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大忽悠

伴随着预算争夺战的愈演愈烈,十月底的时候弗朗茨返回了维也纳宫,提前结束了这次度假之旅。

度假随时都可以去,作为皇帝总是要以国事为重的。虽说锻炼皇储,那也不等于就彻底撒手不管了。

要知道政治上别的不多,就是前路上的坑多。小坑踩踩也无妨,就当是吸取经验教训了。

不过同样也有些坑是万万不能踩的,一脚踩下去那就有可能陷进去,再也出不来了。

比如说:现在正进行中的年度预算分配,一旦捅出篓子来,那就是致命的硬伤。

如果不能平衡各方需求,想当然的做预算,或者是仅从理想、效益出发,将预算投入到了某一个或几个方面,那就完犊子了。

万一有人推波助澜,即便腓特烈是皇储,也要吃不了兜着走。至少无能的帽子,那是摘不掉了。

一个尚未继位就顶着“无能”帽子的皇储,就算是继承了皇位,也很难令人信服。

类似的事情,又不是没有发生过。包括弗朗茨继位之初就吃过亏,只不过当时的恰好赶上反击撒丁王国,将责任甩锅给了战争。

现在可是天下太平,没有战争帮忙背锅,财政预算分配就相当考验人了。

当然,如果不想担责任,也可以把这项工作推给首相。只不过这会导致相权做大,一不小心皇帝就会变成橡皮章。

那就把命运交到了别人手中,万一碰到一个心黑的,搞不好皇室就变成了前台小丑。

最后变成下面的人捞好处,皇帝负责背锅,不听话就来个暴毙。类似的事情,历史上可没有少发生。

在这个问题上,国家和企业其实都是一样的。

很多人幸幸苦苦创业,最后被人忽悠缺了,不培养自己的后人接班,反而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

看似非常的科学,但是最终的结局,通常都是以悲剧收场。

看看上市企业的表现就知道了。在过去的37年内,美股上市企业退市率高达“72%”,这些企业的退市几乎都是职业经理人的功劳。

并且伴随着道德的沦丧ꓹ 社会快节奏的持续,这个比率还在不断的攀升中。

企业虽然被折腾完蛋了ꓹ 但是管理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却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发家致富。真正利益受损的只是股东。

即便是偶有几个企业发展起来的,可企业的主人却发生了变化ꓹ 和企业创始人没有了一毛钱的关系。

真正靠经理人打理,没有出现问题的企业ꓹ 都是大股东亲自约束着,不让企业管理层放飞自我。

国家也一样ꓹ 皇帝一旦不管事ꓹ 官僚们很快就会放飞自我。然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堕落下去,直到最后掏空……

“花无百日红”,盛极而衰本来就是自然规律。浇水施肥,无非是让花多挂几天。

国家同样也是如此,未来会如何谁也不知道。反正都充满了不确定性,那还不如自己的江山留给自己人折腾。

就算是要败家,败在自己的后代手中ꓹ 也比送给别人败家的好。在这个问题上,弗朗茨看得非常清楚。

包括筹备中的分封邦国计划ꓹ 除了现实需要外ꓹ 同时也是在分散投资。将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ꓹ 尽可能的增加抗风险能力。

眼下能做的都做了ꓹ 剩下的那就不是弗朗茨关心的了。反正他活着的时候,肯定不会出问题。

维也纳宫

听了腓特烈的工作报告ꓹ 弗朗茨满意的点了点头。没有出现大的失误ꓹ 这已经够了。

能够在和平年代ꓹ 保证帝国的正常运转,就证明了腓特烈有执掌帝国的能力。

至于战争年代?

估摸着腓特烈是遇不到了ꓹ 一旦海上霸权争夺落下帷幕,神圣罗马帝国就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

凭借神罗雄厚的实力,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找不到势均力敌的对手。

除非外星人入侵,要不然只有神罗揍别人的份儿。

到了腓特烈时代,最多也就一些局部战争,根本就称不上挑战。再往后就是“核平”时代,爆发大战的概率就更小了。

汇报结束后,弗朗茨笑问道:“腓特烈,海军部捣鼓的全重火炮战列舰计划,你觉得怎么样?”

