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激怒

王誊孤注一掷,要得到李瑜的赏识,只凭着那个法子单薄了一些,提建议的人是他,做事的却不是他,四皇子现在能想起他,那么以后呢。

王誊打定主意,目光变的无比坚定,一句一顿的说,“安顺侯有错在先,但四皇子此时对安顺侯发怒更加是有错。”

李瑜的那双眼睛漆黑如一个漩涡,王誊被那双不含一丝感情的眼睛注视着,后背冒出了一身冷汗。

但王誊并不示弱,他掩住袖子里,那只轻颤的手,“殿下请想,圣上虽在病中,朝中是由殿下当政,但殿下一人何以知那些人的心思,容小人投胆说一句,圣上此时还没有立太子,这些人的立场说不定在未来就会改变。”

“圣上在病中,朝堂中只有您一个可用的皇子,圣上却还不立太子,殿下,您说,圣上他在等谁归来。”

这一句话,如同一个惊雷炸在李瑜脑海里,是啊,为什么父皇现在还不立他为太子,他在等谁,李瑜的脸扭曲了一下,把手指掐的咔咔作响。

“小人猜想,能让圣上忍到现在还不立太子的,就只有一个远在江州的三皇子了,殿下,您此刻看似安顺,实则危机四伏啊,你若再同安顺侯不和,那更给人有机可乘啊。”

“够了。”李瑜大喝一声,“这就是你要说的,你好大的胆子。”

王誊握住手掌心,脸上的坚定依然不改。“从小人踏入四皇子府那一刻,小人便发誓,这辈子誓死都效忠殿下。小人知道这番话越了界,但小人愿冒死进谏。”

“冒死进谏么,呵呵。”李瑜突然冷笑几声,微微扯动一下嘴角,“你倒是个不怕死的人。”

“回殿下,小人怕死,只是有死得其所。”王誊冷静的说道,“从小人入京的那一刻,见到了殿下。小人就知道殿下若为君,必回是千载难逢的明君,殿下能给小人效忠的机会,这是小人的幸事。”

李瑜眼角的余光扫过他。面上的表情依旧不变。这个王誊他说的是有几分道理,父皇现在还未立太子,难保事情有变,特别是李玖还在江州,能逃过他的追杀,是不是父皇出手了,李瑜想到这里,心里的那股杀意又涌上了心头。不管他的心里是如何波涛汹涌,但他的脸始终没有了多余的表情。

四皇子只沉默了片刻。但这对王誊来说却格外漫长,越等越久,王誊苍白的脸上冒出了大颗的汗珠子。

直到李瑜的那句话在他的耳边响起,王誊才微微放下心。

“你说父皇无意立本殿下为太子,那你说本殿下现在该如何做。”

“殿下,小人刚才说了,圣上现在不松口,四皇子您可还是名不正言不顺,这个时候就越发要小心,不能让人抓到一点把柄,而安顺侯府正是殿下需要拉拢,切不能让安顺侯跟殿下你离了心啊,这件事安顺侯有错,但殿下若一直抓着不放,难免会给安顺侯留下不好的印象,若殿下你安抚一番,难保安顺侯不会对你死心塌地,安顺侯虽是殿下的外家,可也需要小心经营,尤其在现在局势还未定的时候。”

李瑜眉间微蹙,面容严肃,局势一天未定,他就不能放松警惕,安顺侯现在还不到决裂的时刻,有些东西可以留到以后慢慢算,李瑜想到这里,心中一定,道,“你心思缜密,不错。”

王誊心里松了一口气,知道李瑜这是听了进去,心里把包袱放下道,“并非是小人功劳,只是殿下身在局中,又对圣上一片诚心,自然看不到。”

王誊这话暗指圣上对李瑜没有父子之情,李瑜听后不仅不怒,反而认同的说道,“父皇的心都在三皇兄身上,只是三皇兄实在难堪重任,可惜父皇不明白这个道理。”

王誊心里一动,这话只有四皇子敢说,他这样的人怎么敢接。

李瑜背过身子,目光停留在那扇雕刻的十分精美的紫檀窗户前,一簇阳光透过格子照进来,落到李瑜的眉毛上头,衬的那双眼睛更加幽暗。

“你说的话我记住了,现在你下去。”

王誊不敢再多停留,有他这一番话,四皇子必不会忘了他。

他磕了一个头,慢慢直起身子,把脚步放的极轻,退出了房门。

李瑜站在那扇窗前,身姿一动都不动,父皇,他真是狠心,宁愿要一个懦弱无能的儿子,却看不到他,他以为他装病,就没人看出来吗,李瑜的脸上浮出一丝讽刺的笑容,他以前还顾忌着那点父子之情,现在看是完全不必了。

李瑜的眼神里掠过一缕疯狂,他要护着李玖就让他护着,他倒要看看,他登了那个位置,李玖跪在他面前求饶的样子。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如那蔓藤一样飞速生长,在也压制不下来,把李瑜的心缠的结结实实,不能再等下去了,等到李玖归来的那一天,父皇会放过他吗,天家果然没有父子之情。

“扣,扣。”

“进来。”李瑜面无表情的回过头。

“给殿下请安。”

“起身吧,”李瑜淡淡的说道,“明儿,请安顺侯过府一趟,你知道该怎么说。”

“奴才,”下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给安顺侯备一份礼过去,就说刚才本殿下还在气头上,说的都是一些气话。”李瑜说道,目光一敛,又想到什么道,“再去那些药材给我那位表弟送过去。”

