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奥斯曼帝国危机

就连很少插手政治的维多利亚女王也坐不住了,在白金汉宫召开了高层会议。

维多利亚女王开口问道:“近东战争爆发,俄国人和奥地利搅和到了一起,奥斯曼人这次的麻烦大了,要保住我们在近东地区的利益,政府打算怎么做?”

奥斯曼帝国积威已久,即便是在这个年代已经没落,虎威还是有几分的。加上奥斯曼政府刚刚完成了体制改革,表面上看来他们已经是一个现代化帝国。

在维多利亚女王看来,奥斯曼帝国就算不是俄罗斯和奥地利的对手,他们有那么大片国土面积,还有百万大军在,最多也就割点儿肉,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

这也是欧洲的主流观点,奥斯曼帝国有多虚弱,根本就没有人知道。

早有准备的约翰-罗素首相回答道:“女王陛下,我们已经和法国联手了,准备一起干涉这次战争。”

阿尔伯特亲王质疑道:“首相阁下,这次是俄土战争和以往不同,奥地利人也参战了。

就算是和法国人联手,我们想要令他们妥协,恐怕也做不到吧?不然这场战争根本就打不起来!”

维多利亚女王不喜欢参合政治,阿尔伯特亲王就不一样了,英国的很多重大决策中,都有他的影子。

约翰-罗素解释道:“亲王殿下,俄国人和奥地利的联手只是暂时的,因为利益的关系早晚都会分道扬镳。

我们现在的敌人是俄罗斯,奥地利可以先放到一边去,他们的胃口也就那样,就算是把巴尔干半岛送给他们,他们也吃不下去。

政府准备和法国人联手,支持奥斯曼帝国和俄国人打下去,奥地利外交部就可以搞定了。”

出兵干预近东战争?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英国人一开始都没准备亲自上场。

历史上英国人出兵参与克里米亚战争,那是建立在奥斯曼帝国顶不住了,法国人又愿意充当主力的情况下,才出兵参战的。

现在奥斯曼帝国的百万雄狮还在,没有开打之前,谁知道这些部队都是样子货呢?

英国政府内部很多人都认为,只要给奥斯曼人提供贷款,再卖点儿武器装备给他们就够了。

当然,派出海军帮忙是可以的,将触角深入黑海海峡,也是符合英国人利益的。

陆军对上俄国人,他们没有自信,海军压制住俄国人的黑海舰队,他们可不怂。

……

巴黎

相比英国人,拿破仑三世就要积极多了。在他看来近东战争,完全就是转移国内矛盾的最佳机会。

要是能够击败俄国人,报伯父当年的滑铁卢之仇,他就可以获得庞大的政治资本。

打输了也没有关系,反正仗是在奥斯曼帝国打的,还可以甩锅给盟友,只要法军能够取得几次胜利,拿回来做宣传就可以了。

拿破仑三世关心的问道:“鲁埃,英国人怎么说,有没有准备和我们一起出兵?”

鲁埃回答道:“陛下,伦敦政府还在犹豫之中,初步判断他们是准备在幕后支持奥斯曼帝国,不准备亲自出兵参战了。

不过,我们要是出兵支援奥斯曼人,英国人也是支持的,他们还想在战场上教训一下俄国人。”

这个结论做出的相当草率,奥斯曼帝国还没有战败,英国人当然可以不上场了。要是奥斯曼军队遭遇大败,英国人还能坐的住么?

万一奥斯曼帝国凉了,他们前期的投入全部打了水漂不说,就连他们在地中海的利益也会不保。

拿破仑三世敢出兵干预近东战争,也是建立在奥斯曼帝国拥有一定实力的情况下,不然让他们单挑俄国人,实际上法国人也很怂。

没有别的原因,灰色牲口的数量太多了。量变引起质变,当年拿破仑都被俄国人用数量给堆死了,加上还有一个奥地利帝国,由不得他们不重视。

“哼!”

拿破仑三世冷喝一声,表达了自己心目中的不满。英国人摆明了是让他们做出头鸟。

“告诉英国人,不要忘了还有一个奥地利。如果不出兵支持奥斯曼帝国,恐怕要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听到他们战败的消息了。”拿破仑三世想了想说

利用外交手段拆分俄奥联盟,对英国人来说非常的重要,为此付出一些代价,也未尝不可。

可是对拿破仑三世来说,就不一样了。舞台都已经搭建好了,观众们都在台下等着看戏了,总不能突然说不演了。

拿破仑三世既然是以拿破仑继承者上位的,那么替伯父报仇就是天经地义,法国民众都在看着他,容不得他后退。

没有办法,这个年代的法国民众就是这么的任性。既然拿破仑三世继位前向大家许诺了,就必须要兑现。

历史上拿破仑三世就是这么干的,克里米亚战争终结了俄国人的欧洲霸权,赢得了民众的支持。

“陛下,如果俄国人和奥地利真的联手了,在近东地区我们恐怕难以击败他们。”鲁埃提醒道

副皇可不是白叫的,万一打了败仗他就是背锅侠,防微杜渐是必须要准备的。

“放心,他们不可能真心联手的,以俄国人的胃口,奥地利根本就不敢让他们获得黑海海峡。”拿破仑三世肯定的判断道

一个太过强大的俄罗斯帝国不符合奥地利的利益,俄国人吞并了奥斯曼帝国,奥地利的压力就大了。

……

巴尔干半岛

1852年4月11日,奥地利政府和俄国政府经过一番磋商过后,双方签订了《巴尔干条约》。

条约规定:俄军移交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两公国给奥地利;俄军获得了自由通行的权利;奥地利替巴尔干半岛的俄军提供后勤保障。

