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二章、弃子

维也纳宫,弗朗茨看着意气风发的儿子,微笑着问道:“腓特烈,这次你要代表奥地利出访欧洲各国,做好准备了么?”

“放心吧,父亲。所有的资料我都背熟了,保证能够完成任务。”腓特烈信心十足的回答道

哈布斯堡家族传承了这么多年,别的不多就是亲戚多。

这个年代交通不便,平常时期没什么事,大家一般都不怎么联系。可是一旦到了对方的地头上,人际交际还是少不了的。

亲戚多也就算了,麻烦的是他们还喜欢重名,再加上一长串的头衔。如果不够熟悉,很容易把身份搞混。

这可不仅仅只是失礼闹笑话,还会被人家认为不够重视,亲戚也就变成仇人了。

弗朗茨不喜欢到处跑,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闲麻烦。作为皇帝还算幸运的,身份地位足够高,那也是人家过来拜访自己,来者都是自报身份,不用担心出错。

就算是参加宴会,那也是最尊贵的存在,有资格和他平等对话的人很少,大多数时候微笑示意就可以了。

腓特烈就不行了,尽管他是奥地利皇储身份尊贵,同一地位的人还是不少,光这份名单上就有数百人。

从这方面来说,贵族也不好当,起码记忆力要好。尤其是中小贵族,大人物们的头衔可不好记。

弗朗茨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受蝴蝶效应影响,他现在的头衔比历史上还要长得多,反正弗朗茨自己都不确定能否准确背下来。

然而下面的人都必须要准确的背下来,这是政治体制而决定的,奥地利是因为皇帝才产生的帝国,而不是因为帝国而有皇帝。

说机械也好、呆板也罢,反正这是帝国的法理基础。

除了几个虚衔外,少了任何一个头衔,都会有当地民众抗议。在欧洲社会,这会被认为受到了歧视。

所以奥地利的小学生们悲剧了,弗朗茨的头衔他们必须要准确无误的背下来,要不然毕不了业。

“不光是背下来,还要和大家交流一下感情。这是你积累人脉的机会,多交几个朋友总是有好处的,即便是酒肉朋友。

索菲·玛丽·维多利亚公主的资料我已经交给你了,该怎么处理你自己看着办,我不希望闹出笑话来。”

说道朋友,腓特烈神色一暗,身在皇室,想要有真正的朋友太难了。

身份差距过大的人,想要平等交流都难,又如何成为朋友呢?

作为皇帝,弗朗茨就没有朋友。如果腓特烈现在没有身份对等的朋友,那么未来恐怕也不会再有朋友。

皇帝是孤独的,在国内根本就不要想朋友。历史书记载的君臣为友,弗朗茨只能说呵呵!

腓特烈脸色一红:“放心吧,父亲。我知道该怎么处理,不会给你丢脸的。”

弗朗茨点了点头,这不是丢脸的问题,更多的还是对腓特烈的一次考验。

通过了他就是奥地利的皇位继承人,通不过那就很难说了。在欧洲更换皇位继承人虽然麻烦,但并非无法做到。

当然,这是最坏的情况,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发生的。自己的儿子是什么样的人,弗朗茨还是心中有数的。

……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陛下,英国公使发来了外交照会,希望我们能够对埃塞俄比亚进行全面封锁。

根据我们收集到的资料来看,这是埃塞俄比亚战争迟迟不能结束,伦敦政府无法承受国内的舆论压力,现在怕是要急眼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法国人也应该收到了类似的照会。

在战场上无法取得突破,他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战场之外。

理论上,只要我们和法国人断绝同埃塞俄比亚的贸易往来,要不了多长时间,埃塞俄比亚军队手中的武器就会变成烧火棍。”

现代战争打得就是后勤,对一个农业国来说,一旦被切断了战略物资来源,就距离失败不远了。

弗朗茨:“以目前的战争强度,埃塞俄比亚军队储备的战略物资,能够坚持多长时间?”

陆军大臣阿尔布雷希特:“最多不会超过一年时间,这还是建立在不发生大战的情况下。

如果英国人加强进攻强度,在两三个月内耗尽埃军的弹药,也不是没有可能。

除非埃军突然爆发,在战略物资耗尽前击败英军。要不然战争的结局就已经注定,无非是英国人损失大小的问题。”

埃塞俄比亚军队突然爆发,弗朗茨是不指望了。这根本就不可能做到,眼下英军的总兵力已经突破十万,即便是印度殖民军占据了大半,可是正规军还是有三个步兵师。

在战场上,埃军也是被英国人压着打。如果不是利用地头蛇的优势,估计他们早就战败了。

要是突然爆发,跑出去和英军决战,估计英国人会笑死。

在丛林中,他们奈何不了埃塞俄比亚军队。正面野战,双方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埃军和印度殖民军的战斗力实际上也相差无几,无非埃军战斗欲望要强些。

费利克斯首相:“不要抱有这种幻想,在英军主力抵达前,如果埃军肯拼命,还有一线获胜的机会。

从英军援兵抵达开始,双方的局势就发生了逆转。如果不是占据了地理优势,埃塞俄比亚早完蛋了。

现在他们的唯一机会,就是把战争拖下去。拖到英国人损失超过了极限,伦敦政府不敢继续投入为止。”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难!现在的情况不同于阿富汗战争,埃塞俄比亚战争不仅关系到了伦敦政府的脸面,还影响到了他们的地位。

