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锦缎

郭侧妃瞧见是个新媳妇说话,目光微闪,温柔的笑笑,“是府里的二少奶奶吧,听说你一进门,就管起了家,徐太太果然疼你。”

徐氏眼尾微微往上一斜,看着罗妙云意味不明的说道,“侧妃娘娘这就猜错了,她自己有本事,说话又伶俐,这府里就没有一个不喜欢她的,我现在年纪大了,这个家也该交由她来管。”

这几句话只怕传到她那位大嫂耳里,只怕甄氏会更恨她了,罗妙云心里苦笑,她知道她嫁给的是个庶子,且沈浩寅无能,她求的不过是过几年分家之后,沈家会给她们一些避护。

“哦,徐太太过谦了,京城里谁不知道你把两个媳妇当做自己女儿一样看待。”郭侧妃说着又把目光看向了沈幼瑷,目光里透着一股子慈爱“我啊,现在也要像徐太太学学,五姑娘嫁到我们府上,必不会让她受委屈的。”

“瑷姐儿,也会好好孝敬您的。”徐氏又捧了她一句。

她们两一句接一句,言顾其他,也不提那对大雁之事,紫墨知道了郭侧妃这是想含糊过去,心里又气又急,气的是原本能说的上话的一位老太太是个头脑糊涂之人,急的是要真让郭侧妃的目的得逞,只怕以后她还有更过分的要求。

罗妙云对郭侧妃这种做法有些无奈,她只是个新媳妇,还是个庶子媳妇,身上连个浩命也没有,郭侧妃明显不愿意接她的话,她也没法子,更何况还有一个大太太在这里乐见其成,她就更没有办法了。

她摇摇头给了沈幼瑷一个抱歉的眼神。这个小姑子平常待她不错,如果这事能帮她自然会帮着说话,只是现在她确实是有心无力。

沈幼瑷点头致谢,敛下眉头看着郭侧妃跟徐氏聊的热火朝天,清冷的眸子发出幽幽的光,这名头上的事,她是不容许出任何差错的。这门婚事是圣上赐婚。郭侧妃不重视,那定北王呢。

沈幼瑷在心里琢磨了一下,这件事情不难解决。只是郭侧妃心里恶毒,不过瞧着沈府老太太到徐氏都不怎么喜欢她,所以才敢这么做。

徐氏把郭侧妃恭维的心花怒放,郭侧妃心情比刚来的时候好了不少。见今日的目的达到了也不想多留道,“老夫人。既然聘礼已经下了,那么五姑娘也算是半个我们家的人,咱们以后可是亲家了,可要常来往。”

老太太正要应是。就听到外面一个小丫头来报,“老太太,侧妃娘娘。府外头还有马车拉了几台聘礼过来,说是小王爷离京的时候备下的现在送过来。汪嬷嬷让奴婢来问问侧妃娘娘,他们说的可是真的。”

郭侧妃先是愣了一下,眼底闪过几丝错愕,然后唇边浮出一抹不同寻常的微笑,“是暄儿送过来的,莫不是送错了,我可从来没听他说过。”

“侧妃娘娘,外头那人说,您没听过是正常的,今日小王爷另送的聘礼本来就是给沈府一个惊喜。”那丫头答道。

“那快,快,让他们把东西抬到这屋子里来。”老太太没注意到郭侧妃脸上一闪而过的阴郁,自顾笑容满面的催促。

老太太没瞧到,但离郭侧妃最近的徐氏却注意到了,让郭侧妃不喜欢的东西,徐氏自然也把它归入不能进入聘礼。

“老太太,娘娘都没听说过的东西,你怎么能让他们进来,要是出现了不吉之物,那岂不是格外的晦气吗。”徐氏道。

老太太一想也觉得是,便迟疑不决。

谁料下面那一位报信的丫头兴奋的说道,“老太太,侧妃娘娘,汪嬷嬷把那几个箱子都查了一遍,确实没有不吉之物,而且那人还有小王爷的亲笔信。”

“哦,那快传,快传,”老太太不在犹豫,忙不迭的开口。

“哎。”传话那丫头又飞快的跑出了门口。

郭侧妃脸上虽还是维持着笑容,但明显可以看出她脸上有些漫不经心的。

几个姑娘们都在窃窃私语,纷纷猜测李暄让人送过来的东西是什么。

少倾,便见有人担着箱子进来,统一的黑木箱子,银制的锁扣,不大不小,看着好不整齐。

众人都把目光落到箱子上,心里的好奇越演越烈。

老太太眼里也是迫不急待,命人打开了最靠前的那一个箱子。

汪嬷嬷早先都是检查过的,见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她身上,又想起刚才自己亲眼见过的惊艳,抿住嘴角,特意整了整仪容,带着无比虔诚的表情,打开的箱子。

隔着窗格子有些碎金似的阳光撒在那七匹锦锻上,光滑的面料越发显的流光溢彩,老太太让汪嬷嬷捧了一匹送到她的跟前给她细看,如云雾一样轻薄,那娇嫩的粉彩色,让她想到了枝头上开的桃花。

老太太笑的眼睛都眯了起来,连连夸道,“我老婆子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好的料子,还是定北王府才拿的出这么好的东西,”她激动的说着,又回过头去对郭侧妃说话,“侧妃娘娘,你知道这叫什么吗。”

郭侧妃早在汪嬷嬷找七个丫头捧着那七匹丝绸的时候,脸色就一下子拉了下来,此刻听到这老太太问她,眼里迅速的划过一道暗芒,打起精神,维持脸上的笑容,无比优雅的站起来,摸着那匹草木绿的丝绸柔声说道,“老太太,这一共七匹锻子,是苏州林家出的,叫做七彩流光锦。”

