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白沙六老

右手边与陈婆婆同坐的是她老公,也姓陈,外人称为陈师傅,年岁只有六十出头。陈婆婆是陈师傅的童养媳,而陈师傅家有一门世代祖传的手艺,做棺材。

别看现在已经是火葬,但在北斗镇却不受影响,土地三十年不变的规定还没到时间,村民自己有土地,每家每户都还有自留地,山脉又多,往哪儿不能打一个坑土葬啊。

所以这棺材行当的生意并没有受到影响,但陈师傅只上门做棺材,简单来说,就是属于半包,由户主提供木材,陈师傅只出手艺,以及一些油漆,到户主家里做现成的,纯手工打造。一口棺材要耗时一个星期左右。收费一千二百元钱,童叟无欺。

俗语中,老人们常说,存棺材本。到不是虚言,尤其是在农村,若是算上木材价格,一口棺材要两千多元的花费。然后办丧事,殷实人家要做四天四夜的道场,也就是随了礼金的人,要托家带口的来吃四天的饭菜。哪怕家里穷,至少也要办三天两夜,不然就是不孝顺了,要被人戳脊梁骨。

办丧事,在农村,从来就只有亏本的,算上请道士,伙食费,棺材钱,怎么着也要超过万元钱。这笔钱,对于一个农村老人来说,要在有生之年存出来,还真是不容易,因为年轻时挣到的,已经给儿女们了,年老后小病不断,劳作也不利索了。

陈师傅的业务不算繁忙,但生意一直不断,这是靠手艺吃饭。陈婆婆替人问卦,和男人陈师傅不一样,陈婆婆从来不会上门去算卦,只有别人求上门来。今天来王家,还是因为与这边王家有点远亲关系。这两口子也是白沙乡的名人。

而在张兵左手边的两个老妇人,一人姓苟,这个姓比较少见,外人称为苟仙娘,是专门给人立【童子菩萨】的,张兵起初没懂是什么意思,虚心请教之下才明白了含义,在北斗镇范围,观音大士的香火异常鼎盛,如果寺庙里没有观音菩萨,那就是不正宗。每年有两个佛门节日,分别是六月十九与九月十九,其实都是观音菩萨的生日,这在北斗镇是最热闹的两天,不亚于外面的庙会。

童子菩萨,有点类似于“巫术”,这是根据孩童的模样,雕刻一个约三寸高的木头小人,经过祭祀之后,把这小人,放于家中观音菩萨的左右两侧,伴菩萨身边,以求菩萨保佑孩童健康平安的长大。

苟仙娘专门承接此项业务,只要这方圆范围有新生儿出生,也就有苟仙娘的生意了。收费也不高,二百元左右一个童子菩萨。

张兵抬眼一看,在墙壁上菩萨左右两侧,有两个三寸高的小人,一个白脸,一个红脸,都用红布包裹,小人身上还粘贴着鸡毛。不得不说,此地善于利用公鸡。

苟仙娘旁边那位,称呼为王奶奶,是王雪梅的二祖母,也就是她亲爷爷兄弟的媳妇,是专门解决小孩疑难杂症的,兼顾“烧旋窝”,这点让张兵同样不太明白,再次虚心请教。

这才知晓,“烧旋窝”其实就是人脑袋上的头发自然形成的窝点,一般情况下,有两个或是一个,每个人都有,只是明显与否的问题。但在北斗范围,流行后天“烧一下”,这样能保孩童不容易被邪气入侵。

具体的做法,就是用黄纸卷一些“尘埃”,也就是“艾草”,端午节挂在门口的那种长条草,就是艾草,有驱邪,镇宅,化吉的功效。

卷好后,就如一根比较细的女士烟差不多,然后点燃,去触孩童头上的旋窝,或许跟和尚点戒疤的形式差头多吧。

最后坐在李老师旁边那边年龄最长的老者,外人称为杨太爷,是一位“观相先生”,专门替人看面相,且钻研【麻衣神相】之术几十年,造诣很高,只是现在年龄大了,已近八十,除非别人求上门,才会替人看一看,也是当地一位远近闻名的大先生。

同桌白沙乡的六个老人,方老师算命看风水,杨太爷看面相,苟仙娘立童子菩萨,王奶奶给烧旋窝,陈婆婆替人问卦,陈师傅做棺材。这简直就是人生一条龙服务啊。且业务虽然有那么点重叠,但却互相不冲突。

好比,一个新生儿出生后,就会点旋窝,立童子菩萨,具体操作起来没有限制年龄,但都会在很小的时候完成。然后等懂事了,上学了,就会看相、算命,问下前程。而长大后,工作事业婚姻等,不顺心了,就会去问下卦,算算当下的运气。之后成家了,修房子了,就会看风水,堪舆地基等等。最后到老了,就会需要棺材,墓地。

牛,真TMD的牛,张兵除了佩服还是佩服,这才叫科学的划分啊,如果他能一网打尽,成立一个经纪公司,那岂不是,业务全面,什么都能承接,还不数钱数到手抽经啊。

正在他想流口水的时候,肩膀忽然被拍了一下,本以为是李美欣又不老实了,结果却是王雪梅这丫头,“哥,你们怎么坐这里来了,我说的是旁边一桌。”

