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贾诩斗荀攸

杨修反驳道:“可是,山东……”

“山东只是小疾。”刘辩不以为然的摆了摆手:“西北才是心腹大患。光武皇帝定都洛阳,养虎为患,如今有这么好的机会,朕想顺势更化,一次性的解决西北和东南两大问题。”

杨修倒吸一口冷气。刘辩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却提出了一个任何人都想象不到的大局,即使以他的聪明才智,一下子也接受不了。可是,这么骇人听闻的话就从刘辩嘴里说出来了,说得那么自然,那么云淡风轻。

杨修很快冷静下来,思索片刻:“陛下深谋远虑,非臣所能及。可是,没有山东的赋税,陛下如何才能远征漠北?”

刘辩侧过头,似笑非笑的看着杨修:“你是在考校朕?”

杨修吃了一惊,连忙躬身施礼:“臣岂敢。”

“杨修,朕相信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才提前告诉你这个计划。”刘辩伸手,轻轻的按在杨修的肩膀上:“不要让朕失望,好吗?”

杨修觉得肩上像是压了一座山,让他不堪重负。他后脑勺直冒凉气,再也没敢说一句话。他躬着腰,向后退了两步,这才释去了那个无形的压力,缓缓的吁出一口气。他看了刘辩一眼,刘辩已经转过身去,大步向前走去,沿途遇到的将士,都不由自主的向他躬身行礼。

杨修的眼神慢慢缩了起来。忽然之间,他觉得眼前的刘辩有些陌生,陌生得有些可怕。他还是那个被人称之为轻佻无礼,无人君之相的史侯吗?看他言语之间的高深莫测,看他举手投足之间的自信从容,王者气度,谁敢说他轻佻,谁敢说他无人君之相?

大汉四百年历史上,有哪位帝王在他这个年龄时有这样的气度,敢于做出这样的决定?即使是那位建立了赫赫武功的孝武皇帝也未必就能强过他啊。汉武帝十六岁登基时,还被窦太皇太后捏在手心里,不敢有任何放肆,直到窦太皇太后过世,他才真正大展拳脚。

那时候,他已经二十二岁了。

而刘辩现在离十八岁还差几天,已经统领数万人马,为挽救大汉江山而征战四方。虽然眼下山东兵起,大汉土崩在即,可是他不仅不气馁,反而要趁此机会,一举解决大汉百余年来的痼疾。你可以说他年少轻狂,却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气。

跟着这样的君王奋战,就算最后败了,也不枉世上走一遭啊。

杨修忽然间豪气满胸,头皮发麻,热血涌上了脸。

刘辩一边向沿途遇到的将士们点头致意,一边暗自发笑。他知道杨修现在肯定晕了。他突然之间抛出一个重磅炸弹,就是要将杨修炸晕。年轻人,总是有些理想的,更何况是生性骄傲的杨修。要他自认无能,主动放弃,他是万万做不到的,不管面临的困难有多艰巨,他都会使出浑身解数,绞尽脑汁的去解决,而且往往能想出让人意想不到的好办法。

年轻,就是最大的本钱。

……

张辽率领一百亲卫骑,冲出了吴山。山谷中,马蹄声的回响久久不绝。

和刘辩分兵之后,刚走了不远,贾诩就把他找了过去,让他带领亲卫骑立即赶往安邑,并在安邑附近尽可能的捕杀白波军的斥候,将援军到来的消息传到城中。

张辽不太明白,因为刘辩没有这样安排,而且他是这支人马的副将,贾诩没有权力这样指挥他。这实际上是剥夺他的指挥权,将他变成了一个指挥百人的下级军官。

但是,听完贾诩的解释之后,张辽听从了贾诩的安排,因为他觉得贾诩这么做有他的道理,是从整个战局出发,而不是出于夺权的私心。

贾诩说,白波军能由乌合之众打得牛辅节节败退,还一路攻到了安邑,说明他们之中有智谋之士。既然有这样的人存在,那么陛下分兵进击的计划就有可能被对方识破。如果对方在董池陂安排重兵,等着伏击陛下,那么陛下就凶多吉少。

要破这个局,就必须让他们不敢离开安邑。要让他们不敢离开安邑,就只有大造声势,让他们以为陛下没有分兵,主力就是他们这一路。

张辽抢先赶往安邑造势,就要是造成这个假象,为陛下争取时间。

张辽问了一句:既然对方有智谋之士,那么我虚张声势,就不会被对方看破吗?

