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陈胜的困境

“大楚兴,陈胜王!”

“攻破汝州镇,占领粮仓,我们就有粮食过冬了!”

十几万农民起义军攻打三大节度使的主城,陈胜、吴广的天赋作用于整支起义军,起义军状若癫狂,拼死登城。

他们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吃饱饭,寒冬又冻死了不少人,如果再不攻下淮西节度使吴元济的汝州镇,彻底击败三大节度使,整支农民军都会因为缺粮饿死。

缺少粮食的起义军听说吴元济的汝州镇囤有大量粮食,于是像是发疯一样,强攻汝州镇。

唐朝的三个节度使这个时候因为缺少粮食,不少将士逃亡,汝州镇只剩下不到两万兵马,面对陈胜、吴广的十几万大军,岌岌可危。

“给我上,杀了这群狗贼!”

王凤统帅一支起义军登城,与三大节度使的唐军交战。

王凤拔刀斩杀数人,身先士卒。

正是因为王凤作战勇猛,因此王凤才能成为起义军的校尉。

守军节节败退,三大节度使不得不令人竖起白旗,向陈胜、吴广投降。

陈胜带兵杀到粮仓,搜刮汝水流域最有可能有粮食的地方。

然而,吴元济的粮仓,只剩下不到三万石粮食。

“粮食去哪里了?!”

陈胜看到不少粮仓已然空荡荡,怒不可遏。

他本来以为攻占三大节度使的领地,就可以为起义军获得度过寒冬的粮草。

但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三万石粮食,也许能够上万人过冬,但对于拥有五十万人口的陈胜、吴广,几乎是杯水车薪。

愤怒的陈胜、吴广令人将三大节度使押来审问。

“你们是否挖了地窖,私藏粮草?”

三大节度使脸色苍白:“连月征战,民不聊生,农田荒废,我们的将士都要捕鱼为食,哪里还有粮草?粮仓里这三万石粮草,也是为了守城,从平民那里搜刮而来。实在是没有余粮了。”

陈胜、吴广对视一眼,这三人应该没有说谎。

汝水流域的战火持续两年,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终于在这个寒冬爆发严重的荒灾,各地都缺少粮食。

陈胜没有粮食,吴元济也没有粮食,双方都已经在崩溃的边缘。

如果不是荒灾,导致三大节度使的农民加入陈胜的起义军,以三大节度使的兵力,陈胜也不能取胜。

“粮草将尽,哪怕我们省吃俭用,这点粮草也无法支撑过这个寒冬。”

“只能设法从其他地方获取粮食了。反正都是死路一条,不如站着死。”

陈胜、吴广二人经过简单的商议,最终决定从其他地方掠夺粮食。

灭掉唐朝三大节度使,陈胜、吴广占领汝水上游,算是有了相对安稳的后方。

“那么这三人该怎么处置?”

“他们剥削百姓,此地百姓对他们多有怨言,不如杀了他们,赢取民心。”

陈胜、吴广决定杀了三个节度使,提升这片区域的民心。

陈胜和吴广也发现了,如果杀了这些大地主,民心会大幅度上升。

吴元济脸色苍白,对陈胜、吴广说道:“我知道有一地,有大量粮草,粮食足够百万人一年食用。若是大王的五十万人马得到这批粮草,两年内都无需担心粮草,可以成就大业!”

“何地?”

“河洛。该地已经有数月时间没有战乱,超过10万汝水流民进入河洛避开战乱。在下愿意投靠大王,带领先锋兵马,攻入河洛,为大王开路!”

吴元济三人见有希望活命,于是自告奋勇,投靠陈胜,作为陈胜进军河洛的急先锋。

“你们三人担任都尉,带兵前往河洛,本王在后方策应。”

陈胜、吴广稍作思忖,同意下来。

只要吴元济三人可以掠夺粮食,那么饶他们一命又如何?

