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特殊的圣诞节

飞行表演的价值不仅仅只是欣赏,同时也是沙皇政府在向外界炫耀武力。甭管这批飞机是怎么来的,有就是有。

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够买到飞机,同样也是实力的一种体现。要知道,更多的国家都是想买也买不到。

或许是有意,或许是无意,在进行飞行表演的时候,亚历山大三世还邀请了欧洲各国公使参加,其中也包括法国公使。

按照欧洲惯例,盟友的盟友不一定是盟友,盟友的敌人同样也不一定是敌人。

法奥战争和英俄战争,都属于单独的战争副本,相互之间互不干扰。

所以在欧陆战争打得火热的时候,法俄之间仍然保持着正常外交关系。

确定俄国人装备了飞机之后,法国公使立即上了心。自从巴黎被轰炸后,法国政府就为飞机制造技术愁坏了。

事实证明,自行摸索不是那么简单的。没有飞机领域的技术专家,法国政府只能找来几个民间爱好者,和一帮机械工程师组建了一套草台研发班子。

成果不提也罢,无法工业生产也就罢了,关键是实验室造出来的飞机,还停留在原始阶段,有去无回的那种。

想要简单的实现自由往返、降落,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实验、摸索,反正前线的法军是等不及了。

据阿尔邦公使所知,为了尽快搞出飞机制造技术,政府不惜向英国人低头寻求合作。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尽管不列颠的工业实力更强一些,但是在飞机制造领域和法兰西一样,大家都是门外汉,举国上下都找不到一家飞机生产厂家。

现在无疑是一个机会,从奥地利手中拿不到飞机制造技术,从俄国人手中获得一样。

当然,俄国人手中是没有飞机生产技术的,但是人家有现成的飞机啊!

自主研发需要大量的时间,有样品可以参考、模仿,无疑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

别看欧洲各国牛逼哄哄的,事实上欧洲大部分工业强国最初都是靠山寨起家的,包括法兰西也不例外。

抄袭、仿造,阿尔邦公使没有任何压力。唯一的难题,就是如何从俄国人手中获得飞机。

……

“公使阁下,这笔生意太棘手了,已经超过了我的能力范围。”

说完,中年男子将支票推了回去。从眼神中可以确定,中年男子饱含着浓浓的不舍,他并不想放弃这张支票。

但是没有办法,法国人也不是好惹的,收了钱不办事,会给自己留下无尽的麻烦。

“公爵阁下,太谦虚了。谁不知道你的大名,在圣彼得堡就没有你办不到的事。

区区一件小事,阁下只要……”

吹捧,无尽的吹捧。为了能够达到目的,阿尔邦公使也放弃了底线。

说完,阿尔邦公使将支票推了回去,顺便拿出了一张空白支票放在上面。

那意思非常的明显,只要能够达到目标,价格随便开。

见到眼前这一幕,奥尔梅多公爵的立场再次动摇了。尽管和法国人合作,可能会得罪奥地利人,可是架不住法国人出价高啊!

尽管找他办事的人很多,可是随便填的支票,他还是第一次收到。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奥尔梅多公爵再次摇了摇头:“公使阁下,不是我不帮忙。

现在的问题是奥地利人盯得紧,负责飞机维护的都是奥地利人,我们不可能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将飞机送出俄罗斯。

你知道奥地利在俄罗斯的影响力,一旦让他们发现了问题,政府必然会给他们一个交代。”

钱虽好,但是命更重要。

平常的时候从军营中偷出一件武器装备,奥尔梅多有的是办法,无论是报废、还是退役都可以操作。

可是现在不行,奥地利人盯得太紧了。万一被奥地利人抓住了把柄,为了两国关系沙皇政府肯定会给奥地利一个交代。

在这种背景下,再牛逼的关系网也顶不住。奥尔梅多没有活够,还不想去作死。

再次遭到了拒绝,阿尔邦公使脸色一沉。凭借多年的人生经历,他看得出来眼前的俄国公爵不是为了抬价,而是真的不敢。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阿尔邦公使不甘的问道:“公爵阁下,负责维护的都是奥地利人,这种情况肯定不会持续下去吧?”

奥尔梅多公爵点了点头:“当然,我们已经安排了技术人员进去学习。要不了多久,后勤维护就会由我们自己的人来做。

如果公使阁下可以等的话,过上两三年时间后,阁下应该能够如愿。”

等上两三年时间,黄花菜都凉了。这么长的时间,法兰西自己研发,也该出成果了,根本就没必要花费大代价。

阿尔邦不死心的问:“难道贵国就没有想要仿造么?我们可以派出工程师帮忙,破译出了技术,我们两国可以共享,并且……”

不待阿尔邦把话说完,奥尔梅多就打断道:“为什么要仿造?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听起来很无厘头,然而这就是真相。刚开始的时候,在进口奥械装备后,沙皇政府还热衷于引进技术、仿造。

