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1章:京城三大中医学派

可以说,京城御医派产生,是因为燕京是中国历史上多个王朝建都之“宝地”,由于帝王将相非常注重自己的养生保健,因此专设为帝王将相及皇室亲属诊治疾病、养生保健的机构,经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宫廷医学派逐渐形成。

其特点是聚集了全国各地有真才实学的名医,设有“讲习班”性质的教学机构,从而使其独特的辨证思路、宫廷医案、医术、宫廷制药(炮制)及秘方得以传承下来。

例如清宫著名的八仙糕,能治疗老年人脾虚,改善小肠吸收功能,疗效显著;又如御制平安丹,经过临床研究证实它能防治晕车晕船,沿用至现代航天领域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了内服的药方外,以手法治疗为主的宫廷正骨在治疗骨折、现代人常患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顽疾,也有重要疗效。

历代王朝重视中医药发展,在清王朝先后建立了太医院、御药房等一系列医药机构,制订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医官升迁制度和医学知识传习与考核办法,对燕京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对宫廷医学流派的研究中发现,清王朝医事档案材料保存相对较为完整,随着对韩一斋、赵文魁、瞿文楼、袁鹤侪等一批清宫御医及其传人临证经验的继承与发扬,对临证各科的丰富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种全国性的名医聚集京城的流动现象,构成了20世纪燕京一次较大规模的中医临床高层次人才的储备,进一步巩固了燕京作为20世纪中医药学术发展中心的地位,也为燕京中医学术界“百花争艳”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这些和叶晨没有看资料之前,了解差不多。

而师承派,则是“师承传授”是古代中医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又可称为私学教育,在民国前中医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主要形式有,一是从药徒转医徒成名医,如赵心波、郭士魁、安干卿等。

二是从艺徒转医徒成名医,如刘道信、杜信灵等。

三是直接跟师学习成名医,如徐右丞、陈慎吾等。

四是家传跟师成名医,如赵树屏,他为清太医院医官赵云卿之长子,子承父业,后又拜萧龙友门下,白啸山乃三世儒医之宗,后又拜萧龙友为师,以及魏舒和,宗为三代世医,后又拜施今墨为师等。

师承学者有坚定的志向和浓厚的专业兴趣,学习认真刻苦,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积累,在中医学的学习中一般造诣较深。

至于学院派,1929年,民国政府当初因为国内的环境,居然通过了要逐渐淘汰中医的议案。

“废止案”引起全国人民和中医药界仁人志士的极大公愤。后经过全国中医界同仁及请愿代表的努力,这次历史上极为轰动的废止中医提案得以推翻。

经过此番激烈斗争,以萧龙友、孔伯华、施今墨等为代表的燕京名医,深感“非振兴中医,决不足以自存”,决心开办中医学校,培养中医人才,壮大中医队伍,提高中医疗效,中医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930年,以萧龙友、孔伯华、施今墨为首燕京地区享有崇高声望的老中医联合京都中医界名流共同倡议设立“国医学院”,最初命名为“燕京国医学校”,经过数次搬迁至丰盛胡同,改名为“燕京国医学院”,自第十一班改名为“京城国医学院”。

至此,民国时期燕京地区的第一个中医高等学院宣告创立成功。萧龙友为院长,孔伯华、施今墨为副院长。

1932年,因施今墨等另办华北国医学院,自此“燕京国医学院”改名为“京城国医学院”,萧龙友任董事长,孔伯华任院长。

学院要求报考生必须具有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经考试合格后入学,考生主要来自燕京,部分来自天津、上海、山东等地。

学院多层次办学,因人施教,招收学生分研究班、医科班、预科班三种层次。学制四年,毕业后跟师学习一年。

学院聘请当时知名中医任教。

在教育教学方面,萧龙友和孔伯华等多次探讨,学院授课的设置、构建一个中医学术体系等问题,由于当时没有编写好的教材使用,萧龙友和孔伯华就组织各任课教师根据中医经典著作编写教材,萧龙友对各类课程都进行了深思熟虑地思考,并编写了详细的教学方案,他重视中医药教材的同时,认为中医院校教育也应当包括生理学、病理学、药物学、治疗学等古今医界各家学说。

