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只需要一个态度罢了(上).

……

……

事实上,赵德清推荐给赵俊臣的那些赵家子弟,究竟有没有真才实学,连赵德清自己也不大清楚。

毕竟,赵德清之前准备推荐名单的时候,只考虑了这些赵家子弟与自己的关系远近、血缘亲疏,并没有认真考察过他们的学问与人品。

当初,在京城的时候,虽然赵俊臣曾经一再叮嘱过赵德清,让赵德清在挑选国子监人选的时候,一定要挑选那些有真才实学的赵家子弟,当时赵德清也郑重其事的答应了,奈何赵德清毕竟只是一介俗人,到头来终究还是不能抵过“私心”二字,等他回到扬州之后,竟是将赵俊臣的叮嘱全然忘干净了。

所以,如今听赵俊臣说要去赵家学堂考校自己所推荐的那些赵家子弟,赵德清心中不由有些慌乱,生怕事情败露之后赵俊臣会雷霆大怒,并且当众责骂自己,这样一来,赵德清在赵家的威望必然会降低许多。

此时的赵德清,还没有察觉赵俊臣意欲更换赵家家主的心思,否则赵德清的心情恐怕就不仅仅只是慌乱这么简单了。

可惜,因为事发突然,而且赵俊臣就在一旁盯着,所以赵德清也不敢在私下里做什么小动作,只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陪着赵俊臣来到赵家学堂。

幸好,因为赵俊臣驾临赵家祖宅的缘故,赵家的族人们这两天都还算是安分守己,当赵德清等人陪着赵俊臣来到赵家学堂之后,并没有发现缺席旷课、或者聚众嘻闹的赵家子弟——或许是因为他们提前得到了消息的缘故。此时的赵家学堂之内,赵家子弟们一个个皆是正襟危坐、一副认真苦读的模样,总算没有在赵俊臣面前丢脸,让赵德清稍稍松了一口气。

而赵俊臣站在赵家学堂外面观摩了片刻,对于赵家子弟们的学习态度似乎也非常满意。转头向赵德清以及一众赵家耆老们笑道:“很不错,赵家子弟读书时的态度都很认真,若是他们能够坚持下去,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杏榜题名。若是这里能够出现几位进士,扬州赵家从此也就算是书香门第了。”

赵德清听到赵俊臣的话语后,连忙恭维道:“大人您是状元出身。扬州虽然一向是人杰地灵,但这几百年来也没出过几位状元,在赵家子弟的眼中,大人您的存在既是鞭策、也是榜样,如此一来。他们自然是用功苦读了。”

顿了顿后,赵德清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真实心思:“大人,既然赵家子弟们都在认真苦读,咱们也不方便在这个时候打扰,您不妨换个时间考校他们吧。”

此时,赵德清一心想要支开赵俊臣、并且拖延时间,也让他有一个准备的机会。

可惜,赵俊臣并没有同意。说道:“无妨,若是他们一直都在用心苦读,也不怕耽误这么一点时间。”

说话之间。不待赵德清阻拦,赵俊臣已是推门进入了赵家学堂之内。

其实,学堂内的赵家子弟们早已经发现了门外的赵俊臣,刚才他们的用功模样,也大都是装给赵俊臣看的,此时见到赵俊臣推门而入。自然皆是不再伪装,纷纷将炙热得目光投在赵俊臣身上。

赵俊臣环目打量。发现学堂内空间很大,里面大约有三、四十位学子。皆是赵家九族内的适龄男子,这次赵德清、肖文轩、苏西卿等人推荐给赵俊臣的国子监名单,也皆是在这些学子之中挑选的。

不过,学子虽然很多,但教书先生只有一位,这位教书先生年纪并不大,看起来也不似胸中有大才的样子,想来只是庸庸之辈,显然赵家学堂的教学条件并不似赵德清吹嘘得那么好。

在赵俊臣打量之间,赵德清以及一众赵家耆老也纷纷跟着进入了学堂之内,然后赵德清扬声道:“各位赵家子弟,赵大人来看望你们了,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向赵大人行礼问安?!”

随着赵德清的话声落下,赵家学子们也纷纷起身离开书桌,皆是向赵俊臣跪行大礼、并且大声问安。

在问安之间,内容是何等的谄媚讨好,暂且不提。

却说赵俊臣吩咐一众赵家学子回到原位之后,没有任何耽搁,而是直接说道:“我这次来到赵家学堂,看到各位皆是用功苦读,心中十分欣慰,也想要借机考校一下你们的学问,看看你们的学问都达到了怎样的地步,若是学问足够的话,我如今身为朝廷重臣,举贤不避亲,也不会吝于抬举各位……”

说话间,赵俊臣随手从教书先生的书桌上拿起一本书,却是一本《孟子》。

接着,赵俊臣翻开《孟子》,看了两眼后,又说道:“不妨以‘四端’为题,各位皆是写一篇文章,可以是论策、可以是经义、也可以是诗词,任凭你们的喜好,字数亦是不限,只要在一个时辰之内写完交给我就好。”

说完,赵俊臣就这么坐在了教书先生的书桌后面,环视着一众赵家子弟,又说道:“开始吧。”

