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最有价值和最没价值

中美洲地区,经过了三年时间的经营,胡梅尔总督已经把当地实力派收拾的差不多了。

愿意接受收编的自然是继续身居高位,负隅顽抗之辈自然被和谐掉了,这方面奥地利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以尼加拉瓜为例,全国上下一共三十多万人,大部分还是印第安人,白人移民加混血儿也就几万人,拿什么和奥地利对抗?

中美洲各国都差不多,地又不广、偏偏还人稀。要是跑去打游击,都不需要奥地利出手,当地印第安部落都就把他们咔擦了。

哈布斯堡家族当年也是他们共主,他们的祖宗还向查理五世效忠过。牵强一点儿说,还勉强有点儿法统,加上强悍的拳头已经镇压了不服,剩下的人就一直拥护弗朗茨大帝的统治了。

普通民众的利益没有受损,自然谈不上什么仇恨。

当年闹独立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西班牙被法国人打残了,矿主和资本家们不想给西班牙缴税,官僚们想要更大的权利,就随大流跟着独立了。

或许不能够用“们”,小国怎么可能有那么多资本家和矿主呢?实际上,就是一个或者是几个家族想要独立,不然中美洲地区也不会分裂成这么多国家。

现在都无关紧要了,随着移民的涌入,就算是有人不甘心,也翻不起大浪。

圣何塞中美洲总督府内,移民局外务官约翰-拉德弗汇报道:“总督阁下,哥伦比亚拒绝了移民进入巴拿马地区,他们还要求移民打散安置,不能集中在一起。”

毫无疑问,自从墨西哥向美国人交了一次智商税后,大家都吸取了教训,对外来移民警惕了起来。

哥伦比亚自然是缺少移民的,巴拿马还没有独立,现在的领土面积高达一百二十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刚过两百万,其中巴拿马地区约有10万人。

要是不对移民加以限制,谁知道什么时候,哥伦比亚共和国就换了主人?

这也是南美各国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因为本土人口实在是太少,不敢冒然接收大量的移民。

以哥伦比亚共和国为例,只需要四五十万移民,都可以把他们变成一个德裔国家。

这种背景下,大家当然要警惕了。拒绝德裔移民进入巴拿马地区,就是担心那天奥地利把这一地区变成了殖民地。

这没有什么好指责的,胡梅尔总督确实在打巴拿马地区的注意,总不能还不让人家反抗吧?

中美洲最适合挖运河的就是巴拿马地区,这是奥地利美洲战略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必须要掌握在手中。

胡梅尔总督问道:“我们收买的议员,没有帮忙说话么?”

这个年代,腐败是所有国家的共同特点,尤其是哥伦比亚这种新兴共和国,更是鱼龙混杂。

移民官约翰-拉德弗解释道:“我们的公关活动,遭到了外来势力的抵制,初步判断是英国人搞得鬼,法国人也有可能参与。

多名亲英派议员公开反对,他们提出了奥地利威胁论,认为我们一旦在拉丁美洲站稳脚跟,就势必要进行扩张,而哥伦比亚首当其冲。”

胡梅尔无话可说了,他承认自己对哥伦比亚存在兴趣,尽管还没有明确的计划,但是向哥伦比亚地区扩张的声音已经产生了。

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哥伦比亚太弱了。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年代,成为大家的猎食目标没有任何好奇怪的。

当然,直接进攻哥伦比亚共和国,这是不可能的。劳师远征在南美地区和打上这么一仗,高昂的战争成本就足以令维也纳政府望而却步。

奥地利又不是西班牙,如果弗朗茨是西班牙国王,那么没得说,肯定要重新杀回南美洲。

这个年代封建毒瘤还没有被消灭干净,南美各国都存在着保王党势力,有这些人在只要军事上干掉了敌人,就可以重新建立统治。

那么就算是战争成本高了一点点,换取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也是值得的。

奥地利还是算了吧,西班牙裔和德裔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民族,想要获得他们的认同,除非像对付中美洲各国那样。

先是武力打残,强行建立统治,然后大量组织移民,把他们稀释成少数民族,才能够搞定。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胡梅尔总督做出了决定:“贿赂巴拿马的当地官员,造成移民的既定事实。

伪造移民身份,法国、英国、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等等都可以,派人打点一下,必须要把这些移民安置下去。

