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撤退

弗朗茨最近很忙,经济危机要来了,他必须要把手中大部分产业都进行套现,能上市圈钱的企业,都要上去走上一遭。

股票、债券之内的投资,更是要全部清空。没有足够的钱,怎么能够抄底呢?

凡是涉及到巨额资金的,弗朗茨都亲自过问了。都是自己的钱,完全不过问全部交给手下人打理,谁能够放心啊?

尤其是经济危机爆发前的关键时刻,任何一个决策失误带来的损失都是天文数字。

不光是个人资产要处理,哈布斯堡家族的产业同样需要进行处理,这么多产业交织在一起,搞的弗朗茨都有些头皮发麻。

这也算是幸福的烦恼了,在主导哈布斯堡王朝的这几年,家族产业也在急剧扩张,在不少领域都有投资。

平常时期这是一件好事,遇上经济危机就不一定了,一旦决策失误,这几年幸苦努力的结果,都会烟消云散。

蝴蝶效应的作用力是强大的,历史上这次经济危机是1857年下半年从美国开始的,现在增加了一个快速工业化的奥地利,谁知道结果会怎么样?

前段时间维也纳政府,不断的启动市政工程项目,吸引资本家们投资,本质上这也是延缓经济危机爆发的一种手段。

这些基础工程项目启动,自然要消耗掉一部分工业产能,缓解了产能过剩的危机。

利用这个机会,维也纳政府也出手了很多利润微薄的产业。黑暗一点儿的说法,弗朗茨这也是在给自己撤退争取时间,只不过这也是对国家有利的。

这个撤退还必须要慢慢进行,寻找到足够多的接盘侠,不然一下子从市场上抽调了这么多资金离开,还不马上崩盘啊?

不确定经济危机什么时候爆发,弗朗茨从1856年初,就开始缓缓的将手中产业变现,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约翰-斯特瓦汇报道:“陛下,最后一批铁路股票已经全部抛出去了,共计套现一百八十万神盾;这个月出售了五家水泥厂,共计套现了七十八万神盾……

预计在未来两个月内,我们手中准备抛售的产业将全部清空,大约能够筹集到6680万神盾。”

弗朗茨点了点头,对约翰-斯特瓦的工作他还是满意的,从1856年初开始,平均下来每个月,他都要从市场上套现四五百万神盾。

没有引起市场动荡,约翰-斯特瓦是居功甚伟的。这些钱当中大约有十分之一是弗朗茨的个人财产,剩下的都是家族产业。

足以看出来,这个年代欧洲皇室还是非常富裕的,几百年的积累不是开玩笑的。

而这些资金只是皇室资产的一部分,更多的还是不动产。包括维也纳都是皇室直属领当中的一部分,哈布斯堡家族怎么可能穷呢?

在弗朗茨掌权前,哈布斯堡家族的主要靠土地和不动产收益过日子,流动资金自然不多了。

自从维也纳政府实施土地赎买政策过后,作为皇室自然要带头了,弗朗茨一口气放出了七十万公顷偏远地区的土地,换取了大笔的现金。

这些钱大都投资到了房地产和制造业中,目前套现的部分就是制造业,在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中,制造业已经变成了不良资产。

相比之下,房地产就稳定的多了。在自家的土地上盖房子,拿地成本都省下来了。像维也纳这样的大城市,还是只租不卖。

反正没有房产税,囤积不动产没有任何压力。什么时候价格到了极限,又找到了接盘侠,房产税就差不多该出炉了。

貌似这关系不大,皇室直属领的税收属于皇室,不然弗朗茨怎么养的起私军?

包括维也纳的城防军,都先属于皇室私军,其次才是奥地利军队。不然弗朗茨当初也不可能那么轻易的拿下军权,没有引起反弹。

改革归改革,对自己统治有利的方面,弗朗茨可是不会碰的。要是把这些权利都给了政府,谁知道下面的官僚会不会有一天把他给架空了?

