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荀氏之儒

刘辩没有立刻答应杨修,他要仔细考虑一下。

大汉有今天,儒门有功,但是儒门的过也不小。不是儒门中人丑恶,而是两种意识形态无法调和,更何况现在儒门拥戴袁绍为领袖,起兵山东,分裂天下,他如何还能毫无保留的信任儒门?

如果儒门要求他禅位让贤,他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这样的事不是没有先例的,如今儒门的实力更大,甚至不惜举兵造反,另立新朝。太学生也是儒门拥趸,当初起党锢之事,太学生就是冲锋陷阵的马前卒,把这些人弄到长安来,会不会给自己找麻烦?

刘辩必须慎重再慎重。

刘辩找来了主管政务的贾诩,将杨修的建议告诉了他,却没有提杨修的名字。

贾诩听完之后,笑了笑:“陛下所虑甚是,党锢时,的确有不少太学生从中生事,与朝中大臣互为表里,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太学生都热衷于仕途。依臣看来,儒生其实也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学而优而仕,一种则是学而优也不仕。”

“前一种人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官,读书不过是做官的手段,他们当然热衷于名声,汲汲于仕途,一心想出人头地,所以才呼朋引伴,互相标榜。这种人可用,只要陛下给他们富贵,他们随时都可以改变态度。”

“至于后一种人,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求知,并不关心政务。只要谁能让他们衣食无忧,安心做学问,他们就支持谁。这种人当然也可用,毕竟有了他们的努力,才能文明昌盛,彬彬有礼。”

刘辩没好气的看着贾诩:“文和,说了半天,你等于什么也没说啊。”

贾诩不解:“陛下,臣怎么没说?臣的态度很明朗啊。”

ωwш .тtkan .CO

“你的态度是很明朗,可是。汲汲于仕途的人求的是富贵。朕现在能让他们贵,却不能让他们富,他们能来么?就算来了,到时候唯利是图。迟早还会因为贪腐被杀。问题没解决。反惹了一些麻烦,说不定还会给朕带来一个杀儒的恶名。至于后一个,他们倒是没坏处。可是也没好处,朕现在捉襟见肘,哪里闲钱供养他们,装点门面?”

贾诩躬身道:“陛下圣明,这两种人都可用,只是陛下不可用。儒门本来就是装点门面的,诸子百家中,儒门最先立派,也是他们最早游说诸侯,可是他们除了留下一些夸夸其谈的大言之外,何尝有人能强一国?鲁是儒门的发源地,可是鲁却早早的就亡了。齐有稷下学宫,亦是儒门大贤聚集之地,可是齐却坐失统一天下的良机。由此可见,所谓儒门能强国之说,实属谬论。”

刘辩很惊讶,他很少看到贾诩有这么激烈的反对儒门的。事实上,贾诩很少如此激烈的反对任何一件事,他可以提建议,但是很少坚持。

“那你的意思是学秦,以法治国,耕战自强?”

贾诩不置可否:“陛下,当先儒门大贤荀子到秦,可是盛赞秦国的政治的,说秦是‘威强乎汤武,广大乎舜禹’,他的两个弟子先后入秦,为秦统一天下立下了大功,其后,张苍、贾谊、申公等人传荀子之学,开儒门入政之河……”

“等等。”刘辩打断了贾诩的话,疑惑不已:“贾谊是荀子的传人?”

“当然。”贾诩很意外于刘辩不知道这个关系。“贾谊师从吴公,吴公与李斯同邑,曾经以李斯为师,而李斯正是荀子的入室弟子,所以贾谊是荀子的三传弟子。陛下没有读贾谊的政论吗?他的思想和荀子非常接近的,都是推崇礼法,希望以礼法治国。与李斯、韩非相比,他只是把礼提到了法之前,而非李斯、韩非重法轻礼,崇尚末智。”

刘辩半晌无语。他也读了一些书,已经觉得自己眼界大开了,没曾想儒门里面还有这样的故事。这么说来,荀子才是联系秦汉的人?李斯、韩非助秦始皇统一天下,贾谊、申公的弟子则开启大汉统一思想的征途,并最终使儒门独尊。

荀子才是儒门的大圣人啊,可是为什么如今的地位反不如董仲舒?