英法奥三大国体系,外界还是公认英国人是世界第一强国。可世界第一也需要实力做支撑,现在英国人在埃塞尔比亚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实力,明显是名不副实。

世界第一强国,可不光是一个虚名,还涉及到了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背后更是牵扯到了利益分配。

伦敦政府做出任何让步,带来的政治伤害,都是无可估量的。

相比之下,还是继续战争更加合算。只要伦敦政府舍得砸钱,赢得战争只是时间问题。”

政治上的问题,很多时候比军事上更加严重。

战争虽然耗钱,可花得都是国家的钱,又不需要内阁官员自己掏腰包;可停止战争,造成的政治伤害,却需要他们自己承受。

弗朗茨:“如果有我们的支持,埃塞俄比亚有没有获胜的可能?”

给英国人捅刀子,那是基本操作,弗朗茨都是跟着英国人学习的。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不介意继续消耗英国人的实力。

陆军大臣阿尔布雷希特:“从军事上来看,埃塞俄比亚获得胜利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即便是有我们支持也一样。

不是埃军没有实力和英国人打,关键是埃塞俄比亚政府那脆弱的财政体系,根本就无法支撑起后面的战争。”

“没钱”这个理由非常强大,作为一个农业国,埃塞俄比亚政府能够坚持到现在财政都没有破产,已经算是厉害的了。

奥地利对埃塞俄比亚的支持都是有限度的,主要是卖卖军火,帮忙训练一下军队。要奥地利砸钱帮他们获得胜利,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弗朗茨做出了决定:“先和英国人谈判,如果条件合适的话,我们也可以放弃对埃塞俄比亚的支持。

不过这是达成协议之后的事情,现在还是该干嘛干嘛。可以适当的提醒一下埃塞俄比亚政府,让他们知道英国人想要切断他们他们的国际贸易通道。”

“卖队友”,这是大流氓的基本操作,无非是利益问题。

埃塞俄比亚从来都不是奥地利的盟友,维也纳政府对他们的支持,只是为了给英国人添堵,自然不存在所谓的背叛。

……

第五十九章、皇子总督第一章、新的时代——神盾结算体系第五十七章、血火中成长第四十章、资本涌入第两百五十五章、烫第一百七十一章、不再是主角第一百零九章、遍地嫌疑犯第两百六十六章、巅峰对决第二十九章、卑鄙手段第一百七十五章、黑科技第九十五章、中华会馆第二十七章、撤退第四十一章、日渐壮大的农产主阶级第两百一十三章、《告法兰西国民书》第三十三章、净化官场对伍第三十一章、鼓励生育第一百三十九章、英国人的计划第九十五章、吹牛逼战略第六十章、只能做不能说的事儿第一百二十章、君士坦丁堡拆迁队第一百六十二章、两败俱伤的日俄战争第六十八章、都在玩借刀杀人第两百零一章、烦恼第一百八十四章、股灾预兆第四十五章、法律武器第一百二十七章、难民危机爆发第七十二章、利益催化剂第一百六十二章、两败俱伤的日俄战争第九十九章、激进派≠作死派第一百二十二章、砸锅第六十二章、类我第五章、都是运河惹的祸第八十五章、远东风云起第四十四章、美妙的误会第六十四章、法俄靠拢第两百四十三章、修修补补第七十六章、病急乱投医第一百九十一章、各有算计第两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锅第一百五十四章、落井下石第一百八十章、罢工运动第一百二十四章、闹剧第九十一章、引爆危机第一百一十五章、越发猖狂第一百二十章、更改计划第四十二章、土地定性第六十二章、奥斯曼帝国危机第一章、沙皇想要废奴了第二十五章、腓特烈号第一百一十一章、埃塞俄比亚第一百二十二章、最后的准备第一百三十八章、大难临头各自飞第一百零七章、暗藏杀机第一百六十八章、奋斗的……第八十七章、分裂第五十六章、非比寻常的聚会第一百一十四章、新神圣罗马帝国第一百九十二章、谣言的威力第十一章、宫廷卫队第一百一十九章、无奈的选择第九十四章、应付了事第九十三章、司法公正不容亵渎第七十二章、利益催化剂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学生第十章、美丽的误会第三十四章、迷雾重重第一百四十一章、借道第二十二章、貌似致命的误会第六十章、代价第四十九章、年轻一代第八十三章、巴拿马运河第七十一章、尔虞我诈第七十八章、标题党诞生第十四章、误中副车第一百五十章、登陆倒计时第一百零六章、普鲁士的野心第九十二章、好消息第七章、黑暗时代第二十五章、谈判桌上的交锋第九十五章、六六条约第二章、争取第一百一十七章、坑也不好挖第一百九十三章、主导权第一百零八章、两盟对抗时代第一百一十三章、俄国官僚的战斗力第一百零二章、俄阿密约第三十三章、苦逼的西班牙两百二十九章、无暇顾及第六十二章、类我第一百九十章、不列颠的抉择第九十八章、殖民地本土化——相忍为国第一百三十八章、经济转型第九章、雇佣兵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来的国策第五十四章、抢夺棉花市场第六十七章、意外事故第一百五十三章、解决不了问题,就……第七十三章、垄断集团第两百二十七章、灵活外交第两百二十一章、难产的临时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