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狙杀

看得出来,这名雇佣兵压根就没把警戒任务当回事。随身武器随意地架在身旁的小树上,整个人也舒舒服服地靠在了一块岩石旁一动不动。在观察了片刻之后,乌鸦几乎要认为这名雇佣兵已经睡着了。

但在仔细观察之后,乌鸦却发现了其中的破绽——那名靠着岩石睡觉的雇佣兵,整个身体竟然没有一丝颤动,就像是连呼吸都完全停止了一般。

轻轻地抿了抿嘴唇,乌鸦缓慢地呼出了胸口的一股闷气,重新朝着那个明显是诱导目标的假人周遭搜索起来。

通常的,在设置了诱导目标之后,真正的警戒者会藏在一个能直接攻击诱导目标的隐秘位置上,等候着那些战场菜鸟们犯下他们这一生中最为严重的、也是最后一个错误。

但从乌鸦所在的位置看去,诱导目标周遭几乎都是相对开阔的沙地,几乎不具备近距离狙杀诱导目标的条件。

逐渐扩大着搜索范围,在将近十分钟之后,乌鸦终于在一片几乎寸草不生的沙地上发现了些古怪的地方。

时近傍晚,一些栖息在沙地上的小动物已经开始趁着灼热的阳光渐渐消减时,钻出自己藏身的洞穴寻找食物和饮水。

尤其是那些爬行类动物,更是争先恐后地从毫不起眼的沙穴中钻了出来,径直朝着离自己最近的水源急冲而去。

但却像是有一道莫名的魔咒般,在一些爬行类小动物经过一片丝毫没有出奇之处的沙地时,却总是骤然停下了脚步,在片刻的犹疑之后选择了绕路而行。

几乎像是蠕动般地慢慢将瞄准具对准了那块丝毫看不出任何奇特之处的沙地,乌鸦在反复审视那块沙地之后,终于在一块只有拳头大小的枯木残骸下方,找到了一个像极了爬行动物洞口的黑点。

很明显,这名潜藏在沙地下的雇佣兵在设置了一个掩人耳目的假目标之后,几乎是贴在假目标后侧选择了自己的藏身之地。

也许是为了安全考虑,这名雇佣兵仔细地将自己的观察孔弄成了个爬行动物栖息的洞口一般。为了造成逼真的效果,这名雇佣兵甚至还在洞口遗留了几小块动物骨骼残骸。

但同样的,为了祛除那些在沙漠中无孔不入的毒虫或有毒的爬行生物,这名雇佣兵习惯性地使用了美军标准配置的军用驱虫剂。

在正常人的鼻端,这种驱虫剂几乎闻不到任何的气味。但在那些毒虫或是野生动物的嗅觉中,却无疑是一种能够让它们感觉到厌恶或是恐惧的气味。

曾经有人做过实验,将一滴军用驱虫剂洒在自己家的客厅中心位置上。在五分钟后,整个房间里的所有寄生昆虫犹如大难临头般,发狂地从藏身处涌了出来……

但凡事有利则有弊,虽说这种军用驱虫剂在实战中的效果极佳,但在长时间的接触之后,却会对人的嗅觉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

尤其是在越南丛林的伏击战中,不少参战的美军士兵为了图省事,甚至将这种军用驱虫剂喷涂在自己的军装上,以此来减低丛林作战时毒虫对自己的伤害。

但几乎无一例外的,这些士兵都在战后发现自己丧失了大部分的嗅觉,甚至患上了鼻咽癌!

毫无疑问,美方断然否定了这些不幸的士兵所患上的疾病,与军用驱虫剂有丝毫的关联。但在那些不幸的士兵长达十数年的抗争、还有大量不可辩驳的证据面前,美方终于吞吞吐吐地承认,在军用杀虫剂中的确含有‘可能’致癌或永久性损伤人体功能的物质,并承诺可以给予那些不幸的士兵适当的赔偿。

但在这项美方的声明发出时,那些不幸的士兵,大部分已经在痛苦中离开了人世……

仔细观察着那个看上去像是沙栖动物巢穴入口的黑洞,乌鸦在轻轻扣下扳机的瞬间,在脑中竟然涌起了一个古怪的念头——至少,这个不喜欢虫子的雇佣兵,不会在晚年死于鼻咽癌了?

几乎要为盘旋在自己脑中的这个极近似于黑色幽默的念头哑然失笑,乌鸦在退出弹壳的瞬间,再次将瞄准具指向了另一个藏身于两块岩石之间的雇佣兵潜伏哨。

很明显的,这名雇佣兵的监视范围极其狭窄,但却恰好锁定住了整条拦水堤坝上层可供人通行的范围。从乌鸦所处的位置看去,只能看见这名雇佣兵伸在岩石缝隙外的一丁点枪管消焰器。

从枪管消焰器微微颤动的情况看来,这名雇佣兵倒是一点也没偷懒,始终在据枪观察着拦水堤坝上层的动静。

转动着瞄准具,乌鸦在观察了拦水堤坝周遭那些乌干达上帝军士兵分布的情况之后,不得不在心中对这名雇佣兵竖起了大拇指。

尽管监视范围极其狭窄,但依托着那些可以充当活动预警器的乌干达上帝军士兵,这名雇佣军已然立于不败之地——任何人想要击中他,都只能从拦水堤坝上层通道开枪才行!

