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不能堕落的阶层

看到手中的两份辞呈,弗朗茨只能无奈的叹息一声。

岁月不饶人,非人力所能够改变。

拉德基斯元帅已经91岁了,历史上这个时候他都领了盒饭。现在实际上也差不多快了,虽然名义上担任总参谋长,实际上三年前就在养老了。

反正总参谋长只是在战争时期位高权重,和平年代主要是制定战略,具体事务并不多,弗朗茨就保留老元帅的职位。

显然,拉德斯基元帅不愿意混日子,发现身体坚持不住过后,隔三差五给弗朗茨递交辞呈。

措辞也是越来越激烈了,再不批准人家就要猝于任上了。犹豫了一下过后,弗朗茨才不情愿的批准了他的辞职。

如果拉德斯基元帅的离职,更多的是让他感情上难受,那么梅特涅的辞职,就真的让他头疼了。

外交大臣可不是什么虚衔,这是可以和首相、财政大臣并驾齐驱的三大要职之一。

梅特涅也85岁了,到了这个年纪显然是撑不住了。现在外交部的大部分事务,都是由副手在管理,只有重要事务他才过问。

两年前,弗朗茨就给他特批,上班时间自定、工作地点随意,休假不需要打报告。

感叹了一番过后,弗朗茨不得不接受两位老臣的离任。或许不是两位,而是三位,路易斯大公也差不多要离开了。

弗朗茨敢肯定,只要梅特涅离职,他也不会留下。都八十好几的人,斗了几十年的政治对手都离开了,还留下来干嘛?

这位的能力不能和前面两位比,只能算是中人之姿,甚至有些平庸。可是在最初弗朗茨挑起资产阶级和贵族矛盾的时候,这位可是他的支持者。

政治上很多问题,不能看表面,当初路易斯大公可是替弗朗茨背了锅。为此在维也纳叛乱中,他还牺牲掉了一个儿子。

抛开能力不提,人家忠诚度还是够高的。这些年替弗朗茨拉足了资本家的仇恨,坚定不移领导着贵族集团打压资产阶级。

要是没有他们,估计国内资本家也不会这么老实。别的不说,劳工保护法就执行不下去,童工也回不到校园,国内的阶级矛盾也不会被压制下来。

没有办法,治国首要就是平衡。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资产阶级的实力自然是急剧扩张。如果没有束缚,这些人早就已经把国内搞的乌烟瘴气了。

原始资本的积累都是血腥的,这些人都还处于唯利是图阶段,什么生前身后名,全然不在乎。

为了保证国内的稳定,弗朗茨不得不给他们加上链子。

而这道链子,也需要有人去实施,这个执行者不能是皇帝,保守派就充当了这一把刀。

效果也相当的明显,有了约束过后,资本家们知道了天高地厚,吃相总算是稍微好看了一些。

弗朗茨可不会听他们瞎吹,什么人力成本上涨,削弱了市场竞争力,实际上这大都是用来忽悠人的。

说人力成本,怎么不和英法同行对比一下?作为一个农产品出口大国,奥地利的生活成本可是低于英法的。

明明就是为了谋取暴利,才违法的,偏偏说是市场竞争造成的。要鼓吹人力成本高,也要对比才知道。

这个年代,有资格和奥地利对比的就是英法,和这两家比奥地利还是有优势的。

如果和毛熊比人工成本,那肯定没得说。人家工厂都在用免费的农奴,总不能开历史的倒车回去?

弗朗茨可以负责任的说,这个年代投资工业还是处于黄金阶段,企业毛利润低于百分之三十的,都属于可以淘汰的那种。

那怕利润增长十倍,资本家们还是会觉得利润低。这一点弗朗茨是深有体会,他还觉得挖金矿的回报率低呢!

最大的反面教材就是英法,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后,他们工业生产就掉队了。

掉队的原因不是因为技术,也不是因为市场。现实原因非常令人哭笑不得,躺着就能够赚钱为什么还要努力?

反正他们有更加廉价的原材料,有丰富的市场,不进行技术革新一样赚钱。

从利益上来说,更换机械设备也是需要投资的。偏偏在日新月异的年代,机械设备更新速度又快,为了利益最大化他们干脆不换了。

反而是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更高的德意志帝国,迫于市场上的残酷竞争,他们不得不推动技术革新,只要新技术才能让他们生存下来。