“是,奴才遵命……”下人答应了。

到了第二天,果然见安顺侯又来了,李瑜这一次放下了架子,同安顺侯聊着家常,直说昨天是自己失礼,安顺侯也知道那事确实是自己失误,四皇子发怒也在情理之中,倒没有想到四皇子敢给他这样没脸,如今给了他一个台阶下,安顺侯也不在计较。

李瑜让人备了一桌子的酒席笑道,“今日就我同舅舅吃酒,还望舅舅莫要客气。”

安顺侯接过酒杯一饮而尽道,“不敢,是臣有错。”

“舅舅,还是跟我这样客气,莫不是还在怪罪我吗,您这样倒让我接下来拜托舅舅的事情,不好开口了。”李瑜亲自往安顺侯杯子里斟了一杯酒。

安顺侯刚才心里是有些小疙瘩,但被李瑜这一通赔罪早就烟消云散了道,“有什么舅舅做的到的,四皇子你只管说 来。”

李瑜微微笑了笑,把昨天王誊说的那个法子重复一遍,末了又说道,“我仔细想过,这个法子是最稳妥的方法,一绝后患,只是这开口也难办了一些,舅舅知道,南边的那些良田,从国公府到那些大族哪个府里头没有,这虽对他们是九牛一毛,但关系到他们的利益,恐怕也难办,所以我便想请舅舅您做个表率。”

安顺侯听了倒没有露出什么不快,这对安顺侯府来说的确是一件好事,再加上上次那件差事,他的确办砸了,因此也不推辞道,“殿下,就放心吧,明日上朝,我便在朝堂中亲自提出这件事,到时候不怕他们不松口。”

李瑜眉头一松,站起身子,亲自给安顺侯施了一个礼笑道,“既如此,那就多谢舅舅了。”

到了第二天,安顺侯府果然在上朝的时候拿出地契,交由四皇子。

沈齐安眉头一挑,也跪了下来,把自己京郊外的一百亩地捐了出来。

下面的人见了安顺侯拿出地契,还有个沈尚书拿了大头,再有个四皇子在一边瞧着,即使心里再有些不愿也跪下来保证愿意捐出良田。

至此,安置流民的法子已经有了,只等着去实施,唯有安顺侯在见到沈齐安拿出的那一百亩良田心里膈应的不行。若不是姓沈的插手,他何至于要当这个冤大头。

“沈尚书,真是好手笔,我还记得沈尚书刚中探花的时候可是两袖清风,现在连一百亩的良田都毫不犹豫的拿出来,真是好魄力啊,不像我们连拿出五十亩都小心翼翼。”出了殿门,安顺侯走在沈齐安身侧,一双眼不还好意的揪着沈齐安。

沈齐安儒雅的笑笑,拱手道,“侯爷客气了,谁不知道安顺侯才是真正的财大气粗,一个百花楼就日进斗金,还能看得上这区区一百亩良田。”

“你,”安顺侯眉毛竖起,睁目圆瞪,“你等着,别得意,时候还早着了。”

“侯爷,那我就等着。”沈齐安挑眉一笑,目光有些轻蔑。

安顺侯见了大怒,什么时候,这个姓沈的也变的这么嚣张,连魏国公也不敢在他面前这么说话,这老小子敢这么说,活的是不耐烦了,可恶。

见安顺侯被他气的双目赤红,沈齐安越发得意,这些年,他要顾忌的事情多了,现在他只要激怒安顺侯,他要等着他们自断后路的那一天。

有些人在后头还没有走远,见安顺侯跟沈尚书杠上了,有和安顺侯交好的立刻过来,把安顺侯劝住。

“侯爷,这是什地方,有什么话出去说。”

“对啊,侯爷,我随时都在府里恭候你的大驾。”沈齐安勾了一抹挑衅的笑容。

安顺侯到底不是个十足鲁莽之人,冷笑一声,拂袖而去。(……)

ps:停了两天电,今天晚上好不容易来了,十分抱歉,现在才传。

第98章 见红第二百七十二章第43章 发卖第220章 大雁第96章 情诗第37章 陶家世子第143章 查账第23章 八姑娘第29章 尘埃落定第71章 挑刺第109章 出事第二百六十六章第237章 教训第二百八十八章第192章 说媒第25章 实情第56章 出门(上)第70章 发怒(下)第二百七十三章第252章 诏书第227章 韦漪第97章 分送第166章 证据第72章 询问第88章 缘由第75章 谈话第127章 操办第130章 献礼第230章 年华第10章 掩盖第104章 沈家宴会(中)第46章 闲谈第73章 抄佛经第195章 挟持第2章 请安(上)第一百五六十章 病况第89章 子嗣第146章 分家(中)第二百六十八章第63章 拦路第75章 谈话第186章 最终得知第58章 上香第102章 监视第27章 夸赞第134章 交给第219章 指婚第165章 改变第182章 拒绝第133章 质问第159章 说话第204章 哭诉第31章 吃药第233章 询问第86章 宫中来人第200章 归来第106章 崔夫人第252章 诏书第23章 八姑娘第151章 邀约第136章 纸条第255章 “妹夫”第70章 发怒(下)第123章 帷幕第二百九十三章第190章 定北王府家宴第16章 来客(中)第二百六十八章第131章 中毒第45章 变动第二百九十一章第134章 交给第189章 好转第86章 宫中来人第238章 方法第129章 到齐第59章 谈画第194章 桃花林第237章 教训第194章 桃花林第136章 纸条第56章 出门(上)第180章 病重第122章 解决第160章 宫女第二百六十九章第224章 回来第15章 来客(上)第二百九十三章第80章 舅舅第108章 余波第104章 沈家宴会(中)第98章 见红第二百八十一章第91章 宴会(下)第二百九十二章第210章 设计第87章 德妃第126章 决定第二百六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