此举对“燕京国医学院”教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在中医高等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学院重视中医基础理论,更重视临床教学。萧龙友深知临床经验对医学的重要性,他认为:术理并重,由器而道;天人合一,治病从本;辨证施治,用药精益;临证详审,最重问诊;立法灵活,知常达变;摒弃隅见,融汇中西。

学院很重视医德教育,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萧老和孔老都亲自带学生实习。学院历时15年,培养了大批高级中医药人才。

许多学院早期的学生成了解放后中医院校、医院及研究单位的骨干。如哈荔田、顾小痴、马龙伯、丁化民、王为兰、姚五达、张作舟等,也为我国中医学院校教育模式探索了一条科学之路。

另外,还有京城的国医讲习会,实际上,就和叶晨办的国医协会差不多的。

可以说,这学院派的许多想法,和现在的叶晨都差不多,他现在看到刘老这些资料的详细资料的时候,真的非常惊讶。

叶晨还以为大部分是自己想出来的,没想到,在几十年前,这京城的三大派,特别是学院派里面早已有这些想法和计划了,而当年也是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中医处在最低谷的情况下,正是这一批中医名家挽救了中医之路。

“刘老,对于这些中医前辈,我还真的是太佩服了,我现在想做的,没想到,他们当年就已经做到了。”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不过,现在中医环境是好一些了,但是,和西医相比,还是差太远了。”

即使协和医院中医部这边,平常比起看西医的患者确实要少许多。可能都是那些看西医看不好的情况下,逼不得已才过来看中医而已。

第2379章:见到陶成才第4151章:一比高下第3124章:糖尿病第0293章:推来推去第3487章:难得休闲日子第2590章:教韩雨嘉修炼第0211章:醒来的可能第2612章:韩笑笑进入炼气期第807章:伟大的父爱第3876章:最恐怖的地方第865章:相由心生第1449章:淋雨发烧第1040章:做恶梦第592章:瘟疫传染源第4249章:孤独老人第1892章:大开处方第3119章:鸡汤秘方第853章:知母莫如女第0165章:交流第4101章:粉丝量爆棚第1026章:效果越来越好第2324章:带两女吃烧烤第2431章:没有找到第1370章:史先生到来第3671章:去看看吧第0158章:祛湿止痒第2949章:离开东山村第1442章:竞拍土地第649章:废掉经脉第2768章:家的感觉第3608章:沙漠暗河第2539章:女大十八变第2376章:塞烟第1746章:安妮下落第3078章:回到中药厂第2884章:确认身份第2729章:朋友第3967章:飞去找唐棠第2234章:穿帮第2417章:奶奶受伤第687章:不可能第0017章:今晚留下来第976章:开中药方第3975章:真诚道歉第1290章:交易第4185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第0218章:禁菜第3169章:催婚逼婚第2898章:老实人第363章:巩固疗效第0210章:活死人第0288章:心痛第2092章:回东方大学城第1945章:善解人意第3441章:陆静自杀第2702章:筑基期五层中期第708章:军训开始第3105章:金朵朵奶奶过来第3589章:边境小城市第3558章:丝丝香气第1589章:左大腿严重骨折第1306章:年夜饭第2022章:病情严重第2181章:直接拒绝第731章:最大问题第2111章:蛛丝马迹第1099章:正赛开始第3457章:杨龄的家人过来第1325章:杨家沟第1612章:到达仁川第3258章:认可身份第3868章:可惜没见到第4008章:想回老家第407章:痴呆症第2773章:按摩椅第2562章:找保姆第3012章:没什么可谈的第1826章:来者不善第358章:病情好转第1323章:购买SUV小车第786章:谁怕谁第3659章:逃跑了第1515章:最容易忽视的人第2967章:未知名传染病第3489章:再到苏州第4252章:药膏第2501章:接近康复第3272章:回国第3452章:热情的刘琳琳第3421章:活着的周家子弟第1677章:消瘦第1806章:人非草木第2470章:连命都不要了第1996章:一起吃饭第3493章:拜访黄家第1815章:背后的人第1010章:疮口愈合第4064章:新的商机第1301章:姜玉回广州第3815章:后脑穴取出的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