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进退两难

1852年6月12日,英国国会通过了《陆军扩军法案》。

麦克西米提出的扩军12万,还是被打了折扣,精明的国会议员将最终的扩军人数限定在了8万。理由自然是按照实际需求进行军备,不能浪费纳税人的钱。

这种节俭的主人翁意识,直接导致了在英国陆军在近东战争中拖了盟友的后腿。

相比行动迟缓的英国人,法国人的效率就高的多了。在确定增兵过后,拿破仑三世就开起了爆兵之路,法军陆军总兵力一跃攀升到了62万。

仿佛当年那个纵横欧洲,所向披靡的法兰西又回来了。欧洲除了毛熊之外,就数他们的常备军最多了。

为了扩张法国的国际影响力,拿破仑三世这次表现的非常积极,在大扩军的同时,法国援军就已经从国内出发了。

这个时候法国本土的军事力量,已经下降到了最低点,军队数量虽然增加了,可是老兵和新兵完全是两个概念。

反法战争结束过后,奥尔良王朝为了缓解国际压力,放缓了法国陆军的发展速度,只保留了少量的精锐部队,大革命过后才恢复过来。

拿破仑三世的才华不在军事上,在扩充军队的时候,忽略了预备役部队建设,和动员机制的合理化改革。

历史上普法战争中,法国人一战失败就认怂。就是因为法国当时的动员机制不完善,没有能够及时动员出足够的军队守住巴黎。

这是法国式发展模式的弱点,把国家的核心产业大都放在了巴黎周边,一旦巴黎沦陷想要卷土重来都难。

保加利亚会战结束后,俄军将战线推进到了巴尔干山脉,考验俄国人的时候到了。

这个时候俄巴尔干远征军内部发生了分歧,以巴赫-伊万诺夫将军为首的将领,主张先攻克索非亚;以戈尔恰科夫为首的将领,主张翻越巴尔干山脉,直取埃迪尔内地区。

最终的战略目标都是一样——攻克君士坦丁堡,封锁博斯普鲁斯海峡。

主张先攻克索非亚地区的原因是:奥斯曼帝国刚刚经历大败,在这一地区的兵力薄弱,在军事上难度低。

索非亚是保加利亚地区影响力最大的城市,一旦攻克了这里,在政治上的影响非常重要,可以号召更多的保加利亚人起来反抗奥斯曼人的统治。

还有一个不能说的原因,就是攻克了索非亚,俄军就算没有能够攻克君士坦丁堡,也占领了大半个保加利亚,为下一次战争打下了基础。

这是传统的力量,这都是第九次俄土战争了,很多人都认为如果不能灭亡奥斯曼帝国,未来肯定还会有第十次俄土战争,现在未雨绸缪也很重要。

一口吞下奥斯曼帝国,这只是理想主义,真的认为俄罗斯能够一口吞下奥斯曼帝国的人并不多。

政治上的口号喊喊就可以了,灭亡奥斯曼帝国的口号,俄国人都喊了快上百年时间,现在奥斯曼帝国依然在哪里屹立不倒。

主张直接杀到埃迪尔内地区的理由是:为了赶时间,这是攻克君士坦丁堡最近的路线,趁着英法两国援军主力没有抵达,提前进攻君士坦丁堡胜算更大。

当然胜算大风险也大,不去占领周边地区,奥斯曼军队很有可能包抄俄军的后路,要是没能攻克君士坦丁堡,就有全军覆没的风险。

俄国人的烦恼,弗朗茨是不关心的。俄军会不会全军覆没,他是一点儿都不担心。

以奥斯曼帝国的情况,除非是开了挂,不然再好的战术,他们在执行的时候都会打折扣。

理论上在中途任何一处关键地段切断俄军的后勤补给线,他们就会赢得这场战争。

可是负责执行任务的这支部队,也必须要有足够强的战斗力,不然三五两下子就被俄军给干翻了,那还有什么用?