双方是各取所需,奥地利拿到了事先约定的地盘,成功的掩盖了西进战略;俄国人获得继续从巴尔干半岛打下去的机会,增加了这场战争的胜算。

看看地图就知道,如果没有奥地利的物资支持,占领多瑙河两公国后,后勤补给就会让俄军丧失了继续进攻的能力。

俄国人的突然放手,让准备看俄奥冲突的苏丹政府傻眼了。

没有犹豫的时间,二十五万俄军正沿着多瑙河下游出发,直奔保加利亚而来。

有点儿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一旦保加利亚沦陷,奥斯曼帝国首都就危险了。

实际上要不是苏丹政府及时把英法海军请进了黑海,俄国人的进攻还会更加顺利。从海上运输补给,可要比走陆地上运输补给要容易的多。

以俄国人的兵力,如果不是丧失了海权,他们完全可以选择多点登陆,让奥斯曼帝国疲于奔命。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俄国人也是有备而来,通过东正教会的联系,保加利亚人现在已经准备箪食壶浆喜迎王师了。

不光是保加利亚人,奥斯曼帝国内部的其他民族也蠢蠢欲动。只不过这个时候,他们还缺乏有效组织,民族主义还没有传播开来,爆发出来的战斗力有限。

总之,现在的奥斯曼帝国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多了一个奥地利做敌人后,他们所面临的麻烦更大了。

第七章、黑暗时代第两百零二章、给得太多了第二十章、安全卫生大整顿第两百七十九章、善战者无赫赫战功第六十五章、得与失第二十二章、破产啦第两百二十五章、停不下来的战争第三十二章、因地制宜第三十一章、债务危机第三十六章、颠倒黑白第五十章、乌合之众的狠第四十七章、军备竞赛第六十三章、阴谋——阳谋(月票加更)第一百五十六章、乔治一世在行动第六十章、能源调节(月票加更)第三十四章、迷雾重重第一百四十五章、诱饵第八十六章、丑闻第十四章、挖美国墙角第两百四十一章、信息的重要性第一百六十六章、皇帝的食谱第九十六章、针锋相对(补)第六十七章、意外事故第一百二十五章、造势第一百九十二章、运河风波第六十四章、骑虎难下第二十九章、鼓励移民第六十九章、地中海是我们的内海第三十章、麻烦事儿第十七章、理念之争第一百二十九章、真做假时假亦真第一百零一章、都是聪明人第九十八章、英国人的阴谋第一百五十一章、英吉利海峡之战第一章、新的时代——神盾结算体系第八十一章、威尼斯战役第一百六十三章、战争之神第一章、穿越第一百九十二章、运河风波第两百零一章、赖账的最高境界第两百一十七章、备战第十五章、强国梦第一百零五章、无疾而终第五十五章、乱世用重典第八十章、欧洲反犹运动第一百五十章、抢粮第八十八章、这就是政治第九章、雇佣兵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学生第两百八十九章、不是钱是命第六十三章、全靠衬托第七十八章、钱太多也是一种烦恼第二十五章、大国梦第二十四章、希望第十六章、酝酿中的大革命(求票)第四十七章、风波第七十四章、无畏舰——罗马号第两百一十七章、序幕第二十二章、转折第四十九章、战略欺骗第两百九十章、大帝之殇第一百八十五章、祸不单行第两百二十三章、不得不出的钱第二十七章、不省心的弟弟第一百五十二章、心里落差第七章、巴黎在哭泣第三十三章、结盟否?第九十二章、好消息第一百五十章、登陆倒计时第八十九章、坑的最高境界第十二章、列强的节操第一百零七章、规划好的命运第两百一十八章、筹集经费第一百二十五章、屠城第六十二章、缔造一个民族第两百三十一章、融资第五十五章、不作死就不会死第一百三十四章、稳第六十七章、意外事故第一百一十九章、轰炸第七十六章、继续挖坑第九十九章、招生第八十七章、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真真第六十七章、全重火炮战列舰第一百四十一章、巴黎股灾第两百三十四章、发现第一百五十四章、懵逼的比利时第八十四章、不公平的对决第四十章、近东开发1.0第两百三十章、高风险第二十章、科学研究第二十五章、误中副车第七十一章、尔虞我诈第一百七十三章、人生如戏第二十三章、中亚乱局第一百零二章、命悬一线的撒丁王国(求票票)第二十七章、标准体系第两百二十六章、《对法处置草案》第四十五章、法律武器第一百九十八章、复杂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