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当年小道僮

黄巾军痛恨官府,痛恨朝廷,痛恨皇帝。他们曾经祈祷,曾经哀求,曾经逃亡,都无济于事,最后只能揭竿而起。如果不是民怨积蓄得太久太重,张角又怎么可能在十几年间积聚几百万人的信徒。

皇帝是天子,是所有统治阶级的代表,所有的愤怒最后都指向皇帝。即使知道眼前的这个皇帝还很年轻,登基才半年多,也没什么恶迹,但是他既然继承了皇位,当然也要继承愤怒。

父债子偿,这是最简单的逻辑,也是黄巾军的逻辑。

可是,黄巾军的悲哀在于他们虽然痛恨皇帝,骨子里却还是渴望有一个仁德贤明的天子。当他们看到一个为他们而流泪,愿意承担所有的责任,并且希望能对他们有所补偿的天子时,他们忘记了曾经的仇恨,原谅了这个年轻的天子,拜伏在他的面前。

大营里哭声一片,刘辩两眼含泪,下了马,一一扶起身边的黄巾军将士。

杨凤、郭泰又惊又怕,既怕有黄巾将士趁机刺杀天子,又对天子的手段感到恐惧。他们紧紧的跟在刘辩身边,既保护刘辩,又将刘辩和更多的黄巾将士隔开。

荀攸和钟繇紧紧的跟在身后,两人只交换了一次眼神,就再也没有任何交流。可是那一次四目相对,他们都从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疑惑,看到了茫然,看到了恐惧。

从营门口到中军大营,有五百步的路程,刘辩走了大半个时辰。当他走进大帐时,他的大氅上,袖口上,衣襟上,已经沾满了尘土——上面有黄巾军将士的泪,有黄巾军将士的希望。

“陛下……”杨凤尴尬不已:“臣就这取水,为陛下洗漱。”

“无妨。”刘辩看着变了颜色的衣服,伸手解开了腰带。“这是好事,这说明朕还有人心,还有机会重整山河。好了,进了这个大帐,我们就是谈判的对手了,无须客套,坐下来谈吧。”

杨凤看着刘辩脱去皇袍,露出皇袍里面的鱼鳞软甲,摘下冠冕,换上一顶头盔,惊愕不已。不过,他什么也没说,伸手相邀:“陛下请。”

谈判的条约之前就已经商量妥当,刘辩亲自来谈,不过是最后走一个形式。从刘辩走进黄巾大营的那一刻起,谈判就已经结束了,剩下的都是仪式。他们很快谈拢,黄巾军、白波军接受天子的改编,分成两部,一部驻留在并州太原郡,一部进入关中扶风郡,四万黄巾军大部分都转为屯田兵,只从中精选出五千步卒,由杨凤、郭泰等人率领,随刘辩征战。

杨凤拜平北将军,关内侯,统兵驻太原。郭泰迁右扶风太守,领屯田校尉,驻雍县。

一切谈妥,刘辩要求与杨凤单独谈话。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有些意外——原本没有这个议程。

刘辩笑笑:“将军身经百战,道法高深,应该不会担心朕一个人吧?”

听说是刘辩一个人,杨凤松了一口气。他看看刘辩身后的王越、史阿,不紧不慢的说道:“臣是担心陛下万一有什么意外,臣万死难辞其咎啊。”

刘辩摆摆手,示意王越、史阿退下,杨凤也示意郭泰等人退下。众人虽然惊疑,但是见谈判已成,双方都很有诚意,也没有坚持,都退了出去,将大帐留给了刘辩、杨凤二人。

杨凤疑惑的看着刘辩,紧咬着嘴唇,不肯先开口。刘辩呷了一口酒,打量着杨凤,转身拿出了锦囊包裹的九节杖,轻轻的放在杨凤面前:“认识这个吗?”

杨凤狐疑的接过,解开系绳,脱去锦囊,只看了一眼,就不由自主的倒吸一口冷气,拜倒在地,神色恭敬:“这是大贤良师的九节杖!”

“我听说,大贤良师有两件至宝。”

“不错,九节杖和《太平经》。”

“如果我告诉你,这两件东西原本都是宫里的,你信吗?”

杨凤紧紧的闭上了嘴巴,死死的盯住刘辩,半晌没有说话。他被刘辩这句话吓住了,这两件东西如果都是宫里的,那一直号称所有信众要推翻苍天,另立黄天的大贤良师和朝廷是什么关系?