贾诩说:有可能,但是他未必能及时做出准确的判断。否则,听说援军到来,他就应该建议白波军撤回白波谷,而不是滞留安邑——以白波军的实力,他们只能战胜牛辅,一旦天子率领援军到来,他们必败无疑。现在白波军还在安邑,说明他要么还没有聪明到那个地步,要么就是做不了主。

不管是什么原因,你只要出现在安邑附近,就可以干扰到他们的行动。而且,你赶到安邑之后,如果白波军已经离开,你务必要搞清他们去了哪儿,必要的时候,可以联合牛辅一起出击。总之一句话,你不能让他们伏击陛下成功。

张辽明白了,二话不说,带着集结起来的一百亲卫骑,昼夜兼程赶往安邑。与贾诩共事这么久,他知道贾诩不是一个张扬的人,他既然决定要改变刘辩的成命,就说明问题真的很严重,刘辩很可能有危险。

他不能让这样的事发生。

刚刚过了虞城,离安邑城还有二十余里,张辽就知道被贾诩不幸而言中了。因为他一路狂奔而来,居然没有遇到一个白波军斥候,这是违反基本的行军常识的。斥候放出三十里,靠大营越近,斥候越多,这是任何一个带兵的人都应该知道的。白波军中既然有智士,不可能连这一点都想不到。之所以没有斥候,只有一种可能:贾诩不幸而言中,白波军离开安邑了。

半个时辰后,张辽冲进了安邑城。

牛辅听完了张辽的话,头摇得像拨浪鼓。他瞪起眼睛,反问道:“如果白波贼只是佯退,诱我出城追击呢?我出城,岂不是正中他们诡计?不行,不行!”

张辽早有准备,拿出了贾诩交给他的一支竹简。牛辅接过,只看了一眼,脸色就变了。

.

第128章 百年之局第114章 推心置腹第88章 摇滚古曲第64章 献计第196章 兵马俑之谜第16章 大道与小道第291章 孙策的机会第225章 行猎弹汗山第280章 玄冥之海第248章 亚历山大第18章 龙虎交第177章 应龙现身第89章 张绣破境第47章 杯弓蛇影第352章 技不如人第214章 白山赤血第313章 稷下学宫第224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第372章 一生之敌第366章 石荡崖第244章 生于忧患第391章 闯宫第379章 恩怨分明第339章 变计第205章 吕布的如意算盘第132章 杜氏第364章 虎兕出于柙第142章 乡音第321章 论道弹汗山第117章 当年小道僮第348章 骑虎难下第26章 荀攸第330章 造势第148章 逆天不祥第58章 大局第74章 道士于吉第376章 始作俑者第283章 天师道第55章 不谋而合第313章 稷下学宫第312章 家法第228章 争势第222章 皇帝王霸第188章 反客为主第83章 关羽来了第202章 鹰过拔毛第379章 恩怨分明第14章 谶语第437章 被鄙视了第223章 白马公孙瓒第21章 龙形第15章 激将第145章 有口难辩第318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283章 天师道第222章 皇帝王霸第133章 离群孤鸿第128章 百年之局第112章 见面礼第395章 一阴一阳谓之道第103章 人形弩第214章 白山赤血第357章 舍得第55章 不谋而合第56章 明争暗斗第4章 龙之梦第285章 悔之莫及第61章 阴谋第297章 闻徐色变第21章 龙形第144章 故事第24章 凤仪第379章 恩怨分明第385章 天地作证第424章 塞翁失马第174章 匈奴第400章 龙凤血脉第264章 得意忘形第56章 明争暗斗第374章 欲擒故纵第404章 温故而知新第17章 危机第146章 一石三鸟第354章 海上生明月第416章 小过与大善第101章 贾诩斗荀攸第8章 燃烧的朱雀阙第241章 两只鹰第152章 徐晃发威第175章 斧头帮第430章 聪明误第12章 贾诩献计第393章 天下为棋第34章 凤鸟将至第123章 裴潜第394章 人心涣散第271章 儒门弃子第419章 关心则乱第184章 貂蝉第451章 于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