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利在千秋【求票】

董仲舒这次过来,显然另有事情,但没明说,拉着霍去病要外出。

两人出了禁军大殿,董仲舒动用儒家的嘴皮子功夫,牛皮吹的山响:“天地之力加我身,我一步便可横跨百里。”

顿时有一股儒家力量运转,裹卷霍去病和董仲舒,两人倏然消失。

再出现的位置,是长安以北十里,兵府就在不远处。

“夫子要带我来兵府,何必动用这么大阵仗?”霍去病眨巴着眼睛。

董仲舒尴尬道:“我平时真能一步百里,都因为带着你,走的近了点。”

霍去病哂道:“这是近一点?从百里缩减到城郊十里。”

“老夫让霍侯看看我儒家真正的手段。”

董仲舒取出儒家圣物,荀子当年留下的一柄介刀,又吹起第二波牛皮:“我一步走出,瞬息百里,两步三步四五步,越走越快,越走越远。”

那圣物介刀凭空一划,如同斩开了虚空。

一股力量再次包裹霍去病和董仲舒。

眼前浮光掠影,这次真的瞬间出去老远的距离。

霍去病落足后瞅瞅:“这次得有八十里。”

董夫子也有些纳闷:“不知怎么回事,带着你就走不远,可能是你太沉了。

兵家杀人过多,我儒家之气载不动伱。”

霍去病白眼道:“你直说去哪,换我带你。”

“去大河沿线。”

大河,是汉时对黄河的称谓。

不早说,霍去病加持走为上,董夫子也走出了剩下的三四五六步。

眼前虚空倒退,如飞而行。

长安往北,数百里便是黄河水势奔腾之地。

三万里长河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行出数百里,耳畔轰鸣之声渐盛,空气也变得湿润。

前方一条大河气势磅礴,水天奔涌,如巨湖倒悬倾注,一泻千里。

霍去病和董仲舒落在一处崖壁上,俯瞰黄河。

这里大抵是黄河壶口瀑布周边。

时近傍晚,长河落日,气象雄浑。

董仲舒伸手一招,眼前景色变化,又挪到数十里外的另一处位置,所见水势愈发浩荡,奔腾涌动,大浪滔天,宛若一条黄龙在咆哮。

轰隆隆!

虚空壁似乎都要被拍碎,浪涛飞溅。

“此大河流域,沿岸水势壮阔。我汉人先祖,历朝历代都是围绕两河繁衍生息,兴农造田。”

董仲舒体内气机外放,连接天地。

面前情景再变。

两人立足在一座矮山之巅的大青石上,下方稍远处,有一座小县城。

从高处往下看,落日倾洒着余晖。

金黄的光色里,小城炊烟袅袅。田园农舍当中,一只小母鸡带着几只鸡雏悠闲踱步,三两只肥鸭在水里嬉戏,臀颈摇摆,翎羽迎着晚霞,熠熠生辉。

还有几个农户坐在院内攀谈,笑容满面。

“今年是丰年,无大灾患,所以家家户户不必为吃喝发愁。”

董仲舒沉声道:“大河,大江(长江黄河)沿岸,如是的小城,县郭之地,村寨,有近千处。”

“八年前,霍侯你还只有十岁,又身在长安,可能不记得发生过什么。

当时大河渡口决堤,沿岸被洪灾席卷的小城有上百座,浮殍遍野,家畜,人的尸体被泡得肿胀,发臭……那种情景,老夫毕生难忘,到今日仍有做噩梦的时候。”董仲舒声音低沉。

霍去病隐约明白了这位儒家当世第一人,非要拉着自己过来的目的。

“老夫那时候就发下宏愿,要效仿古之大贤,为两岸民众做些事情。”

霍去病眺望不远处的小城,又回头看了看黄河奔腾的水势。

不论在哪方世界,文明必然要依附水系发达之地来衍生,发展。

世上最古老的四大文明,无一例外都是依河而兴。

黄河、长江这两条大河,是哺育汉民族的母亲河。

但蕴育文明的同时,令人毛骨悚然的洪水和干旱,从历史的开端就困扰着沿河的民族。

商周,甚至更早的上古时期,汉人在享受河流赐予的沃土与灌溉之利的同时,就开始和各种水旱灾异作斗争。

大禹治水,妇孺皆知。

春秋时,吴王夫差下令开凿连接长江和淮水的运河邗沟。

虽然当时并未完全竣工,但极大的方便了吴越人民同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战国,秦之李冰父子主持修葺的都江堰,沿用到后世千年。