不光是如此,同样还要周边的奥斯曼军队、地方政府紧密配合。只要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无法关门打狗。

这种高难度的工作,还是不要期待奥斯曼帝国能够完成了,最多也就是用切断后勤线,吓唬俄国人退兵,然后双方老老实实开始拼消耗。

……

温迪施格雷茨亲王笑呵呵的说:“陛下,奥斯曼人从塞尔维亚地区撤军了。看来是俄国人给他们的压力太大,现在他们是准备集中兵力和俄国人对抗,顾不得这些地区了。”

看得出来,他的心情非常不错。哈布斯堡王朝和奥斯曼帝国的恩怨已经有几百年了,看着敌人倒霉自然是神清气爽。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在政治上。不要看现在拉德斯基元帅出任总参谋长,他这个陆军大臣没有反应,实际上温迪施格雷茨亲王一直都在寻找机会破局。

军事上的强人不等于政治上的强人,卡尔大公就是一个例子,灰溜溜的回家著书。

实际上奥地利军队中德高望重的拉德斯基元帅,此前在奥地利混的也不怎么样,长期在地方任职并不是受重视,而是被排斥在了权利核心之外。

只不过弗朗茨上位过后,情况发生了改变,为了能够保障西进战略的顺利实施,把拉德斯基元帅调回了中央担任总参谋长。

这种背景下,温迪施格雷茨亲王就算是有一万种理由都没有用,不管有什么理由,弗朗茨都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放弃对拉德斯基元帅的支持。

知道了这一点后,温迪施格雷茨亲王自然不会搞事情了。实际上他和拉德斯基元帅的关系恶化,还是因为总参谋部和陆军部的权利冲突。

屁股决定了立场,总参谋部和陆军部本来就是互相制衡的存在,双方的关系要是好了,弗朗茨就要换人了。

被拉德斯基元帅压制住了,温迪施格雷茨亲王没有办法。不过现在机会来了,奥斯曼人从塞尔维亚地区撤军,这意味着奥地利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拿到大片土地。

军方的主战派可不是那么容易压制住的,他们又不知道奥地利政府的真正战略,战机出现了自然要请战。

这个时候要是拉德斯基元帅压制不住手下人,把事情闹到了皇帝跟前,那就是大大的失分;就算压制住了,也会让军方将领产生不满。

这点儿小算计,弗朗茨自然是一清二楚的。不过他没有干涉的意思,这些斗争都只能算小儿科。温迪施格雷茨亲王用的是阳谋,属于规则范围之内。

大臣们之间相互斗争,总比他们串通一气,联合起来和皇帝斗的好。只要不耽误正事,不光明正大的拉帮结派,暗地里的斗争弗朗茨都假装没看见。

有人的地方就有派系,弗朗茨不会奢求奥地利政府的官僚集团纯洁无瑕。

弗朗茨问道:“贝尔格莱德呢,奥斯曼人有没有放弃?”

贝尔格莱德素来有巴尔干半岛的门户之称,只要掌握了这里,未来巴尔干半岛的事务,谁也不能够忽视奥地利的意见。

不过现在奥地利政府的战略重心不在巴尔干半岛,奥斯曼帝国又在那边驻扎了重兵,奥地利这才没有攻克贝尔格莱德。

如果奥斯曼人主动放弃了,派出万儿八千军队就可以占领,弗朗茨也不可能放弃,奥地利还是不缺这么点儿兵力的。

手中的筹码越多,战后能够拿到的利益也就越大,这么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懂。

想要在统一南德意志的情况下,再吞并巴尔干半岛的利益,奥地利还没有那么好的胃口。

除非俄国人开挂,能够攻克君士坦丁堡,那么英法两国拿俄奥同盟没折,奥地利吞下了这些肥肉也就吞了。

“没有,不过奥斯曼人还是从贝尔格莱德抽调了兵力,现在那边的守军已经下降到了两万人。”温迪施格雷茨亲王回答道

左右徘徊了一会儿,弗朗茨才开口喊道:“珍妮,派人通知内阁和拉德斯基元帅过来开会。”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快,奥地利占领了多瑙河流域两公国后收手,这还可以解释说坐山观虎斗。

现在奥斯曼帝国从塞尔维亚地区撤军,奥地利都不出兵占领,那就太古怪了。不要说俄国人,就算是欧洲各国都会产生怀疑。

可是一路占领下去,奥地利在巴尔干半岛占领的土地越来越多。那么问题就出来了,本来南下战略只是为了掩护西进战略,结果居然变成了假戏真做。

不要以为肉吃的多就一定是好事,还可能让人发胖,减肥神马的最令人头疼了。

现在的奥地利也差不多,这个时候要是多拿多占,战后欧洲各国能答应么?

