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八章、岌岌可危的南美战争

利益动人心,奥地利不愿意在南美问题上向英国人让步,法兰西同样不愿意看到自家的利益受损。

在秘鲁、玻利维亚两国决定继续战争后,巴黎政府非常的爽快的就同意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兰西帝国不断的壮大,国内的民族主义也在蓬勃发展。

崛起的民族主义者自然不愿意屈居英国人之下,加上百年仇恨的力量和利益上的冲突,法国民众对政府中的亲英派非常反感。

拿破仑三世时代,凭借着吞并意大利地区的功绩,还能够压制住矛盾。

到了拿破仑四世时代,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刚刚继位就迎来了政府大乱斗,占据政府主导地位的亲英派遭到了各方的围攻。

政客是最现实的,选择亲英只是利益需要,现在已经不需要了,甚至变成了一种负担、麻烦,转变政治立场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不光是对英国人,最近这些年巴黎政府的对外政策较之拿破仑三世时期要强硬的多。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外交上的强硬,自然是建立在拥有雄厚实力的基础上。

不得不承认,最近几十法国实力增长的很快,与之伴随的还有民族主义的高涨。尤其是吞并意大利地区后,法国内部的扩张主义思潮也浓郁了起来。

拿破仑三世在位的时候,资本受到了约束,利益集团还知道收敛几分。拿破仑四世继位后,政府陷入内斗中,对资本的约束放缓。

正所谓“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过了几年自由日子的资本家们,渐渐被利益蒙蔽了眼睛,一厢情愿的认为法军战斗力世界第一。

拥有这么强大的实力,自然要拿到相匹配的利益了。或许是反法战争给他们留下了阴影,担心引发众怒被围攻,现在还停留在外交试探阶段。

三大国各怀心思,调停自然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从“鸟粪战争”变成英法奥三国博弈开始,战争就不仅仅只是南美三国的领土、利益之争。

……

伦敦

外交大臣爱德华缓缓的放下手中的咖啡,说道:“我们的两个盟友又不安分了,看来普俄战争还是没有能够给他们足够的压力,他们还有精力在南美搞小动作。”

“这是必然的结果,最近二十年法奥两国实力增长迅速,野心自然也就滋生了。

只要法奥两国不直接对上,欧洲局势就不会失控。有普俄战争的教训在,法奥两国决策者们纵使野心再大,也要三思而后行。”财政大臣加菲尔德笑道

显然,南美发生的变故,还不足以令伦敦政府动容。

作为竞争对手,互相搞小动作是正常操作。要是连续几年都没有动静,那才有问道。

英国人不担心法奥两国在海外搞事情,以皇家海军的实力足以压下全部的风波,只要欧洲势均不被打破,不列颠就没有危险。

普俄战争的惨烈,势必要影响欧洲各国的战略决策。谁也不想进行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便宜看热闹的第三者。

现在的欧洲大陆,最主要的矛盾就是普俄矛盾。英法奥三国之间的矛盾虽多,却没有到爆发战争的地步。

没有战争重新洗牌,欧洲大陆的均势就不会被打破,伦敦政府就能稳坐钓鱼台。

不列颠的世界霸权是反法战争后,梅特涅主导建立了维也纳体系欧洲大陆获得三十年平衡,才让英国人有精力建立世界帝国。

本杰明首相:“既然法奥两国想要玩,那我们就奉陪到底。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让他们清醒一下,免得继续干出蠢事来。”

战略安全上没威胁,不等于伦敦政府就要放任这种情况发生。法奥两国的小动作,还是损害了不列颠的利益。

国际斗争从来都是你来我往,互相捅刀子是必然的,这方面英国人的经验最丰富。

南美各国虽然已经独立,可因为自身实力的关系,并没有完全摆脱欧洲的影响。

在世界已经瓜分一空的背景下,实力弱小的南美各国,也成为了英法奥三国争夺的对象。

不能在当地建立殖民统治,把南美变成经济殖民地,同样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南美战争除了智利和玻利维亚、秘鲁的利益争夺外,也是英法奥三国把触角深入南美的一次博弈。

在这方面,法奥两国都落后了。奥地利殖民帝国起步太晚,法兰西则是受反法战争影响,错过了扩张势力的最佳时机。

如果没有南美战争,英国人不支持智利,恐怕秘鲁和玻利维亚也不会倒向法奥。

……

维也纳宫,英国人出手的消息,已经传递到了弗朗茨手中。

发生这种事情,弗朗茨一点儿也没有感到意外。令他吃惊的是英国人反应太激烈了,大有将法奥两国排挤出南美的意思。

1880年2月11日,阿根廷、巴拉圭、巴西、厄瓜多尔四国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借口,宣布对智利、玻利维亚、秘鲁三个交战国实施物资禁运。

看似同时对三个交战国进行“物资禁运”,实际上被禁运只是秘鲁和玻利维亚。至于智利,海上运输可比陆地运输方便的多。

遭到四国禁运后,秘波联盟就只剩下了哥伦比亚共和国,这最后一条“生命线”。

然而,这条“生命线”也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可能断裂。

最近一段时间,哥伦比亚频繁和英国人接触。如果不是法奥两国在哥伦比亚影响力够大,因为忌惮两国的反应,估计哥伦比亚政府早就加入禁运联盟。

导致四国禁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英国人施加的影响力外,更多的还是因为利益。

这需要追溯到独立战争时期,为了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大家建立了联盟,联合行动。

“共患难易,共富贵难。”在赶走西班牙人后瓜分战利品,这个时候,大家都觉得自己贡献最大,应该拿走最大的一份。

在利益面前,昔日的盟友变成了今天的敌人。这些冲突为接下来的南美混战,埋下了隐患。

“鸟粪战争”只是其中之一,包括之前的巴拉圭战争,都是其中的一部分。

前因后果、孰是孰非,弗朗茨已经没兴趣搞清楚了。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年代,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

弗朗茨问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哥伦比亚倒向智利的可能性有多大?”