日积月累之下,拥有绝对优势的英法,就这么被超车了。

如果没有了生存的压力,弗朗茨非常怀疑奥地利会步英法的后尘,一旦大家养成了这种坏习惯,那么再想要改正就难了。

甚至这些人为了拥有更廉价的劳动力,还会推动一些奇葩政策出来,脑袋里根本就没有国家利益的概念。

不光要防范资本家们堕落,同时还要警惕贵族堕落。人都是一样的,一旦没有了压力,就很容易堕落下去。

对弗朗茨来说,贵族阶层堕落比资本家堕落更加可怕。这可是他的统治基础,一旦这个阶层出现了问题,统治就不稳了。

这些人才是真正和皇帝绑在一起的,根基都在奥地利,背叛成本相当的高。不可能学习资本家,只要看到了更大的利益,说背叛就背叛。

现在的推动的海外殖民运动,国内公务员考试制度,挑起了贵族同资产阶级矛盾,实际上这些都是在给贵族压力。

让他们知道今天不努力,明天就会被别人取代。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很多濒临破产、或者是已经破产贵族,都成为了殖民的急先锋。

为了不让国内的精英阶层堕落,弗朗茨也是操碎了心。很多政策,都是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的。

……

接下来的人事调整,又让弗朗茨头疼了。

总参谋长的位置最好办,候选人多的是,能够胜任的人也不少。

反正到了后期,比拼的就是国力,综合国力上去了,直接靠实力压死对手,就是最可靠的战略、战术。

外交大臣的继任者也培养了出来,虽然能力比不上梅特涅,那也高于各国的平均水平。

本质上,外交也是建立在国家实力上的。弱国无外交,要是没有实力,再厉害的外交官也没有用武之地。

反而是内政大臣更加麻烦。为了国内政治上的平衡,这个人必须要出身保守派,且具备一定的能力,可以让大家信服,还要能够按照弗朗茨的意志行事。

单独满足其中一条的人一抓一大把,能够满足所有条件的人,整个维也纳政府都没有几个。

第二十一章、美国反战运动第六十八章、大忽悠第五十一章、两个濒临破产的国家第一百六十九章、重视人才第一百二十章、更改计划第一百一十四章、外交努力第一百零六章、序幕第一百五十六章、大势所趋的金本位改革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次近东战争第两百一十四章、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一百一十二章、最穷的义务教育模式第二十七章、二月革命一百零九章、英奥谈判第八十七章、血的教训第五十章、不能堕落的阶层第八十三章、巴拿马运河第一百六十七章、人间炼狱第一百零一章、收复伦巴第第一百七十四章、三大公国第一百一十四章、外交努力第一百三十一章、俄波冲突第一百一十章、封建残留很强大第一百七十章、迷惑不解第八十三章、小内阁第一百二十四章、战争倒计时第五十一章、不可或缺的错误(打赏加更)第二十章、安全卫生大整顿第一百九十四章、明码标价的政治诱降第四十四章、战略收缩第一百五十二章、加速第一百六十六章、皇帝的食谱第六十一章、非洲农场计划第一百零九章、遍地嫌疑犯第一百五十四章、现在—未来第四章、后续影响第五十七章、产业调控第一百一十章、战争赔偿第一百八十七章、死道友不死贫道第一百二十章、君士坦丁堡拆迁队第二十章、科学研究第两百二十九章、中亚铁路第一百三十二章、兵多任性第五章、瑞士雇佣兵第两百章、财可通神第两百六十三章、惊天计划第四十四章、改革法案(求票)第一百零五章、祸不单行第十章、扯后腿第四十八、地狱副本第二十七章、不同的世界第三十六章、颠倒黑白第一百六十四章、应对第八十五章、飞来横祸第七十一章、普鲁士的反击第一百九十六章、人性第一百二十章、政治艺术第一百零三章、作死遇到坑队友第一百零五章、祸不单行第一百七十章、皇帝的新衣第两百一十五章、专业的黑手第一百七十章、老将的对决第五十八章、忙碌的腓特烈第一百八十二章、愈演愈烈第三十六章、平叛与谈判第一百一十五章、未雨绸缪第一百九十三章、主导权第一百一十章、有限战争责任第一百一十一章、认准就对了第九十八章、鹬蚌相争第六章、暗流涌动第十五章、人性第二十六章、反思第四十六章、烈焰焚城第二十八章、难产的村际铁路第三十六章、选择很重要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术哪家强第一百零四章、比速度第两百二十五章、停不下来的战争第一百六十四章、运河争夺战第三十八章、上杆子的买卖——不做第五十八章、忙碌的腓特烈第四十五章、落井下石第一百二十三章、王位第一百一十九章、无奈的选择第两百二十二章、霸权斗争的延续第九十六章、南洋大学第两百零二章、弃子第两百四十二章、巴黎的枪声第一百二十五章、被演了第四十九章、低配版‘‘打土豪’’分田地第两百零六章、维多利亚诅咒第二十八章、变通第一百八十四章、股灾预兆第四百一十二章、落寞第七章、西班牙王位之争第两百一十四章、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一百五十四章、落井下石第一百九十六章、人性第八十九章、列强是要吃肉的第一百一十三章、被人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