王凤此时就在陈胜、吴广身边,得知他们打算到河洛抢夺粮食,不动声色:“大王,我们只获得三万石粮草之事,不可让众将士得知,否则必定会引发军心动摇。这个时候,应当让众将士饱餐一顿,补充体力,稳定军心,然后再进军河洛。”

陈胜投来赞许的眼神:“张风,你懂兵法,又有计谋,本王决定赐你将军印,一同攻打河洛。”

王凤平静答道:“多谢大王。”

王凤本就是农民军首领之一,在陈胜的起义军之中,可以说是如鱼得水,得到陈胜的赏识。

可惜的是,陈胜、吴广有成为农民起义军首领的天赋,却没有枭雄资质。

起义军攻破汝州粮仓,终于可以饱餐一顿,士气高涨。

人命如草芥,在乱世可以吃上一顿饱饭,已经很是不错。

十几万起义军,吸收了吴元济的一万唐军,并且以吴元济的唐军为先锋,开始进军河洛。

河洛对于正在外面混战的各片区域而言,已经是世外桃源,有着数之不尽的粮食。

河洛经过范仲淹屯田,第二年的粮食产量确实惊人,粮仓堆积的粮草超过百万石,各地流民前来投奔,河洛地区人口从75万增加至80万。

也就是说,哪怕张华不设法攻略关中,在河洛种田,人口也可以持续增加。

蒋钦奉命驻守伊水县,接纳来自汝水的流民。

伊水县人口增加至10万人,守军从3000增加至5000人。

蒋钦镇守伊水县以来,数月无事,一直在操练兵马。

县令杜牧则负责治理民政,接纳流民,进行屯田。

然而,从汝水传来的消息越来越不利。

陈胜的起义军彻底击败三大节度使之后,注意到粮草充足的河洛地区。

攻下伊水县,然后经过狭窄的伊阙关,就可以抵达夏县所在的伊洛平原。

“据说陈胜和吴广的起义军,人数已经到了六十万。如果他们携家带口来攻,我们伊水县这5000兵马,难以守住。”

县令杜牧对此感到悲观。

陈胜和吴广采取的是人海战术,而且他们的天赋还可以将乡勇转职为农民起义军,壮大队伍。

伊水县的5000兵马,不算是精锐,基本上全部是低阶兵种,维持治安和讨伐小股山贼还行,对付十几万起义军就难了。

陈胜和吴广扫灭汝水上游大大小小的势力,缴获了不少精良的兵器和盔甲,已经不是初期的农民起义军。

“向夏县求援,夏县应该可以调来一万兵马,足以守住此地了。”

蒋钦轻视陈胜的起义军,认为15000兵力,可以挡住陈胜和吴广的起义军。

杜牧进行推论:“陈胜和吴广二人粮草不济,我们坚壁清野,陈胜、吴广必败。”

一个驿站的小吏紧急来报:“两位大人,主公决定从关中回师,镇压陈胜、吴广!”

杜牧和蒋钦二人对视,看来陈胜、吴广这回摊上大事了。

夏镇,张华趁着唐玄宗和安禄山拉锯期间,暗中带领一万骑兵,从崤山北道,经过潼关、函谷关,回到夏镇,见到了繁荣的夏镇。

张华离开之后,委任范仲淹为县令,成功将夏镇升级为三级镇子,与目前唐玄宗的长安镇在一个级别。

“主公离开数月,征战关中,似乎有所成长。”

范仲淹见张华经过在关中数月的征伐,眼神更加坚定,不由欣慰,也不枉他守家这么长时间。

“这些时日,多亏希文尽忠尽职,我才能放心在关中大施拳脚。”

张华也庆幸招揽范仲淹这么一位王佐之才。

如果不是范仲淹治理后方,抵御来自东边努尔哈赤的威胁,那么张华担心后方有失,根本不敢攻打关中。

“主公令我在此地募兵一万,这是要攻打陈胜、吴广了?”

