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九章、不能闲着

要打贸易战,不等于就要放任工业疯狂发展。无数案例都证明了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在危机来临时是最先倒下的。

大而不强工业,在国际竞争中很难立足。奥地利已经过了盲目追求数量的时代,现在需要的是质量和数量并重。

为了让市场冷静下来,1879年圣诞节前,奥地利政府发布了《市场风险预警》,共有三十九个行业被列为了产能过剩行业。

同时还提高了投资准入门槛,除了要求注册资本外,还提出了技术要求,资本家们想要投资这些行业,必须要采用当下最先进的技术。

这些门槛对资本来说,实际上并不算什么难题。除了高科技领域外,别的行业只要有钱,什么技术都可以轻松买到。

弗朗茨不指望投资者们会听从政府的劝告,在利益面前,人们总是喜欢忽视风险。

强迫大家采取了更先进的生产力,增加了产品竞争力,主要还是为了让这些后来者,在危机爆发时,能够多支撑一段时间。

这非常的重要,全球性的产能过剩危机一旦爆发,企业拼得就是综合实力,成本和资本将决定谁能够活到最后。

胜者为王也是剩者为王,最后活下来的企业,才是真正的赢家。

对国家来说也是一样,谁活下来的企业更多、实力更强,谁就是新的工业霸主。

或许在危机爆发初起,英奥两国资本会联手干掉竞争对手,到了后期两国工商业还是少不了要做过一场。

只不过两家都是殖民帝国,自由贸易归自由贸易,殖民地市场还是自留地。有这么一个泄洪通道在,再怎么也不至于全线崩溃。

火热的市场,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钱好赚了。几乎每个行业都享受到了战争红利,移民产业是唯一的例外。

没错,在奥地利移民也是一项产业。受大移民战略的影响,每年移民数十万、乃至于上百万人去非洲大陆,从运输到安置,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

遗憾的是移民业从来都和经济发展成反比,只有经济发展出现问题的时候,移民业才能够繁荣起来。

随着大量的热钱涌入,新增就业岗位数量暴涨,在本土就能够赚到钱,愿意移民海外的民众自然就减少了。

维也纳环城大道,有一座充满文艺复兴气息的古建筑,已经不复往日的喧嚣,工作人员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懒散的晒着太阳。

如果不是大门口的招牌,谁也不敢相信这里是奥地利政府部门,没错就是大名鼎鼎的移民署。

如果是别的政府部门出现这种情况,早就被监察部门找上门了,移民署是一个例外。

忙碌的时候,这里可以昼夜灯火通明;闲暇的时候,上班十分钟搞定一天的工作,剩下的时间自然就没事干了。

普通工作人员闲下来了,署长戈尔德就犯愁了。都闲下来了,大移民战略怎么办?

就算是内阁政府理解他的难处,不追究责任,可是没有完成任务,政治上的污点永远也抹不去。

会议室内,戈尔德放下了手中的报告:“诸位,从普俄战争爆发开始,申请移民的人数就锐减,今年的移民计划已经完不成了。

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的话,明年的移民工作,恐怕也不容乐观。

一年推一年,这么持续下去,政府制定的大移民战略就要夭折了。

移民战略失败,将会直接影响到殖民地经济发展,以及非洲本土化进程,这个后果,不是我们能够承担的。

从现在开始,大家都必须要动起来。发动自己的人脉关系,尽可能的为移民做宣传。”

众人脸色发苦,显然这是一件苦差事。这一刻大家都在怀念经济危机时期,都不用自己开口,就有一帮人主动找上门来拉关系。

一名资深官员反对道:“署长,这恐怕很难起作用。我们已经将移民宣传广告贴遍了全国,即便是在最闭塞的小山村,也可以看到。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宣传,移民早就深入人心。可是故土难离,民众们不愿意离开本土,我们也不能强迫他们移民。”

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折腾,很多年长的官员,在丧失了更进一步的可能后,对这种政治任务已经不感兴趣了。

这还不算什么,只要命令下发了,大家还是会执行的。

令戈尔德头疼的是这句“很难起到作用”,如果不能起作用,就算是把人全部派出去宣传也是白搭。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戈尔德狠狠的说道:“本土不行,就去其它德意志地区国家宣传,只要是德裔移民,都可以算你们的政绩。

尤其是正在进行战争的普鲁士王国,可以当做重点宣传地区,就算是被逮住了,外交部也会保释你们。

大家商议一下,定一个目标,分组展开工作。今天参加会议的人员,都将是宣传小组负责人,包括我也不例外。”

没办法,奥地利移民署在德意志地区已经是臭名昭著,各国政府对他们都是严防死守。

像普鲁士王国早就把他们列为不受欢迎的对象,只要是移民署的工作人员,连签证都办不下来。

不过上有对策,下有政策。移民署也是政府部门,捏造一个新身份,蒙混过关再正常不过了。

宣传移民又不犯法,就算是被逮住了,柏林政府也无权处理他们,通常都是通知奥地利外交部领人。

奥地利够强大,柏林政府明面上不能做什么,可暗地里让他们吃点儿苦头,还是少不了的。

戈尔德也不想这么干,可是没有办法,要是不做出一副竭尽全力的样子,怎么让外界知道他们再努力呢?