“《太平经》的由来,你可以去问,早在孝顺帝时就入宫收藏,民间根本没有流传。我想就算是你,也不知道大贤良师的《太平经》传自何人,对不对?”

杨凤不吭声,握着九节杖的手关节发白。

“至于九节杖,你应该清楚这样的玉工,除了宫里的尚方监,不会有人能制出第二件。”

杨凤的眼神缩了起来,额头沁出了冷汗。他知道刘辩说得对,《太平经》的来历蹊巧,还可能有另外的说法,但是九节杖却肯定来自皇宫。玉器的制作是一门非常罕见的手艺,普通人家不能用玉,所以民间没有玉工生存的空间,只有皇宫才有专门的玉工,这么精湛的玉器工艺,只可能来自皇宫。

以前杨凤没有怀疑大贤良师的胆量,也没往那方面想,现在,面对这两个问题,他才发现大贤良师以前的行踪有些诡异。

“我听说大贤良师曾经和白马寺的胡僧支谦论道。当时他身边有两个道僮,一个叫飞燕,一个叫飞凤。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飞燕应该就是黑山军的头领张燕,飞凤就是你杨凤吧?”

杨凤骇然心惊,抬起头看着刘辩,半晌没有说话。良久,他躬身向刘辩拜了一拜:“陛下所言甚是,我就是大师良师身边的道僮飞凤。”他看了刘辩一眼:“陛下的意思是……”

“你是大贤良师的贴身道僮,应该比我清楚他的情况。”刘辩的眼神平静,他对此早有准备,此刻说来,自然是合情合理,丝丝入扣。“现在,你应该能明白为什么大贤良师传道十几年,朝廷一直没有下令抓他,大贤良师起兵之后,为什么能在巨鹿坚持那么久,为什么陈王宠拒敌有功,反而被天子下令处死,为什么皇甫嵩揭发张让,自己却丢了官……”

刘辩一桩桩的说来,杨凤听得心惊肉跳,鬓角湿透,冷汗淋漓。

如果刘辩说的是真的,大贤良师的所作所为都是灵帝安排的一着棋,那几十万黄巾的浴血奋斗又是为了什么,还说什么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难道这一切,都是一场骗局?

公众版最后一天,求推荐,求收藏!

第287章 东京和西京第437章 被鄙视了第197章 马贼第116章 入营第161章 危机第171章 离别第222章 皇帝王霸第307章 借刀杀人第53章 分崩离析第314章 温柔一刀第312章 家法第113章 钟繇第332章 阴魂不散第60章 君择臣,臣亦择君第332章 阴魂不散第299章 人心莫测第411章 攻城与攻心第351章 意外第368章 对手第25章 道与术第342章 超渡第412章 石破天惊第300章 不合格的刺客第237章 取上将首级第301章 文武不均第296章 实力证明尊严第296章 实力证明尊严第32章 防患于未然第279章 入长安第166章 默契第391章 闯宫第290章 孙策战马超第370章 傻人有傻福第263章 夜袭第212章 后继有人第324章 惜别第246章 并肩作战第319章 助你悟命第412章 石破天惊第127章 初窥门径第64章 献计第27章 唯快不破第11章 鸾凤命格第109章 当世陈平第165章 龙骑第71章 剖鲧吴刀第21章 龙形第114章 推心置腹第377章 归来第34章 凤鸟将至第290章 孙策战马超第358章 白骨第284章 十三势第142章 乡音第118章 大贤良师之死第407章 一举两得第110章 人无完人第159章 飞龙在天第233章 精兵猛将第241章 两只鹰第393章 天下为棋第8章 燃烧的朱雀阙第433章 真龙第221章 驳兽第359章 大光明第133章 离群孤鸿第101章 贾诩斗荀攸第220章 棋逢对手第236章 良禽择木而栖第134章 正大光明第423章 传国玺的秘密第270章 敏感的袁绍第328章 雪夜杀戮第18章 龙虎交第370章 傻人有傻福第18章 龙虎交第286章 夹缝中生存第176章 湳水之战第95章 传国玉玺第323章 最大的爱护第199章 亲疏有别第429章 根基与枝干第3章 栋梁第362章 又见巨龙第20章 黄帝十二形第412章 石破天惊第241章 两只鹰第307章 借刀杀人第440章 不战而胜第393章 天下为棋第337章 底牌第111章 观水而舞第300章 不合格的刺客第136章 困龙阵第313章 稷下学宫第43章 方天画戟第79章 歪打正着第28章 张绣战吕布(上)第231章 水火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