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远洋舰队

1861年6月18日,奥地利远洋舰队访问朝鲜。双方就两国友好往来达成一致,外交关系升级为公使级。

这个时期处于封建制度下的朝鲜,排斥外来贸易。此前,奥地利在朝鲜利益不大,没有设立使馆,只有一个办事处。

这次友好访问过后,胡梅尔同朝鲜政府签订了友好贸易协定,两国互相给予最惠国待遇。

这是惯例了,一路走来奥地利已经和十来个国家签订了商业最惠国条约,包括英法在内。

顺便还做成了几笔军购订单,除了陆军装备外,胡梅尔还推销出去了五艘铁甲舰。

泰国、越南各自订购了一艘,满清政府一口气订购了三艘。显然,他们是被英法吓到了,想要巩固海防。铁甲舰再怎么贵,也好过做丧家之犬的好。

奥地利没有准备在远东地区扩张,生意上了门自然要做。至于这会不会给欧洲殖民帝国带来麻烦,就不在胡梅尔的考虑范围之内。

没有能够忽悠到朝鲜政府,胡梅尔还是有几分不甘心,只能看东亚最后一家日本能不能有所收获。

毕竟,陆军装备大家都在卖,相互竞争之下,利润已经被压下来了。而出售铁甲舰的只有奥地利一家,两倍的纯利润真不算高。

如果有人肯出高价,现役装备也可以出售。比如这支远洋舰队,只要有人出价超过3000万神盾,弗朗茨就不介意打包出售掉。

反正这些军舰的生产成本不会超过700万神盾,要打造这样一支舰队,也就一年多时间。

随着奥地利采用金本位后,国际金银比价也受到了冲击,白银兑黄金已经贬值到了15.3:1,现在1神盾折合平库银1.5两。

显然,这个年代有实力一次性拿出四千五百万两平库银的国家是凤毛麟角。除非是逼不得已,没有人会来当这个冤大头。

……

江户,胡梅尔刚刚和幕府政府进行了一次友好访问,奥地利的最惠国又增加了一个。

驻日公使查理德疑惑的问:“伯爵阁下,为什么不趁机扩大我们在日本的利益呢?”

胡梅尔微微一笑说:“不是已经扩大了么?我们签订了互为最惠国待遇条约,任何一个列强在这里扩张权益,我们都直接享有同等待遇。”

这是事实,表面上完全平等的条约,因为双方国力的差距,最后结局也不一样。

和英法签订的最惠国待遇,那就是纯粹的平等条约,双方各取所需。反正这个年代没有谁有能耐,逼迫他们签订不平等条约,出卖国内的商业利益。

换了日本就不一样了,日本政府给任何一个国家商业上的特权,那么奥地利就自动享有。

不过,对比各国的做法,奥地利实际上还算温和的。没有武力威逼强占,没有损害大家的主权,仅仅只是局限在商业合作。

查理德公使摇了摇头说:“伯爵阁下,这还不够。我们完全可以在这里建立租界、港口,或者占领几个岛屿。”

胡梅尔一本正经的解释道:“公使阁下,现在我们确实有实力这么干。远洋舰队是目前东亚地区最强的武装,就算是把日本变成保护国都不是问题。

可是,远洋舰队不可能永远驻扎在这里,我们要不了多久就会离开。到时候英法会看着我们占据那么多利益么?

没有了武力压制后,当地的土著还会接受我们的统治?仅凭我们在远东地区的力量,根本就吃不下那么大利益。

既然如此,那么不如从一开始就和大家搞好关系。东亚地区不是我们扩张的重心,在这里做生意就可以了。”

查理德公使不甘心的说:“不是还有俄国盟友么?我们两国联手的话,守住这些利益不成问题。”

前不久查理德帮俄国人占据了对马岛,就有这方面的考虑。把俄国人的势力引进来,就是为了两国联手拿下最大的蛋糕。

胡梅尔叹了一口气说:“俄国人太贪婪了,一个日本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如果和他们合作,未来就被他们绑在战车上。

这里距离奥地利太远了,超过了我们的力量投入范围。不要忘了远洋舰队能够顺利抵达东亚,沿途都借用了各国的港口补给。”

俄国人太贪婪了,这是所有人公认的事实。在扩张领土的问题上,沙皇政府好像永远都不会满足。

解散俄奥同盟,在维也纳政府中也有很高的呼声。很多奥地利人都认为和俄国人合作得不偿失,不如和英法合作打压俄罗斯帝国,能够获得的利益更大。

沉思了一会儿后,查理德公使说道:“好吧,你说服了我。只不过我们什么都不干,要不了多久俄国人的麻烦就大了。”

