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裴潜

卫觊博学多识,否则也不能成为河东名士。他知道命格这回事,但是从来没听说过有什么鼓曲能帮助人明悟命格。一直以来,能够明悟命格的人都是凤毛麟角,而且基本靠运气,靠天意,鼓曲能够帮助人明悟命格,这无异于发现了一条通往宝山深处的秘道,意义之重大,毋庸置疑。

即使是卫觊,也不能不为此心襟摇动。

他可以不相信刘辩,但是他不能相信荀攸。事实上,荀攸去而复返,这就足以说明一些问题了。卫凯作为卫家家主,不能不考虑这一点。

见卫觊如此震惊,杨修也笑了起来,解释道:“蔡伯喈从古籍中得到线索,说古乐与咒语有同等的功效,有助于激发命格。这首鼓曲是陛下梦中所悟,再由蔡琰参考古曲,冥思苦想数十日,于砥柱观涛而成。卫君,你听了之后,没有生出感应吗?”

卫觊细细品味了片刻,遗憾的摇了摇头。

“看来,你是智者,不是武者。”刘辩笑了:“卫君,朕不才,欲重整河山,再兴汉室,不仅需要勇武绝伦的猛将,更需要你们这样博学多才的智者,不知道卫君肯否屈就尚书令?”

卫觊差点窒息了。尚书令只是千石的中层官员,品级不算很高,但是尚书令掌握尚书台,是名符其实的枢臣。他现在还只是一个白身,天子一言,就要授他尚书令之职,是何等的器重,何等的魄力。如果天子能够如此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谁敢说他不能中兴汉室?

卫觊心动了。他躬身一拜。欣然领命。

刘辩松了一口气,要是放了这么大一个饵依然被拒绝。那他可就丢人了。卫家是河东大族,得到了卫家的支持,对稳定河东形势有莫大的作用。为此,他不惜抛出尚书令这样的关键职位。

当然,他也因此再一次见识到了世家名士之间的惺惺相惜,荀攸入朝对人心所向的影响。

……

第二天,卫觊正式接受征辟,任尚书令。与此同时,他把弟弟卫观带了过来。卫规今年十七岁。长得眉清目秀,文质彬彬,一表人材。

卫凯非常喜欢这个弟弟,他把卫观送到天子面前,一是希望能为弟弟谋一个郎官之位,二是取信于天子。尚书令虽然还没有到质子的级别,但是尚书令的职位重要,天子信任他,他当然要也信任天子。

“好一个美少年。”刘辩赞了一声:“卫家果然是人才辈出。你们兄弟二人真是难分伯仲啊。卫君是长兄。字伯儒,令弟字何?”

“舍弟行二,字仲道。”

“卫仲……道?”刘辩愣了一下,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蔡琰。历史上蔡琰的丈夫好象就是卫仲道吧?据说是成婚之后不久。卫仲道就死了,可是看眼前这个年青人,怎么看也不像是早死的命啊。

难道历史又在这里转了弯?不过想想也是。大才女蔡琰都跳起了腰鼓舞,还有什么不可变的。刘辩赞赏的看着卫观:“你是喜文还是好武?”

卫观脸有些红。看了卫觊一眼。卫觊无奈的苦笑一声:“陛下有所不知,臣带舍弟来见陛下。也是有私心的。我卫家出自武臣,虽然历习儒经,武风不减。舍弟好武,多拜名师,奈何不得门径而入。昨天听我说起鼓曲,他一时心动,想入陛下的近卫,修习十二形,成一代名将。”

刘辩恍然大悟,欣然而笑。他连连点头:“志向是好的。不过,近卫郎中都是各军中挑选出的精英高手,你要想进近卫,恐怕还要经过一番考校。这样吧,你先在我身边做个执戟郎,朕派高手指点你几下,然后再行考核,如何?”