还有郑国渠、沟通长江与珠江的灵渠,并称为秦时三大水利工程。

武帝时期,历史上曾有过一次巨大的水患。

当时黄河瓠子决口,洪水向东南灌满了巨野泽,入泗水、淮水,波及十六郡,半壁汉境招灾。

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武帝亲临,指挥堵口。

适时武帝已年近五十,发卒数万塞瓠子河缺堤,令群臣皆负薪,上至将军官吏,下至军士民夫,人人参加抗洪,才最终堵住了缺口。

以皇帝之尊,亲自登决口大堤治水,是有史以来的首次。

事后武帝作《瓠子歌》悼之,在堵口处修筑“宣房宫”以纪念。

武帝登基早期,霍去病还小,亦有过一次水灾。

当时皇帝年纪尚轻,也麻了,惶恐不安,觉得是天降大灾。

这方世界虽然有修行,能一定程度上影响天象,但大灾大患,天倾地覆,却是难以尽数抵御。

那次以后,皇帝深感水患之重,只要是治水,即便财税再吃紧,也会抽调银钱,倾力治患。

后来皇帝先后建造了漕渠,龙首渠,白渠。自长安引渭水东通黄河,便利了漕运,溉地万余顷。

“夫子带我来看大河,讲受灾,想做什么?”

霍去病在大青石上落座,看向奔腾的黄河。

“我想兴水利,建大渠。”

董仲舒在一旁蹲下来,侃侃而谈:

“大河流域,中下游是我朝农商、文化,修行最昌明的区域,也是人口最稠密的所在。”

黄河自西向东流,便于东西横向联系,而不便于南北纵向的联系。

这使得纵向的地域交流,受到很大影响。

许多富饶之地,长期得不到开发。

这种地理缺陷,也造成了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董仲舒又提及军事上的利弊:

“要保证军事,需大量粮草的运输,沟通南北水运,开凿河渠对军事行动,有诸多利好。”

“历代都有利用自然水源、修筑人工运河、灌溉农田的举措。春秋时吴王夫差为进攻齐国,运兵运粮,开凿运河邗沟。”

“从春秋到大汉,历代开凿的河道,分布遍及大半个国境。

这些人工河渠,与天然河流连接起来,可以让河道更通达,减少水患,增良田万顷。

原有这些四通八达的水道,为我的构想,奠定了基础。”

董仲舒做最后总结:“我想将若干自然河或旧沟,连成一气,在我大汉境内,开一条串联南北的大河。”

霍去病非常震惊,迅速琢磨了一下董仲舒的打算。

这老夫子是想把黄河、海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沿线的旧渠连起来,没有的渠道,则开渠建造,形成一条大运河。

其好处就不必说了,经济,军事,消灾减患等等。

从长远看,利在千秋。

董仲舒说的这条路线,几乎涵盖了后世隋唐大运河的大部分路线。

以洛阳为中心,靠拢长安,四通八达。

若能建成,不仅丰富了汉境内部的运输,串联南北,且能组成一个大的水网,把几大自然水系(长江、淮河、黄河、海河、钱塘江)连起来,也能让大汉更强壮。

促进沿线城市扬州、杭州、洛阳、开封等地的发展。

霍去病念头快速变化,想道:这方世界多了修行,人力能达到许多常人做不到的程度,其社会发展速度,也被大幅度推动提前了。

始皇帝的穿越,就大大提高了农产,军事的发展速度。

要不是因为封禁皇陵里的东西,可能现在这方世界,已经比认知中要有更大的差异和变化。

董夫子的构想,是结合修行力量才诞生的。

历史上那个董仲舒可没开凿过大河。

嗯,说不定也有过类似的念头,但受限于实际情况,没成行。

“夫子想雄起一把,做成此事,为何先找我?”霍去病问。

雄起一把,董仲舒哑然失笑:

“霍侯你是陛下带大的。反过来,你对陛下的影响力也最大。

陛下对你无条件信任,之前你进言要造船,陛下听后立即同意。

换个人,陛下必会仔细权衡,才做决定。”

“再则建造这大河,需倾注我大汉税赋的大头,且要耗费很长时间。

过程中,必然会耽搁陛下和霍侯你开疆拓土的速度。你若不同意,我更没有把握说服陛下。

老夫观察了许久,之前反对打仗,就藏着这方面的考虑。

若全国所有的财税,都要用来构筑军事,民生必耽搁落后,我的计划根本不可能展开。”

“所以夫子想来想去,决定跟我站一边,先委曲求全,然后再说服我,建这大运河。”

董仲舒哈哈大笑,不再掩饰自己的目的:

“霍侯没经历过那次水患,不知道当时情况之惨厉。

若能建成一条大河,削减水患,多少人,多少代后世的汉人,会为之受益?”

“且此举若成,也可进一步壮我大汉,增良田,通商贸。国库充裕了,霍侯想怎么打,让我上阵杀敌都行。”

“这是好事,我可以和夫子站一边,想来陛下也不会反对。”

唉?

