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北宋狄青

“能力太强,似乎也不是一件好事……”

子夏从吴起的一系列经历中,得到一个结论。

白起、李牧、廉颇、乐毅、韩信、岳飞等武将,遭遇与吴起差不多,都是因为能力太强,遭到君王猜疑。

子夏叹道:“既然都是同样的结果,为何不与为师隐居于市坊,收徒授业?”

“老师可听说过,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时候,明知不可为,还要为之,这就是人的本性。如果遇到明主,效力个二三十年,倒是没有什么问题,足够我名垂青史,出将入相了。”

吴起还是遵循本心。

吴起就是为战而生的天才,不可能安分下来。

子夏闲来无事,于是又向吴起问道:“你不败的诀窍,在于哪里?”

吴起答道:“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可立于不败之地。”

吴起比起其他统帅更厉害的地方在于,吴起不仅擅长用兵,也擅长变法图强,军事、政治全能。

否则即使是再厉害的武将,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纵使如此,你在兵道上的天赋,确实惊人,天下间,同等兵力,能够与你相持者,恐怕寥寥无几。”

子夏还是给吴起足够高的评价。

手握重兵,但败的一塌糊涂的武将不是没有。

国力是基础,如何操作,还是要看主将自身的水平。

“必须设法留住吴起,否则吴起投靠其他诸侯,将来会是不小的麻烦。这种人才,属于不能用,必须杀的那种。”

韩非目送吴起和子夏离开,却做好了最不利的准备。

越是厉害的名将,不能为我所用,也不能给敌对诸侯使用。

这就是争霸的无情之处。

司马懿的营地,王彦章背着两百斤重的铁枪,向司马懿告辞。

“司马懿,吾主正在与朱由检交战,战事吃紧,将我召回,就此告辞。”

王彦章被后梁太祖朱温借给司马懿,帮助司马懿攻破许昌、长社后,被朱温召回。

司马懿也知道王彦章对朱温忠心耿耿,不可强行将其留下:“若有闲暇,我会前往青州拜访你的主公。”

王彦章抱拳,然后单枪匹马,离开司马懿的营地。

“如此良将,忠心耿耿,可惜不能为我所用。”

司马懿叹息。

司马懿手底下缺少猛将,像是王彦章这种级别又忠心的猛将,并不常见。

司马师请示:“父亲大人,王彦章离开,我们少了一员顶级猛将,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司马懿思索一会,而后缓缓说道:“阳翟有张须陀、范仲淹镇守,难以攻克。你领一支兵马,攻打新郑,使得我之兵势,与攻打大梁的赵匡胤的兵势,连成一片。”

司马师说道:“赵匡胤围攻大梁多时,却始终无法攻破大梁,未免外强中干。与赵匡胤结盟,是我们吃亏啊。”

“不要小看赵匡胤,赵匡胤手下,还有诸多名将,镇守后方。”

司马懿始终没有小看赵匡胤。

亳州、宋州、汴州,陆续有宋军武将,带兵前来大梁,与赵匡胤汇合。

赵匡胤的营地,一支支宋军兵马到来。

赵匡胤迟迟无法攻破大梁城,于是调动大量镇守后方的名将,加入对大梁城的围攻,兵马到了惊人的25万人!

“末将慕容延钊,奉命前来!”

“末将王全斌,奉命前来!”

“末将崔彦进,奉命前来!”

“末将石守信,奉命前来!”

“末将高怀德,奉命前来!”

……

一个个宋将武将,来到赵匡胤帐下,多则数万兵马,少则数千人。

赵匡胤、赵光义在营地门口,亲自迎接这些从各地到来的援军。

这些人不少都是后周将领,与赵匡胤友善,赵匡胤发动兵变,他们也就顺理成章,投靠赵匡胤,还有人主动帮助赵匡胤发动兵变。

赵匡胤集结的名将达到了几十人,准备一鼓作气,攻破大梁。

有一支宋军的将领,体型魁梧,脸上有刺青,气势雄壮,来到赵匡胤前方:“末将狄青,拜见陛下!”