听了刘辩的疑问,贾诩笑了:“陛下误会了,董仲舒之儒,乃是公羊春秋学,而荀子所传却是谷梁春秋之学,他们并不是一家?”

“不是一家?”刘辩更是大惑不解:“两家都是春秋,又有什么区别?是不是和今古文一样?”

贾诩有些为难,这种学术问题,他并不擅长。“陛下,臣只知大概,具体而言,还是由荀公达来解答比较好,毕竟他才是荀子的嫡传子孙,了解的事也比臣多。臣只能说,荀子之儒与董仲舒之儒在于礼法与教化的先后,荀子认为为政当以礼法促教化,而董仲舒则认为先教化而后立礼法。两者比较,董仲舒之学更理想化,不如荀子之学切实可行。至于今古文,则又不同,古文经学推崇的是《左传春秋》,而不是荀子之学推崇的《谷梁春秋》。”

刘辩有些挠头,这里面太复杂了,不是他一时半会的能搞清楚的。不过他明白了贾诩的意思。贾诩不赞同从洛阳征召太学生到关中任职,这些人的理念不同,到关中弊大于利。

“那如何解决眼前人才短缺的困难?”

“简单,以吏为师。”

“以吏为师?”

“对,杨修是辅国之才,足堪大用,只是他还年轻,不明为相之道,才让自己疲惫不堪。如果能征召一些识文断字,忠厚老成的人为吏,分担一部分政务,又何至于此?”

刘辩有些不悦:“文和,你年长杨修甚多。政务又是以你为先,你不理政也就罢了,何以反说杨修不明为相之道?那依你之见,为相之道若何?”

贾诩不慌不慌,躬身一拜:“陛下,前朝时,曲逆侯陈平有言,‘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岂能为俗务所牵?这些事交待给属吏们就是了。如果什么事都抓在自己手里。要属吏何用?”

“再者。相府乃是郡县太守令长所生之地。在相府为吏,就是为将来出仕郡县做准备。如果什么事都由宰相自理,属吏如何熟悉政务。当来又如何能理一方?”

刘辩沉吟不语。他知道贾诩说得有道理,这年头可没有什么专门培养干部的学校,如何理政,一方面看各人的家族传承,一方面要看他在各个官署里边学边干。三公府的掾吏就是将来县令长、郡太守的备用人选,如果什么事都由三公亲历亲为,掾吏得不到锻炼,将来是没法治理一方的。

刘辩仔细的想了想,又摇了摇头:“以吏为师,不会形成门生故吏吗?”

“陛下所虑极是,门生故吏,就是如此形成的。不过,并非所有的掾吏都会变成门生故吏,如果举荐权被限制,门生故吏则无由而生。因此,陛下当注意的是选人法。”

刘辩恍然大悟。贾诩说得对,有上下级关系,并不一定就能拉帮结派,形成门生故吏的关系,只要把上级推荐下级出仕的权利控制住了,没有了直接的利益联系,门生故吏也就无法形成利益集团了。

不过,这个任务可不容易解决啊,还是以吏为师,先解决掾吏不足的问题吧。

刘辩不由分说:“这件事,就交给你办吧。”

贾诩躬身领命。

……

昆明池旁,一座幽静的小院里,卞氏迎来了一个客人:弟弟卞秉。

听说卞秉来了,卞氏又惊又喜,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迎了出去。一出门,看到停在门口的两辆马车,卞氏愣了一下,眼神随即冷了下来。这两辆马车太奢华了,以卞家的身份和财力,根本不可能拥有这样的马车,而且卞秉如果一个人来,也不需要两辆马车。

卞氏转身进门,顺手关上了大门,插上了门栓。

卞秉刚刚下车,正准备上前和姊姊叙叙旧,却见大门紧闭,顿时尴尬无比。他回头看了一眼从另一辆车上下来的程昱:“这个……”