一个人再厉害,也不可能斗得过整个官僚集团,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开始,就把他们的权利给限制住。

“从现在开始收缩银根,对贷款客户进行严格的评估,不再接受股票和债券抵押。”

弗朗茨可没有忘记自己的皇家银行,已经是奥地利数一数二的大银行了,一旦经济危机爆发不知道要出现多少烂账。

他筹集资金是为了抄底,可不是为了给皇家银行填窟窿。现在没减少一笔贷款,就降低了一分风险。

约翰-斯特瓦解释道:“陛下,这么做很容易引起市场动荡,还有可能造成连锁反应。

目前,我们的贷款审核标准,一直都是同行中最严的,出现烂账的几率不会太大。

从两年前开始,我们重点开发了殖民地贷款业务,贷款给那帮幸运儿。截止到目前为止,皇家银行已经陆续发放了八百万神盾贷款。

这些贷款业务,大部分客户都是用黄金还款的,加上从殖民地收购的黄金,目前皇家银行的黄金储备已经高达五十八吨,足以应对任何危机。”

听了约翰-斯特瓦的解释,弗朗茨突然间明白了,为什么财团们不在经济危机前收缩银根,减少损失了。

这些损失都是必要的,要是提前收缩银根,不是告诉了大家危机要爆发了——快跑。

这个世界永远不缺乏聪明人,一旦消息提前泄露,想要撤退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穿越小说中,主角在股市崩盘前提前预警,美其名曰减少民众们的损失。弗朗茨想想就笑了,都跑了谁来接盘?

没有人接盘,那么就要一跌到底,最终蒸发的财富只会更多,而不是减少。

为了混淆视听,几乎每天都有专家在预言股市崩盘,听的多了大家也就麻木了,真假谁能分清?

弗朗茨想了想说:“既然已经准备好了,那就按照你们的计划进行。尽快把殖民地的黄金运回国,经济危机一旦爆发,这个世界又要不太平了。”

“是,陛下!”约翰-斯特瓦回答道

第六十章、一举多得第三十六章、选择很重要第九十五章、中华会馆第一百三十二章、兵多任性第七章、巴黎在哭泣第一百一十三章、没有底线的操作第一百零一章、忙于内斗的沙皇政府第一百九十五章、投降也是一门艺术第二十二章、貌似致命的误会第三十六章、寻找对手第八十七章、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真真第八十六章、连锁反应第一百八十三章、遏制第四十四章、利益决定真相第四十二章、第二次普丹战争第七十四章、猪队友集合了第两百六十八章、弃子第六十三章、阴谋——阳谋(月票加更)第五十七章、超长实习生第七十二章、汽车工业第一百五十三章、七伤拳第九十一章、因为需要而正义第一百一十一章、暗度陈仓第两百三十四章、《维也纳条约》第四十一章、处理战俘第一百五十六章、大势所趋的金本位改革第一百三十一章、战争爆发第两百二十一章、分摊风险第两百三十六章、俄国人的反击第三十七章、各有算计第两百一十章、法国人的新计划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来的国策第一百五十一章、进击的法国人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术哪家强第一百九十三章、最强脑补第一百六十章、狠辣第五十一章、不愿意接受的现实第一百一十七章、适得其反第一百二十九章、上帝的面子第十四章、坑队友的阿尔布雷希第两百一十六章、俄奥同盟解体第一百五十二章、加速第五十八章、第九十九章、招生第一百一十七章、适得其反第两百二十章、天坑第四十章、苏伊士运河股权第十六章、淘金热第一百零八章、两盟对抗时代第四十八章、诱敌深入第十章、扯后腿第一百一十一章、认准就对了第一章、美国内战爆发第一百一十七章、坑也不好挖第八十九章、大难临头各自飞第七十七章、生产线第一百三十九章、英国人的新战略第一百六十九章、当飞艇遇上飞机第两百四十四章、操心第一百一十六章、联姻第一百七十四章、三大公国第五十九章、拿破仑三世第九十二章、特伦托之战——反击第一百六十二章、谋生第八十章、风云变幻第两百八十六章、维也纳和会和天坑第九十一章、《逃兵是怎样炼成的》第两百二十九章、中亚铁路第三十二章、分赃不均怎么办第五十五章、即将消失民族第五十二章、服老第两百六十章、疯子和天才第一百五十五章、宣战第四十四章、战略收缩第一百一十八章、外交先行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一百四十六章、十字路口第两百六十六章、巅峰对决第六章、大倾销第一百二十九章、真做假时假亦真第八十七章、搞事情的约翰牛第三十七章、四国公约第一百三十章、经济发展第十二章、神圣罗马同盟第七十三章、画大饼的新高度第一百零三章、谍海风云第一百一十三章、打乱普鲁士的部署第一百七十章、迷惑不解第八十三章、小内阁第两百二十三章、不得不出的钱第一百六十七章、圣诞百态第五十七章、产业调控第五十一章、纠结的英法第两百二十三章、战争结束第一百四十七章、神风特工队第十七章、理念之争第一百零五章、宣而不战第一百零五章、宣而不战第一张百四十六章、威逼利诱第一百一十九章、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