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灵地巫山出巫女

挡住赤灵的不是别人,正是兰迁。∽↗,赤灵怒道:“兰迁,你拦住我做什么,你师父现在身处危境,难道你要坐视不管吗?”

兰迁道:“赤灵大哥,师父教过我,当由知而行,不可无知而动。现在情况未明,如果鲁莽动手,反而有可能坏事。刚才赤灵大哥对师父在说起天巫一族的时候,兰迁在一旁听得清楚,至始至终天巫山对冒犯的修行人不过是略施薄惩,并没有伤害他们一人的性命,所以觉得天巫一族应该不是不讲理的修行人。何况师父是自己飞天而去,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再者,师父是天命之主,气运所加,也不会那么容易就出事的。”

兰迁一番话,说的赤灵也有些冷静下来,但仍是有些担忧。兰迁又道:“赤灵大哥,兰迁有句话,不知道您愿不愿意听?”

赤灵道:“兰迁,你以前话虽然少,但向来直接爽快,什么时候变得那么婆婆妈妈了。虽然你拜了陆老弟为师,但他是他,我是我,我们各交各的,你也不会比我矮一辈,我还是你的赤灵大哥,有什么话你直接说就是了。”

兰迁点头道:“赤灵大哥,兰迁是觉得你现在实在是有些躁进,其实是你心中太过关心师父的安危,所以难以克制自己的不安,其实这样鲁莽未必是对师父好。”

赤灵一怔,脸色变了几番,兰迁道:“赤灵大哥,兰迁并不是指责你什么,只是……”

兰迁还要解释,赤灵却是一摆手,叹了口气道:“不必多说了,兰迁。你的确长进了。你的话说的很对,我这样的确是出于自己的急躁,没有平心静气好好为陆老弟着想。幸亏你能指出来,看起来我是为了老弟,其实是为了自己。”

兰迁道:“还有一件事,兰迁心里感到有些奇怪。不知道赤灵大哥能不能告诉我其中的缘故?”

赤灵有些意外,道:“什么事?”

兰迁道:“我见赤灵大哥似乎十分担心师父,觉得有些奇怪……”

赤灵没想到兰迁居然问出了这个,他第一个反应不是回答,而是回头看了一眼嗔心和尚,却见嗔心和尚背对着他们站立,显然是表示没有听他们说话。赤灵心念一动。便道:“兰迁,难道你忘记了。我们赤焰豹一族的火灵神树的根本火之神,就在你师父的体内。若不是你师父,只怕这火之神就会被忘我老人给抢走了。因为火之神在你师父身上的缘故,我才对你师父显得更恭敬一些。其实若不是你问起来,我自己都没发现呢!”

兰迁思索着道:“不只是如此,总觉得赤灵大哥对我师父除了关心之外,还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赤灵大哥虽然一口一个老弟的叫着师父,但总让兰迁感觉,你对师父的尊敬,远远地超过了一般的尊敬的感觉。这种尊敬。以前兰迁只在赤灵大哥你面对赤先大长老的时候才看见过,现在居然在我师父面前也是这样,所以感觉赤灵大哥有点奇怪!不知道我师父在赤灵大哥心里,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身份?”

赤灵不解地打断道:“我关心你师父,这有什么好值得奇怪的?”

就在赤灵和兰迁担忧之际,在天巫山山顶一块平地之上,有一个巨大的白色方形玉石台。这玉石台十分奇怪,下半落地部分约莫十丈见方,乃是一个正方之形。而上半部分却是被削圆了,成了半截柱子一样。玉石台上圆下方,并不是堆砌拼接,乃是整一块玉石切磋琢磨而成。而且整个玉石台色泽均匀、质地温润,在日光之下更隐约显出七彩之色,显然也是一块罕见的玉石,也可算作是一件天材地宝了。

此时在玉石台周围,整齐而有序地跪着许多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个个身穿盛装,身上也悬挂这不少玉石雕刻而成的饰物,或者雕琢成佩悬于腰间,或者琢磨成串挂在脖子上,围绕着玉石台一圈又一圈地跪着,每个人之间的距离都是差不多,从里到外一共围成了九圈。虽然是跪着,但是这些人并没有匍匐在地,而是后背挺得笔直,手中都持有一块长条形的玉牌,却并不都是白色的。而是依次分成了红、黄、青、黑、白五种颜色,各自都有数量等同的人持有,与他们身上佩戴和悬挂的玉石饰物是一模一样的。