嫉妒会使人心里扭曲,要是大家都嫉妒了,奥地利就要没朋友啦,弗朗茨可不想出现那种被动局面。

可现在的问题是,战场上的局势根本就不受弗朗茨的控制。奥斯曼人太怂了,一点儿都没有他们祖宗那种拼搏的精神。

那怕是他们象征式的组建一帮民兵出来壮声势,弗朗茨都可以假装被欺骗了,没有及时发现敌人的阴谋,贻误了战机。

现在到好,奥斯曼人非常光棍的撤军了,搞的弗朗茨是进退两难。

第一百零三章、作死遇到坑队友第六十二章、断尾求生第一百一十五章、越发猖狂第十章、扯后腿第八十九章、下不来了第八十七章、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真真第三章、革命浪潮第十六章、棉花危机第五十九章、产业革命的根本——成本第两百九十二章、要搞事情了第两百八十一章、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六十三章、法兰西危机第一把零三章、沙皇的抉择第九十三章、日奸在奋斗第四章、战略铁路计划第十九章、作死之路第六十六章、收钱了第一百二十九章、最后的准备第两百四十一章、信息的重要性第一百五十三章、七伤拳第一百零二章、命悬一线的撒丁王国(求票票)第二十三章、《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第五十一章、两个濒临破产的国家第二十章、这样做,我也很为难第三十三章、苦逼的西班牙第一百一十章、战争赔偿第四十二章、土地定性第一百一十八章、飞艇轰炸大队第两百八十九章、不是钱是命第一百六十二章、两败俱伤的日俄战争第两百八十三章、难民营第两百三十六章、扣留军舰第八十四章、不公平的对决第十七章、俄奥密约第两百三十二章、狠辣第九十八章、殖民地本土化——相忍为国第一百八十章、罢工运动第四十三章、最后的反击第一百六十三章、难民潮第八十七章、布达佩斯攻防战——暗流第两百四十三章、复辟的前奏第两百七十四章、人心第六十章、新三足鼎立战略第一百三十章、引子第十章、最廉价的情报组织第四十七章、百态人间第二十八章、债券第六十八章、都在玩借刀杀人第一百五十八章、惊险归途第四十四章、美妙的误会第一百四十九章、装甲部队上线第三十四章、被带偏的话题第八十章、学会做渔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第二章、夺权第一步——金本位改革第二十七章、二月革命一百零三章、干涉第两百八十二章、驱逐难民第六章、努力第四十九章、复杂的俄国政治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一百零七章、规划好的命运第八十四章、不公平的对决第两百四十九章、悲观第一百零五章、叛乱结束第一百一十四章、新神圣罗马帝国第七十三章、画大饼的新高度第五十二章、包装很重要第三十六章、解散奶瓶军第八十章、学会做渔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第八十七章、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真真第八十三章、战地求生手册第十八章、缺人第两百三十章、高风险第三十一章、墨西哥皇帝第十四章、赚钱只是意外第六十三章、贸易逆差第四十七章、军备竞赛第九十六章、南洋大学第一百六十五章、运河争夺战第二十六章、黄雀在后第一章、强取豪夺第一百零五章、宣而不战第一百二十九章、上帝的面子第六十四章、法俄靠拢第一百零七章、序幕第九十八章、英国人的阴谋第三十四章、慌乱的大公们第两百四十二章、用工慌第二十章、若要取之,必先与之第三十六章、平叛与谈判第九章、列强本色第二十三章、《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第六十六章、安全第一第九十一章、背叛的代价第三章、苏伊士运河通航第一百一十章、有限战争责任第一百二十五章、屠城第十六章、忍痛割肉第三十五章、近东战争结束第两百四十三章、修修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