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长公主

沈幼瑷让红筏找了一个天青色汝窑花瓶罢在桌上,她亲自去外边剪了几朵紫玉兰插在花瓶上,又从院子墙角的那颗小梨树,剪了几只白梨花插上,这样配着,就显的雅致而生动。

这时候,绿萼突然从外边跑进来,一进来还没来的及行礼,就喘着粗去叫道,“姑娘,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大太太回来了。”

“什么,”沈幼瑷正专注给那些花修剪枝叶,还没有说话,红筏就惊道,“大太太不是在清玄庵,怎么会回来了。”

“可不是,姑娘,不知大太太来了,她是跟长公主一块回来的。”绿萼急的跳脚,喃喃道,“这可这么办,大太太在庵堂里呆了那么久,肯定恨死我们姑娘了。”

“绿萼,”紫墨板着脸呵斥一声,“你是不是糊涂了,什么死不死的,大太太回来了,能把我们姑娘怎么办。”

“不是大太太一个人,还有长公主啊...。”绿萼抬起头,眼中有些慌张。

“长公主,又能怎么样,她来了,姑娘给她见礼就是的,何至于像你这样,怕成这个模样。”紫墨失望的看着她,“你平时的威风哪里去了,一遇到事就抗不住了。”

“我,”绿萼一扁嘴,“我不是为姑娘担心吗,那位长公主可不是讲道理的人,而且她可是随身带着先皇御赐的鞭子,姑娘想想,她可是跟大太太一起回来的..。”

紫墨瞪着她,目露责备。绿萼偷偷望了沈幼瑷,声音越来越小。

这位长公主是先皇的嫡长公主,从一出生就是尊贵非凡。先皇对她也是宠爱之极,她随身携带的那条金鞭子就是先皇御赐的,虽然当今圣上跟长公主不是同一个生母,两个关系不算很亲近,但长公主凭借着自身的身份,谁也不敢去惹,若有一人说话时不小心促怒她。长公主可不管你是谁,随时就一道鞭子抽下来。

“说不准长公主跟大太太恰好是在路上碰到的。”红筏道,“绿萼你也别大惊小怪了。现在还不快给姑娘换身衣服,姑娘要去见客。”

“哎呀,哪里是碰上的,”绿萼惊慌的叫道。“你们都以为是我大惊小怪了。我听那传话的丫头说,是大太太救了长公主,所以长公主才来登门道谢的,你们想想,要是那大太太说我们姑娘一句不好,那长公主会怎么对姑娘,要不然好端端的,长公主跑到我们府里来干什么。”

“真的。”红筏的脸上也有些失色。

沈幼瑷放下手中的剪刀。回头注视着她们,一双碧眼平静无波。淡淡的说道,“长公主不是那等无礼之人,咱们先过去见过长公主,别让她久等了。”

沈幼瑷的语气虽淡然,但却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一时间几个丫头都安静下来。

绿萼望着沈幼瑷淡定自若的模样发了一会呆,想到自己刚才慌乱的跑过来,说了那一通的话又觉得羞愧起来,她的心态跟姑娘比起来可是差的多了,横竖不是长公主的鞭子吗,到时候她挡在姑娘前头。

“好了,快去给姑娘打些水过来。”紫墨推了绿萼一把。

绿萼立刻回神,抓抓脑袋,对着紫墨笑了几声,跑出去了。

等沈幼瑷换了一身衣裳,便出了琼芳院。

还是在老太太的荣喜堂会客。

沈幼瑷走进大厅的时候,沈家的女眷都到齐了,老太太拿出她的那一套一品夫人的吉服穿上,端坐在上首,沈幼嫣悄悄在沈幼瑷的耳边说道,“五姐姐,听说长公主还在大太太的院子里,还要等一会儿才过来呢。”

沈幼瑷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她眼角的余光扫过四周,见大家的表情都显的隆重其事,钱氏也不像以前那样,说些吉祥有趣的话,而是安静的等在一边,她的脸半垂着,沈幼瑷看不清她的表情,只见沈幼婉穿着一件桃红色绣牡丹的短褙子,下面一条粽色的灯笼裙,和以往一样的艳丽,但眉眼的傲气已经收敛了许多,安安静静的坐着倒多了一层乖巧的意味。

扫过周围的人,沈幼瑷很快的就发现这大厅里少了两个人,一个是沈幼莹,一个是祝楚楚,府里这么大的事,她们两个不可能不会知道,不来的缘由沈幼瑷也猜到了,无非是想等徐氏问起的时候,在长公主和大太太面前诉一番委屈罢了。

等了半住香的时间,终于外面有婆子来报,“长公主往这边来了,大太太让老太太跟格外姑娘都出来迎接长公主

,准备准备莫失了礼。”

沈幼瑷听了这话,眸光微微闪了一下。

老太太闻言不敢在坐,让汪嬷嬷扶着她走到院子门口。

在荣喜堂的院门口又等了半住香的时间,终于见到从远处走过来一群人,走在最前面的那个是一个四五十来岁的中年妇人,只见那妇人只穿一身玉色的锦长衣,那衣裳在阳光的照射下,那用银线绣的福字流光溢彩,她头上只用一根金丝香木嵌蝉玉珠挽住。

众人见了,都知道这是长公主,纷纷跪下来迎接。

长公主眼角已经有了皱纹,面孔五官突出,下巴的棱角分明,一双眼睛锐利至极,她抬眸轻轻的扫过沈家的女眷,后面一个丫头脆声说道,“长公主让大家都起来。”