随着身姿的变化之际,这女子也围绕着玉石台一圈一圈走着,不多时便来到了玉石台的中央。只见玉石台的中央之地居然有一双数寸之深的足印,边缘整齐、中间凹凸似乎是细心雕刻琢磨而成。而那女子最后一次身姿变化,双足正好踩中这一双足印,双脚严丝合缝地落在上面,足底凹凸也和脚印之中无一丝一毫的差错,同时一阵法力从双脚涌出,让这女子与玉石台完美地融为了一体。

赤灵道:“兰迁,我刚才说的没错,你果然长进了很多。如此细微的不同也能被你发觉,好吧,我是实在应该听你的,先冷静下来,等一等再说。但愿这天巫一族没有什么其他的谋求。”

正是正午时分,太阳高悬在天,但是阳光落至天巫山之上的时候,却不知何故离奇地减弱了光芒,变得有几分暗淡,甚至泛出一片黑色,成为了一种幽光。所以即便是在天空之上光辉耀目的阳光,落在了天巫山上,也变得柔和了许多。加上天巫山上各种古木参天,让天巫山变得很是幽静,只有那玉石台上,才分外的通明!

这才知道,这双脚印并不是雕琢而成,就是这么被这女子这么踩出来的。只是那法力并不是专门为了踩出脚印,而是为了沟通玉石台和那女子,因此,对于石台的影响可谓微乎及微。要踩出这么深的一双足印,也不知道是用了多少岁月之功,这女子又在这玉石台上舞蹈了多少次。

赤灵一边说的时候,一边看着兰迁。兰迁见他眼神有异。当即反应过来,赤灵大哥所说的并不是真的原因,而是因为嗔心和尚在场,他不愿意说出。于是立即配合道:“原来是这样,赤灵大哥你们赤焰豹一族奉火灵神树为神树。最为尊崇,你这样一说,我就想明白了。”

这些人除了装扮如此隆重之外,个个神情肃穆,目光注视着玉石台上方。在玉石台的上方,有一个身穿黑衣的女子,正在跳着一支十分特别的舞蹈。与其他所有人不同,这女子身上并无片玉,明眸皓齿,面目饱满如月,却有五种色彩交错,勾描成奇异的图纹,遮住了她本来的容貌。她将一头紫红头发盘起,带着一顶高高的古冠,身穿束身黑衣。却是男子的装扮,但黑衣贴身却显出他一身无比翘凸的丰满曲线,上身露出一对雪白的小臂,左手手腕上带着一串蛇骨缀成的手串;下身露出两条小腿,光着白嫩的双足,右脚脚腕上系着一个铃铛。

就在这女子双足落在脚印之上的刹那,双手五指岔开,向天伸出,口中发出一声悠长的啸音,嘹亮动听,绝不刺耳,绵绵悠长,直入九霄。随着这一声啸音响起,那些跪在玉石台之周围的九圈众人开始冲着玉石台叩拜,同时发出呼应的呼喝之声。他们根据手持不同颜色之玉条依次叩拜,叩拜之时歇声而起身继续呼喝,如此五色轮替,声涌如浪,高低起伏,形成一种奇异的波动。

这女子就在玉石台上起舞。并不如寻常的舞蹈一般动作流畅连贯、一气呵成,反而是每做一个动作,形成一个身姿后便会停顿在那里,维持数息之后,接着再变化成另一个动作。而在动作变化之间,随着她双脚之动,铃铛都会相应发出一声响声,她口中便会发出一连串古怪的音节,似吟唱歌曲。又似吟诵密咒。

铃声响动,伴随吟唱,这女子抬脚落足间,一时单足而立,双臂交迭,歪着脑袋作沉思之状;忽而变化,双腿交换,整个人前倾送出双手。向天空探去,作捧月之状。原本支撑之足向后伸出,令人感觉立即就要破空飞去。正令人忍不住想要夸赞,身形又再生变,这一次那女子居然直接从原地消失不见,再出现时候,却已移转他处。呈一手抚耳,作附身聆听之状,如闻万物……却见玉石台上,这女子身姿幻化千般,无一重复。如云遮月,如风过松,清奇不已。

显然这是一场奇异的祭拜仪式,吟唱之中,众人的心念汇聚到了玉石台中央的那名黑衣女子身上。这些心念赤诚而无任何的个人意愿,发自本心精诚无比,汇聚在那女子身上之后。那女子脚腕之上的铃铛突然自行震动起来,发出一阵急促的响声,隐约暗合某种奇异的韵律。随着铃声不断响起,突然那女子手腕上的蛇骨之串化作了一条通体雪白的白蛇,吐出嫣红的信子,沿着那黑衣女子的手臂游动到了她的身上,在她周身游走不定。