范仲淹可以从张华的行动,揣测出张华的意图。

北边的孙策、东边的努尔哈赤,这两个势力都不是用一两万兵马能够解决的强敌。

范仲淹想来想去,就只有陈胜的起义军,容易被人以少胜多。

“希文猜的不错,对付陈胜和吴广,一万骑兵足矣。我令你招募的一万新兵,作用仅是用于助阵和建造工事罢了。”

“另外,召集镇守洛水县的陈午、函谷关的种师道。”

张华回到夏镇,立即召集所有的兵力。

陈午和种师道奉命,立即带兵前来汇合。

“陈午,不曾想我们还能把酒言欢!”

乞活帅田禋见到同为乞活帅的陈午,两人激动不已。

他们曾经是西晋并州刺史司马腾的部下,因为时局混乱,各奔前程,乞活军四分五裂。

现在,两个乞活帅再次相见,唏嘘不已。

“杨业大人!”

种家军的种师道见到杨家军的杨业,更是激动不已。

杨业是北宋初年的武将,而种师道是北宋末年的武将,杨业算是前辈。

“种师道么……”

杨业不认识到作为后人的种师道。

但他听说种家军的故事后,对种师道也很是钦佩。

杨家军、种家军,都是北宋的将门,为了北宋出生入死。

“现在可不是叙旧的时候,等此次凯旋归来,本将军再设下盛宴,供诸位把酒言欢。”

张华回到夏镇不久,立即用兵。

兵马集结,不尽快速战速决,每一天消耗的粮食,数以吨计。

范仲淹说道:“主公,陈胜、吴广的先锋兵马,已经在向伊水县进发。”

“三军齐进,迎击陈胜、吴广。”

张华征发一万骑兵、一万新兵,还有一千乞活军、一千种家军,一共2.2万人。

三大节度使吴元济、王承宗、李师道,已经带着一万兵马进入伊水河谷。

河洛的主力远征关中,如果张华没有回师,说不定陈胜、吴广还真有可能打下河洛。

蒋钦、杜牧坚壁清野,以5000兵马死守伊水县的石镇,抵御三大节度使的兵锋。

吴元济、王承宗、李师道三人,相当于二三流武将,也有些才能。

吴元济带兵来到石镇附近驻营,四处搜刮用于过冬的粮草,却一无所获。

杜牧早就迁走了附近的居民,或者让他们暂时逃入山林中避难。

石镇有充足的粮草,而陈胜、吴广、吴元济等汝州的兵马,没有粮草,因此吴元济是被动的一方。

攻不下石镇,他们将全部冻死、饿死。

“这座镇子至少有供十万人使用的粮食,攻下石镇,我们才可活命!”

吴元济带着一万唐军,冒着大雪攻城。

这群跟着三个节度使的唐军也算是倒霉透顶,为了活命的粮食,他们前赴后继,架梯攻城。

蒋钦带着弓箭手守城,箭如雨下,不时有唐军士卒中箭身亡。

“啊!!!”

守军将煮的滚烫的火油浇下,唐军发出惨叫声,滚落下城,在雪地里挣扎。

先是烫伤,然后又是冻伤,不少唐军失去战斗力。

与唐玄宗势力装备精良、粮草充足的唐军相比,三大节度使的唐军不但缺少装备,而且缺少粮草,战斗力差了一个层次,无法攻下石镇。

战斗持续了一个上午,唐军折损千余人,无法攻下,吴元济被迫停止攻势。

再这样打下去,不但缺粮,士气也会下降至谷底。

“只能等陈胜、吴广到来了。”

吴元济脸色难看。

虽然不想承认,但他的唐军与巅峰时期的唐军差了不少,否则换成盛唐时期的一万唐军,不至于无法攻陷只有5000低阶兵种的石镇。

杜牧、蒋钦没有因为吴元济的唐军撤退而松懈,因为陈胜、吴广的大军已经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之内。

十几万起义军进入伊水流域,漫山遍野,犹如蝗虫,四处搜寻粮食。

名声大噪的陈胜、吴广二人,统帅十几万起义军,进军河洛!