“很好,宋国有你如此这般良将,实在难得。”

赵匡胤对这员新招揽的武将,给予很高的评价。

在场武将之中,也就狄青的武力,能够与他赵匡胤一拼。

王全斌、石守信、慕容延钊等武将,目光纷纷落在狄青身上。

赵匡胤很重视这员武将,而且狄青也确实能打,不少猛将都被狄青击败。

赵匡胤连刚刚招募不久的狄青都派上阵,说明大梁城确实难以攻克。

狄青没有因为赵匡胤的重用还有成为众多宋军武将的焦点而动容,相反,狄青投靠赵匡胤不久之后,这才得知自己曾经的上级范仲淹,在为夏军效力。

范仲淹对狄青有恩,也就是说,狄青将来要与恩人范仲淹决一死战。

如果提前得知范仲淹在夏军,狄青还真未必会投靠赵匡胤。

狄青心情沉重。

“待各部兵马完成集结,一鼓作气,攻破大梁!”

赵匡胤集结名将重兵,志在必得。

大梁城上,李绩与薛仁贵、契苾何力等武将,观望宋军的军势。

宋军的数量增加了至少十万,旌旗延绵数十里,声势震天动地。

“情况似乎有些不妙,据夜不收冒死得到的消息,慕容延钊、王全斌、石守信、高怀德等人,率领十多万宋军,与赵匡胤会师于大梁城下。如此一来,我们要面对的宋军,至少二十万。”

李绩手中有八万夏军,在之前的守城战,折损两万人,还剩下六万兵马。

李绩需要以少胜多,守住大梁。

柴荣听说这些武将的姓名,大多数是熟人,他曾经的部下,良久不言。

“我们这里,还有最后的手段。”

李绩看向柴荣,想必柴荣已经知道他的意思。

一旦柴荣表明周世宗的身份,宋军必定动摇。

柴荣心领神会,回应李绩:“但我们的兵马,还不足够,即使我表明身份,也无法全歼宋军。”

“请求主公尽快攻破宛城,然后分派一支兵马,前来与我们汇合。如此一来,宋军必败。”

李绩明白柴荣的想法,于是派出夜不收,向张华求援。

薛仁贵指向城下的宋军:“宋军要攻城了。”

“准备战斗!”

随着李绩一声令下,城内武将和士卒,登上城墙和箭塔、弩炮台,全力死守大梁。

“赵匡胤如果倾尽全力,那么确实难以防守。”

林仁肇握着出现裂痕的伏虎棍,傲视下方宋军,如临大敌。

赵匡胤动用二十多万宋军,倾尽全力而来,黑云压城,这次守城,更加艰难。

宋军营地,一队队宋军兵马出营,无数攻城塔、云梯车、冲撞车、楯车、投石车林立,宋军组成万人方阵、千人方阵,从城北到城南,尽是漫山遍野的宋军。

数十员名将、几百名小校出阵,给予守军前所未有的压力。

狄青率领一个万人方阵,负责进攻城南。

狄青戴上青铜面具,只露出一双凌厉的眼神,披头散发,即将投入大战。

一员宋军武将,统帅种家军,对狄青说道:“狄青,我听说范仲淹,在为夏军效力,如今在守阳翟。”

狄青淡然回应:“种世衡,你的后代种师道、种师中,也在为夏军效力。”

如果种家军的种师道、种师中在此,一定会惊讶地发现,这个种世衡,正是他们的老祖宗,创建种家军的第一代主将种世衡!

狄青、种世衡,在北宋与西夏的战争期间,都是范仲淹的部下,得到范仲淹提拔。

范仲淹、种师道、种师中投靠了张华,而狄青、种世衡因为出生在中原,投靠了宋太祖赵匡胤。

现在两个人心情复杂。

他们要与曾经的上级,甚至是自己的后代为敌。

种世衡说道:“可以与自己的后代交手,得知他们也是名将,没有丢我们种家军的脸面,也是一件幸事。至于胜负,并不重要。”

“开始攻城了。”

狄青已经听到宋军要求各部进攻的战鼓声,杀气暴涨。

各路宋军以大梁城为中心,快速汇聚而来,像是一群蚂蚁,吞噬中间的蛋糕。

宛城,另外一场攻城战正在进行——二十万夏军对北齐军形成合围之后,开始猛攻这座城池!

张华与赵匡胤争分夺秒,想要尽快拿下战略据点。

夏军堆土成山,张华带着诸葛亮、王守仁、宋献策等谋士,登上城外的土山,窥视城内守军的虚实。

“几位军师,你们已经观察守军虚实多时,可有良策破城?”