而在拦水堤坝上层通道上,至少有超过五十名乌干达上帝军士兵在来回走动……

尽量放缓了呼吸,乌鸦在确认自己的肌肉状态已经放松到最为恰当的状态时,重新将眼睛凑到了瞄准具前。

早在跟着那些用子弹喂出来的老牌神枪手们学习狙击技术时,乌鸦就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过那些老牌神枪手们以各种匪夷所思的手段狙杀那些几乎在子弹射程外的目标。

射击目标附近的地雷绊发线、打垮对手掩体外的支撑钢筋、用枪声制造一场雪崩,甚至是开枪击落对手头顶的一根树干、而那树干上刚好有个野蜂窝……

林林总总的手段中,最为常见的,倒是利用对手藏身处的掩体或其他坚硬物体,跳弹杀敌!

这种跳弹杀敌的手法,即使是在抗日战争时,也早已经有人使用过。尤其是在中国远征军中,不少在蓝伽训练基地中用子弹堆出来的中国神射手中,几乎都总结出了一套用汤姆森冲锋枪、M1迦兰德步枪等美制枪械子弹跳弹杀敌的公式型手段。

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无论中美双方,几乎都有些精擅枪法的美军职业狙击手、或是中国的那些资深神枪手,用这种方法创造过战绩!

时至近代,在美军的战术教科书中,也早已经有了专门的利用跳弹杀敌的教程。虽说在那些教程中,跳弹杀敌基本上都是使用了自动武器,很有些依靠子弹数量堆砌杀敌效果的嫌疑,但至少在实战中,这种方式被证明行之有效。

就像是个打算在标准司诺克台球比赛中打出一个漂亮折射球的选手一般,乌鸦迅速在心中换算着子弹射击岩石后所产生的夹角,而手指则是缓慢地在枪机上加力,渐渐将扳机扣到了二道火的位置上。

在没有观测手的状态下,孤狼般的狙击手的确能有不少人独自胜任艰难的狙击任务。但通过跳弹杀敌,却极少有狙击手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如此复杂的弹道折射推衍。

十分难得地,乌鸦的嘴唇轻轻蠕动着,默不作声地念叨着利用心算计算出来的弹道轨迹,还有子弹射击在岩石上之后有可能产生的嵌入几率。

蓦然之间,瞄准了枪口消焰器上方将近一厘米的位置,乌鸦在逐渐掌握了对方移动枪管的速度与方向之后,稳稳地扣动了扳机。

如同乌鸦所预计的那样,南苏丹所特有的、含有高纯度铁元素的岩石,几乎就像是一块制作精良的滑面防弹板一般,准确地将乌鸦射出的子弹由斜侧方弹了开去。

伴随着那露出了一丁点轮廓的枪口消焰器猛地朝上一仰,乌鸦的嘴角顿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四名潜伏哨已经完全清理干净,而接下来的,则是要归马凡处理的四名在河滩上巡逻的白人雇佣兵了!

至于那些已经安装在拦水堤坝上的炸药……

从瞄准具中看去,乌鸦立刻找到了从浅浅的河水中静静冒出来的斑蝥的身影!

蠕动着在砾石丛生的河滩上爬行,充作诱饵的马凡一边小心地将那些有可能阻碍自己隐秘行动的砾石轻轻推到了一旁,一边逐渐接近着在河滩上大摇大摆巡逻的四名白人雇佣兵。

与其说是巡逻,倒不如说这四名白人雇佣兵是在进行一次餐前散步。或许是对于四名装备精良、且作战经验丰富的暗哨有着足够的信心,这四名白人雇佣兵在巡弋河岸时,明显的有些心不在焉。原本应该相对紧凑些的逆三角巡逻队形,居然拖成了一字长蛇阵的模样。

缓慢地将那支加装了消音器与瞄准具的俄罗斯产AK74自动步枪,马凡轻轻地拨开了保险栓,慢悠悠地将枪管从伪装布下伸了出去。

夜色渐浓,即使那四名巡逻队员从马凡身侧不到二十米的地方走过,却也没有发现藏身在伪装布下的马凡。在最后一名白人雇佣兵超越了马凡潜伏的位置之后,马凡立刻朝着那名懒洋洋的白人雇佣兵扣动了扳机!

第261章 父子第26章 伪装第155章 劳改营第171章 拖延第222章 疗伤第75章 褐耳环第17章 身份第262章 劫持第125章 残酷第50章 咖啡馆第139章 地下基地第97章 大赚第187章第37章 意外之人第166章 端倪第80章 交火第77章 劫持第139章 地下基地第210章 变异第64章 斥候第266章 差异第247章 闹鬼第196章 再次出现第218章 爆破第248章 鬼魂巡游第110章 准备第220章 接应第16章 麦德林第259章 倒霉鬼第139章 地下基地第265章 蓝环章鱼第45章 敌手第155章 劳改营第189章 盯梢第53章 嫁祸第206章 破解第235章 漏洞第99章 袭杀第68章 收买(下)第253章 黄色垫圈第227章 重逢第107章 黎有添第177章 李代桃僵第64章 斥候第98章 意外第73章 富兰克林.德福第107章 黎有添第94章 检验第91章 防盗第14章 谈判第198章 比赛第66章 赌赛第158章 分离第46章 诱杀第51章 截获第262章 劫持第10章 再次出击第18章 设计第232章 油漆匠第190章 上钩第152章 激怒第258章 抓到你了!第46章 诱杀第122章 武器来源第267章 暗门第78章 设伏第1章 反制第101章 监牢第31章 雅戈家族第108章 神经线第46章 诱杀第58章 维修第91章 防盗第183章 揣测第25章 连续第136章 最后的机会第255章 兰斯洛特?第193章 失灵第144章 菜鸟第104章 交易第245章 伦敦塔第182章 无果第144章 菜鸟第120章 引动第140章 治疗第206章 破解第199章 三合一?第116章 针对第98章 意外第235章 漏洞第130章 狙杀第1章 反制第158章 分离第76章 预判第106章 超级堡垒第56章 趁乱第76章 预判第208章 脱身第48章 威胁第63章 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