这些农民起义军裹着破烂的粗布衣,脸颊冻得发紫,好不容易吃上饱饭,体力还算充沛。

只有陈胜、吴广等起义军高层知道情形不容乐观。

起义军没有过冬的被褥,粮草也坚持不了多久,必须尽快攻下石镇,获得补给。

然后通过获取石镇的兵器、粮草,攻打夏镇。

农民起义军只能不断扩张,一旦停下来,就会走向灭亡。

陈胜、吴广到来,十几万起义军将石镇重重围困,眼神狂热。

这些人都知道镇子里面有过冬的粮食和被褥,攻下石镇,他们至少可以再坚持一两个月的时间。

“废物,连一座只有几千兵马的镇子都无法攻下!”

陈胜、吴广招来失利的吴元济、王承宗、李师道三人,厉声呵斥。

吴元济三人敢怒不敢言,因为他们确实打不下石镇。

“准备攻城!”

陈胜、吴广又要使用人海战术,强行打下石镇。

“大楚兴,陈胜王!”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吴广的天赋发动,十几万起义军进入狂热状态,山呼海啸,声音回荡在整个的伊水河谷,石镇为之颤动!

石镇数万军民人心惶惶,城外的起义军数量比城内居民还多,要是不计代价,石镇根本无法防守。

“援军将至,众人不必惊慌。”

杜牧看到在石镇上方翱翔的战鹰,知道夏县承诺的援军即将到来。

“那是……”

陈胜、吴广也注意到了出现的战鹰,隐隐有不好的预感。

陈胜只知道河洛有大量粮食,不少汝州的流民都逃入河洛,但陈胜对河洛的实力,完全没有概念。

王凤望着战场上空的战鹰,知道潜伏多时,终于可以发挥作用了。

哒哒哒……

石镇北方,一万铁骑南下,夏军旌旗在呼啸的北风中猎猎作响,赵破奴、杨业、黄忠三员猛将像是贪狼,冒着风雪急进!

赵破奴有“疾行”天赋,提升骑兵行军速度,这一万骑兵马蹄有疾风流溢,长驱直入!

十几万农民起义军望向北方,只见漫天风雪之中,人影憧憧,巨大的夏字军旗迎风招展!

“不好,对方骑兵已至!”

“列阵!”

陈胜、吴广在攻城之前,必须击败前来解围的援军。

然而,这支援军不只是解围那么简单,而是要以一万骑兵,直接冲垮十几万农民起义军!

在关中地区,强敌如林,兵甲精良,哪怕是杨业、黄忠,也打不出一万破十几万的战绩,能打出一万破几万的战绩,已经可以横着走了。

而对付缺少兵器和粮草的起义军,却完全有可能做到!

起义军的各个武将脸色苍白,赶紧排兵布阵,阻挡南下的铁骑。

“快!”

吴元济这三个投降农民起义军的节度使也赶紧呼唤手底下的将士,摆出克制骑兵的长枪方阵。

一万铁骑来势汹汹,风驰电掣,十几万农民军还来不及排开队形,恐怖的铁骑已经高高抬起马蹄,将起义军践踏在雪地里!

“喝!”

金刀无敌杨业提着一把大刀,与黄忠为左右大将,手起刀落,斗大的首级飞起,一抹鲜血溅到杨业的战甲上!