“可派出大部分兵力进攻宛城的西南城墙,以少数精锐绕到宛城的东北,此乃声东击西之计。”

诸葛亮、王守仁、宋献策商议一番,献上声东击西之计。

“那么,依计行事。”

张华推演一番,认为没有什么问题。

锦衣卫指挥使朱骥出现在宛城战场,向张华禀报:“留守夏城的韩非遣人来报,兵家亚圣吴起出现在夏城,击退进犯夏城的曹操两万余人。”

“兵家亚圣吴起?!”

诸葛亮、王守仁、宋献策等谋士头皮发麻,这般大人物,竟然出现在夏城。

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三百零四章 三英战吕布!第四百三十章 宁平公主第四百三十五章 花木兰的提升第三百三十二章 秦将孟明视第三百一十五章 天下第二猛将!第七十二章 许褚的可怕第五十三章 皇太极来使第三十九章 被金兀术囚禁的人物第六百一十章 狠人班超!第五百零八章 长安盛会第一百三十七章 改名杨业第三百五十七章 皇子诞生第三百五十九章 李存孝的十阶兵种第四章 来自宋朝的流民第三百六十九章 纵横晋末的西凉铁骑第三十八章 败铁浮屠第六百六十章 唐军凶猛!!第四百四十九章 常山赵子龙第四十一章 三级村庄第五百七十五章 孔子与五代十国的武夫!第七百一十五章 马其顿军团的覆灭(4000字)第二百四十七章 继承人问题第四百九十三章 倒霉的宁平公主第一百八十四章 招揽白莲圣女第四百八十二章 俘虏西晋名将(一更)第五百零八章 长安盛会第二百五十五章 闯王军师宋献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黄忠出仕第六百八十二章 悬赏李世民第三百四十章 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第二百九十四章 生擒王彦章的男人第三百九十五章 赵匡胤惧怕的人物第四百一十五章 北宋名将曹彬第五百五十一章 崇祯势力的巾帼女将第五百八十八章 伐秦!第一百九十四章 明朝夜不收!第六十五章 铸铜币,放牛郎第二百七十二章 诸葛恪与凌统的能力第二百一十五章 不世出的天才,周亚夫第十三章 陈宫与马贼第五百六十九章 韩擒虎与贺若弼第五百四十三章 韩擒虎与张辽(5000字)第六百三十四章 关羽与班超第九十五章 梁红玉来投【求首订】第一百六十二章 三千白袍(加更4/5)第八十六章 十三将士归玉门第七百一十六章 韩信凶猛(4000字)第三百七十章 三家分曹第二百二十章 草木皆兵,北府陷城!第九十七章 我在等邓艾,你在等什么?第一百七十二章 八阶白袍军第一百七十九章 三千白袍入河东第三百七十五章 陈庆之VS尧雄第五百七十九章 百员名将第六百七十五章 天牢重犯尽出!第一百零二章 女真武将的天赋【求订阅】第六百四十三章 五虎上将齐聚!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军围城,风林火山!第五百六十五章 奇葩的大隋双璧第一百一十三章 李绩与魏征第七百零五章 统一之战开始第二百八十九章 薛仁贵VS罗士信第三百三十四章 北齐三将第一百九十六章 组建夜不收第五百零六章 先秦方士徐福第二百三十一章 吾心即是宇宙,心学大师出手!第五百二十章 历朝文人的属性(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吕布回归!第四百四十三章 流寇马超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金二太子战死第三百四十二章 借东风!第三百零四章 三英战吕布!第六十七章 皇太极与鳌拜第四百三十二章 老兵不死,老营不灭!第三百五十一章 努尔哈赤之死!第二百六十八章 银戟太岁雪天王!第三百二十七章 吴起的踪迹第四百二十三章 人形兵器巨无霸第二百五十七章 袁绍的客将第一百九十三章 冉良,十四岁,是乞活军第五百零六章 先秦方士徐福第四百二十一章 吴起、庞涓,重建魏武卒!第四百九十一章 文鸯降服(十更)第五百六十九章 韩擒虎与贺若弼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破司马穰苴!第五百一十八章 神机营第四百零九章 柴荣与小符后第三百八十七章 生擒司马师第六百八十一章 王对王,大战李世民!第六十六章 匈奴与汉将第四百章 北齐败亡第二百五十七章 袁绍的客将第二百零六章 重建北府军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破史思明第三百四十五章 陈庆之的强敌第二百零一章 郭淮一桃杀三士第六百八十章 李世民的玄甲军!第六百八十六章 韩信,背水一战!第一百五十七章 游说白袍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