可是在居高不下的生产成本面前,沙皇政府不得不接受“造不如买”的理念。

普通武器装备尚且如此,飞机就更不用说了。以俄罗斯帝国的工业实力,就算是能够破译出技术,他们也做不到工业化生产。

……

看在卢布的面子上,最终奥尔梅多还是答应安排几名法国工程师,进入后勤维护人员中。

能够偷学到多少东西,那就要看法国人的运气了,反正奥尔梅多公爵是不看好法国人。

后勤维护和飞机制造完全是两个概念,在无法深入研究飞机内部构造的情况下,要推演出飞机制造技术来,除了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做实验外,根本就别无他法。

投入的金钱还好说,挤挤总是会有的,问题的关键是时间。一两个月内逆推出飞机制造技术来,和花费一两年时间搞出飞机制造技术是截然不同的。

……

雪花飘飘而落,莱茵河畔被披上了一层银装。随着枪炮声的沉寂,没有了往日里的硝烟弥漫,在柔和的太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宜人。

又是一个圣诞节,看着士兵们欢声笑语的庆祝,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元帅却高兴不起来。

莱茵河攻防战爆发之初,对面的奥军还只有三十万,剩下的都是比德两国撤下来的残兵败将。

这才过了多久,奥军的总兵力就突破了八十万,加上比德两国的部队,反法同盟的兵力劣势已经不明显了。

按照目前的情况持续下去,或许到了下个月,双方的兵力比就要颠倒过来。到时候双方的攻守之势,就要易位了。

没有办法,拼人力、拼财力、拼物资、拼工业,法兰西都不是反法同盟的对手。

唯一的优势是法军威名最盛,有过往的战绩做支撑,在对敌的时候有心里优势。

可惜这一切,在不久之前的莱茵河会战中,被奥地利人就打破了。

法军没有延续常胜不败的神话,所谓的战斗力优势,现在也成了梦幻。

坦率的说,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并不想在圣诞节停战,因为这会替敌人争取了一天时间,进一步增加了突破莱茵河防线的难度。

“元帅,圣诞宴会半个小时后要开始了。”

一旁的卫兵提醒道。

这是法军的传统,不管什么时候,宴会活动都是少不了的,圣诞节就更不用说了。

本来帕特里斯·麦克马洪是要回巴黎参加凡尔赛宫举行的宴会,只不过因为昨天晚上大雪封路,拖延了行程才留在了前线。

既然留在了这里,作为前线的老大,帕特里斯·麦克马洪自然就有义务主持圣诞宴会,顺便鼓舞军心士气。

“知道了,我会准时参加的!”

说完,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元帅闭目养神起来。主持宴会也是需要消耗体力的,对年迈的帕特里斯·麦克马洪来说,这也是一种负担。

……

法军在庆祝,联军也差不多。除了保留必备的执勤人员外,大部分官兵都在欢庆这个特殊的圣诞节。

和法军不一样的是作为联军司令官的阿尔布雷希特大公缺席了,宴会的主角变成了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

指挥部中,阿尔布雷希特大公正打量着最新的战场地图,近前赫然是缺席宴会的几名奥地利高层军官。

战场上兵贵神速,虽然无法在圣诞节发起进攻,但并不意味着圣诞节就无法做什么了。

“刚刚抵达装甲部队,安置好了没有?”

毫无疑问,令奥军高层集体缺席宴会的大事,就是刚刚抵达的装甲部队。

装甲部队行动的动静可不小,平常时期要躲过法军的耳目,根本就不可能。圣诞节,可以算是唯一的机会。

为了隐藏行迹,奥军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伪装。

比如说:增加了前线的汽车数量,偶尔还会故意制造出噪音,麻痹法国人的耳朵。

为了减少暴露的风险,装甲部队也不是直接开过来的,而是中途转水路直接运送到前线的。

一名中年军官朗声回答道:“元帅请放心,装甲部队已经分散安置在事先准备好的几个营地中,我亲自去查看过。

营地的位置相对偏僻,周边巡逻的部队,在一周前就已经换成了我们的人。

附近还有汽车运输部队做掩护,只要不近距离接触,一般人是不会发现的。”

幸好干掉了法国人的飞艇部队,要不然想要藏下一支装甲部队,还真的不容易。

尽管装甲部队在这年头几乎是无敌的存在,可真要是提前暴露了出来,法国人有了防备,再想要尽全功就难了。

对付装甲部队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只要在装甲部队前进的道路上多挖几个坑,就能够迟滞装甲部队的速度。

丧失了速度的装甲部队,实际上也就是一支战斗力强大的军队,很难发挥出战略性的作用。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阿尔布雷希特大公点了点头,补充的:“保密工作必须要做好,对外宣布这些营地是军火库,禁止任何无关人员靠近。

为了安全起见,装甲部队抵达的事情,暂时就不要通知比德两国了。

我们这次的战略目标是留下法军的大部分主力,最大限度的杀伤法兰西的有生力量。

想要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所以我们必须要要利用装甲部队的优势,打法国人一个措手不及。

要是让法国人反应了过来,将主力部队收缩回国内,这场战争就难打了。”

这是事实,在莱茵河畔和法国人决战,要远比在法国本土同他们决战容易得多。

别的不说,赢得战争过后抓溃兵就要轻松的多。德意志民众可不会掩护法军士兵跑路,迎接他们的是人民战争的包围网。

一名年龄略长的军官,疑惑的道:“元帅,装甲部队真的有那么厉害么?