七彩流光锦,只有苏州林家才有,千两银子都难得一匹,何况是这七种颜色,这么好的料子连她也只得了那么一匹,这李暄好大的手笔,全送过来做聘礼,郭侧妃想到这儿,突然怔住了,他怎么会得到这么好的东西,看来前头那位王妃的嫁妆还在他手里,真是个养不熟的小兔崽子,早知道就不该对他那么好,郭侧妃贤惠的名头担的久了,便以为自己真是个贤惠的人,郭侧妃心里只以为这些只是严王妃留下来的遗物,对李暄这种隐瞒她的做法愤怒异常。

“老太太,我知道这七彩流云锦林家一年才出一匹,平常人有钱寻的寻不到,还是小王爷有本事一下子就凑齐了七匹,侧妃娘娘,你说我说的是不是啊。”沈幼婉清脆的笑声在大厅里响起,还特意提高声音问了郭侧妃一句,她对这个郭侧妃也没有什么好感,见到她便想起那位不在府里的姨娘。

钱氏听到了瞪了她一眼,沈幼婉吐吐舌头,又挽着沈幼瑷的胳膊小声的议论。

郭侧妃回过神,把手从那匹料子上放下,笑容浅浅的说道,“六姑娘说的不错,不过我看是严王妃留下来的遗物,那孩子做事滴水不漏,这些年,我竟然不知道他还藏着这么珍贵的东西。”

她口吻有些失落,话里难免露出一丝伤心,“看来我对暄儿的关心实在是太少了。”

沈幼瑷冷眼看着她做戏,她是不相信这七匹流云锦是严王妃的嫁妆,严家的几个女儿出嫁不会这么偏心,她的舅母都没有,严王妃怎么一个人拿了七匹。

再说就算是严王妃留下来的东西,本就是该属于李暄的,何必要用藏这个字,只怕这郭侧妃是从来都不知道李暄有这些东西。

“侧妃娘娘,你对小王爷视如己出这京城里谁不知道啊,那小王爷以后必定会有好的送给你。”徐氏劝道。

随知郭侧妃就一下子就红了眼眶,柔柔弱弱的说,“还是徐太太知道我,这个孩子这么做不是伤我的心吗,我也算他的半个母亲了,有什么不能跟我说的呢。”

徐氏嘴巴微微张开,原本想要劝说的话一下子就咽进去了,就连她念着前头那位谢夫人的嫁妆也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这么说啊。

那几位姑娘听后,也齐齐掉了下巴,可面对着郭侧妃如娇花般脆弱的面孔,却怎么也说不出话来,纷纷给了沈幼瑷一个同情的眼神。

老太太见郭侧妃眼眶湿了,心里着急,听说这郭侧妃在定北王府说话比王妃还管用,便实实在在的劝她,“侧妃娘娘,小王爷是个有孝心的人,等他成了定北王之后,这些东西侧妃娘娘还怕没有吗,到时候侧妃娘娘恐怕一天穿一件都穿不完呢。”

下头的沈幼婉听见了老太太这么真切实意的劝说,早在下头笑的趴在沈幼瑷的肩膀上,只是她捂着嘴不能出声,所以一张脸憋的通红。

她不劝还好,一劝郭侧妃的眼睛更红了,那晶莹的眼泪顺着她的面颊流了出来,她愤恨的瞪了一眼老太太,李暄怎么可能是定北王,贤妃已经答应她了,等四皇子一登基,就下旨废了李暄的世子之位。

但是她此刻梨花带雨哪还有刚才半分威仪,老太太丝毫感觉不到她那一记眼神,反而是看她哭的更厉害,老太太的心里更加焦躁,把求救的眼神投向那几个媳妇,但钱氏几人都眼观鼻,鼻观心,没有一个上前。

第206章 出事第62章 傲慢第198章 迷情第67章 商定第238章 方法第二百七十章第132章 招供第139章 旧闻第162章 探望第184章 谋求亲事第137章 拜年第244章 张狂第53章 针对第二百八十九章第165章 改变第182章 拒绝第35章 心思第二一十三章 灾情第221章 锦缎第34章 番外(一)第230章 年华第207章 丫头表妹第238章 方法第243章 大牢第259章 出嫁第69章 发怒(上)第39章 嘲笑第二百七十一章第196章 落水第67章 商定第160章 宫女第254章 肖想第259章 出嫁第二百六十五章第16章 来客(中)第二百六十二章第二百八十二章第200章 归来第37章 陶家世子第194章 桃花林第92章 蜜蜂第80章 舅舅第144章 赏人第122章 解决第174章 长公主第134章 交给第85章 许妻之位第234章 错误第178章 不喜第240章 听闻第131章 中毒第125章 小年第3章 请安(下)第162章 探望第72章 询问第115章 上京第159章 说话第34章 番外(一)第123章 帷幕第104章 沈家宴会(中)第192章 说媒第114章 本家第81章 损失第26章 争吵第203章 报应第211章 放榜第241章 躲避第84章 杨家第27章 夸赞第59章 谈画第168章 做戏第132章 招供第230章 年华第二百六十八章第99章 不甘第192章 说媒第191章 丫头第二百七十五章第26章 争吵第103章 沈家宴会(上)第二百八十七章第15章 来客(上)第29章 尘埃落定第60章 阳宁伯夫人第182章 拒绝第138章 宠爱第37章 陶家世子第130章 献礼第204章 哭诉第15章 来客(上)第194章 桃花林第38章 烤肉第二百八十九章第201章 动怒第179章 亲事第186章 最终得知第260章 掌嘴第18章 邀约第38章 烤肉第79章 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