一万铁骑碾压而过,铁蹄铮铮,长枪突刺,起义军遭到征战关中的精锐铁骑单方面碾压,无数起义军倒在雪地之中,鲜血染红积雪。

陈胜与吴元济在汝水流域征战,虽然很是惨烈,但对抗程度不如关中群雄激烈,当征战关中的精锐骑兵回来,陈胜意识到自己与真正的枭雄军队的巨大差距。

十几万农民军,被一万铁骑冲垮,死伤上万,溃不成军,向汝州方向败退。

第九十九章 北宋文臣【求订阅】第三百五十一章 努尔哈赤之死!第五百六十章 秦良玉的天赋!第一百五十七章 游说白袍副将第四百零八章 北宋车神赵光义第一百五十四章 抢亲第六百二十六章 在下荆轲第五百五十七章 天可汗,李世民!在想剧情,今晚暂时无更第三百三十章 斩杀后金贝勒!第六百六十三章 佛系皇帝萧衍第二百七十四章 山贼凶猛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阳诸葛庐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左名士第五百一十三章 游击大师彭越第七百零八章 岳云VS龙且!第六百九十章 死战唐太宗!第五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4000字)第八十章 种师中的震撼第一百三十五章 擅长伪装的安禄山第七百一十九章 樊城陷落第三百六十五章 周世宗柴荣(上)第二百章 出奇制胜第三百六十五章 周世宗柴荣(上)第五百七十五章 孔子与五代十国的武夫!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十六计第十五章 举大义之旗第一百五十一章 燕国苏代第四百九十六章 赵云VS孟获第九十六章 清军压境【求订阅】第六百五十五章 被忽视的齐国名将!第五百零四章 王之军势VS绝对防御!第三十六章 绿林军vs铁浮屠第三百零一章 蜀汉内斗第六十三章 伏击石敬瑭第七十八章 赵广与邓艾第五百一十一章 斗将!第三百零二章 生擒辽太宗第五十二章 招安绿林军第四百八十九章 安西军众将(八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黄忠出仕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百横冲都第六百六十章 唐军凶猛!!第七十三章 招揽赵破奴第三百一十八章 反击开始!第四百七十五章 蒙古帝国怯薛军!第七百一十章 入关,入关!(4000字)第三百一十三章 鸦儿军与黄巢第一百二十二章 来自大唐的威胁第六百四十八章 孙坚投奔!第三百零四章 三英战吕布!第五百三十七章 难知如阴,动如雷震!(5000字)第二百三十章 白袍史敬思第六百三十五章 十万铁骑出玉门!第七百零一章 岳飞父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来自大唐的威胁第六百一十二章 霍去病的武将面板(4000字)第二百五十七章 袁绍的客将第一百五十七章 游说白袍副将第三百三十七章 南阳种田人第六百三十六章 霍去病VS冒顿单于!第三百零五章 父慈女孝第六百九十四章 今后的部署第二百八十四章 收服黄巾军第二百六十章 代理人战争第二百六十六章 大魔导师刘秀!第四百九十章 归义军众将(九更)第四百二十七章 刘秀:我有一个妹妹第三百九十五章 赵匡胤惧怕的人物第三百三十九章 隐居南阳的绝世高人第五百九十四章 许褚战樊哙!第一百八十七章 黄金火骑兵第六百二十一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第四百二十章 孙吴韩白,卫霍李岳第五百二十九章 武人当道的朝代第六百零二章 赫连勃勃的狡诈!第五百七十一章 骑兵对决!(4000字)第一百零九章 奴役强化第二百三十章 白袍史敬思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朝巨富沈万三第六百零二章 赫连勃勃的狡诈!第一百四十五章 八千曳落河第一百四十二章 唐玄宗的联姻请求第五百六十九章 韩擒虎与贺若弼第四百四十九章 常山赵子龙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破司马穰苴!第五百零六章 先秦方士徐福第十二章 地主恶霸第三百九十八章 我吴起,生平不败!第四百九十四章 蛮王孟获第六百九十四章 今后的部署第六百三十七章 关羽、张飞相见!第三章 第一批村民第六百一十九章 商鞅的无奈!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岩与红娘子第七百一十二章 汉唐联军VS蒙古帝国(4000字)第五百八十四章 铁木真的草原大军!第一百七十七章 茶马贸易第七百一十二章 汉唐联军VS蒙古帝国(4000字)第一百一十七章 陈胜、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