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转折点

1865年5月1日,俄国海军偷袭了东普鲁士地区,波罗的斯克地区沦陷,普俄战争转折点出现了。

柏林,普鲁士政府内部一片哀嚎,威廉一世急忙召开军事会议。

陆海军大臣罗恩分析道:“波罗的斯克地区沦陷,我们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略破产。为了避免被背后夹击,我们不得不把军队后撤到西普鲁士。

战争爆发前,为了殖民地的稳定,我们没有把远东地区的舰队调回来。现在的本土舰队没有对抗俄国海军的实力,沿海地区的防御必须要加强。”

这只是一个托词,就算是把普鲁士海军全部集中起来,实际上也没有什么用。

丹麦海军都可以和他们一较高下,何况是更强大的俄国海军呢?

不能因为俄国海军闹出了笑话,就忽略了他们的实力。

从一开始罗恩就没有指望过海军,事实证明,他对普鲁士海军实力的定位非常准确。

战争爆发过后,本土舰队被丹麦海军交过几次手,然后就被堵在了港口中,对战争的最大贡献是牵制住了丹麦海军主力。

就算是把远东舰队调回来,最多也就压制住丹麦海军,真要是进行决战,能不能打赢都是一个未知数。

普鲁士王国发展海军时间太短了,无论是造舰技术,还是海军训练、军官指挥能力均落后于各大海军强国。

现在还可以用实力不济为借口,让本土舰队窝在港口中,要是远东舰队回来,被逼着和丹麦海军决战就惨了。

就算是打赢了丹麦海军,也绝对干不过俄国人,沙皇的波罗地海舰队总吨位是他们2.7倍。

海军不是陆军,在这么明显的实力差距下,还想要逆袭,除非是拿铁甲舰打风帆战舰,不然根本就没戏。

波罗的斯克地区失守,这是总参谋部的失误。他们低估了俄国人的攻坚能力,又高估了守军的战斗力。

海军和陆军是不一样的,单从火炮上来说,双方就不是一个档次。

战争爆发过后,普鲁士人就非常重视波罗的斯克地区的防守,在这里部署了三个团的兵力。

按照参谋部的估计,就算是遭遇俄军攻击,依托事先修筑的要塞工事防守,至少也可以守住一个星期。

然而陆军参谋们的经验主义,给守军带来了致命的损失。这些要塞能够挡住陆军火炮攻击,并不等于能够抗住海军火炮的攻击。

如果是普鲁士正规军,就算是要塞遭到了破坏,以三个团的兵力同样可以挡住俄军两三天时间。

遗憾的是这些都是临时招募起来的新兵蛋子,遭到炮火打击过后,军心就已经乱了。

和登陆的俄军交手过后,他们很快就发现敌人要比宣传中的俄军强得多,随着伤亡的不断增加,负责防守的新兵部队很快就溃败了。

威廉一世没好气的说:“不管怎么说,你们都必须要尽快扭转眼下的不利战局。

放弃东普鲁士地区的后果,你们已经体会到了,再这么下去国内就要爆发革命了。”

追究责任?现在威廉一世还需要军方打仗呢!能够在和俄军战斗中占据上风,把俄国人赶出华沙地区,就足以证明他们的能力。

要是一次失误就换人,谁能够保证后面的人,能力就一定更强呢?

反正最后赢得了战争,一切好说,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一笔勾销;输掉了战争,那么军方高层就是替罪羊。

要是提前把人搞下去了,最后这个锅,不就落到了威廉一世自己身上身上。

总参谋长毛奇有些犹豫的说:“事已至此,我们原来的战略计划就无法实施了。

如果继续拖延下去,俄国人就会利用海军的优势,不断的攻击我们的沿海地区。

沙皇政府最不缺的就是兵,这些灰色牲口不值钱,只需要一支步枪,简单的训练几个月,他们就可以上战场。

一旦出现大量的俄军在普鲁士登陆,我们的本土必定会遭到严重的破坏,到时候再这场战争中,最先撑不住就会是我们了。

就算是加强海上防御也没有用,现在我们根本就拿不出那么多的部队来防守。这些新编部队的战斗力怎么样,大家都清楚,根本就指望不上。

到了这一步,留给我们选择的余地已经不存在了,只能冒险和俄国人进行决战。”

“决战”,这是柏林政府一开始都在尽量避免的。关乎他们生死的决战,对俄国人来说只是一场局部战争。

沙皇政府可以输一次、两次、三次……只要其中一次赢了,就可以把普鲁士打落尘埃。

既然如此,又何必要决战呢?难道还指望靠杀伤俄国人的有生力量,最后赢得战争不成?