卫观大喜,连忙拜谢。卫觊见了,却有些不以为然,很显然,他对卫观一心从武的选择并不太满意,只是宠爱这个弟弟,不愿违逆了他的心意罢了。

刘辩随即将张绣叫了来,安排他指点卫观习武。就目前而言,在刘辩身边的将领中,张绣是唯一一个循正道而悟命的高手,由他来指点卫观再合适不过。吕布的武艺、修为虽然高,但是他的机缘非一般人可得,照他的办法是修不成的。

……

刘辩在河东呆到正月初五,几乎没有一天闲着,每天都要忙着接见河东的士绅。河东不仅户口殷实,近十万户,是目前刘辩能够直接控制的州郡中实力排前的一郡,而且地理位置重要,东可以直入洛阳,西可以直入长安,与弘农郡夹河而峙,控制着两京之间的交通,如同人之两肋。刘辩豪赌一场,驰援河东,就是因为河东一旦有失,洛阳、长安都会有问题。

刘辩要想安心的与袁绍周旋,必须先安定河东。要安定河东,就必须稳住并州。

卫觊向刘辩推荐了一个人:裴茂。

裴茂是闻喜裴家的人,在灵帝时入仕,做过县令、太守,关中兵起,他弃官逃归,目前隐居在家,闭门谢客。

刘辩问杨修道:“这些天看到裴茂了吗?”

“裴茂病了,不能见客,所以未曾见驾。”

“那裴家可曾派代表来?”

杨修摇了摇头。刘辩心里一沉,裴茂就算病了,裴家也应该派一个代表人,连个人影都不照面,这说明裴家不打算和我扯上关系啊。看来这个裴茂虽然不打算依附袁绍,对我也没什么好感。

“陛下误会了,裴茂的确是病了,但对朝廷的忠心无虞。之所以没派代表来,是因为他正在和长子裴潜治气,不肯让他代表裴家,而其他子弟又小,不足以出席这样的场合。”

“裴潜?”刘辩觉得这个名字好象有些耳熟,却想不起究竟是谁。“他怎么了?”

“裴潜放荡不羁,恃才傲物,为裴茂不喜。”

刘辩笑了:“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才,这么说,朕倒在见一见这个裴潜了。”

……

闻喜在安邑北三十里。

刘辩拒绝了车驾扈从入城的请求,让张绣等人在城外等候,自己换上一身便装,带着王越、史阿和几个武艺高强的郎官,进了闻喜城,来到了裴家所在的兴平里,正准备进门,却被卫观拦住了。

入职不久便随天子微行,卫观有些兴奋。“陛下,要想看到裴潜的真面目,请随臣来。”

刘辩好奇心大起。他知道卫观和裴潜年龄相近,性格也相契,都是家族中的另类,平时来往颇多。裴潜年长几岁,是卫观的崇拜偶像。跟着卫观去抓裴潜最合适不过的。

刘辩跟着卫观,沿着里墙,转了半个圈,来到了与兴平里后墙。卫观让刘辩等人躲在一旁,自己扯着嗓子唱了起来。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他唱的是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表现的是独守空房的妇人对远征丈夫的思念之情,曲调哀婉,情意真切。卫观踏足而歌,歌声清澈动人。刘辩听了,也不禁添了几分哀伤。

没过了一会儿,只听得里墙内传出一阵声响,接着,一个人从里墙上探出头来,四下里看了一眼,喝道:“仲道,别唱了,你想把我父亲唱出来啊。”

卫观笑了:“令尊的病好了?”

“他哪有什么病,还不是跟我治气。”裴潜伏在墙头,嘻嘻笑道:“听说你看上了那个跳鼓的小娘子,为了一亲芳泽,还想混到天子身边做郎官?”