略加思索后,外交大臣韦森贝格回答道:“如果我们和法国人都不出手干预的话,哥伦比亚加入禁运几乎是百分百。”

这个答案令弗朗茨眉头一皱,显然他低估了英国人在南美的影响力,想当然的认为只要法奥一起出力,南美各国就会冷眼旁观。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弗朗茨缓缓的说道:“试探一下法国人的态度,仅凭我们的力量,在南美地区根本没有办法和英国人抗衡。”

尽管不想承认,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英国人在南美地区经营了很多年,潜在影响力不是奥地利能够比的。

www. ttκǎ n. ¢○

如果不是有奥属中美洲殖民地在,就连哥伦比亚维也纳政府也影响不到。说白了,海权时代决定国际影响力的主力是海军。

奥地利海军虽然不少,可是自家的殖民地也不少,想要在全世界遍地撒网,根本就做不到。

“是,陛下!”韦森贝格回答道

……

法奥两国家大业大,即便是现在从南美退出了,也伤不到元气,随时都可以卷土重来。

秘鲁和玻利维亚就惨了,他们都是农业国,一旦丧失了外来物资补充,想要继续这场战争就难了。

小国不同于大国,没有重来的机会。只要输掉一场战争,就输掉了一切。

在维也纳政府做出反应的同时,刚刚上位的秘鲁和玻利维亚新政府,已经顾不得清算失败者,急忙采取外交行动。

一场决定南美局势走向的外交大战,就此拉开了帷幕。

第七十八章、标题党诞生第两百三十九章、列强作风第七章、布局舆论第三十七章、守规则的沙皇第六十一章、近东战争爆发第四十二章、第二次普丹战争第一百零三章、利益绑架第九十六章、南洋大学第一百四十五章、诱饵第二十二章、转折点第一百零二章、尔虞我诈第两百一十五章、台前幕后第十三章、异想天开的计划第七十四章、异想天开的计划第一百一十九章、无奈的选择第一百八十四章、股灾预兆第二十七章、标准体系第五十九章、审问第四十一章、日渐壮大的农产主阶级第一百二十九章、贵族第六十一章、近东战争爆发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第六十四章、影响力第五十三章、法国入场第一百八十二章、特殊的圣诞节第两百一十九章、最后的筹码第六十三章、法兰西危机第八十五章、远东风云起第五十章、发展第三十一章、猜测第八十五章、装逼技术第一百零四章、交易第七十六章、战略抉择第一百四十二章、神罗版海狮计划第一百九十二章、运河风波第一百零一章、都是聪明人第四十七章、军备竞赛第九十八章、鹬蚌相争第一百一十九章、识破第五十章、发展第四十五章、法律武器第四十章、世纪诈骗第六十三章、战略重心转移第一百一十二章、债主的烦恼第一百三十三章、安德胡伊失守第十八章、缺人第七十五章、利益动人心第三十八章、英布战争爆发第一百八十四章、就食于敌第六十一章、匈牙利(求票票)第一百四十三章、局势进一步恶化第二十五章、分果果第一百五十二章、加速第六章、暗流涌动第二十九章、重新定义‘意大利地区’第四十二章、第二次普丹战争第六十一章、非洲农场计划第一百五十章、登陆倒计时第三十三章、苦逼的西班牙第两百七十一章、军官不够用了第一百零四章、栽赃陷害第两百七十九章、善战者无赫赫战功第两百二十二章、黑锅天降第一百三十四章、奥斯曼危机第十一章、科学家档案库第一百零二章、虚虚实实第四十二章、第二次普丹战争第两百四十章、英日南洋密约第七十一章、恐奥症患者第一百九十五章、资本运作第一百六十一章、普波联邦第一百零九章、后勤告急第一百二十四章、闹剧两百二十九章、无暇顾及第一百八十六章、令人瞠目结舌的战略第二十七章、标准体系第九十三章、司法公正不容亵渎第二十一章、最穷的沙皇第一百八十一章、不靠谱的英国奶妈第一百一十七章、好主意=馊主意第六十八章、开普敦条约第两百六十三章、惊天计划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三十二章、因地制宜第一百六十六章、皇帝的食谱第七十一章、心灵导师弗朗茨第九十三章、谎报军情第七章、黑暗时代第两百六十五章、大势第四十四章、改革法案(求票)第三十二章、顺势而为的罗伯特第二十五章、拯救奥地利第一步第一百七十五章、纷乱的美洲第六十八章、最后的一击第三十六章、容克们的算盘第十二章、自由灯塔必须要亮起来第一百一十一章、不堪回首第一百七十章、老将的对决第五十九章、落井下石第一百零四章、清君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