董仲舒还在想怎么继续说服霍去病,想不到这位答应的如此痛快。

董仲舒有些难以置信。

他感觉霍去病不是这么容易被说服的人。

“我是愿意战场杀敌,但根本目的同样是想强汉,在目标上我们不冲突。”

霍去病道:“再说了,夫子说的建渠,对用兵虽有些影响,但其实影响不大。仗也有很多种打法,未必每一种都要出动大军,增加消耗。

我想打,夫子也拦不住。”

董仲舒眉开眼笑,笑的像一朵烂漫的野菊花:“那是,霍侯想做什么,老夫是万万拦不住的,也不会再阻拦。”

霍去病回到长安时,天色已经黑了。

这天傍晚,禁军大营,五千精锐连夜奔赴西北,挥军出边关。

时间匆匆,转瞬十余日。

长安已要入冬,而数千里外的大宛,天气还颇暖和。

大宛年轻的国主,端坐在王殿内,盯着手上汉使送来的拜帖,冷笑道:“汉人也想要我大宛的马。去告诉他们,马都给了康居,大月氏两国。

汉若有本事,就直接去这两国讨要,来我大宛,一匹马也没有。”

与此同时,在长安,霍去病取出了子遗留的纵横策简书。

子被打死了,少了人来串联匈奴和身毒,不将他们卷进来,坑这两国就缺了一环。

霍去病准备亲自充当幕后推手。

他凭借这段时间对子遗留术法的研究,在简书上烙印传递了一条讯息给匈奴:“汉欲谋大宛,大月氏,康居皆被牵扯参与,汝等草原各部亦可趁机行事。”

第130章 大胜而欢【求票】第400章 长城塞,烽火连天【求票】第507章 将封王,万世之功【求票】第450章 天下亦无人能及【求票】第164章 还得是冠军侯第160章 美人计,化神通【求票】第227章 果然大吉【求票】第256章 大受震撼【求票】第316章 子卒!【求票】第456章 轮回!【求票】第523章 祖龙!【求票】第304章 始皇手书【求票】第229章 神通增长,十大兵策【求订求票】第289章 彪悍的人生【求票】第576章 祖龙神威!【求票】第292章 技惊四座!【求票】第522章 半圣入陵【求票】第24章 破敌如风!第173章 受封:镇国神将【求票】第28章 阴符与蜕变【求票】第162章 点将成军【求票】第508章 各方闻讯,庞大的战争气运【求票】第334章 破国,大月氏,完!【求票】第222章 急了,他们急坏了【求票】第606章 上上策的正确打开方式【求票】第240章 长空烈马,天下瞩目【求票】第239章 帝王拜将!【月票加更】第22章 汉军骠骑【求票】第655章 光如大日,神策之威【求票】第30章 厉害了我的猫【周一求票】第590章 不是王牌我们不打【求票】第220章 南征北讨归长安【求票求订】第366章 皇陵深处,青铜门后【求票】第90章 出兵,暗中人现身【周一求票】第163章 真相大白,前因后果【求票】第580章 揭秘,秦皇后人【求票】第311章 允!【求票】第679章 大惊,冠绝天下!第660章 盖世功勋!【求票】第386章 封狼居胥!【月初求票】第147章 晋升将军【求订求票】第501章 我在,哪个敢反【求票】第640章 战万里,冠军归【求票】第504章 半圣天兵!【求票】第509章 突破半圣【求票】第40章 怎么打都赢第67章 新境界,见龙第22章 汉军骠骑【求票】第212章 第二条天赋战计【求票】第404章 如日中天和明哲保身【求票】第193章 拓国之功归长安【求票】第8章 贯通九境!第150章 骄兵悍将【求票】第297章 突破,残暴的尤尤【求票】第299章 环环相扣,得手【求票】第69章 好戏登场第21章 反其道而行,出击!【求票】第8章 贯通九境!第659章 遭到暴击的仙主!【求票】第242章 名将有几人,连破五国【求票】第514章 皇帝密诏,真正的封赏【求票】第432章 五方兵符,悉数归位【求票】第578章 气死朕了君和臣!【求票】第101章 以恶制恶【求票】第167章 他怎么做到的【求票】第158章 诏归原因,历史轨迹第301章 俑镇仙魔,连续发现【求票】第542章 十大上策,全面爆发【求票】第188章 破纵横,军威尽显【求票】第172章 连董仲舒也服了【求票】第464章 佛本婆罗门教【求票】第686章 兵身极致,封禅后的大汉!第456章 轮回!【求票】第682章 西族的真正来历第283章 传世之战,扼杀幻想【求票】第258章 擒杀,定鼎【求票】第640章 战万里,冠军归【求票】第239章 帝王拜将!【月票加更】第475章 汇合,严丝合缝【求票】第490章 消息传来,联军震溃【求票】第75章 上架感言,内容干货和更新第561章 爆头,风云定【求票】第179章 我——要投降!第665章 真正的上上策第486章 一个种族的骄傲【求票】第480章 传奇之战终【求票】第159章 计中计,连环计第664章 斩杀!第190章 击杀,大收获【求票】第338章 打完收工【求票】第22章 汉军骠骑【求票】第557章 兵者诡道,上兵伐谋【求票】第431章 有熊出世,兵符命星【求票】第344章 如日中天【求票】第635章 兴兵,巨幕【求票】第339章 古今唯他一人【求票】第15章 腾蛇元神变【周一求票】第320章 一位皇帝画了三个圈【求票】第620章 法老被他打死了!【求票】第302章 大进展,惊艳操作【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