“啊?”这时,张兵两人才知道闹了一个乌龙。难怪刚才这桌会差两个人,原来是因为其余人不敢来同桌啊。

如这种办酒席,座位紧张时,凡是能进堂屋,都是辈分比较高的。原本王雪梅是把两人安排在隔壁那桌,因为那桌都是王母的娘家长辈,以及王家这边的长辈,张兵两人入座,也不会显得生分。

结果两人闹了个乌龙,跑来跟六个大佬级别的道上人一桌了。

“雪丫头,都坐满了,你就别乱安排了。”出声的是王奶奶。

如此,张兵与李美欣的座位就这么定下了,菜色虽然才刚刚上了一些,但因为人已经齐了,那么就可以提前动筷子了。这也就是,只管座位满没满,不管主人家的菜上没上完。

张兵作为小辈,年龄又最小,便拧开白酒给大伙倒上,结果三位老妇人也是要喝酒的,还都是喝白的,桌上的四瓶啤酒直接就撤掉了。

六个老人,虽然喝酒,但都没超过一两,张兵也只倒了一两多,酒是精食粮,尽量不要贪杯。

除了最开始上的几个凉盘,这会开始上炒菜、烧菜、炖菜了。

炒菜有川菜中必不可少的回锅肉片、小煎肉丝,而相比以前的酒席,现在操办起来也有所改良,引进了新菜色,比如今儿就上了香酥小龙虾,竹签鸡脯肉等。

烧菜的样式也多,有:山药烧排骨、竹笋烧牛肉、魔芋烧鸭等。

炖菜有:雪豆炖猪蹄、猪龙骨炖海带、以及一大盆南瓜绿豆汤,或是老冬瓜汤。

都是大盘子足分量,烹饪得色香味俱全,让人食指大动,根本停不下来。

但这还不是重头戏,真正的席面还在蒸笼里,一般小孩都是眼睛大肚子小,等不到正席上桌,就吃好跑去玩了。一些特别能吃的大人,尤其喜欢与小孩同桌,因为可以敞开了吃,根本不用担心吃完。

李美欣胃口不大,但每样都尝了尝,这些菜里面,见不到乳鸽,见不到海鲜,见不到螃蟹,也见不到各种精致的小吃等等,碗筷盆碟也都不讲究,味道气氛却是非常好。

张兵也是胡吃海喝,他是吃不胖的体质,饭量却是奇大,一顿三碗饭下肚,那是轻轻松松。心里琢磨着,既然六个懂行的老人都在,还这么巧凑到一桌,那何不都去一一拜访下,增长下见识,也吸取点精髓。

这么想,还真是可行,况且,他心中还有一些疑团没有解开。

第35章 实地堪舆第140章 重大发现第106章 争夺气运第94章 雕龙画凤(中)第38章 父子第163章 饺子第113章 撼龙(上)第117章 七杀古剑第128章 留宿第217章 天崩地裂(下)第152章 输了第33章 应验第41章 一鼓作气第90章 斥巨资第16章 白沙六老第1章 补刀成功第110章 祭龙(下)第182章 聚会第67章 网购第67章 网购第164章 准备就绪第55章 关马沟第85章 拙火定(下)第92章 挥刀术第141章 大顺通宝第179章 星空下第207章 一条龙的交易第一百三十五章第77章 再起波澜第210章 怪事第72章 线索第157章 有问题第185章 赌博第173章 定龙(三)第59章 突发状况第31章 三人寻宝第170章 水天需第196章 红月亮第47章 七杀神碑第80章 光合作用第144章 不一样的名声第142章 傻眼了第47章 七杀神碑第163章 饺子第6章 小青瓦第96章 风云际会第34章 术业有专攻第175章 天威难犯第203章 横磨剑出第216章 天崩地裂(中)第182章 聚会第90章 斥巨资第201章 纹银第104章 剑心(下)第213章 未雨绸缪第158章 先吉后凶第28章 四六之劫第142章 傻眼了第100章 盛况(下)第93章 雕龙画凤(上)第201章 纹银第94章 雕龙画凤(中)第180章第156章 堪舆第103章 剑心(上)第73章 关键点第198章 谋划第165章 双带剑第19章 张家第207章 一条龙的交易第40章 宝藏钥匙第195章 滴血第78章 赠镜第180章第201章 纹银第18章 红包开路第11章 无力回天第109章 祭龙(上)第204章 紧锣密鼓第65章 吉祥痣第58章 新住处第149章 否极泰来第66章 见闻第83章 拙火定(上)第61章 不祥第41章 一鼓作气第12章 暴力侧向第164章 准备就绪第181章 班门弄斧第220章 又起波澜第144章 不一样的名声第170章 水天需第198章 谋划第162章 量力而行第149章 否极泰来第208章 石破天惊第92章 挥刀术第141章 大顺通宝第219章 撼龙真人第109章 祭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