战争又不是儿戏,前线有五十多万俄军,要击败他们,或许可以做到,可是要全歼他们,那就是在痴人说梦了。

最理想的结果,也无非是胜利者损害四五万兵力,击溃敌军主力,再歼灭敌军十万八万。

毕竟普鲁士王国和波兰人联手,双方的总兵力才基本上相当,就算是再怎么自信,也不没有人认为:波兰起义军和普鲁士军队拥有同样的战斗力。

在队友不给力的情况下,交战双方的实力,已经被拉到了同一水平。现在要和俄国人决战,考验的不仅仅是实力,更多的还看双方军官的指挥能力和运气。

“有多少胜算?”威廉一世关心的问道

毛奇想了想后回答道:“七层!”

这仅仅只是这一次决战,并且不等于普俄战争就结束了。沙皇政府还是有能力将战争继续下去的,唯一的问题在于沙皇政府有多少钱。

……

突如其来的转折之战,直接把全欧洲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很多人都悲观的认为:普鲁士人战败只是时间的问题。

圣彼得堡,沙皇政府已经摆起了庆功宴,仿佛他们赢得了这次战争。

不过战场上的局势,确实在向沙皇政府有利的一面倾斜。

俄国海军这次的表现不错,第一间就攻克了波罗的斯克地区,向外界证明了他们不是废物。

第两百二十一章、难产的临时政府第六十二章、全球巡航第四十六章、烈焰焚城第一百一十四章、新神圣罗马帝国第两百四十七章、丛林法则第三十四章、慌乱的大公们第一百零一章、忙于内斗的沙皇政府第九十七章、诛国贼第一百八十九章、濒临破产的巴黎会议第一百六十二章、脑残战略?第一百二十六章、没得选择第两百六十八章、弃子第三十四章、转移危机第一百一十六章、英奥战争??第一百一十四章、外交努力第一百三十一章、战争爆发第九十一章、《逃兵是怎样炼成的》第六十二章、海军界笑柄第两百三十三章、闹剧——背锅总统第四章、风波起第九十五章、六六条约第一百六十一章、让印度人保卫印度第一百九十八章、钞能力第十三章、名将之殇第两百七十二章、遗产与威胁第七十七章、匈牙利解放者(加更票票拿来)第一百四十三章、局势进一步恶化第一百二十六章、阴谋论第一百二十九章、真做假时假亦真第四十三章、被迫进行的改革第两百四十四章、又见断头台第五十七章、血火中成长第四十一章、萧条的股市第四十四章、改革法案(求票)第九十二章、特伦托之战——反击第二十五章、谈判桌上的交锋第一百零六章、欠债的是大爷第八十二章、带不动的猪队友第一百四十三章、拉低的节操第九十二章、英国人的外交能力第两百三十一章、舍得第一百零二章、命悬一线的撒丁王国(求票票)第一百二十六章、阴谋论第九十九章、我们要中立第三十章、只在乎曾经拥有的铁路第七十三章、缺钱的匈牙利第两百零九章、阳谋第一百二十三章、公使案爆发第九十九章、豪赌第一百一十七章、好主意=馊主意第一百一十七章、急了第一百五十七章、战略vs战术第八章、苏伊士运河第三十八章、消失的先知先觉,心态变化第八十一章、法律武器第十六章、战第一百四十三章、拉低的节操第两百章、联姻对象第八十六章、准备杀羊了第九十七章、诛国贼第一百七十七章、平民伤亡第九章、拿破仑三世上台第一百五十章、登陆倒计时第二十五章、分果果第五章、瑞士雇佣兵第两百零六章、郁闷的腓特烈第三十二章、分赃不均怎么办第五十六章、唯有利益永恒第两百七十章、困兽犹斗第四十六章、比烂的组织第六十三章、阴谋——阳谋(月票加更)第五十八章、国葬第一百三十六章、马六甲之战第一百三十四章、损失惨重第八十五章、装逼技术第十二章、精明的威廉二世第五十五章、罗马起义爆发第三十六章、容克们的算盘第一百二十一章、登陆战第二十二章、资本无国界第一百一十九章、轰炸第三十四章、转移危机第五十九章、产业革命的根本——成本第二十一章、美国反战运动第六十九章、为了不当非皇而努力第四十六章、雄心勃勃的海军部第四十章、近东开发1.0第五十八章、国葬第九十四章、军备竞赛第一百一十一章、不堪回首第八十六章、丑闻第一百九十章、不列颠的抉择第七十四章、新的一页第五章、瑞士雇佣兵第十七章、祸水南引第三十四章、夜深人静的时候第六十四章、偏离轨道的计划第两百四十一章、赔钱买卖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胁第五十六章、鹬蚌相争,先诛渔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