迁就觉得十分黯然,因此从未向陆止一开过口,但是自从陆止一入定之后,他每天精心护持,做的就如同是弟子一样。

不管对方是否收自己为弟子,但自己可以先在事实上去做一个弟子,兰迁如是想,如是行!

第六十章 寻师千里尘满身第七十九章 关键第七章 口中毒第一百章 太虚点点痕第五十八章 道海三山第二十一章 天欲第二十八章 一身具八妙第六十五章 他就是他第三十七章 死生身运同第四十二章 阴火焚身骨第四十五章 圣宗门人第三十九章 邪风起第三十二章 击西声在东第六十章 巫山灵地第七十七章 何谓不知我第六十二章 魔境劫第七十三章 身残事缺竟不成第十一章 睹对非怀眼前身第六十一章 姗姗来迟第八十三章 化混沌第四十五章 方圆有度第八十一章 其命其数第三十章 四相境第九十三章 独角序章——天地为阵(下)第二十八章 生死一第一百零四章 此后何所忆第八十五章 唐小九第十八章 转生死最近几天的更新通知第一百章 当初显圣功德身第五章 天地之心第四十九章 天人分第八章 无私第二十六章 万物有去来第二十九章 于我一心中第十四章 此事从来少人知第二十五章 妖之初第三十六章 各出奇招妙后手第二十一章 其母何怙第六十七章 纵情一剑破金刚第九十六章 缥缈入云佛影现第五十八章 鼾声里第八十九章 取舍第七十四章 紫火之王第二十九章 行于天地无趋避第二十二章 成人第六十六章 天人感应真神降第二十九章 心化苍鹰第二章 苦行僧第三十六章 一刀斩尽莲花开第八十三章 夺其生兮毁其念第四十三章 悄然之变第十七章 天地根第三章 号威一举除妖令第三十一章 交抱阴阳合第五章 不及天第二十四章 三生入幻第二十三章 周章费尽求莫离第二十三章 因材而施教第二十八章 生死一第八十三章 食我心第九十七章 命之者为天第十章 礼乐第八十九章 送终人第五十章 天命现第二十六章 万物有去来第六十九章 五色动人心第十一章 人尽头第四十四章 弟子之规第二十章 天时至第七十一章 混沌之身谁可破第十八章 谁能错步乱命途第七十八章 但恨为妖第七十三章 氤氲中第六十五章 夜色浓第六十七章 你是谁第十章 礼乐第二十一章 天欲第二章 苦行僧第三十三章 虚与委蛇第二十四章 知天境第三章 心有常第七十章 玄览中第九十八章 劫在身中非万物第五十二章 风云之间第十四章 多此一念第九十二章 射御之有道第七十三章 枯荣一念第七十二章 此德此身此千年第九十四章 相思又相忘第四十八章 狐假虎之威第八十八章 邪修者第七十九章 关键第五十章 是众生相第一章 青龙寺第十四章 往来一息成吐纳第五十九章 邪灵恶鬼第十八章 明明如月第十六章 诸物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