仅凭这两百多辆坦克、七百多辆装甲车,就想要重创法军主力,恐怕有些……”

没有办法,装甲部队受到了最严格的保密,即便是在奥地利军队高层中,也是”只闻其名,不见其形”。

除了少数几名观看过装甲部队演习的军官,谁也不知道钢铁洪流的威力有多大。

阿尔布雷希特大公清楚,这不仅仅只是某个人的疑问,在场的大多数人都对装甲部队能否重创法军表示怀疑。

毕竟对面的法军总兵力,已经快要突破两百万了。就这么点儿装甲部队,分散到茫茫人海中,还真的不够看。

“弗雷德里希,你是装甲部队的指挥官,现在就由你向大家解说一下装甲部队的作战方式吧!”

裙带关系在哪里都少不了,奥地利军队也不例外。哈布斯堡家族,就是最大的关系户。

包括阿尔布雷希特大公的崛起,也利用了这层关系,要不然他也没有那么容易,在拉德斯基元帅去世后就成为奥地利军中第一人。

对自己的侄子,兼政治资源继承人,阿尔布雷希特大公从来都不曾掩饰过自己的提携之意。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弗雷德里希可堪造就。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员也不少,要是没有能力,阿尔布雷希特也不可能去扶持。

本质上来说,扶持弗雷德里希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皇室对军队的掌控力。

这种政治军事格局,已经延续了上百年,是保障皇权的重要手段之一。

具体可以参考斐迪南一世时期,皇帝长达数十年无法理政,哈布斯堡王朝的皇权都没有衰落。

同样也是弗朗茨上位后,能够迅速掌控局势的原因。因为至始至终,军队都没有脱离皇室的掌控。

……

第一百七十五章、黑科技第七章、巴黎在哭泣第两百四十四章、又见断头台第八十章、有心栽花花不发第两百二十六章、俄奥协议第二十章、若要取之,必先与之第一百零一章、丁口税第八十二章、生不逢时的新钢铁中心第九十七章、没有底线的时代第一百五十六章、大势所趋的金本位改革第一百三十一章、战争爆发第五十四章、抢夺棉花市场第三十五章、唯才是举第三十四章、慌乱的大公们第一百一十七章、适得其反第两百二十四章、奥地利威胁论一百零九章、英奥谈判第六十六章、上船容易下船难第十一章、宫廷卫队第一百一十一章、暗度陈仓第六章、赌第十四章、坑队友的阿尔布雷希第一百二十九章、真做假时假亦真第三章、鸿门宴第一百九十六章、人性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五十七章、立宪第五十一章、不可或缺的错误(打赏加更)第一百五十九章、奥斯曼危机第五十八章、第三十八章、消失的先知先觉,心态变化第一百九十三章、最强脑补第二十七章、不省心的弟弟第一百四十八章、有时候兵太多也是麻烦第二十二章、破产啦第七十五章、危机第一百零二章、命悬一线的撒丁王国(求票票)第六十二章、断尾求生第三百零四章、人都是被逼出来的第两百四十七章、博弈第一百七十一章、灾难的开始第两百一十四章、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一百八十五章、难民潮第一百零七章、最适合做盟友的国家第二十五章、误中副车第两百四十七章、博弈第七章、菜鸟初鸣第二十一章、阴差阳错的经济危机第一百四十九章、美洲人的美洲第两百四十九章、悲观第一百二十六章、制造恐慌第二十二章、转折点第八章、祸不单行第七十五章、战争要为政治服务第七十一章、恐奥症患者第九十一章、成熟第四百一十二章、落寞第两百五十五章、烫第两百三十四章、发现第二十三章、大棋盘第六十章、只能做不能说的事儿第五十八章、忙碌的腓特烈第十二章、自由灯塔必须要亮起来第四十七章、百态人间第六十五章、亚历山德罗维奇第两百零三章、不合逻辑第两百零七章、自由贸易时代第四十三章、拿破仑三世的想法第一百七十章、迷惑不解第二十五章、拯救奥地利第一步第八十三章、战地求生手册第三十一章、预算第一百八十四章、就食于敌第四十七章、敌在国会第三百零六章、针对性打击第一百一十一章、不堪回首第一百零三章、刺杀第五十八章、收网第两百章、财可通神第两百五十九章、沙皇的抉择第两百零五章、忙碌的腓特烈第两百八十七章、北德意志的可行性第五十二章、服老第一百四十四章、苦逼的英军第三章、革命浪潮第九十五章、时机成熟第五十九章、审问第二十四章、新的赌局第两百六十一章、筹码第一百二十四章、小国的无奈第两百八十章、最佳盟友第七章、黑暗时代第一百七十五章、黑科技第一百一十一章、不堪回首第五十九章、审问第一百零六章、苦逼的弗朗茨第三十三章、净化官场对伍第五十一章、政治军事哪个重要?第一百九十二章、运河风波第二十七章、不给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