努力过和没有努力,最后战略计划没有完成,那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亲自带头跑一趟,不管成果怎么样,也比看着一帮手下天天晒太阳强。

养老,戈尔德还不到四十岁呢?作为殖民部下属最重要的移民署负责人,他还有很长的政治生命,完全可以更进一步。

弗朗茨自然不知道,当初制定的大移民战略,给移民署带来了多大的压力。

实际上,不光移民署工作压力大,奥地利很多政府部门的工作压力都很大。

这年头公务员没有后世那么泛滥,可是工作任务却没有少太多。

以移民署为例,全部工作人员加起来不足一千五,工作范围覆盖了整个欧洲大陆,巅峰时期一年最多组织过一百三十万移民,前往海外殖民地。

当然,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殖民公司已经组织的,移民署只是统计数据,协调各方关系。

人手不足怎么办?答案自然是加班了。八小时工作制不要做梦了,忙碌的时候,能够九九六都算是下早班了。

没有什么不平衡的,在全社会都流行加班的大环境下,没有啥好抱怨的,要知道工厂加班实际上更加严重。

根据维也纳政府统计的数据,城镇职工平均每天工作时间是9.1小时,这个平均是按一年365天计算的。

如果扣除节假日、休息日后,很多人每天的工作时间都超过了12小时,工作强度是相当的大。

当然,资本家们不会承认的。很多企业计算上班时间,还扣除了中途的必要休息时间、吃饭时间、上厕所时间,甚至还有扣除机械间歇时间的。

目的非常明确,少给加班费。换一种计算方式,每天的上班时间就减少了1~2个小时,数据一下子好看了很多。

移民署的愁,影响不到奥地利民众,大家还沉沁在收入增加的喜悦中,为梦幻的明天而努力。

有句话说得好:幸福都是对比出来的。

和正处于战火中的普俄两国相比,和陷入资源困境的大法兰西比,和众多朝不保夕的小国相比,奥地利民众自然感受到了幸福。

第两百七十章、困兽犹斗第三十八章、摄政第一百零五章、勤俭持家第九十六章、合作共赢第五章、猪队友第三十六章、平叛与谈判第四十六章、烈焰焚城第五章、都是运河惹的祸第三十六章、平叛与谈判第一百九十八章、复杂的政治第二十一章、最穷的沙皇第两百七十九章、善战者无赫赫战功第十二章、精明的威廉二世第两百九十章、大帝之殇第三十六章、解散奶瓶军第四十二章、无良想法和买单第四十章、战时经济体制第六章、神盾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次近东战争第一百三十八章、经济转型第一百六十三章、投降否?第九十六章、政客的狠第两百四十一章、赔钱买卖第一百一十五章、未雨绸缪第一百七十四章、三大公国第一百六十四章、应对第一百二十一章、坑货队友上线第三十六章、颠倒黑白第七十四章、异想天开的计划第一百二十五章、铁甲舰第六十章、代价第一百二十二章、可怕的疾病第一百六十九章、不嫌事大第五十四章、信仰危机第三十七章、四国公约第四十一章、布尔共和国第一百七十五章、纷乱的美洲第二十三章、核心产业第七十二章、匈牙利权利斗争(求票票)第二十五章、冲量模式第七十七章、历史的修正力第二十九章、卑鄙手段第四百一十二章、落寞第七十一章、尔虞我诈第一百六十章、狠辣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来的国策第六十九章、为了不当非皇而努力第五章、瑞士雇佣兵第四十三章、拿破仑遇刺第两百三十一章、舍得第六十三章、法兰西危机第五十七章、血火中成长第二十六章、猪队友拯救日记第一百六十七章、人间炼狱第四十六章、又一个欧陆平衡第两百七十章、困兽犹斗第六十五章、得与失第两百三十章、毛奇第十七章、提前的米骚运动第一百四十五章、民间反应第四十四章、战略收缩第两百四十三章、修修补补第两百零四章、站队的时候到了第十章、美丽的误会第两百八十一章、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二十八章、逆反心理第七十一章、暗度陈仓的改革第一百四十三章、风波起第二十九章、鼓励移民第两百九十五章、倒霉蛋第四十八章、诱敌深入第四十五章、联邦政府的反击第二十三章、真正的少年军官第两百三十三章、添堵第三十六章、平叛与谈判第九章、列强本色第一百四十二章、阴谋第两百三十六章、扣留军舰第二十三章、《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二十章、密谋第二十五章、误中副车第一百一十一章、埃塞俄比亚第一百三十六章、维也纳和会第八章、爱德华-冯-鲍恩菲尔德第一百二十章、更改计划第一百八十二章、愈演愈烈第两百四十二章、巴黎的枪声第一百二十三章、公使案爆发第一百五十七章、南线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第一百三十四章、损失惨重第四十八章、准备决战第一百四十六章、十字路口第两百一十章、炮灰总动员第四十六章、祸水东引第五十九章、产业革命的根本——成本第一百一十五章、未雨绸缪第两百三十二章、狠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