白蛇只有手指粗细,也并不长,它在那黑衣女子身上游走了几圈之后,最终来到了那女子的腰间游走一周,头尾相衔,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再也不动,好像是那女子凭空多了一根白色的腰带一般。

随着白蛇成带,仪式似乎已经到了末尾,那女子收回双手,脸上的五色纹路图案居然开始自行消退,渐渐露出了她的本来面目。但是那条白蛇并不会立即变回骨串,而是会这样环绕在这女子的腰间七天。在这白蛇成带的七天之中,这女子就能够施展天地之力。直到七天之后,白蛇就会自行返回到她的手腕上,再度化为蛇骨手串,这女子也无法再借用天地之力。

而在这七天之中,越是接近白蛇化骨的日子,可借用的天地之力也会逐渐减少。必须等到再一次举行仪式之后,重复这仪式之中的一切,这女子才能继续施展天地之力。本来若是按照以往的习惯,仪式至此已经结束,那女子应该立即离开这玉石台,其余众人也会在她的带领下依次离开。但让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一次这女子并没有动,而是反常地跪倒在了地上,大声道:“千年的等待,迎来等待中的人。亘古一脉天巫一族,天巫首千巫女拜见天命之主!”

众人震惊之下,所有的目光都向千巫女叩拜的方向看去,只见在玉石台的正上方,也就是在千巫女的头顶,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位男子,立身虚空,正是陆正。陆正听见千巫女的话,脸上露出疑惑之色,道:“你叫做千巫女?你认识我吗?”(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一十八章 问红颜粉面第六十三章 相对争锋在纤毫第二十九章 因果何脱第十三章 何故相爱转相失第二十章 闻啸第五十八章 佛山动第五十四章 挖肺掏心饲虎狼第三十四章 听涛声第三十章 不才子第六十一章 姗姗来迟第八十一章 非梦亦非幻第七章 口中毒第十八章 同气则相应第二十二章 闵予小子第二十九章 于我一心中第六章 有为者第十章 麒麟第七十七章 何谓不知我第五十一章 斗智第十五章 进退何凭据第四十七章 琴音剑舞第九十五章 知色慕少艾第六十六章 五行山第九十六章 缥缈入云佛影现第七十六章 出渊第七十六章 且输世眼认初心第十五章 第一坏第九十三章 人生有六养第四十章 魔罗第八十章 天地之主第三十一章 相见无欢第三十六章 己愿第十一章 一心间第七十五章 剥尽还复第一百章 妖风起兮天地乱第三十二章 伏憨虎第六十五章 凛然天意不可违第二十八章 所谓人者对面天第八十一章 谁来施手补造化第十一章 明道故无疑第六十二章 转易阴阳我为主第六十一章 遇之不期天意深第四十四章 丹穴山第十三章 何故相爱转相失第三十五章 苦中乐第五十一章 此心何惧第六十章 紫炎散人第二十五章 知身境第五十一章 斗智第四十二章 何所取第一百零三章 未可离须臾第七十章 百花酿泪第八章 无私第九十七章 皆出乎我第二十七章 现在何在第十七章 天命花第十一章 明道故无疑第七章 牧牛第五十五章 前谋早预顺成局第五十五章 暗流汹涌第十六章 叶小秋第五十九章 邪灵恶鬼第一百零九章 君子善假物第十六章 如此行迹当何名第四十八章 天地之愿第六章 近郊远境孰得兔第三十七章 牵踪连迹如人意第五十章 痴及身外第七十六章 思之何思意不宁第十三章 狐之悲第五十六章 此心无故难如故第四十三章 具名知戒第九十八章 与天无关第九十一章 变起不测第五十六章 此心无故难如故第四十章 一念生第八十五章 唐小九第五十二章 万妖至第三十五章 知聚散第三十章 忽有神龙现人间第六十八章 含生之趣岂梦中第五十一章 无寿者相第四十八章 天地之愿第十六章 小神通第十五章 见乎天地风何起第六十二章 混沌妖音第十二章 非我身第六十六章 所念即我身第七十二章 修行劫第七十六章 变故生第二十六章 琴第四章 酒乡第四十五章 法力第三十三章 簇拥未受况挟持第四十九章 知根知底第二十四章 道门五山第十六章 所谓伊人第十四章 光明咒第九十五章 明月孤于天第六十四章 日月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