卫观的脸顿时白了,连忙喝止道:“文行兄,谣言止于智者,你怎么也跟着胡说?你们裴家不出席天子的宴会,天子很不高兴呢。”

“不高兴又能怎么的?”裴潜不知是计,悠然说道:“如今天下皆反,袁绍嘴上说清君侧,要另立新君,其实不过是效仿王莽,想代汉自立。朝廷自顾不暇,不至于为了这点事而和我们过不去吧?说起来,我们裴家可是忠于朝廷的,要不然,家父也不会弃官逃归。”

“什么忠于朝廷,不过是坐山观望罢了。”卫观冷笑道:“要真是忠于朝廷,你们父子为什么不为朝廷效力?”

“报国无门啊。”裴潜叹了一声,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家父的心思,我不敢说,我自已么,倒是看着天子有点意思,奈何家父尚在,他不喜欢我,不让我出仕,你说我有什么办法?依着朝廷的制度,有个做太守的父亲,我怎么的也应该到宫里做个郎官,侍卫天子吧?”

“你想去吗?”

“当然想去。”裴潜嘿嘿一笑:“我对天子颇有些好奇。这几个月来,他和传说中的那个废物史侯可是大相径庭啊。我很想近距离的看看他是什么样子,是不是明悟了命格,脱胎换骨了。”

“想看么?”刘辩从墙角转了过来,背着手,施施然的走了过去:“朕来了。”

裴潜一愣,刚要说话,就看到了刘辩身后的王越、史阿和郎官,又看到卫观向刘辩躬身行礼,口称陛下,脚一软,从梯子上滑了下去,扑通一声,摔了个结结实实。

“唉哟喂,我的屁股——”院墙里传出一声惨叫,紧接着,梯子一阵响,裴潜重新露出了头,翻身越过里墙,跳了下来,一手捂着屁股,一手扶着墙,一瘸一拐的向刘辩走了过来。(未完待续。。)

第56章 明争暗斗第206章 鲜卑人的危机第118章 大贤良师之死第399章 华雄第74章 道士于吉第434章 魏延第167章 逼供第71章 剖鲧吴刀第248章 亚历山大第112章 见面礼第202章 鹰过拔毛第161章 危机第277章 投其所好第261章 一鼓而下第243章 青凤第367章 惨败第264章 得意忘形第33章 经济危机第218章 疑云第253章 不请自来第149章 刘氏祖山第44章 失传的乐经第26章 荀攸第91章 三英战吕布(中)第206章 鲜卑人的危机第397章 却之不恭第402章 清者自清第215章 神鹰化龙第363章 纤夫第63章 杨修第385章 天地作证第436章 黄忠第433章 真龙第326章 在水一方第133章 离群孤鸿第417章 昆仑悬圃第273章 九歌第144章 故事第244章 生于忧患第289章 谁家少年第396章 不谋而合第218章 疑云第352章 技不如人第166章 默契第397章 却之不恭第228章 争势第433章 真龙第277章 投其所好第160章 全面反击第377章 归来第323章 最大的爱护第435章 纵横第200章 内战,外战第156章 七星刀,血手印第302章 荀氏之儒第166章 默契第29章 张绣战吕布(中)第206章 鲜卑人的危机第314章 温柔一刀第167章 逼供第313章 稷下学宫第302章 荀氏之儒第198章 杀俘第110章 人无完人第283章 天师道第400章 龙凤血脉第337章 底牌第368章 对手第273章 九歌第405章 事出意外第302章 荀氏之儒第277章 投其所好第437章 被鄙视了第191章 弹汗山第220章 棋逢对手第220章 棋逢对手第299章 人心莫测第214章 白山赤血第45章 广陵散第133章 离群孤鸿第303章 性本恶第111章 观水而舞第309章 伏羲八卦的秘密第413章 天行健第65章 初战第57章 冲动是魔鬼第121章 龙系血脉第135章 上善若水第259章 阵前擒将第174章 匈奴第458章 简单粗暴第20章 黄帝十二形第74章 道士于吉第366章 石荡崖第95章 传国玉玺第99章 五行生克第454章 玉鼎之体第9章 时日无多第432章 凤雏第190章 控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