巴拿马地区安置不了,就给我往哥伦比亚内陆安置,政府出资替他们购买土地。

如果有人给我们捣乱,就想办法干掉。这关系到了我们未来的国策,不容有任何人破坏。”

这已经不是奥地利向哥伦比亚输送第一批移民了。只不过前面都是小打小闹,每年输送万把号人,因为美国内战的缘故,大家只当是正常移民,并没有引起哥伦比亚政府的注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民人数急剧增加,这种隐蔽性的移民活动,还是暴露了出来。

德裔数量急剧增加,占据了白人数量中的五分之一,如果不加以限制,人数过半是指日可待。

哦,不要看五分之一这个数字很大,实际上也就那么几万人。人口基数小,没有办法。

仅仅巴拿马地区,现在就有两万德裔,反应了过来的哥伦比亚政府自然要阻止了。

要知道巴拿马地区总人口才十来万,德裔都快五分之一。这是区域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可不仅仅是白人移民中的五分之一,已经超过了其余白人移民总和。

理论上,要不了十年当地的统治权就会落入德裔手中。这是民主选举国家的特点,选票多的民族自然会占优势。

约翰-拉德弗回答道:“好的,总督阁下,我们移民局会竭尽全力完成。”

胡梅尔总督点了点头,又叹了一口气。如果不是美国内战快要结束了,他也不愿意搞这样的大动作。

移民容易安置难,美洲的土地不值钱,可是按照可不仅仅只是划分一块土地就行了,还必须要保障移民的正常生活。

不到四年时间里,中美洲地区安置三十八万移民,并且向哥伦比亚输送移民六万余人,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

现在是最后一波移民了。内战一旦结束,美国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大家的机会也就来了,想要离开的人肯定会大幅度减少。

逼不得已,胡梅尔只能搞大动作了。这不刚刚开始,就被哥伦比亚政府发现了。

不管怎么说,移民战略还是成功了。奥地利在中美洲地区的统治建立了起来,拿到了土地的民众成为了统治的基础。

等最后一波移民潮结束,当地的德裔数量会超过五十万。这个数字已经超过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是当地其它白人移民数量1.5倍。

如果维也纳政府愿意,马上就可以捣鼓一个中美洲王国出来。

当然弗朗茨肯定不会这么干,就算是要扶持一个王国,那也是未来的事情。

刚刚经历了一次内战,足以令美国人民反思二十年,在这期间他们应该会相当安分。

……

胡梅尔总督问道:“克劳斯先生,我们今年的财政收入有多少,财政赤字又会增加多少?”

战略上成功,经济上却是严重亏损。即便是殖民政府非常努力,中美洲地区也相当富裕,可是有移民这个无底洞,政府财政收入真的是不够填。

财政署长克劳斯盘算了一下说:“今年的财政收入,大约有700万神盾,较之去年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一,主要收入还是矿产和关税,另外交易税增长速度也很快。

今年的财政赤字,就要看后面的移民数量了。基本上所有的移民都申请了免息代价,虽然这些钱是他们自己还,可是利息还是要我们承担的。

初步估计,今年的财政赤字会在600万~700万神盾之间,如果要向土著部落发动进攻,还有再增加70万神盾军费。”

财政赤字高达百分之百,这样的殖民地,估计没有几个国家敢要。没办法,这就是大移民的代价。

每人200神盾的免息贷款,十万移民那就是2000万神盾,就算是银行给政府面子按3%年利计息,每年也要60万神盾的利息。

别的开销不算,光是利息成本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好在只要两年时间,要是时间再长的话,殖民地政府肯定受不了。

胡梅尔盘算了一下说:“大规模移民也就最后这一年了,贷款利息开销最多也就两年时间。

从明年开始,移民及安置费用都不会再有。克劳斯先生,你计算一下,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又要多长时间才可以收回投资。”

由不得胡梅尔总督不关心,为了中美洲殖民地,维也纳政府前前后后投入了数千万神盾,目前仍然处于继续投入中。

堪称是奥地利开辟的最贵殖民地,然而收益并没有那么乐观。

除了每年可以开采几吨黄金,还有百八十吨白银外,就只能卖卖木材,出口一些农产品。

像铜、铁、铅、锌、铝等资源,现在的开采价值并不高,原矿石在国际市场上很难卖得上价。

要提炼工业成品,还是算了吧。这又需要大笔资金的投入,殖民政府没有那么豪气。

种植经济作物,开采贵金属,出卖工业原材料,才是殖民地经济的正确道路。

克劳斯想了想说:“移民工作结束后,再过五年时间就可以初步实现收支平衡。

想要收回投入的资金成本,这个时间就有些长了,可能需要二十年,乃至于更长时间都有可能。”