坑了俄国人?这应该不算吧,查理德也是外交老手了,他从来都没有给过俄国人任何承诺。

出于盟友义务,才无条件帮俄国人占据对马岛的。现在长崎地区都沦为了俄国人的势力范围,奥地利可是一点儿好处都没有捞到。

奥地利远洋舰队离开过后,俄国人能不能抗住压力,保住长崎地区就是俄国人自己的问题了。

远洋舰队离开后,奥地利最近的舰队都远在南洋地区。到时候奥地利能够提供的支持,就真的只限于口头上。

查理德盘点了一遍过后,确定没有留下隐患,不由的松了一口气。

胡梅尔微微一笑,站起来向前走了两步,背对着查理德说:“公使阁下,你不觉得最近英俄关系太好了一点儿么?”

查理德微微一愣,随及反应了过来。挑起英俄矛盾,也是奥地利外交部的责任之一。

不光是英俄矛盾,包括英法矛盾、英西矛盾、法俄矛盾……都是奥地利外交部的工作。

各国外交部都在这么干,如果不是欧洲各国互相捅刀子,世界上哪里有这么多矛盾。

只不过这些工作都是暗地里进行的,明面上大家都保持着绅士风度。这个年代,还有很多人以为欧洲各国是一体的。

第九十六章、政客的狠第一百二十四章、闹剧第三十四章、被带偏的话题第二十六章、黄雀在后第两百八十一章、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六章、大倾销第一百四十七章、新记录第一百九十二章、运河风波第二十八章、都在演戏第六十一章、匈牙利(求票票)第二章、国际承认第六十八章、零风险高回报第一百五十二章、加速第三十九章、外交变局第一百四十章、掀桌子第六章、日常操作——挖坑第四十九章、年轻一代第一百零七章、最适合做盟友的国家第五十八章、国葬第八十七章、血的教训第六十九章、为了不当非皇而努力第两百五十一章、巴拿马独立组织第七十三章、缺钱的匈牙利第七十八章、战争中的机遇第十九章、良心银行第三十八章、小国的无奈第两百一十三章、《告法兰西国民书》第五十七章、超长实习生第三十六章、颠倒黑白第七十八章、标题党诞生第六章、日常操作——挖坑第一百零六章、欠债的是大爷第四章、裁军第一百七十三章、影响第两百零二章、给得太多了第两百六十二章、急眼了第二十章、逼出来的欧洲经济峰会第七十五章、司法不加身第两百二十六章、《对法处置草案》第九十章、趁火打劫第四十六章、雄心勃勃的海军部第四十五章、进退维谷第十二章、自由灯塔必须要亮起来第七十三章、缺钱的匈牙利第三十四章、转移危机第九十章、倒霉孩子第九十五章、时机成熟第一百一十七章、坑也不好挖第一百一十五章、未雨绸缪第六十五章、一体化进程第五十六章、穷人战争第三十三章、三月革命第六十一章、近东战争爆发第一百七十九章、圣诞攻势第十八章、别无选择第三百零五章、挤兑法郎第二十九章、暗度陈仓第六十九章、油田第一百零四章、栽赃陷害第六章、赌第两百一十七章、序幕第两百二十九章、中亚铁路第十七章、善于学习的法国人第一百四十章、战后影响第六十八章、开普敦条约第一百一十二章、疯狂试探第五十三章、以本伤人第二十二章、破产啦第六十三章、贸易逆差第六章、赌第二十七章、不省心的弟弟第两百零一章、赖账的最高境界第两百四十章、山寨时代终结第一百二十七章、追赶第五十五章、比烂的时代第一百三十八章、伦敦会议第六十九章、油田第五十九章、加特林第三十三章、退群了第四十四章、美妙的误会第六十五章、再不打就没钱了第五十八章、国葬第一百零三章、刺杀第四十六章、雄心勃勃的海军部第五十八章、起义失败第五十六章、必须要跳的坑第七十章、筹备完成第一百五十八章、惊险归途第两百四十二章、巴黎的枪声第四十章、近东开发1.0第一百五十六章、大势所趋的金本位改革第三十四章、慌乱的大公们第一百七十一章、灾难的开始第一章、穿越第六十四章、法俄靠拢第八十一章、无心插柳柳成荫第六十八章、大忽悠第二十三章、中亚乱局第九十二章、英国人的外交能力第五十三章、法国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