程昱身高八尺三寸,一部长髯,和关羽有几分相似,只是比关羽多了几分儒雅,少了几分傲气。见卞氏出而复返,又关上大门,他立刻明白了卞氏的意思,不禁微微一笑。他特地如此张扬的从洛阳赶来,又岂容卞氏避而不见。

“无妨,令姊谨慎,怕招人物议,诚足可贵。不过,曹将军与她有夫妻之实,人所共知,派人来探望她和孩子,也是人之常情,无需隐瞒。只需要把事情说清楚了,我想令姊不会拒我于门外的。”

卞秉上前,隔着门,和声说道:“姊姊,开门,你别误会啊。曹将军派人来,只是为了看你和孩子,夫妻之义,父子之情,你总不能都一刀割断吧?”

卞氏站在门内,眉心紧蹙,她寒声道:“阿弟,你也不小了,怎么这么蠢。他如果真的有夫妻之义,父子之情,当初怎么会一声不吭的离开洛阳,置我母子于不顾?如今他是朝廷的逆臣,却如此张扬的派人来寻我母子,显然是另有用心。我卞家本是倡家,贫苦惯了的,如今陛下赏了一座大宅子,又给你安排了差事,你还不知足,被一辆马车就打动了?我看错你了,你回去吧,不要给卞家惹来祸事。”

卞秉面红耳赤:“姊姊……”

程昱听得分明,上前一步,在门外拱手施礼:“夫人,在下东郡程昱,在曹将军麾下听命。这次赶到长安来,并不是要给卞家带来祸事,而是想送一桩功劳给令弟。夫人难道不希望卞家因功封侯,堂堂正正的列于朝堂吗?”(未完待续。。)

第129章 同床异梦第261章 一鼓而下第247章 大获全胜第354章 海上生明月第394章 人心涣散第341章 单骑破阵第70章 江东猛虎第345章 烛龙第296章 实力证明尊严第339章 变计第91章 三英战吕布(中)第104章 威逼利诱第307章 借刀杀人第207章 一触即发第112章 见面礼第257章 亲亲贤贤第135章 上善若水第61章 阴谋第16章 大道与小道第128章 百年之局第441章 龙行于泽第248章 亚历山大第376章 始作俑者第409章 如鸟兽散第273章 九歌第11章 鸾凤命格第249章 丧家之犬第46章 萝莉蔡琰第245章 见机行事第105章 一诏退万军第48章 袁氏出奔第177章 应龙现身第333章 天子驾临第170章 君子协定第435章 纵横第132章 杜氏第459章 暗流第361章 风云变第241章 两只鹰第166章 默契第459章 暗流第304章 卧龙第411章 攻城与攻心第111章 观水而舞第238章 穷途末路第368章 对手第457章 亡国之道第36章 朝会(中)第438章 试阵第294章 低调的张扬第139章 黑刀第164章 刚者易折第141章 猛虎怕群狼第343章 特种战第458章 简单粗暴第172章 大漠豪情第279章 入长安第38章 一语诛心第438章 试阵第60章 君择臣,臣亦择君第250章 惊弓之鸟第9章 时日无多第205章 吕布的如意算盘第95章 传国玉玺第197章 马贼第379章 恩怨分明第192章 珠玉在前第189章 登高望远第316章 选婿第241章 两只鹰第387章 借刀杀人第269章 黑与白第359章 大光明第206章 鲜卑人的危机第80章 灌顶之咒第288章 小心思第11章 鸾凤命格第246章 并肩作战第165章 龙骑第363章 纤夫第112章 见面礼第215章 神鹰化龙第389章 福兮祸所伏第223章 白马公孙瓒第319章 助你悟命第405章 事出意外第338章 龙的传说第39章 袁家发达史第262章 佛本是道第347章 一夫当关第39章 袁家发达史第186章 人牲第257章 亲亲贤贤第26章 荀攸第243章 青凤第228章 争势第67章 白波军第374章 欲擒故纵第311章 千年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