这是殖民政府面临的大难题,中美洲殖民地高额的投入,在国内已经引发了很多反对声音。

不同于开发非洲殖民地,国内有很多受益者,亏损也没有这么严重。

中美洲殖民地从本土过来的移民只是少数,大都是从美国吸收的移民,这部分人才是受益者。

政府内部很多人都在抨击中美洲战略,要求把投入到中美洲地区的力量抽回,投入到非洲大陆上。

不过在弗朗茨的强势要求下,被压了下去。可是攻击中美洲殖民政府的声音一直都没有停过,胡梅尔急需做出成绩,向大家证明开辟中美洲殖民地的正确性。

要做到这一点非常难,首先战略上的价值,短期内还体现不出来,不然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有意见了。

经济上的价值,非常遗憾目前还是净亏损状态。那怕是计算了隐性收益,殖民地政府还是处于亏损状态。

就连给国内提供工业原材料都做不到,这些地区出产的工业原材料,奥地利国内并不缺。

第一百零七章、英法协约第九十三章、算计第五章、躺赢战术第二十九章、重新定义‘意大利地区’第一百三十七章、互相算计(二合一)第六章、暗流涌动第三十五章、庆典第四十九章、战略豪赌第五章、瑞士雇佣兵第一百五十二章、心里落差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六十章、能源调节(月票加更)第七十四章、猪队友集合了第一百五十章、登陆倒计时第一百五十四章、现在—未来第一百六十章、狠辣第八十五章、远东风云起第十五章、轰动第一百二十六章、阴谋论第九十四章、应付了事第九十七章、英俄反应第一百零八章、容克VS文官+资本第一百四十五章、奥地利的准备第一百四十一章、借道第二十一章、美国反战运动第一百二十四章、列强时代第十二章、神圣罗马同盟第一百八十章、军购第八十三章、踢皮球第六十六章、豆腐渣工程的威力第二十六章、南非风云起第一百一十二章、最穷的义务教育模式第三十五章、收买拉拢第八十六章、连锁反应第六十章、新三足鼎立战略第六十章、新三足鼎立战略第两百九十三章、距离霸权最近的一天第六十章、能源调节(月票加更)第一百七十一章、不再是主角第一百零九章、俄国人的战略抉择第一百零七章、暗藏杀机第五章、躺赢战术第十章、法兰西的面子值多少钱第一百三十八章、冬季攻势和游击队第一百二十二章、可怕的疾病第一百一十六章、英奥战争??第四十二章、土地定性第六十六章、安全第一第八十三章、巴拿马运河第八十九章、希望第三百零三章、大买卖第六十七章、权谋第四章、战略铁路计划第一百六十八章、法兰西需要盟友第四十七章、风波第一百零九章、遍地嫌疑犯第五十八章、国葬第二十九章、维也纳暗流(求票票)第六十二章、类我第五十二章、善后(求票票)第七十一章、尔虞我诈第十五章、吓倒了第五十五章、即将消失民族第七十九章、春秋大梦第十六章、棉花危机第十五章、轰动第一百九十五章、投降也是一门艺术第三十八章、英布战争爆发第一百零二章、各有算计第十六章、忍痛割肉第一百一十八章、外交先行第两百三十六章、扣留军舰第九章、日常生活第两百一十四章、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十章、英法协约第一百零九章、后勤告急第一百五十九章、奥斯曼危机第十五章、人性第一百六十九章、当飞艇遇上飞机第四十三章、拿破仑遇刺第一百八十一章、路德维希二世第七十章、亚历山大二世第一百三十二章、最廉洁的部门第十章、法兰西的面子值多少钱第两百三十四章、发现第三十八章、俾斯麦第一百一十九章、识破第四十章、战时经济体制第八章、毒瘤第四十章、苏伊士运河股权第三章、新的麻烦第一百零五章、祸不单行第九十八章、殖民地本土化——相忍为国第九十一章、引爆危机第一百六十五章、为了生存而战斗第一百五十二章、心里落差第两百一十九章、最后的筹码第一百一十三章、喜剧帝国诞生记第一百四十章、战后影响第两百一十八章、筹集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