似乎没有想到,弗朗茨会问这个问题。腓特烈先是一愣神,随即回答道:“看上去很不错,就是太费钱了。

全重火炮战列舰我们能搞,英国人自然也能够搞出来。到时候,又是一场海军军备竞赛。

尽管我们的工业实力超过了英国人,但是政府能够投入到海军上的军费,并不会比英国多多少。最后很有可能是两败俱伤的结局。

获胜的概率可能还不如空军的终结者计划,最起码空军被逼急了,还可以用飞机撞军舰。

当然从长远来看,两败俱伤的结局,我们也不是不能接受。只不过这样一来,就便宜了美国人和俄国人。

最近一段时间,合众国和沙皇政府可是打得火热。没准什么时候,这两个边缘国家就结盟了。

虽然短时间内,他们的国力远不如英国人,但是发展潜力均在不列颠之上。

拼掉了英国人,当出两个潜力更大的竞争对手,完全就是得不偿失的买卖。

为了帝国的利益考虑,我们在将英国人拉下马的同时,也必须要继承英国人的遗产,要不然就白忙活了。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保证在击败英国人后,帝国海军仍然要具备压制世界各国的实力。”

不看好,这是必然的。

神圣罗马帝国的财政收入虽然高,可是开销同样惊人。政府不可能将所有的收入,都投入到海军建设上。

纯粹拼财力,短时间内神罗并不具备优势。除非把时间往后拖个十几二十年,等神罗的经济进一步发展,维也纳政府才能够拥有碾压英国人的财力。

相比之下,空军的“终结者计划”反而更加被人看好。伴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飞机的载重量也是与日俱增。

截止到目前为止,神罗空军最大的战略轰炸机,已经能够装载两吨弹药。

配上特制的巨型炸弹,已经足以对战列舰造成威胁。唯一的问题在于准头不够,很难精准命中。

不过这个问题,空军已经开始想办法解决了。实在是准头不行,还可以拿数量来凑。

大不了拼运气,上千架轰炸机齐上阵,总会有几个运气好的。只要舍得砸钱,砸也能将皇家海军砸死。

万一真的运气不好,还可以拿飞机撞军舰。虽然这是玩笑话,但这种自杀式攻击确实非常有效。

在反法战争中,就有侦察机在空中遭遇意外,无法正常返航。

最后关头飞行员英勇了一把,直接朝着一艘法国军舰撞了上去,爆了一个大烟花。

类似的案例,还不只有一个,只不过大部分都没有命中目标。不过只要命中了,效果都是格外的好。

当然,并不是说神罗飞行员就真的不怕死了。主要是这年头的飞机,一旦在海上遭遇意外,本来就十死无生。

海上迫降,那完全是想多了,又不是水上飞机。普通飞机在海上降落,就是扑通一声沉入海底。

跳伞等于下海喂鱼,莫说是消息传不回去,就算是传回去了,也等不到救援人员赶来。

选择对着敌人的军舰撞上去,那就是临死前拉一个垫背的。顺便为家人做点儿贡献,毕竟人死了军功还是有效的,该有的奖励一样不会少。

按照空军部的计划,真要是到了关键时刻,还真可以拼上一把。敢死队只要认真找,总是能够找到的。

实在是凑不够人数,还可以人为制造意外。最后选择拉着敌人垫背的,那就太多了。

政治这玩意儿,那是要多黑有多黑。只要利益足够大,那就没有政客们干不出来的事。

弗朗茨笑骂道:“空军的终结者计划,才是真正的馊主意。上千架轰炸机,亏他们还真敢想。

航空技术在发展的同时,飞机的建造成本也在不断攀升,对飞行员的素质要求同样在不断增加。

真要是等技术到位了,上千架轰炸机的成本,估计都能够造上百艘战列舰了。

还便宜,我看未来最贵的就是空军。等着吧,要不了三十年,空军的军费开销就要向陆海军看齐了。”

如果不是前世的经历,没准弗朗茨也会被空军的计划糊弄住。毕竟,空军给出的画饼,看上去确实非常诱人。

只可惜这玩意儿,美味是美味,但是真的不便宜啊!