显然,这一次,赵俊臣不仅担任出题官,也担任了监考官,却是没有留给赵德清与赵家学子们任何弄虚作假的余地。

见到赵俊臣的这般作派,赵家耆老与赵家子弟们皆是面面相觑,有些反应不过来,而赵德清的面色,却愈加苍白了。

一个时辰之后。

赵家学子们的答卷全部收到了赵俊臣的面前,赵俊臣亦是耐心十足的一一审阅。

然后,在审阅之间,赵俊臣的脸色越来越差,而随着赵俊臣的面色变化,赵家众人也皆是愈来愈紧张。

当赵俊臣将所有答卷全部看完之后,脸色反而平静了许多,但任谁都能看出赵俊臣心中所积压的怒火。

然后,赵俊臣转头,双眼紧紧盯着赵德清,并缓缓说道:“这些答卷,大部分皆是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狗屁不通’!《孟子》是四书之一,是最基础的学问,而‘四端’则是《孟子》的基本观念,更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竟是有几个赵家子弟连‘四端’是什么都不知道……若只是如此,也就罢了,但更让我没想到的是,我明明已经向你叮嘱过许多次,要你挑选一些有真才实学的赵家子弟推荐给我,再由我安排他们进入国子监,然而我将你的推荐名单与这些考卷对照过之后,发现你尽是给我推荐了一些不学无术之辈,而真正有真才实学的赵家子弟,却被你漏了大半……我且问你,这是怎么一回事?你究竟是怎么向我推荐的?!”

赵俊臣在质问之间,刚开始还算是语气平静,但后面已是怒气勃发、大声喝问了。

面对赵俊臣的质问,赵德清却是张口结舌,只是垂头挨骂,却不知该如何回应。

原本,赵德清以为自己这次只是挨一顿臭骂也就算结束了,虽然在族人面前丢了颜面,但事后也未必不能挽回。

然而,赵俊臣的下一番话,却是让赵德清的身体瞬间僵住了!

……

……

第1445章.大乱斗(五).第1211章.偷梁换柱.第八百二十三章.围堵(一).第六百八十章.家族.第八百三十三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第1049章.各方的表演(二).第1281章.手腕(八).第七百九十一章.战前(二).说一下近况。第1428章.南京大案.第五百一十九章.冷静.第四百一十八章.德庆皇帝的疑虑.第九百一十一章.京城震动(四).第1140章.江正的惊人表现.第1351章.反客为主.第六百七十四章.那是我活该.第1072章.一拍即合.第四十一章.良莠不齐(中)三更第七百二十六章.钦差降临(二).第1371章.各怀鬼胎.第十四章天才神棍中第六百九十五章.计划进行中(五).第七十七章.考虑与打算.第一百四十八章.这是理所当然的.第三百九十八章.推动(中).第七百二十一章.真相(一).第七百零九章.余事.第五百九十八章.预兆(下).第1232章.必须是,也只能是(五).第六百六十九章.暗算.第七十七章.考虑与打算.第九百八十四章.巴根的苏醒.第1258章.辽东剧变(八).第1022章.成长.第四百八十三章.劫数(三).第九百四十七章.两袖金风.第二十二章回京之前上第二百九十三章.力所能及的帮助(下).第六百七十九章.牢房之中.第三百三十九章 .深远谋划(下).第六百七十四章.那是我活该.第五百零二章.赵俊臣的计划.第一百三十三章.德庆皇帝的心思.第1031章.火没烧起来.第九百一十四章.兄友弟恭.第七百九十五章.战前(六).闲聊几句。第八百六十九章.势(七).第1020章.与此同时.第1232章.必须是,也只能是(五).第九百九十六章.把戏(二).第1245章.扑朔迷离(二).第九百二十六章.纷至沓来(二).第1181章.辽东百态(二).第三百五十八章.挑选.第1202章.阴与阳.第五百零九章.承诺(下).第二百零五章.成为最终胜者的可能性! 上第一百零四章 .赵党预备军(中).第九百三十五章.遇袭(二).第七百零一章.李如安的崛起.第1285章.手腕(十二).第八十九章.闲看风起云涌.第1306章.在握(十五).第三百二十六章 .意外的联想(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颠倒黑白.第一百三十一章 .佳宜?嘉怡?〔中〕.第四百七十八章.解惑.第1339章.真实意图.第三百五十一章.赵家的未来发展方向(上).第五百八十六章.朝议结束.第五百八十章.热闹的朝议(三).第1196章.软与硬.第八百四十二章.大军出动(二).第九百一十四章.兄友弟恭.第一百一十八章 .各方应对.第二百八十六章 .南巡之前(上).第三百一十一章.摊牌!(上).第十三章天才神棍上第1268章.辽东剧变(十八).第七百七十八章.整合(三).第1228章.必须是,也只能是(一).第1034章.好像跑偏了.第1424章.宴无好宴.第1057章.晾.第四百三十七章.德庆回京(一).第1192章.两军冲突.第七百八十章.敏感问题.第九百二十二章.解散战兵新军(二).第七百四十一章.胜!.第八百二十七章.围堵(五).第七百九十五章.战前(六).第1192章.两军冲突.第六百章.分寸.第二十章.势力初成(中).三合一第1178章.初至辽东.第1156章.事端开启(一).第1333章.机关算尽.第1107章.狗咬狗(一).第1198.明与暗.