老太太是第一次离着长公主这么近,她自然是感受到长公主身上还带着皇家的威仪,身子也有些战战兢兢的,全靠汪嬷嬷扶着才敢答话,“长公主,请..。”

老太太退在一边让长公主进院子。

“不必,就在这里见礼吧,你们府里的风景不错。”长公主冷声道。

长公主的声音跟她的人一样,干脆利落,不脱离带水。

沈幼瑷以前也在长公主府,见过长公主几次,大驸马已经去世十多年了,长公主育有一子一女,女儿静怡郡主自小身体不好,养到十六岁就去世了,也就是六年前,长公主为了怀念这个早逝的女儿,所以每年的三月二十二日都会在府里举办一场宴会,邀请京城里的贵女,因为那一天是静怡郡主的生辰,也因为静怡郡主喜欢热闹。

众人面面相觑,拿不准长公主是什么意思,是夸赞还是嫌弃,一时间大家都不敢开口。

“能得长公主的喜欢,是沈府的荣幸。”长公主身后传来一个温柔而婉约的声音。

这个声音老太太和钱氏都是极为熟悉,沈幼瑷自然是听的出这个声音,徐氏她终于回来了。

沈幼瑷抬眸望着她,只见徐氏身材比以往消瘦不少,穿的十分素净,正张脸是脂粉未施,有种铅华销尽见沉静的自然美态,温和的黑眸溢出无波无澜的淡然,似乎在庵堂里呆久了,身上还有一种超脱世俗的气息。

“你不是有个女儿吗,让她过来见见我。”长公主目光微动,最后落在沈幼瑷身上。

虽然长公主办了那么多场宴会,但长公主却是从不喜欢见人,沈幼瑷也只是远远的见过几次,因此长公主也并不识得她。

“你过来,让我看看。”长公主眉头一凝,冷冷的说道。

后头的绿萼瞧见这一幕立刻就紧张起来,她紧紧的抓着手里的帕子,眼珠子一动也不动的盯着长公主,唯恐长公主会对沈幼瑷不利。

“长公主,这是我们家的五姑娘,是魏国公孟老夫人养大的那一位,”徐氏笑着对长公主解释,目光在沈幼瑷身上转过,“瑷姐儿,你还不快过来给长公主请安。”

沈幼瑷向前迈了几步,给长公主行了一个大礼,清声,“沈家幼瑷见过长公主殿下。”

长公主见她规矩礼仪甚好,便先有几分好感,道,“你起来吧,抬头让我瞧瞧你。”

沈幼瑷依言起身,抬起头,长公主先前只远远的瞧着沈幼瑷在那一群人中格外的与众不同,这一种不同不是打扮的引人注意,而是她的仪态甚好,气质如玉。

但这细看,长公主便见到沈幼瑷的身上有一种淡然清华,眉间还隐隐带着一种书卷气,长公主不由一怔,突然伸出手,想要触摸那精致的面孔。

徐氏一愣,只在心里转了转,立刻就明白了长公主这是想起了静怡郡主,她心里立刻觉的丧气起来,她花了那么大的力气才把长公主引到沈府来,没想到倒让这个丫头得了便宜,不行,长公主还没有见到她的女儿呢。

看到长公主动作,沈幼瑷也有些吃惊,刚想去躲,却瞧见长公主眼神里流露出来的慈爱,便下意识的定住了。

“长公主,”徐氏柔声唤道,“还有几位姑娘,长公主要不要一并见见。”

长公主立刻明白自己失仪了,很快就收回了手,恢复了寻常冷漠的模样,道,“不用了。”

这些姑娘只有这个叫沈幼瑷的气韵有那么一两分像她的女儿,不过这一两分倒是难得了,想到静怡郡主,长公主的心里微微有些伤感。

第35章 心思第二百八十一章第83章 恐慌第260章 掌嘴第16章 来客(中)第105章 沈家宴会(下)第89章 子嗣第45章 变动第90章 宴会(上)第28章 听墙角第55章 安排第11章 银儿第218章 挑选第62章 傲慢第237章 教训第191章 丫头第155章 告密第200章 归来第191章 丫头第132章 招供第115章 上京第105章 沈家宴会(下)第二百七十六章第58章 上香第157章 生辰第189章 好转第32章 心慈县主第183章 绝情第二百八十九章第229章 芸香第14章 晚宴第183章 绝情第177章 见面第140章 剥夺第68章 送信第154章 礼物第224章 回来第二百八十六章第124章 年礼第80章 舅舅第86章 宫中来人第157章 生辰第11章 银儿第92章 蜜蜂第187章 交换亲事第231章 信件第8章 惩罚第82章 哭诉第104章 沈家宴会(中)第212章 红筏第37章 陶家世子第16章 来客(中)第50章 找到第二百七十二章第二百七十二章第168章 做戏第38章 烤肉第69章 发怒(上)第6章 夜审第137章 拜年第104章 沈家宴会(中)第123章 帷幕第二百八十三章第128章 闲言碎语第253章 身份第118章 谢礼第一六十九章 吵闹第220章 大雁第13章 “幼莹”第86章 宫中来人第119章 来访第147章 分家(下)第二百六十二章第222章 聘礼第96章 情诗第189章 好转第227章 韦漪第248章 逼宫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二百九十一章第77章 流言(下)第122章 解决第35章 心思第150章 破碎第二百六十六章第200章 归来第二百七十九章第219章 指婚第113章 利钱第121章 珠绣阁第106章 崔夫人第50章 找到第207章 丫头表妹第254章 肖想第13章 “幼莹”第32章 心慈县主第242章 作证第35章 心思第198章 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