现在的飞机不值钱,上千架轰炸机也就几千万神盾,算上飞行员后勤维护,也贵不到哪里去。

未来就不一样了,很快价值上万的飞机就落伍了,取而代之的是价值十几万、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天价货。

整个神圣罗马帝国,能不能养得起上千架轰炸机都是一个未知数,更不用说一次性集结上千架轰炸机了。

何况敌人又不是傻子,英国人同样在发展空军。跑到人家老巢去搞袭击,人家的空军也是会反击得。

要掩护上千架轰炸机,需要多少战斗机护航?

这个问题只要想想都令人觉得可怕,要不然二战时期,德三的空军就把皇家海军全部送下海了。

不是不想,而是根本就做不到。与其执行空军这项不靠谱的计划,弗朗茨反倒是觉得海军的计划不错。

“全重火炮战列舰”,就是原时空的无畏舰。本来是英国人搞出来的,结果差点儿埋葬了皇家海军。

不管最后能不能超过英国海军,至少将双方拉到了同一起跑线,抹平了皇家海军前期积累的优势。

第九十七章、英俄反应第六十二章、全球巡航第一百二十二章、可怕的疾病第二十二章、吾日三省吾身第四十三章、后续影响第三十六章、寻找对手第一百三十九章、影响深远的胜利第二章、国际承认第五十四章、信仰危机第一百八十四章、就食于敌第九十二章、武力施压第两百零七章、都灵攻防战第一百七十七章、平民伤亡第两百三十三章、闹剧——背锅总统第四章、蝴蝶效应第两百三十三章、添堵第两百五十四章、带歪了第一百二十九章、贵族第七十五章、俄国人的反击第六十九章、考验的时刻到了第两百八十四章、矛盾第一百三十五章、培养军官第九十五章、中华会馆第九章、拿破仑三世上台第七十三章、中亚铁路通车第九十七章、交易第一百六十八章、奋斗的……第七十七章、匈牙利解放者(加更票票拿来)第一百八十七章、移民第二十六章、反思第七十章、搅屎棍上线第两百三十三章、添堵第五十章、不能堕落的阶层第一百一十五章、越发猖狂第两百一十六章、俄奥同盟解体第五十五章、比烂的时代第一百三十二章、烈火烹油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一百五十二章、惊呆了的数字第十章、最廉价的情报组织第两百四十四章、操心第四十三章、没有永远的敌人第三十七章、看不懂的资本第一百零六章、苦逼的弗朗茨第十二章、神圣罗马同盟第一百一十四章、难产的国王第一百零八章、约翰牛的外交手段第二十四章、长子诞生第两百零五章、忙碌的腓特烈第七十五章、司法不加身第十五章、赔钱买卖第八章、祸不单行第一百一十三章、考验和信誉第一百零七章、不断下降的预期第四十九章、战略欺骗第六十三章、全靠衬托第九十三章、眼前利益VS长远利益第两一十二章、货币霸权——新复本位法第一百四十六章、十字路口第一百四十四章、苦逼的英军第六十五章、战争贷款第一百一十七章、好主意=馊主意第一百零一章、收复伦巴第第六十三章、干涉南北战争第九章、美国版鸿门宴第九章、列强本色第七十章、想要止损的法国人第六十二章、推广猪肉第五十五章、比烂的时代第一百一十三章、考验和信誉第四十五章、黑死病第八十章、欧洲反犹运动第六十九章、实用主义者第一章、美国内战爆发第一百一十三章、科技第二十九章、被动的妥协第三十八章、上杆子的买卖——不做第五十五章、即将消失民族第两百八十八章、新挖的坑第七十八章、战争中的机遇第一百四十八章、有时候兵太多也是麻烦第两百三十九章、不能闲着第两百四十六章、都是赢家VS没有赢家第一百五十五章、近东条约第五十一章、两个濒临破产的国家第一百九十八章、复杂的政治第两百二十七章、战争爆发第一百二十三章、残酷第一百八十九章、观念之差第一百一十三章、喜剧帝国诞生记第七十六章、都在演戏第两百零八章、金融市场第六十四章、影响力第五十五章、比烂的时代第一百七十四章、殖民第一百五十八章、墙倒众人推第九十三章第三十二章、分赃不均怎么办第一百零二章、俄阿密约第两百三十六章、俄国人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